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髋的速率可能比转髋的幅度更重要。
转髋,个人认为应该是业余正手拉球最难掌握的核心级发力技术。难以掌握的原因有2,第一是不知道,很多人容易把腰髋混为一谈,且髋的运动非常隐蔽,不易观察,有些教练也不会用语言表达;第二是难度大,业余者一般年纪不小且身体条件不如专业运动员,所以核心肌群的力量非常弱,且不协调。可惜,转髋是掌握正手弧圈重要基础,很难绕过去,只能硬着头皮去练。
在上述2原因的影响下,尤其是第二点,练习正手弧圈时,我们一般是通过增大转髋的幅度来实现发力,增加控制。这样也确实会在练习中,拉出比较有质量的前冲弧圈,比赛中也往往能抢拉下旋。
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冲入了更高水平的比赛圈,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没有好机会拉球,即使勉强出手,拉球质量也不高,还原差,显得问题多多。
这个时候,在我查找自身原因的时候,我发现最突出的问题和原因就是----我的转髋速率太慢。这个“慢”就直接造成很多后果---发力不集中、对上不点、拉球不实在、还原慢。所以,有朋友说我单板质量挺高,但是动作幅度太大,可是没能指出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我试图用增大幅度的方式来弥补速率的不足。经过改进后,我体会到---转髋速率高,发力才能集中,拉球质量能够有明显的提升,这点大家一试就知。
专业球员先天条件好,还有系统锻炼,其转髋的速率是非常可观的,转的又快又准又稳,手上必然能实现放松。所以出机会球,能通过增大幅度来发全力,球不合位,则通过小幅度、快转髋来快速回击。
转髋的速率,是怎么练出来的?答案很庸俗---正手攻球。我觉得业余爱好者练习正手攻球,其着眼点不应是快收小臂,而是下半身的发力通过快速转髋来传导到手上。
我用词是速率,可能不规范,其包含2个方面,一个是转髋的绝对角速度,一个准确性和稳定性。必须遗憾的说,身体爆发力好(快肌好)的人,往往转髋更好,慢肌多的人,很难做的好。
一家之言,乱语胡言。
看过一种说法,打球要转腰而不是转髋[em1005]
看过一种说法,打球要转腰而不是转髋
呵呵,我现在不认可转腰之说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