最近在换了VIS以后,一直在调整技术动作,本来其实是想放弃VIS的,
原因是虽换了老铁的重板,但总感觉到找不到三碳皇的暴力。
偶然一个贴子,帮助了我,在反复搜索配胶的时候,看到一个球友谈VIS的要义。
有种猛然清醒的感觉。但还模模糊糊。
结果天佑猛士,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个怪球,女球友……。
水平不高,但手感奇佳。
下面说说这个奇人。
后来据她说,她原来是打直板的,因为握板不当,手指痛才换的横板,所以她只会打正手……
本来就是无聊陪她练练,她的板是一个红双喜成品板,正手狂3,挺粘的。
我们在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我总被她神奇的正手顶到。
她的发力结构我从未见过,女球友一般用腰的少,所以肩膀是轴心的特别的多,
特点就是近台,正手攻球的点都找的特别的好,基本就是一个正手攻的底子那种。
但这个球友比较神奇,她的轴心是在肘上。
普通的正手攻球,她都用一种近于扇的动作打过来的,把肘内贴在肋下。
小臂快速收缩。(有点类似直板台内扇球的感觉)
大家知道快收小臂是旋转的关键,结果她的球过来,特别的前冲……,顶的要死,速度也挺快,开始我极不适应。
因为她动作小,连续性好,我原来的三碳皇结构的大刀阔斧的对攻,完全合不了拍。打的挺难受。
我只能退台应付,但是她一板紧似一板的出球,实在是太太前冲。
后来我就相到正手的反带。用VIS借腰带臂,不发力。就是快速的反带,结果效果出奇的好。我的压拍角约25度左右。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她的前冲旋转的强度.这样一不发力,挥拍速度就上来了。结果爽死了,由于她水平一般,但手感出奇,我的反带她都能对打个3板以上。
又由于她特殊的发力结构,使他基本只能打正手位,1/2台的正中位置。让我站在原地反带,带到后来,她的节奏反而跟不上,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我也终于体会到了VIS原来是这样打的,不需要太多的力量,只要速度和旋转。冲死对手啊。
=========================================================
进入正题
横板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就是正反手转换。我以前也一直在此处迷糊很久,不得要领,下面说说我的一点小小的改善建议。
1、握拍
我的握拍,以前从深握,一点点改正在现在的浅握的,而且我握板的结构,好象还真不多见。
我的拍肩,是卡在正手食指的末关节位置的,不是虎口,握拍手,最后一个小指不握拍,缩在柄侧。
(这也是没办法,以前正手深握,习惯性上勾腕,发力不好,拉球也不行,后来改浅握,没想到握出一个春天)
这样握的好处,我体会是,1,不用在打球时太过下压手腕,以使板头和手臂成一条直线。
2,这样握可能是有点偏反手,但是正手打球的手腕相当的稳定。
3,这样握正反手都好,转换的时候,基本不需要调整位置,加强了正反手转换的自然性。(少一个动作)
2、站位
不管是正手打球还是反手打球,永远是左腿前,右腿后,这样做反手可能不能发出更大的力量,但是转换到正手时,击球动作会很自然。
我的折中的办法是,通常相持,打反手时,两腿平行,这样有利于反手发力,如果要博杀的时候,可能会自然的左腿后,右腿前,这样发力最猛。
我正在调试,看看能不能左腿前,右腿后,增加反手发力的可能性。
3、跨度
我仔细观察过国手打球,他们在从发球到开始相持以后,两腿开度非常大,马步扎的非常的深。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照顾更大的范围,
而且即使位置不大合适的时候,也可能通过上身的大角度倾斜,配合两腿的弯曲进行调整。
4、击球点
反手在使的时候,如果有一定体会的球友,有没有这样一个感受,如果让来球弹的过高,反手基本很难发出力量。这是由于反手的结构和正手不同造成的。
比如我的正手,击杀高球的失误率是相当的低的,我是把球拍抬过头顶,拍头向前,通过手腕控制角度,不管你来球多高多冲,都有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可能从容调整。基本如果我不想失误,不发100%的力的话,很少很少失误。(这也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最有把握的技术)
而反手就不行,特别是反手大角落点的高球,想反手杀出力量那是相当的难的。
所以我的体会是,反手不能让球弹起的过高,这就要求击球点最好不要超过台面50CM以上。超过了也能打过去,但是力量就不行了。
但正手却往往相反。
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个人的感受。其实正手拉打,完全没有必要象反手那样更多的注意击球点,相反,如果不急不火的,放球更长一点,
动作反而更容易完整,同时球的质量也更好,我有时在想,是不是正手,我们不要谈论节奏,而是更多的注意每一板的质量呢。
5、距离
对你没看错,是距离,对于横板来说,一般打到相持,我体会比较舒服的发力位置是,离台1米-1.5米左右,我身高175公分。
在这个距离上,正反手转换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而且直板想通过大力推挡,要推杀我们,威力往往会减小不少。
我在培养一种习惯就是退台到中近台的距离,我发现这个距离上,我的球的质量,无论是旋转和还是力量都是最好的。
现在基本是,摆脱后退台,反手台内拉后退台,看到对方要拉时退台,看以对方要攻时退台,回球质量冒高时退台,结果效果非常好。
退台以后我就是两面拉,弧圈的容错性是相当的好,落点也好控制。
写了这么多,不足或错误在所难免,真的非常欢迎高手能来指正一下。祝愿我亲爱的球友们,打球越来越好,把中国的民间乒乓运动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最后留个问题
看国手训练或是比赛,大家可以细看,他们反手一般都会不让球弹的太高,而正手位,无论起下旋或是对攻,他们往往都会使右腿更后一点,
把球放的更长一些,节奏慢一些呢?
怎么每个贴子都有你的身影出现,求你别灌水了好不好,这样浪费论坛资源。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