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板:5
产地:日本制造
碳板的冲击力和控制力的结合,推荐速度型选手用
性能:
1:很暴力的底板
2:暴冲 击打的一速相当的可怕
3:借力好,防守时对对方威胁相当的大 ,中远台底劲大
4:反手弹击威胁大。适配外套
借用别人的试打报告
试打报告/正手
买来试打一次,正手选用38度狂三稍灌,反手紫尼,对比萨碳蜘蛛网感觉正手对攻时脱板速度明显加快,透板感觉没有萨碳明显,大概38度还是有点硬,拉球时弧线更低平一些,没有萨碳容易控制,一速明显,陪练反应紧张,以我的力量拉一点用萨碳陪练能防4-5板,这款只需要2-3板,甚至第一板发力就可以,二速也不错,但是感觉没有明显加速。感觉萨碳适合175以上身高使用,需要动作幅度较大,连续拉打法适用,冲下旋不好,撞击式爆冲不稳定甚至不行;这款恰恰与萨碳想反,适合175以下使用,因脱板快,回合速度快,要求连续拉摆速快,下旋球处理轻松且稳定,久违的外斜线找回来了,爆冲时二速也明显加快。中远台对拉及发力方面,感觉萨碳主动发力较容易,因为偏重旋转力量,弧线要好些,但是由于5.6的厚度稍颤的手感在板型上控制对比稍差;这款中远台稳定弧线长度更容易获得,配合摩擦套胶能拉出又快又刁的落点,甜区大,连续对拉时选手的心可以比较定,方向性更好。中近台反拉反剃反带方面都不错,high power方向更好,但控制手感要相对专业些。
感觉正手使用狂飙38不是最佳,吞吐感不强,建议选用外套如T系列。萨碳对于175以上或以连续拉为主的选手不愧为神板称号,而high power则适合中近台前三板技术风格出色的选手,马琳撞透式爆冲更能尽情表现,当然喜欢快拉快冲式打法也是不错选择。萨碳适合用过oc、eg、尼斯、狂王等薄五夹板选手,兼容业余选手;high power适合喜欢暴力、痛快的打法,因控制方面对选手要求要高(当然本人觉得套胶选择会弥补一些不足),建议业余手感选手慎用,毕竟双刃剑嘛
建议喜欢烧板的朋友还是现实一点,根据身高、风格选择底板,就像本人171的身高,感觉萨碳所需动作幅度会影响定型,适合连续拉打法也就不适合我,没有身高和动作幅度保证,连续拉不死会动摇选手信心......推荐最佳配置狂飙3 39-40度灌,反手紫尼
以下试打报告感谢爱的使者--姚坚
high power并不是一款很有名气的球拍,也不是nittaku最新推出的球拍,我最初使用早在1999年,由于当时处于一个胶皮与海绵配合的时代,加上胶水并没有流行开,当时对这只球拍的配置很不理想,只感觉难于驾驭却又打不出很高质量的球。
high power是一款重型碳素拍,如果按照结构来看,它是相当凶悍的:虽然使用桐木芯材,却运用了KOTO面皮!因此与普碳相比,它的出球速度更快,发力要求也相应比较高。没有见过的朋友可以大概想象把蝴蝶王的纤维层换作CARBON的感觉。可见一般的国产套胶和日系胶皮和它搭配,都是难于驾驭的。而凶狠性打法崇尚的暴力哲学却是建立在精确的控制和完美的手感上的,难于驾驭的球拍配合凶狠的球风带来的结果只有失误和失败。将难于驾驭的high power配置成得心应手的武器成了我久久不能攻克的难题。
大约2003年,当我买到当时最为流行的德系顶极胶皮NITTAKU MORSTOR2000时,我被M2000易于控制和发力的完美性能所折服,尤其配置在偏硬的球板上,这面胶皮可以发挥德系套胶很好的持球特性,从而使球板的力量更加易于发挥。M2000胶皮也相对其他几款同系胶皮挂球,比较照顾业余选手的发力情况,容错性好,球的弧线相当容易控制而且尾速较快。
感谢ljy的试打报告
某宝,,510.。不想多说。。。
某宝,,510.。不想多说。。。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