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分享一:衡量“腿部姿势”的最简单标准;分享二:力从脚起,就是腿蹬地“推动”身体! [打印本页]
作者: 曾子轩 时间: 2015-3-29 14:22
标题: 分享一:衡量“腿部姿势”的最简单标准;分享二:力从脚起,就是腿蹬地“推动”身体!
分享:衡量“腿部姿势”的最简单标准
老爸看过我打几次比赛之后,说:要改进腿部姿势,要不会影响手上的击球动作。
我问他:为什么腿部动作会影响手上动作?
他说:实际上球打得怎么样,腿的动作比手的动作还更重要,比如用脚去找击球位置这一点大家都容易理解,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腿部动作会影响到身体重心交换是否合理、步伐启动是否快速,特别是腿蹬地的力量能否作用到击球上面等等。
我问他有没有一学就会的简单标准,他想了想,说:“小腿不要垂直地面”。或者说“小腿和脚背的夹角小于90度”。
(, 下载次数: 0)
我按照他说的方法试了一下,确实很形象,所以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另外,老爸还补充说了一下:在“小腿不要垂直地面”的基础上,尽量用脚前掌内侧着地和蹬地,这样一来,从外观上来看,两脚的膝盖会稍微有点内扣。
记得看贴要回帖哟![em1007]
分享:力从脚起,就是腿蹬地“推动”身体!
按照老爸说的“小腿不要垂直地面”,我感觉脚步启动确实要快了一点,但是老爸说的“腿部发力比手臂发力更重要”我还是有点不太理解。
老爸说要把腿蹬地的力量传递到击球上面,但是怎么传递呢?我不是太理解。
老爸想了想,举了一个例子:火车进站是火车头是“拉动”车厢,英语叫PULL;火车出站时火车头是“推动”车厢,英语叫PUSH。
老爸说引拍之后开始击球,腿部蹬地就像火车头“推动”车厢一样在“推动”身体,在这个“推动”力量的基础上再挥拍击球,一方面容易控制弧线,一方面击球力量也更大。
原来如此,腿蹬地“推动”身体,这才是“力从脚起”的原因。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所以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记得“看贴要回帖”哟!
因为这两个帖子内容相关,所以我把这两个帖子合并在一起。
打乒乓球到一定水平之后,大家都有一个瓶颈难以突破:步伐。
实际上,脚步启动的快慢、移动中击球、身体重心转换的合理、击球质量的高低、击球的力量能否用到蹬地转腰的力量等等等等,这些都和一个细节有关:腿部姿势。
而这个帖子用很容易理解、很形象的标准解决了这个问题:小腿不要和地面垂直。
实际上现在大家就可以尝试一下“小腿和地面不垂直”这个动作,你会发现:重心能够压在脚掌、身体能够保持前倾、膝盖能够保持一定的弯曲及弹性、步伐瞬间启动速度、步伐之间快速交换、身体重心交换等等等等。也就是说,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几乎可以解决困扰大家很久的诸多问题。
此外,很多球友打球多年都感受不到“力从脚起”,也就是来自于蹬地转腰的力量,其原因恰恰是你的腿部姿势有问题,腿部缺少弹性(试想,如果弹簧你不去压它,怎么会有反弹力?)。而这篇帖子中用到“推动”这个词,确实很生动形象,多体会这篇帖子,兴许会让你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大道至简,很多时候很简单的一句话就会解决困扰你多年的问题,故此加精鼓励原创。[em1002]
--------zs730712 2015.3.30
[此贴子已经被zs730712于2015/3/30 8:39:24编辑过]
作者: ggj1577 时间: 2015-3-29 16:14
谢谢分享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5-3-30 08:28
大道至简,加精鼓励原创![em1002]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5-3-30 08:43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zhydhaha 时间: 2015-3-30 09:02
细节决定成败![em1002]
作者: xlchen 时间: 2015-3-30 09:04
标题: xuexi
向小朋友学习!
作者: qdppq 时间: 2015-3-30 09:19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赵林 时间: 2015-3-30 09:50
打乒乓球到一定水平之后,大家都有一个瓶颈难以突破:步伐。
真是这个道理。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5
[em1002]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5
[em1002]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5
[em1002]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5
[em1002]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5
[em1002]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6
[em1002]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7
[em1002]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7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8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8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杨雯是傻逼 时间: 2015-3-30 18:28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wwy1111 时间: 2015-3-30 20:25
好文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爸说要把腿蹬地的力量传递到击球上面,但是怎么传递呢?我不是太理解。
这个我理解 你只要把手忘了,先不要想什么收臂 鞭打什么的 ,只想用脚尖发力(还有膝尖,但只要哈够腰,都会自动加上的)去迎前干球,脚尖蹬地的力量去干球的感觉逐渐会有的。
关键是先放弃手和小臂,把他们忘了,全部精力在脚上,就能成。
如果成天想收臂,只能导致本未倒致,最后的结果基本上是网球肘。
有了蹬地迎前一切就有了,小臂会条件反射的鞭打的(也就是所谓的收臂)
有大量 的自以为是的人,上来就教别人收臂,没有哈腰蹬地向前干(这就是迎前),基本上个个是网球肘。
小臂和手的作用只是传递蹬地力量而已。
楼主一家人太可爱了 ,所以忍不住跟了下帖子。
每天都在看
-zs730712的帖子,实在是简单易懂,与当年的德瑞克实在是各有千秋。 您的大量观点我都有同感。
作者: 孤寂寒烟 时间: 2015-3-30 20:48
顶、
作者: 玩乒玩乓 时间: 2015-3-30 22:46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upolazi 时间: 2015-3-31 07:37
年小而知大道,此子前途无量。
作者: coldeyes 时间: 2015-3-31 11:41
有位老师傅说:三分球,七分步;
就是这个道理,步子不到位,做不出充分的动作
作者: 小木头 时间: 2015-3-31 14:07
谢谢分享,在实践中体会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5-3-31 16:34
谢谢分享[em1001]
作者: 止步水 时间: 2015-4-1 09:24
顶楼主及楼主老爸,乒乓好教练
作者: 铁摩勒 时间: 2015-4-1 09:30
大道至简
作者: majesty100 时间: 2015-4-1 22:38
这点在很多运动上应该是通用的,网球里面也讲究这点。
作者: tiantian998 时间: 2015-4-2 06:38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niexiaoer 时间: 2015-4-2 11:32
学习了!楼主写得很好,很有启发![em1003]
作者: pzq2587 时间: 2015-4-2 15:45
[em1001]
作者: 胡杨1000 时间: 2015-4-3 10:19
经常跳跳绳,也能有助于腿部的移动和重心的交换。先动脚后动拍,注意不是不动手。
手和脚应该是同时到位,到位后再挥拍。
这是我的体会。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5-4-7 07:05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乒来乓往 时间: 2015-4-8 17:01
学习受教了!感谢分享!
作者: 大江东去 时间: 2015-4-9 12:40
[em1002]
作者: skdwrc 时间: 2015-4-9 1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5-4-10 05:3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zhrq781202 时间: 2015-4-11 21:21
[em1001][em1001][em1001]
作者: 哈哈镜d 时间: 2015-4-13 18:28
你老豆是很好的老师。回帖是一定的
作者: lin909 时间: 2015-4-15 10:45
[em1002]
作者: 海军上士 时间: 2015-4-19 22:33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sjgxd 时间: 2015-4-20 05:5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sjgxd 时间: 2015-4-20 05:5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sjgxd 时间: 2015-4-20 05:5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rexmhit 时间: 2015-11-20 15:30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6-4-13 07:47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6-4-14 18:54
学习
作者: 大桥里 时间: 2016-4-15 10:32
蜻蜓点水,点石成金、恰到好处
作者: 大桥里 时间: 2016-4-15 14:33
最恰当合适的是脚背与小腿角度是多少度?请哪位高手指点
作者: 微尘2004 时间: 2017-4-15 01:29
好东西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7-4-15 05:21
好东西不在于长篇大论!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7-4-15 05:21
看到了,希望自己能真正学到
作者: zcl3699 时间: 2017-5-4 14:53
学习中
作者: 日月山人 时间: 2017-6-4 11:08
悟
作者: xhwhs 时间: 2017-6-4 19:24
看看标准
作者: aidapingpang 时间: 2017-6-7 16:14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