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关于纤维板和纯木板差别的两个误解 [打印本页]

作者: dk2dk2    时间: 2015-7-9 16:59
标题: 关于纤维板和纯木板差别的两个误解
1,纤维板比纯木板难打透,对发力和技术要求更高

事实上从来没有纤维板比纯木板更难用,门槛更高的说法,纵观斯帝卡和蝴蝶两个使用率最高的品牌,蝴蝶的大部分知名产品都是纤维板,斯帝卡则是纯木,如果这句话是真的话,岂不是间接说蝴蝶的板子更高端?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反而实际上蝴蝶的板子更柔和更均衡,威力稍小的同时保证上台率,从设计理念上更适合业余比赛,斯帝卡的威力更大更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来驾驭,在国外,更是有大量业余的球迷用蝴蝶的纤维板,他们的水平和发力更不见得比乒乓大国的中国业余球迷好,所以纤维板使用门槛高于纯木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2,打纤维板要快收小臂,动作结构要小

很多人都听过这种说法,甚至认为是真理。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仅仅只流传于业余圈子,尤其是以器材来决定技术动作的业余器材发烧友的圈子。我问过专业队队员,根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而且作为专业运动员,绝不可能器材决定动作,只是习惯了纯木手感和纤维手感的问题而已。大家都知道,欧洲很多球员早早就用上了纤维板,他们的动作结构普遍比较大,两面都抡得很开,再说国家队,马龙、方博这些正手强大,动作结构完整,较大的运动员,现在不也是用的纤维板吗?好吧,如果你要说红大妈的纤维板不算纤维板,那么,还有一个例子,已经退役的杀神陈玘,他也是从纯木转到蝴蝶纤维的例子,从黑檀7换成梅兹芳碳之后接下来都是虫子的纤维板,如果你去翻看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你会发现他几乎场场比赛从头抡到尾,更不用说王大力,马龙,尚坤都用过老波尔了。在我看来,所谓的纤维板要小动作快收小臂的说法,实际是一个误会,在改无机和大球之后,前三板的杀伤力减弱,相持和回合变得越来越重要,纤维板的优势体现出来了,所以很多国手们转向了均衡性的蝴蝶板,回合板数增多,对还原的速度要求更高,大动作结构自然显得吃力,小动作明显稳定性更好,所以,紧凑快收的小动作,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乒坛打法潮流,而不是为了适应纤维板。

作者: ojisan    时间: 2015-7-9 17:04

纤维板发力不好容易断档,不够线性。

要发力打透纤维层,打到大芯才能出威力。

相反纯木板发力比较线性,多大的力量出多大的球质。

小力量下借力,一般纤维层有优势。

业余打球多数以借力为主,一个回合下来发全力拉冲的机会,最多一个。


作者: dk2dk2    时间: 2015-7-9 17:25
QUOTE:
以下是引用ojisan在2015/7/9 17:04:00的发言:

纤维板发力不好容易断档,不够线性。

要发力打透纤维层,打到大芯才能出威力。

相反纯木板发力比较线性,多大的力量出多大的球质。

小力量下借力,一般纤维层有优势。

业余打球多数以借力为主,一个回合下来发全力拉冲的机会,最多一个。



你不觉得业余打球,不需要考虑那么仔细的所谓“线性”么?没机会的时候小力量借力球,出机会球了发力一板过也能打得透。不像专业对抗,有很多回合、相持,各种轻重缓急的球都经常出现。所以我觉得,底板理论上的性能完美细致追求,在实际中并不那么实用,或者可能根本用不上。总得来说业余选器材,手感是最重要的,手感不合适,什么球都不那么有数,就连专业的也很讲究这个,其次是稳定性,这是得分的关键。但专业的就需要考虑杀伤力,这个是必要的,而且放在很前头。


作者: nstfsf    时间: 2015-7-9 21:47
[em1002]
作者: 力从地起    时间: 2015-7-9 23:13
[em1002]
作者: 狂冲    时间: 2015-7-10 21:41
说的太好了,尤其是第二点,动作紧凑是为了适应打法潮流,而不是为了适应纤维板。
作者: yxf8002    时间: 2015-7-10 23: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vesaint    时间: 2015-7-11 01:22

烧与不烧,量力而行

偏要一比四进去了,清仓了也不能怪别人,赌是人的本性,烧是英雄本色


作者: 胡望    时间: 2015-7-11 06:07
楼主体会深刻,好文章,值得学习。
作者: 胡望    时间: 2015-7-11 06:0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也许不明白    时间: 2015-7-11 10:48
QUOTE:
以下是引用ojisan在2015/7/9 17:04:00的发言:

纤维板发力不好容易断档,不够线性。

要发力打透纤维层,打到大芯才能出威力。

相反纯木板发力比较线性,多大的力量出多大的球质。

小力量下借力,一般纤维层有优势。

业余打球多数以借力为主,一个回合下来发全力拉冲的机会,最多一个。

纤维容易断档?我咋觉得纯木普遍的问题就是力反馈不够线性呢!完善线性就是纤维的目的之一吧。 另外我觉得蝴蝶的纯木线性比斯蒂卡好,虽然很多单项得分低于斯蒂卡
作者: 长胶两面攻    时间: 2015-7-13 09:03
  坚决不同意楼主观点,砸你鸡蛋,让你长记性!
作者: dk2dk2    时间: 2015-7-13 13:48
QUOTE:
以下是引用也许不明白在2015/7/11 10:48:00的发言:

纤维容易断档?我咋觉得纯木普遍的问题就是力反馈不够线性呢!完善线性就是纤维的目的之一吧。 另外我觉得蝴蝶的纯木线性比斯蒂卡好,虽然很多单项得分低于斯蒂卡
QUOTE:

QUOTE:
我个人的感觉,纯木的整体性较好,所以在手感反馈上更清晰,通透,这是肯定的,但整体性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要么整体太软,借力球支撑性欠缺,需要板板发力,例如那些形变大,弧圈好的五夹,要么就是整体太刚,速度和支撑性是有了,但形变和吞吐感,弧线的饱满程度,总是不那么如人意,而且往往过弹,如黑檀7,506等都属于这路,CL算是一个另类,整体很刚,但却不弹,这正是很多人觉得它神的理由。当然,这些专业选手都可以通过技术来弥补,不是问题。纤维板在提供较好的支撑性的同时也不至于使板子性能太“直”,太刚,能拥有较好的控制和弧线,但由于木材之间加了料,有阻隔感,手感肯定不如纯木舒服的,但同样,对专业运动员不是问题。


作者: 一品山人    时间: 2015-7-13 14:51
小力量下,纯木胜在手感,纤维胜在速度,大力量下,纯木稳定上台率高,纤维还是胜在速度
作者: zenanerqi    时间: 2015-7-13 21:56
确实很不赞同纤维板要快收小臂,真是这样的话 那乒乓教学视频就要出两套了:纯木篇和纤维篇  
作者: 1812    时间: 2015-7-15 0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匹马戍梁州    时间: 2015-7-15 03:08
纤维和纯木都要求快收小臂,动作无论大小都必须紧凑完整,与器材无关,而与身体条件和技术风格有关。一般来说,矮小 的人动作幅度较大,高大的人动作幅度较小,这样实际击球的工作距离就差不多了。偏正手抢攻的人和中台反拉的人的身体肯定要加大向前发力,近台两面均衡的人肯定要更多考虑动作的及时还原。
作者: 提壶覌鼎    时间: 2017-4-11 12:53
技术贴 学习了
作者: 望霾止咳    时间: 2017-4-14 21:46
好好练技术是正经,技术好了都可以克服,专业队拿成品拍我们也打不过
作者: 一路向♂冬    时间: 2017-5-4 10:02
有道理
作者: chinalewis    时间: 2017-5-10 01:06
1812 发表于 2015-7-15 02:10
打惯了纤维,再打纯木,一个字弹,两个字太弹,中间断档,四个字瞎jb弹。。。
小力量放大手感,大力瞎飞, ...

这位兄台够幽默哈,害得我喝着水没忍住喷出来了!!! 水土不服就服你!!!

作者: johnsonj4    时间: 2019-12-4 11:43
楼主写的很好,很赞同楼主的观点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