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在帖子里经常提到要迎前,要保持击球位置与身体相对固定,也指出了很多球友打球都是杵在那里,靠胳膊伸缩来打球,业余球友往往很羡慕专业运动员脚步飞快而且合理等等,所有这些前提是脚底下要动起来,以前我也是等球来了才移动或者伸胳膊够球,往往回球质量不高,被动挨打,现在习惯改了,脚随时处于前脚掌着地状态,实践斑竹三字真言“颠、低、顶”中的颠字诀。下面说说我是怎么做的:
1、强迫自己把脚动起来,没错,就是强迫。我是随时提醒自己脚要动,意识中就是强迫自己,硬逼着自己脑子中绷紧这根弦。试想,如果自己都没意识,脚底下怎么可能动?习惯成自然,时间长了也就成习惯了。
2、练球的过程中,击球时即使来球在同一个位置,也要把脚垫一下,来球位置不同时想着不要伸胳膊够球,不伸胳膊要想打到球,自然只有脚挪过去了,练基本功时近台打几板,然后退台打几板,如此循环。现在比较喜欢看国家女子队的队员打球,她们脚下的动作比男队员要清晰多。
3、闲着没事了,就摸摸桌子角,既然柳承敏都这么干,说明有效果,每天练上几十次,感觉脚底下轻松多了。
4、我经常采用自抛自打的方法练球,抛的时候正手位抛几个,反手位抛几个,不同的位置抛几个,一个是练了正反手转换,一个是锻炼了脚步。
临时想到的就这么多。呵呵,欢迎来拍砖。
脚动起来这种“意识”固然重要,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前提“盯球”,即盯住对手球拍触球瞬间,从而通过判断来球长短、左右落点等的前提下让脚动起来,这样就有的放矢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脚动起来这种“意识”固然重要,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前提“盯球”,即盯住对手球拍触球瞬间,从而通过判断来球长短、左右落点等的前提下让脚动起来,这样就有的放矢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em1002]
板主说得不错
脚动起来这种“意识”固然重要,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前提“盯球”,即盯住对手球拍触球瞬间,从而通过判断来球长短、左右落点等的前提下让脚动起来,这样就有的放矢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提几点建议:
1、要养成每次击球用身体找球,用脚步调节击球位置的意识;
2、盯球很重要,这是你做动作的前提;
3、打球过程中要注意收腹,如果腰腹绷不住的话,很容易上半身和下半身脱节。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脚动起来这种“意识”固然重要,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前提“盯球”,即盯住对手球拍触球瞬间,从而通过判断来球长短、左右落点等的前提下让脚动起来,这样就有的放矢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