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为一名年轻裁判,非常有幸作为上海乒协的一名工作人员,参与“智美杯”2014年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的现场播报工作。
8天的赛事中,领略了国际乒联推动乒乓运动的细致举措,世界级蓝牌裁判的执法风采,各国运动员的飒爽英姿,特别对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闵行区政府、上海市体育局的领导和同仁精心运营赛事感受良深。外国友人皆称颂,乒乓之国名不虚传。
在顺利完成播报工作外,我们还教国际乒联的竞赛经理和新闻官学习简单的普通话,听到他们努力用汉语来称呼中国队运动员的“洋泾浜”中文,周边一片愉快的欢笑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比赛,也认识到了自己急需提升的地方。
首先需要增强乒乓专业英语的把控能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循环赛(Round Robin)、淘汰赛(Elimination),继续比赛(Continue
to Play)、请裁判员入场(Please
Welcome the Match Officials),这些都是在现场学到的术语。我要特别感谢国家队的老领队姚振绪姚老。姚领从第一天开始就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们两位播音员与国际乒联竞赛经理作沟通,指点播音要点,关照放松心态,在赛事中连续几晚11点钟才离开赛场时,嘱咐我们早点休息,还幽默地开玩笑说,要请观众带走垃圾。姚领的和蔼可亲大大舒缓了我们紧张的心情,为八天顺利播报,获得德国裁判长和国际乒联竞赛经理的好评奠定了基础。当然,如果我们的英语能再好点,也许就能更紧密地与国际乒联竞赛经理默契配合了。
我还要感谢蓝牌考官张瑛秋老师。一句“Welcome the Officials”,让我顿悟国际赛事英语与国内通用乒乓术语如何合理进行转换。感谢中国裁判长徐煜玫老师,帮助我们整理英文版本的裁判出场时间表,教会我们如何查找裁判信息。感谢北体大的陆虹博士,在最短时间内提升了我们的播报专业性和英语术语使用的规范性。
乒乓从英国传向世界,而现在英语则是推动国球全球普及的重要工具。就让我们以练习乒乓基本功的执着来练好英语,为乒乓普及添砖加瓦。
其次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裁判临场表现。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观摩比赛,深刻领悟到国际级蓝牌裁判的深厚功底:手势规范,判断准确,处罚果断。
徐迎老师是上海裁判界的老法师,国际级蓝牌裁判,素以稳健的临场著称。这次混双决赛,紧张窒息,两对中国年轻运动员都在拖延比赛以争取更多思考时间。徐迎老师严肃赛场纪律,先各予以一次警告,再各出示一张黄牌,保障了比赛顺利进行,体现了高超的执法艺术性。着实是我们年轻裁判学习的榜样。
此外徐迎老师还在休息时和我们探讨了暂停牌的摆放要求。本次世青赛德国裁判长要求沿端线将暂停牌摆放在球台中间。我们一起思考了为什么裁判长要求与国内通用的球台1/3处或离端线一个量网尺距离的通常方法有所不同。也许只是为了方便后排观众或是方便板凳上的教练的区别吧。
向蓝牌学习,更要在今后的比赛中,以规则和比赛官员手册为准绳,不断提升自己的执裁水平,在裁判的生涯道路上不断前进。
第三,则是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国球“第三次创业”。作为裁判,认真执法每一场比赛。作为爱好者,带领更多朋友练习乒乓。作为一名中国人,吸引更多外国友人来打乒乓。快乐乒乓,乒乓无限。在国球全球普及中,作一滴汇流成海的小水花;在乒乓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当好一名执行力强的传令兵;在银球联系地球的交汇中,成为一名“快乐运动”的传播者。
比赛已然结束,余音镌刻终生。再次铭谢在这次比赛和在过去及在将来,给予我机遇、帮助和指导的乒乓界前辈和同事,感谢之情溢于言表。我定将脚踏实地,着眼未来,增强英语,提高裁艺,燃烧青春和激情,将生命中的银球照得再亮些!
看标题以为是世青赛器材特写,原来是在写作文,弱弱地关门出去。。。。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