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求助] 发力好与力气大是一回事么 [打印本页]

作者: 踏雪无痕77    时间: 2007-1-6 15:41
标题: [求助] 发力好与力气大是一回事么
不少人说道软底板时,都说需发力好,那么发力好与力气大是一回事么?
谢谢各位能参与讨论!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7-1-6 22:34
呵呵,楼主所说的这个问题正是乒乓球运动发力的核心内容。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发力好与力气大,在乒乓球运动中不是一回事,但如果深究的话,这两个概念之间还是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的。

发力好,就需要有科学的发力机制和良好的身体条件,也就是说,有一个相对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肌肉协调能力,是发力好的前提(从这个角度说,绝对力量的大小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力气大,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运用力气的话,也就是说,没有将力量有效地作用于球的话,终归只能是事倍功半;
但是,如果拥有大力气,再加上高效的发力方法,就一定会打出高质量的球来。

有几个关于正确发力的关键词,我觉得应该常常记在脑子里:放松、迎球、合力点、重心转换、加速度、调节。

大概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作者: zyq    时间: 2007-1-6 23:09
正确发力的关键词:放松、迎球、合力点、重心转换、加速度、调节。
讲得非常细腻,顶!
作者: 欧阳清风    时间: 2007-1-8 23:29
一般来说发力好是这样的。。
以前冲弧圈为例:球在桌面弹起后。你以一定前倾的拍面,从右下后向左前上挥拍。冲着对方的球台去。。越快越好(这是指你执拍手挥的绝对速度)。。。
如果挥拍过程中 你都没有停顿 一气呵成的话。。
则这个球几乎是绝杀。。
速度如闪电且旋转极强烈。。。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7-1-9 10:28
以下是引用欧阳清风在2007-1-8 23:29:00的发言: 一般来说发力好是这样的。。 以前冲弧圈为例:球在桌面弹起后。你以一定前倾的拍面,从右下后向左前上挥拍。冲着对方的球台去。。越快越好(这是指你执拍手挥的绝对速度)。。。 如果挥拍过程中 你都没有停顿 一气呵成的话。。 则这个球几乎是绝杀。。 速度如闪电且旋转极强烈。。。

我不太赞同您的观点。 你说所的这种“冲球”,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而内在的一些细节却没有真正的把握,我甚至认为,你说的这种情况,属于“力气大”的类型。 你说到了“在挥拍过程中,一气呵成”,但挥拍有很多种方法,有以肘为轴用前臂挥的,有以肩为轴用大臂挥的,有用腰带着大臂挥的,还有直接用整个身体“僵”着挥的,而这么多种挥臂的方法,哪一种的效率最高呢?这就牵扯到发力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 我在前面的一篇回复当中就已经说到了“发力好”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发力的效率,而非一个外在的表现形式所能概括也~ 同样是拉球,国手们的姿势都不尽相同,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每个人对于球的“控制感”是不一样的,这其实就是外在表现的不同; 而对于内在因素,国手们所掌握的击球原理、发力技巧都是一样的,在这个前提下,影响击球质量的就不是“科学性、合理性”的问题了,而是击球者的“绝对力量”的大小。 说来说去,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外因和内因都不能直接决定击球时质量的高低! 动作完成得很漂亮,那只是好看(就像郝帅,他的发力是科学、合理的,但缺乏绝对的杀伤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本力气”(王大力就有非常好的“本力气),击球终归不会达到“雷霆万钧”之势。 胡乱说的一堆,不知说没说明白,将就着看吧~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咱们接着讨论。


作者: liangsi    时间: 2007-1-9 15:46
很欣赏楼上的发言!

觉得和发力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一般初学者的发力:自己很大力可是球没力;到真正高手的:大力冲可以让顶的人整个儿地踉跄退后,这里面很容易悟出一些道理来。

例如:王大力的发力轴,力臂要长得多,因此许多人不可能的球他就能稳稳打出来。说到底,乒乓球是姿势的运动。
作者: 欧阳清风    时间: 2007-1-10 01:46
箫池 你好。。 我前面有交待啊。。执拍手的速度越快越好。。(就是手在空中划过轨迹的速度,,它是真正的绝对速度)。。当然动作要作完。。
作者: jsh    时间: 2007-1-10 10:08
有了大力气,苦练各种击球技术(攻、推、拉、打、),不愁发力好!!
先有力,而后发力!
如无力,谈何发??
0
0[em05]
作者: 踏雪无痕77    时间: 2007-1-12 09:57
感谢各位参与讨论,特别是萧池兄的大论。我正是看了萧池兄关于EG的帖子,才买的EG,只是目前水平有限仍未发挥它的作用欢迎萧池兄继续发表关于EG的使用感受,以供我们学习!(能否介绍一下用EG拉下旋,尤其是强下旋的感受、方法,我现在对此很困惑,当然是我技术上的原因,与拍子无关)
8楼的弟兄说的也不错,“如无力,谈何发??”,好,谢谢!
作者: 踏雪无痕77    时间: 2007-1-12 09:58
另外,请问萧池兄,“合力点”什么意思?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7-1-12 12:41
拉强下旋,一定要在下降前期到中期这个区间拉比较保险,因为这个时候,来球的能量已经开始衰减,旋转在进一步弱化,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它会向地面方向回落,这个时候拉球,容易合上力。

合力点,就是——将来球的物理运动力量与自己的主动发力相结合。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借力”,但合力并不仅仅限于在来球的上升期“借力回球”(推弹、快拨、反带就是这种合力方式),还包括在球回落时,利用球的“下落加速度”增加力量(在下降中期拉高吊就属于这种合力方式)。
作者: yiwu6885    时间: 2007-1-13 23:42
我有时候拉球感觉球很重,感觉发的上力,但有的时候象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是不是没有合上力?问题怎么解决?
作者: 箫池    时间: 2007-1-14 09:38
以下是引用yiwu6885在2007-1-13 23:42:00的发言: 我有时候拉球感觉球很重,感觉发的上力,但有的时候象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是不是没有合上力?问题怎么解决?
是没有合上力,可能是因为拉球的时机没有掌握好(过早出手),也有可能是你的挥拍速度不够。 因为,拉下旋球的时候是顺转拉球,你挥拍的速度以及迎球的力必须大于球本身的旋转,否则吃不住球,感觉会打滑,没来得及摩擦,球就已经出去了(吃转了)。 解决的办法是,拉下旋球绝对不能纯摩擦,要多迎球,挥拍方向也比拉前冲时向上的成分更多。一定要有足够的迎前力量和挥拍速度,否则缺少正压力,无法抵消来球的旋转,制造足够的过网弧线。 也有一些人拉下旋的时候仰着拍子拉,看似高吊,其实不转,也称为假弧圈,其实就是用拉球的动作把球“托”过去,这种拉球如果运用得好的话,效果是非常好的。当然,这种拉球也需要有足够的迎前的成分,否则也会直接吃转,只不过,假弧圈没有什么摩擦成分,出球后顺势挥臂更多的是为了迷惑对手。 如果是在拉上旋球的时候感觉软绵绵的话,可能是你挥拍的方向问题,要压住拍子,多向前发力,如果向上发力过多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回球没有质量或者直接出界。一般来说,拉上旋球,是逆旋转拉球,不用担心正压力不足的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压住拍子,找好击球点向前挥拍,最好是在上升后期拉球,最容易合上力。
作者: 踏雪无痕77    时间: 2007-1-17 09:23
谢谢萧池兄的答复,解决了拉下旋球的问题,我的球技将会有明显进步(上旋球相持能力还凑合,往往是不能主动将下旋球变上旋球)。另外问一下,萧池兄的EG现在用着怎么样?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7-1-17 10:00
关于合力点,我觉得还要更全面的去理解。

一个人主动发力挥拍击球的过程(比如主动发力拉前冲弧圈),整个动作是慢-》快—》慢的过程,这个中间有一个速度最大的点(或时间段)。

一个合理的有效率的发力动作,就是要保证这个速度最大的点(或时间段)正好是触球时间,又加上击球时机合理,动作合理的话,那么可以做到充分发力,出球有质量。

如果是借力为主的动作,比如推挡,则不必追求最大速度点和击球点的合拍。借力球注重的是角度和控制。

但自己主动发力的球,尤其是大家最希望能熟练掌握并发挥威力的弧圈球,则一定要注意击球点和速度最大点的结合。
作者: 旋转的SOLO    时间: 2007-1-17 10:10
发力问题 http://www.bokett.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8&ID=39275&replyID=&skin=1
作者: 横拍如来    时间: 2007-1-17 14:13
haha.[em01][em01]
作者: yiwu6885    时间: 2007-1-18 12:06

谢谢萧池斑竹,我的问题是连续拉上旋球中的问题,你讲的要点我都记住了,在练习中去改进.


作者: 成成2005    时间: 2007-1-18 13:33
身体协调,发力集中就是发力合理吧。我觉得如果普通成年人以最合理的方式尽力拉出的球称为100%爆(个人极限),那么一般业余可以爆出70%已经可以杀敌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