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薄海绵帮我找回手感:谈马碳配胶经历
我的打法是正手弧圈起球后结合快攻,反手推挡+反面长胶偶尔接发球和救球。
2006年7月27号我购入YASAKA马林碳直拍,上好护木液
很兴奋于马碳的品质,感觉木质和整体观感都是相当不错的,比原来的蝴蝶板的木质的确要硬很多,用钢锉好像轻易也锉不动,很期待贴上胶使用。
1.天极Ⅲ
原来的拍较轻,贴好正面天极Ⅲ反胶和反面带薄海绵的729鬼釜755长胶共计
马上跑去试了一下,结果:感觉手感极不清楚,整个球拍给我感觉发僵发死,弧圈时,用惯的天极Ⅲ也没有那种吃球的感觉,脱板倒是很快但感觉不到形变,感觉不到力量传递,就像握着一块铁板在打一样。出球弧线很低平,但球不转。攻球时才能感觉到球拍的形变,声音也很清脆,可见马碳充分展示了木质和碳素的力量。不过明显感觉反手的推球很有底劲,球速奇快,弹打更是让人惊喜。防弧时明显感觉球板弹力超群,没有震手的感觉。
所以我当时认为马碳适合主动发大力的打法使用,不适合弧圈打法,最好用于快攻打法甚至正胶打法使用。 严重不适应板子的感觉,于是发贴准备出掉,http://www.bokett.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0&replyID=395162&id=32617&skin=0 记得当时要价500块,结果只有人出到450,没舍得卖,决定留用再找胶皮来适应。
2.精品729中软 上网与大家交流很多次,决定再进一块729精品中软套胶来试着提升马碳透板感,提升弧圈性能和手感传递。于是从精英购了几样: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54693
收到货就迫不及待地贴上了,但基于总重量
3.yasaka new era speed 后来有位热情的器材供应网友在交流中建议我用yasaka的new era speed的胶皮,并说身边不少朋友用在马软碳上感觉很好,应该可以解决马碳上套胶发死的问题。于是邮购了一块,当时还因为ERA的胶皮特性发贴请教过论坛里的朋友。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tid=236260
但好像大家也莫衷一是。收到胶皮以后也是带着兴奋赶紧贴上马碳,反面仍是原来的大维单胶片长胶。苦于一直加班忙材料,过了近十来天才有机会上场体验一下yasaka era speed的感觉。结果同样失望,感觉和天极Ⅲ差不多。在弧圈时感觉一速快二速也快,弧线低平,但球不转。一弧线和二弧线高度差不多,没有729精品中软那种一弧线高二弧线明显低下去的感觉,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不够“贼”。正手攻球感觉海绵没劲,手上没有形变的感觉传递过来,整体上感觉比天极Ⅲ还要死,就象一块实验台上用的黑胶片,呵呵,有点儿夸张了。
Yasaks era speed只打了一两个小时就被我淘汰了。
4.狂飙Ⅲ39° 在论坛里又开始发帖子请大家支招配胶,帖子里大家谈得多的还是马碳不适合贴一反一长,马碳配狂飙Ⅲ39°或者40°都应该不错等等,这又勾起了我对马碳配狂飙Ⅲ的兴趣,还是想不换底板折腾最好。所以和网友们交流以后认为,我对马碳发死的感觉看来不适合用高度数的狂飙Ⅲ,于是推荐用39°甚至是38°,考虑到我一直是用高度数的胶皮配蝴蝶3+2底板,所以我选择了39°的狂飙Ⅲ。上午和大家聊中午就上街出手弄了一块。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56309
贴上以后当天晚上就去试了一试,感觉的确比天极Ⅲ要好驾驭一些,弧圈能感觉到马碳和形变,手感也传递过来,反手比较均衡,推、挡、搓、撇,包括摆短都不错。只是感觉高吊弧圈不转,发不上力,弧圈需要大量增加向前的力量,感觉前冲弧圈费力还不转,弧线没有天极Ⅲ那样低平,球速没有天极Ⅲ那样快,所以基本都被对方回打,感觉很窝火。反手防弧容易出高球,打不出我原来那种加力推弧圈的快感,总是不能立即感受到球与拍的碰撞,导致不能及时调整拍形、手形,所以正反手失误都比较高,而且整个比赛打下来好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赢怎么输。说到底,所谓的手感还是没有出来,那咱柔中带刚的手感没有,那种手感触发的手形、拍形准确调整的感觉没有出来。不满意极了。
痛苦的换胶经历在我身上发生,我开始担心这样下去可能手感没有了,对球的自信甚至是兴趣都会大受影响,因为强烈地控制自己不能成为器材烧友,折腾下去没有尽头,没有乐趣。所以又开始想出马碳了,想出了马碳就买原来那款球拍,因为我在唐桥发现那款底板居然有货,而且价还不高,出了马碳足够买底板和胶皮。但原来的那款蝴蝶底板在防暴冲弧圈的时候明显感觉底劝不足,板发空发颤,所以也还是下不了决心,但已经开始在网上发帖子出马碳了。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56428
并请大家支招到底应该用哪一款底板才适合我的一面反胶一面长胶的打法。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56422(在这儿也顺便感谢一下顶帖子的各位坛友)我开始坚信我一面反胶一面长胶的打法用马碳不合适,因为马碳是为横打设计的,要求反面也是厚海绵的反胶,那么马碳的手感和形变设计都是基于正反两面都是反胶来考虑的。而我一面贴长胶,显然不适合马碳的形变和手感传递设计,看来是应该换掉的。
5.偶遇薄海绵。
我中午找了同事的拍子,准备开始挑选新拍了。因为一直习惯蝴蝶,所以我选了普碳板来试,贴上我的天极Ⅲ、反面贴带海绵的729鬼釜755长胶。贴好后和DAVID聊天,他说你非要用长胶吗?两面反胶不是很好吗?我说怕重,而且不会横打。他提到如果非要用长胶可以用带海绵的试一下,我想手上正好有一块755,而且增加不了几克重量,所以就中午贴上一面狂飙Ⅲ39°,另一面贴上729鬼釜755带
6.总结: 马碳是为横打设计的,设计者考虑形变和手感传递特点的时候是完全针对两面反胶来进行的,贴单面或者反面贴单胶片都不能完美展现这种设计思路,也就不能发挥它的威力,找不到手感。我想马碳还是横打的朋友使用较好,别的打法最好不要选择,否则就象朋友说的:“马碳反面用长胶,真的是瞎了那块板了”。由于我一直反面用薄海绵的长胶,所以改进后能体会到传递的手感,也算是对马碳横打设计的一种变通,一种改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说一句:马碳是好板,经典的底板就要用经典的配置方法,否则坏了手感,可惜了板子。
还是人的因素比较重要吧,我用马碳,正反反长,就感觉比两面都是反胶好,反面能挡能磕能打能削,为正手创造了不少的进攻机会。每一款球拍都需要使用者用时间去洗礼
狂III39+cj8000c
不灌胶2046内能在正手不错.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