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原创]许多运动员在发球时,脚总是会蹬一下。 [打印本页]

作者: 1599371350    时间: 2014-11-19 12:46
标题: [原创][原创]许多运动员在发球时,脚总是会蹬一下。

      许多运动员在发球时,脚总是会蹬一下。当时并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后那只是一种惯性动作而已。后来在一些乒乓球技术点上找到了这方面的答案。原来是与我们在进行乒乓球运动中正反手击球发力支点上有关。而且这样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乒乓球在正反手击球发力支点上,本人了解得并不太多。或者我们可以通过教练的讲解会更为明白些。
      我们在打球时的击球的作用力肯定来源于我们的脚蹬地,这样才有相互作用力把球往前打出。其实很多人把地蹬的很响,球却没有出去,或者球速很慢,好像没有什么力量一样。是我们的绝对力量不大吗,肯定不是,因为乒乓球只有4克多一点儿,很轻的。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一个就是发力的效率问题,另外就是发力机制问题。只有发力机制,也就是发力方法对了,才能提高效率。当用脚蹬地,力量随着腿部传递到腰部,随着转体,可以传到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再作用于球拍击球,这是一般的顺序。这些力的传递过程环节很多,往往会出问题,初学者要多体会,否则其中有一环错误,那结果就是错误的,至少效率会降低。
      发力支点:
      为了有效的发力,我们必须使自己的力量起到最大作用,那么找到发力支点是个捷径。如果没有一定的支点,人的蹬地力量就被自己耗散了,并没有打到球上。原中国乒乓球队蔡振华总教练说过,击球时,要让球拍像鞭子一样抽球,这就是所谓的鞭击效应。
      比如横拍反手击球时,动作结构较简单,在用腰或者不用腰发力时,基本发力的支点在手臂的肘部位,照顾的范围也较小。特别是在弹击和拨球动作时更明显。如果拉下旋来球或者距离球台较远时也应该用腰辅助发力才更稳定。
      难点在正手:
      正手击球是我们得分的重要手段,因为正手相对照顾范围大、力量足、落点活,往往得分都在正手的进攻上。但是,正因为如此,正手往往在技术动作上更难练习,容易犯的错误也更多。为了有效率的发力,正手攻球的支点应该在右脚上(右手持拍者),侧身攻斜线时在腰部,侧身攻直线时也在右脚上。击球时,大臂特别要注意放松,然后蹬地的力量由腰腿传递到小臂及手上,迅速收缩小臂击球即可获得满意的鞭击效果。
      反手击球相对于正手击球比较难学,但运用起来却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我们通常所使用的都会选择正手击球,因此对于击球的发力落点与支点都难以把握好。往往会造成球击出去的力度不够,从而会影响到这个球成为失分球。所以不妨先把正反手击球发力的支点问题解决掉,会更好地运动正手进攻球力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19 12:48:21编辑过]

作者: keepthefaith    时间: 2014-11-19 13:50
[em1002]学习了,好贴!
作者: 炒菜    时间: 2015-1-18 22:59
[em1002]
作者: 炒菜    时间: 2015-1-18 22:5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lei647414510    时间: 2015-2-6 17: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逍摇    时间: 2015-2-14 23:16
蹬,说得好。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