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求助各位老师:关于生胶的特性及用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求道
时间:
2003-12-2 23:46
标题:
求助各位老师:关于生胶的特性及用法
本人最近反手换了块生胶,原因是朋友们说我可能适合打生胶(我原来反手是长胶),所以我想试一试看,一试之下果然比原来顺手(我喜欢进攻,生胶虽然在控制球上比长胶差些,但我觉得在进攻上要比长胶强),但我不知生胶的特性,所以请教各位,还请不吝赐教!
先行谢过!
作者:
dawanwan
时间:
2003-12-2 23:52
可以看一下:
生胶球拍的击球特点
生胶胶皮自60年代诞生至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从早期的“宝塔形”到“梯形”,又到目前普遍采用的与正胶几乎没有差异的“圆柱形”,颗粒有从粗、大、短向细长发展的趋势,制作工艺和材料加工接近与熟胶,从“坚硬”向“柔软”过度。但从根本上来看,击球特性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由于受材料本身特性的影响,与正胶相比,出球速度明显加快,适合于以速度力量取胜的快攻和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运动员使用。不足之处是摩擦力小,不容易制造旋转,稳定性不够,对攻中缺少回旋的余地。这也是当今速度与旋转相结合的技术风格占统治地位的形式下,直板单面生胶快攻打法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多是一面反胶、一面生胶的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一个原因。
生胶打法的技术要求
进攻
从器材本身的特点和现有打法形成的过程来看,生胶打法的主要特长是积极主动进攻,尤以积极的攻打发力见长。快速的出手速度和进攻的突然性常是克制旋转的法宝。而这种特长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冒险性,同时要求运动员具有攻打各种来球饿扎实基本功。
为了保证攻打的准确性,击球点要在能够发力的基础上,离身体近一点;击球时间以高点期最佳,错过这一时间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硬打就会增加无谓失误;击球部位要根据来球的情况,在中后部作适当的调节,如果来球上旋很强,击打球的中上部,如果下旋较强,击打球中后部,使作用力尽量通过球心,充分发挥生胶的击打效果,产生一定的力量,克服球在球拍上的摩擦滑动;击球弧线在保证球能过网的弧线高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胶打出距离长的特点,给对手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这样还可以减少来回板数,使连续攻打中的失误降到最低点。
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生胶本身缺少制造弧线的能力在攻打过程中要注意收紧腰部和腹部,协助手臂控制斜线,以增加击球的准确性。
防守
防守是生胶打法的薄弱环节,尤其以防守第一板由下旋变上旋时的加转弧圈球的难度最大。主要原因是生胶的胶皮较硬,颗粒对球的摩擦较小,球在板上的支撑力不够,造成“打滑”而失误,无法进行攻防转换。这一致命问题,也是导致70年代到80年代初以匈牙利、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欧洲球队,以加转弧球为主要得分手段时期,生胶打法难有作为的重要原因。
在谈到生胶防守的弱点时,我们不能不说一下生胶在接发球上的难度。由于相对正胶和反胶,生胶的反弹速度较快,造成稳定性较差,接发球容易影响手上对球旋转速度的感觉,使本体感觉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在使用搓、撇、摆短等要求相对精细的接发球手段时,难度较大,造成许多人难以过接发球关而放弃使用生胶。
要摆脱生胶胶皮本身的特性造成的以上困难,在防守中首先要建立积极主动的意识和攻防转换中力争主动的胆量。在防守第一板加转弧圈球时,除了挡、带等相对保守的技术外,必须具备攻打的能力和信心,切实作到用力量克服旋转,这是生胶打法要攀登高峰的前提技术条件。接发球时,要适当增加挑打的使用比率,减少搓摆的运用数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接发球的主动性,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生胶的性能特点。其次,在生胶胶皮与海绵匹配时,要适当控制海绵的硬度,最好用稍软一点的海绵,厚度控制在1.5-2.0毫米即可,不宜过厚,以免由于球的冲力到不了拍上,影响手上感觉。挑选底版时,最好稍硬一些,这样,当球的冲力透过较软和较薄的海绵时,球拍不会震手,可以充分依靠自己发力增强对球的控制。
乒乓球已经进入了大球时代。大球在旋转和速度上均比小球有所减弱。爱实践中,人们感到大球从对方台面弹起后,第二弧线的旋转减弱更为明显,运动员防守第一板加转湖圈球的难度普遍减小,这无疑给生胶打法解决防守问题创造了客观条件,使生胶打法的未来的生存空间更为宽松一些。
作者:
求道
时间:
2003-12-3 22:07
谢谢你!
讲的太好了,我现在用的就是1.0的海绵,果然用起来不好控制球,我想我要换一块1.5的海绵,硬度小一些的会好些吧。
作者:
zrgzrg
时间:
2011-6-27 10:55
不错不错,赞一个!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