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大球时代如何选择合理的日直单桧和套胶搭配,与大家交流之! [打印本页]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9 16:41
标题: 大球时代如何选择合理的日直单桧和套胶搭配,与大家交流之!
很多球友喜欢日直单桧,却不知道选择何种单桧底板作为武器,然后搭配何种硬度之胶皮,在此提供一些参考理论与本人多年来所得到的心得与感想,供大家参考与交流之!
1)硬板搭配稍软胶皮,软板搭配稍硬胶皮是一定的理念,是很重要的。
解释a:如果硬板搭配硬胶皮,击球的时候来不及摩擦与咬球就出去了,弧圈极容易挂网,中台相持十分不稳定
解释b:软板搭配软胶皮,那就很简单了,击球没有力量,弧圈软弱甚至会飘,推挡也无威胁。
2)至于有人问起硬板搭配稍软胶皮还是软板搭配稍硬胶皮更好?个人觉得都不错,柳承敏目前就是硬板(XIOM 白金)搭配软胶皮(XIOM pro Z),李廷佑是稍软的板(蝴蝶特注)搭配稍硬胶皮(sriver-L),没有一定的根据,一切看个人适应与习惯能力!
2)底板软硬之间很难判断,因为同一个型号就的确有软硬之分,毕竟是天然纤维,有的靠近树根,有的木纹细致而密,有的刚好气候好长得快,很难定义故常有争论,如果你使用过金泽洙超过10只,你会发现有好几种手感,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说nittaku rorin是软底板,个人打过4,5支,觉得算是硬的,达克90说软倒也不算很软,算是介于中间的硬度,最软的应该是tsp的底板,但是一切都是适合个人最为重要,要找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底板,如果无法试用的情况,应该多听听前辈的意见,其次尝试不同的两三种底板,(甚至三种以上),更能容易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好武器!
3)大球时代球质较重,速度稍慢,业余选手挑选套胶应该选择稍具粘性的套胶,目前粘性的国产套胶海绵不易打透,用不到单桧的弹性与力量,故肯定不行的,完全涩性的套胶爆冲起来的确很过瘾,不过针对业余选手而言,适应起来的确是比较难的,因为万一对手擅长很下旋的发球或是搓球,业余选手使用涩性胶皮那就极难拉起来,这点是绝对要考虑的,ANYWAY ,稍具粘性的TENSOR内能套胶应该是未来业余选手的趋势个人觉得毋庸置疑。
今日闲暇之余写点粗浅文章供大家交流之!
下次有空继续发表下文:单桧弧圈打磨结合的技术与本人使用的一些胶皮感言等等。
KEVIN Y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8 11:04:42编辑过]
作者: 石岜 时间: 2007-5-9 17:02
沙发 谢谢K叔与大家分享!
作者: snake37 时间: 2007-5-9 17:43
有点,不,应该说,简直只能用专家来形容了,读万卷书行外里路,看样K叔理论掌握了,实践也同样早就出真理来。支持!
作者: jilinribao 时间: 2007-5-9 23:37
顶!希望K叔再接再厉,多介绍这方面知识。关于胶皮,正是为难的。既然内能套胶是理想的,大概指的是德系内能吧!日系过于依赖胶水,除胶苦不堪言。只是,难道德系就不是涊性的吗?
作者: jilinribao 时间: 2007-5-9 23:43
用的是cypress-s,专家多建议用日套。但是,现在sriver的2.1很难买到,bryce又不好控,又有专家说德套弹性更大,更难控。愁人!听K叔介绍PLASMA 470 不错,有人说430好用,到底哪个合适?好控制吗?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0 14:08
接下来谈谈SRIVER胶皮吧。SRIVER 胶皮又分L,EL,FX三款,事实上最适合单桧的是SRIVER-L 2.1mm, EL,FX偏软,用在单桧上的确一点力量都没有,适合横板的反手,或是直拍横打反手。
但是SRIVER-L 2.1mm 的确是30-40年的产物了,我好像小学还是初中就使用了,现在我已经41岁了,SRIVER适合小球时代,那时候金泽洙使用这款胶皮的确造成很大的杀伤力,但改为大球之后SRIVER的确明显感觉力量不够,有人说那么21世纪的韩国单桧选手李廷佑也是使用这个啊。我的解释是据说他的SIRVER-L还是蝴蝶帮他特制的,绝非市场版,同时加上世界级选手的习性使用最好的胶水猛灌猛刷,再加上蝴蝶为他配备的超一流底板CYPRESS-MAX(事实上他这支是蝴蝶的顶级特注品),然后配合他不同凡人的爆发力,才能将SRIVER驾驭得这么好。
但是我个人觉得大球时代业余选手使用SRIVER,的确没啥力量,很多人深有同感,包括我个人在内。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0 14:15
以下是引用jilinribao在2007-5-9 23:43:00的发言:
用的是cypress-s,专家多建议用日套。但是,现在sriver的2.1很难买到,bryce又不好控,又有专家说德套弹性更大,更难控。愁人!听K叔介绍PLASMA 470 不错,有人说430好用,到底哪个合适?好控制吗?
430 ,470都适合单桧,470稍硬较快软硬板均合适,430稍软好控制但是有点飘适合搭配硬板,
均为一流的TENSOR涩性胶皮,同时对灌胶依赖性较低,的确不错,力量表现突出,唯一缺点:正手弧圈攻击的时候摩擦多于击打的球友而言,会感觉有些不够转
作者: xuqingyou 时间: 2007-5-10 14:31
说的很好,学习了。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0 14:37
个人认为本贴不需固顶,希望大家一起交流吧
作者: leicafan 时间: 2007-5-10 14:46
以下是引用kevinyu在2007-5-10 14:15:00的发言:
430 ,470都适合单桧,470稍硬较快软硬板均合适,430稍软好控制但是有点飘适合搭配硬板,
均为一流的TENSOR涩性胶皮,同时对灌胶依赖性较低,的确不错,力量表现突出,唯一缺点:正手弧圈攻击的时候摩擦多于击打的球友而言,会感觉有些不够转
好文章!条理分明,很精辟。
470正手弧圈的旋转的确不如粘套来的猛。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0 15:42
再谈谈BRYCE 2.1mm 吧
记得第一次看到bryce,是我生日,球友送的,当时我知道很贵,但也不当回事,因为我当时快比赛了,我使用了nittaku m2000一直很习惯,所以不敢轻易换胶皮,以前教练说过,比赛前是不能换胶皮的,除非同一个型号无妨。我就一直放一两个月,后来突然心血来潮,才拿出来打。
第一次打的时候,我听说很暴力,就没刷胶,结果很失望,软弱无力,甚至感觉比没刷胶的sriver-L 2.1mm还不如,根本不搭配它的昂贵价格,就撕下来了。
第二次打的时候我就认真对待了,先后刷了四五次,贴在我的90单桧上足足大了一大圈,自己再用剪刀修整,修整好了之后看到胶皮正面颗粒隐隐浮现,我知道这是刷得很到位的现象。
一开始打先使用反手推挡, 很明显发现声音犹如2004年奥运冠军柳承敏比赛时所发出的声音,发出爆竹一般的响亮,推挡力量很足,我本身有一个比较高难度的技巧,就是反手加力弹推,台湾过去的日直专业选手有这项技术的不少,果然呈现bryce所谓高张力高科技胶皮的特性,蒋澎龙的鬼之推挡一流的确bryce的性能功劳不小。
再来使用正手,打磨结合之后配合一流的身体素质与爆发力,感觉是很很不错,不过我发现一点:针对BRYCE的打磨结合的要诀你得打多于磨,方能感觉它的速度与力量,蝴蝶公司提供的bryce科学数据中,摩擦系数是很低的,仅高于正胶,但是相对的只要速度快力量大,21世纪的潮流目前世界级的选手就是需要速度,所以一窝的蝴蝶签约选手在使用也很正常,商业利益挂帅无可厚非。但是我一想到人家国家队用的是极为昂贵的进口胶水,一瓶都要一两百,不到一星期就用完了,本人可没兴趣跟他们一样搞,所以决定放弃,打不到三次的Bryce也跟着送给别人了。
仅供交流,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0 15:45:09编辑过]
作者: markhoo 时间: 2007-5-10 17:41
好帖,学习了!
作者: patrick753 时间: 2007-5-10 21:25
K叔
Bryce依據蝴蝶的目錄
其摩擦力高達9.5
僅次於蝴蝶的黏性膠皮TACKINESS CHOP及TACKIFIRE C
我實際使用使用也覺得Bryce磨擦力很大
摩擦力不高之說從何而來呢
作者: 倚天屠龙侠 时间: 2007-5-10 2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1 02:50
以下是引用patrick753在2007-5-10 21:25:00的发言:
K叔
Bryce依據蝴蝶的目錄
其摩擦力高達9.5
僅次於蝴蝶的黏性膠皮TACKINESS CHOP及TACKIFIRE C
我實際使用使用也覺得Bryce磨擦力很大
摩擦力不高之說從何而來呢
对,感谢PATRICK的提醒与纠正,蝴蝶提供的数据就BRYCE而言我以为是8,原来是9.5,那更不应该了,我个人看法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之!
我要说的是2005~2007的目录我都有,我现在一直不断强调的就是我说的是业余乒乓的理念与世界,不是专业的乒乓,那完全是不同的领域,目录上的数据我个人认为完全不足采信,或是标准不一,如果因为打磨结合因为“打”带动“摩”所呈现的摩擦旋转度,那只是力量表现而不是真正的纯摩擦,因为要有相当好爆发力的选手才能发挥出摩擦旋转度,我一直认为一般业余选手发不出来的,目录上SRIVER-L 摩擦系数8,BRYCE 摩擦系数9.5,这数据的确让人奇怪,稍具单桧水平同时二者都打过的人都清楚SRIVER 绝对摩擦不会比BRYCE差 ,但是世界级选手的爆发力能够将BRYCE旋转打出来,对他们而言,胶皮的摩擦系数不是很重要,我很惭愧自认为打不出来BRYCE的旋转。话说回来如果说BRYCE摩擦力很强,那狂飙的摩擦力岂不是超超超强了,在中国国内这么多优秀的粘性套胶之前,任何涩性胶皮的摩擦力很大是值得深思的说法,可惜国产胶皮粘性佳海绵品质却一般,故目前一些国内厂商治理研发稍具粘性胶皮配合品质较优的海绵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有些品牌的套胶也已经十分优异,唯品管方面(quality control)尚差强人意。
摩擦系数在7+以下就很接近正胶的摩擦能力了,NITTAKU HAMMOND 7+,其摩擦能力的确很差,我曾经接受过较为专业的训练,但是我将HAMMOND尝试用在单桧上基本跟废人一样,不过话说回来,我在国内看过一些专业选手,拿了横板反手搭配HAMMOND,他们把这胶皮用来拍击,甚至轻松顶住对手的弧圈攻击,的确效果十足,偶尔靠自己手腕的瞬间爆发力,拉的弧圈还是很厉害,但是我说过那是专业的爆发力才有办法的!
很多人会驳斥我的观点,有人常跟我说:“不会啊,我用BRYCE威力强大”,我常跟他们说:“麻烦您去找一个搓球很下悬的选手打打就知道了,万一找不到我搓给你拉”。
针对业余选手而言,单桧搭配胶皮是否体会出摩擦的能力,只要看高吊弧圈就最清楚,高吊的球没有二速容易被拍死,或是碰到搓球极转的削球选手才可发觉了,BRYCE打的是爆发力,有爆发力就能体现BRYCE的速度,但为何这么多业余界使用BRYCE的选手以碰到搓球选手基本很难将对手的搓球拉回去,表示胶皮的纯摩擦不佳,我不断重复业余选手没有专业训练,瞬间爆发力不好,每个球友只要达到某个水平阶段然后实战多打一点就能深深体会了,国家队最多用的就是狂飙,一点不怕搓球,就是因为狂飙的摩擦超强,加上球员本身的身体素质,碰到搓球选手肯定很轻松过关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我个人认为经过不断的实战去体会才能慢慢印证数据理论是否合理,举例说吧,DONIC COPPA JO GOLD 目录上呈现摩擦系数为10+,打过的人都觉得哪有这么大的摩擦,我感觉其摩擦只有7+~8之间,令我纳闷,是不是数据上是在骗业余球友的?还是有我们不知道的数据理论?估计我还要学习再学习厂商提供的摩擦参考数值与我们实战体验的摩擦观念不同,与大家一起交流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1 10:30:42编辑过]
作者: luoluo055 时间: 2007-5-11 12:44
那些产品介绍上的数据早就不相信了,特别是国内的一些产品,性能被吹的是天花乱坠[em06]
作者: xuqingyou 时间: 2007-5-11 21:14
有关摩擦、速度等数值,各个厂家都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定的,没有可比性,不统一所以很麻烦。
作者: xuqingyou 时间: 2007-5-11 21:23
以下是引用kevinyu在2007-5-11 2:50:00的发言:
对,感谢PATRICK的提醒与纠正,蝴蝶提供的数据就BRYCE而言我以为是8,原来是9.5,那更不应该了,我个人看法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之!
我要说的是2005~2007的目录我都有,我现在一直不断强调的就是我说的是业余乒乓的理念与世界,不是专业的乒乓,那完全是不同的领域,目录上的数据我个人认为完全不足采信,或是标准不一,如果因为打磨结合因为“打”带动“摩”所呈现的摩擦旋转度,那只是力量表现而不是真正的纯摩擦,因为要有相当好爆发力的选手才能发挥出摩擦旋转度,我一直认为一般业余选手发不出来的,目录上SRIVER-L 摩擦系数8,BRYCE 摩擦系数9.5,这数据的确让人奇怪,稍具单桧水平同时二者都打过的人都清楚SRIVER 绝对摩擦不会比BRYCE差 ,但是世界级选手的爆发力能够将BRYCE旋转打出来,对他们而言,胶皮的摩擦系数不是很重要,我很惭愧自认为打不出来BRYCE的旋转。话说回来如果说BRYCE摩擦力很强,那狂飙的摩擦力岂不是超超超强了,在中国国内这么多优秀的粘性套胶之前,任何涩性胶皮的摩擦力很大是值得深思的说法,可惜国产胶皮粘性佳海绵品质却一般,故目前一些国内厂商治理研发稍具粘性胶皮配合品质较优的海绵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有些品牌的套胶也已经十分优异,唯品管方面(quality control)尚差强人意。
摩擦系数在7+以下就很接近正胶的摩擦能力了,NITTAKU HAMMOND 7+,其摩擦能力的确很差,我曾经接受过较为专业的训练,但是我将HAMMOND尝试用在单桧上基本跟废人一样,不过话说回来,我在国内看过一些专业选手,拿了横板反手搭配HAMMOND,他们把这胶皮用来拍击,甚至轻松顶住对手的弧圈攻击,的确效果十足,偶尔靠自己手腕的瞬间爆发力,拉的弧圈还是很厉害,但是我说过那是专业的爆发力才有办法的!
很多人会驳斥我的观点,有人常跟我说:“不会啊,我用BRYCE威力强大”,我常跟他们说:“麻烦您去找一个搓球很下悬的选手打打就知道了,万一找不到我搓给你拉”。
针对业余选手而言,单桧搭配胶皮是否体会出摩擦的能力,只要看高吊弧圈就最清楚,高吊的球没有二速容易被拍死,或是碰到搓球极转的削球选手才可发觉了,BRYCE打的是爆发力,有爆发力就能体现BRYCE的速度,但为何这么多业余界使用BRYCE的选手以碰到搓球选手基本很难将对手的搓球拉回去,表示胶皮的纯摩擦不佳,我不断重复业余选手没有专业训练,瞬间爆发力不好,每个球友只要达到某个水平阶段然后实战多打一点就能深深体会了,国家队最多用的就是狂飙,一点不怕搓球,就是因为狂飙的摩擦超强,加上球员本身的身体素质,碰到搓球选手肯定很轻松过关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我个人认为经过不断的实战去体会才能慢慢印证数据理论是否合理,举例说吧,DONIC COPPA JO GOLD 目录上呈现摩擦系数为10+,打过的人都觉得哪有这么大的摩擦,我感觉其摩擦只有7+~8之间,令我纳闷,是不是数据上是在骗业余球友的?还是有我们不知道的数据理论?估计我还要学习再学习厂商提供的摩擦参考数值与我们实战体验的摩擦观念不同,与大家一起交流之。
太专业,好文章。
作者: jilinribao 时间: 2007-5-11 23:30
还是盼望版主快快把最好的单桧与套胶配置呈上来!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2 02:11
不好意思,因为晚上18:00之后我得去我在上海自己的俱乐部,基本打球到晚上10点,然后与好友们一起夜宵,晚上很晚才上网,打算接下来介绍我的最爱之一,nittaku M2000
作者: custard 时间: 2007-5-12 08:26
期待版主的大作 猛赞!!!!!!!!!
作者: ssmg 时间: 2007-5-12 21:57
学习了!!
作者: taotaotao 时间: 2007-5-12 21:57
好文章值得学习,期待版主的大作谢谢.
作者: markhoo 时间: 2007-5-13 07:39
等着看对NITTAKU 2000的测评.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7-5-13 08:50
一起期待中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4 14:12
nittaku m2000的确是一款相当好的套胶,介于涩性与粘性之中间值,made in Germany,同时兼并粘性与弹性,有两种厚度 max/2.0mm
max:稳定性强,不需要多次灌胶就能显现出很好的力量与速度,特别是容易将对方较快速的上旋球反带甚至扣拉回去
2.0mm:速度较快,近台威力较好,海绵较薄的缺点就是中远台控制较为不易。
就本人而言还是偏爱Max的咬球感。
缺点:1)与donic F1一样,胶皮较易脆裂,寿命短,我来使用大约1个月,有人一周打一两次球而已,也不参加比赛少灌胶,则可用2~3个月以上
2)价格不菲,国内大约要两百多元。
优点:很合适的黏度,加上一流的海棉 ,故具备极佳的控制,特别是MAX,适合各种硬度的单桧,正手弧圈好的选手能用此胶皮轻易将对手的高吊弧圈轻易反拉得分,弧圈兼并暴力与旋转,的确是难得的性能,无论是专业选手或是业余选手都可以很快就能适应的产品,舍得花费的球友,的确是很不错值得推荐的好胶皮,这是本人打过的德系胶皮中最能兼并摩擦与速度者。
作者: Y+元素 时间: 2007-5-15 00:22
啊!!我用OC配大巴FX觉得很舒服,也够暴,但一换硬一点的大巴就明显命中率下降呀!!!
这应该是软配软的负面教材呀!!!
几次想换硬一点的都一点不爽!!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5-15 08:58
自从01年底上日式后一直用大巴.小学打球不算,真正开始打是01年,所以我完全适应大巴,不过,旋转是硬伤啊..........
作者: 渔公好球 时间: 2007-5-15 10:48
请教K叔,你讲的ANYWAY ,稍具粘性的TENSOR内能这两种套胶是哪一个系列的?英文我真不懂,是蝴蝶还是挺拔的?谢谢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5 13:01
以下是引用Y+元素在2007-5-15 0:22:00的发言:
啊!!我用OC配大巴FX觉得很舒服,也够暴,但一换硬一点的大巴就明显命中率下降呀!!!
这应该是软配软的负面教材呀!!!
几次想换硬一点的都一点不爽!!
夹板与单桧的感觉与理论较为不同,无法相提并论
例如:打习惯5层或7层夹板的球友们,而且从未碰过单桧日直的话,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狂飙王很硬,力量很大,同时认为单桧小球处理很差,我打了这么久的单桧,也曾经多次使用狂飙王,我个人认为弹性与力量根本比不上单桧,我同时也觉得单桧小球不差的,大家可注意蒋澎龙与柳承敏的摆短技术一流,单桧小球差的理论是完全不成立的,明显可知夹板与单桧是两种不同的世界,一个长期使用夹板球拍的世界冠军退役选手去作单桧选手的球评,很多都是绝对是不准的,哪怕他的名气再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5 13:18:31编辑过]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5 13:10
TENSOR这个字眼就是”张力“,而用在乒乓的套胶上是德系近年来的新名词,我感觉是应该翻译成:高弹高张力的潜在内能特性,与任何品牌无关,只是描述一种顶级胶皮的新特性,并不是代表蝴蝶Butterfly或是挺拔Tibhar,这是我的体会,大家可以交流纠正之.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5 13:13
接下来与大家交流如下:
1)德国经典Tensor 套胶:JOOLA 顶级探戈TANGO Extrem . 2.0mm搭配单桧心得感想
2)plasma andro 470 max 心得感想
本人尽量不用”评测“,个人感觉这两字过于专业,本人自认力有不逮,采用心得感想与大家交流应该比较得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5 13:21:53编辑过]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5-15 14:26
今天看了终于明白一些了,我用大巴配老金有快4年了,感觉就是轻拉完全带不过网或飞出台,只有发力使劲拉,也许和我技术水平有关系,拉不来高吊.
LZ说的NITTAKU的那个2000套胶我在03年初用过,非常的不错,旋转性的确比大巴强,而且好控制,唯一不如大巴的就是力量速度.我现在又要换胶皮了,犹豫以我的技术是不是该换回NITTAKU的套胶,呵呵.
作者: Y+元素 时间: 2007-5-16 02:16
以下是引用kevinyu在2007-5-15 13:01:00的发言:
夹板与单桧的感觉与理论较为不同,无法相提并论
例如:打习惯5层或7层夹板的球友们,而且从未碰过单桧日直的话,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狂飙王很硬,力量很大,同时认为单桧小球处理很差,我打了这么久的单桧,也曾经多次使用狂飙王,我个人认为弹性与力量根本比不上单桧,我同时也觉得单桧小球不差的,大家可注意蒋澎龙与柳承敏的摆短技术一流,单桧小球差的理论是完全不成立的,明显可知夹板与单桧是两种不同的世界,一个长期使用夹板球拍的世界冠军退役选手去作单桧选手的球评,很多都是绝对是不准的,哪怕他的名气再响。
谢谢K叔,不,我觉得用K帅哥更贴切!!
我用了多年OC了,还真想换个口味呀!!
你的狂王直出吗??哈哈!!
另我也想买块达克90的中直,你看我能否适应呀!!套胶还是配大巴!!
谢谢!!真期待有机会和你切磋呀!!
作者: chejiajie 时间: 2007-5-16 20:57
k叔的理论确实高深,我使用日直时间并不长,从最开始的撕瑞沃到全狂3,目前使用的是gp3(35度)+729配置。完全应验了你的理论,tensor海绵+烧粘些的胶皮是正确的。原来使用撕瑞沃的时候,拉下旋是个痛苦的事情,下网的多而上台的少,再用力就是出界。非专业的朋友,小臂折回速度完全没有达到拉下旋的境界,碰到转的还有削球的就是费。虽然我用的gp3非tensor不过每次打球必须灌胶才能使用的。这个和您说的tensor+少粘胶皮 不谋而合。看了前面说的小球问题,我认为非日直的毛病,如果把中式直把的重心通过拍把修改到和日直一样的位置。你会发现中直也不能用了。这里主要是大家从中直换过来,如果大家一上手就是日直,重心自然掌握,也许那个时候再打中直,就有些观点了。
作者: snake37 时间: 2007-5-16 21:35
希望K叔下面能抽空介绍一下克拉克SP.在百度搜索第一条就显示K叔试打的消息.相信现在K叔的体会是最深的,期待您的理论!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7 14:48
既然有人要求先要克拉克SP 我就优先介绍,说到克拉克SP ,在中国除了王涛之外KEVIN我应该最有资格说这款胶皮
,因为当初试用研发,克拉克也提供了不少试用品给本人,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试打意见,研发再研发而成。
克拉克公司当初做了三款,1就是龙卷风,2就是SP,3就是MASTER,后来随着SP的顺利研发与逐步推销,加上品质一流,取代了龙卷风,故龙卷风不再生产,MASTER 是采用蝴蝶SRIVER的海绵,搭配克拉克自己的胶皮组合而成,价格较贵,但是我觉得还是SP好用!
SP 特性:介于涩性与粘性之间,稍微偏向粘性,海绵已经经过改革,大部分国产胶皮的海绵软弱无力,不易打透,故推挡很糟糕,但是SP已经将此缺点充分克服,它的海绵胶皮组合十分好,容易打透,加上内能的特性搭配之,故在弧圈与推挡,小球等方面均有十分良好的表现,乃是十分全面的胶皮,极适合用在任何底板上面。
硬度有:38度,40度,42度,(过去还有做到44度,甚至46度,但是发现不适用已经很少做了,故现在还能买到这么高硬度的基本都是旧产品多),适合单桧者为38度与40度。
厚度:2.2mm,2.3mm两种,但是2.3mm的厚度表现比2.2mm出色,因为增加了0.1mm的厚度,不仅控球更稳,但是速度弹性丝毫不减。
目前我的台桧稍微硬一点所以搭配38度 2.3MM的SP,暴力与稳定相结合,发力的时候动不动就发出犹如爆竹的声音,尾劲很优异,再加上适当的灌胶,的确让人爱不释手。
另外我使用较软的TSP DYNAM SPECIAL 搭配38度SP,发现力量稍有不足,故改为40度之后,也是完美组合,甚至灌胶依赖性很低,拉出去的弧圈球可以说是旋转与速度的结合体。
此款胶皮的性能不会低于任何外套,价格也十分低廉,建议球友们不妨使用看看,个人认为绝对是我打过性能最佳的套胶之一。
下面个人手感仅供参考:
使用达克70,kkt系列,nittaku系列,xiom系列,都是适合38度2.3mm.
使用tsp系列,蝴蝶较软系列等球友们认为较软的胶皮可尝试40度的
至于金泽洙,达克除70以外系列,可以两种硬度都尝试之,毕竟胶皮不贵,两张也就一百多,毕竟每个人的手感不同,多多尝试就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组合,让你下半辈子打球都愉快舒服。
重申:此为心得报告,非广告帖
我的现役球拍TSP DYNAM SPECIAL +克拉克SP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7 15:02:31编辑过]
作者: 锦里针 时间: 2007-5-17 16:57
学习了.....
作者: snake37 时间: 2007-5-17 20:25
K叔一段话,胜读十年书.简单的一块胶到K叔这边分析的这么详细,这么到位.支持K叔的建议!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5-18 12:18
好帖子!顶起走。。。。。。我去买张SP来试试。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8 14:19
以下是引用Y+元素在2007-5-16 2:16:00的发言:
谢谢K叔,不,我觉得用K帅哥更贴切!!
我用了多年OC了,还真想换个口味呀!!
你的狂王直出吗??哈哈!!
另我也想买块达克90的中直,你看我能否适应呀!!套胶还是配大巴!!
谢谢!!真期待有机会和你切磋呀!!
欢迎到上海,个人最喜欢与球友切磋。
作者: Y+元素 时间: 2007-5-18 19:52
以下是引用kevinyu在2007-5-18 14:19:00的发言:
欢迎到上海,个人最喜欢与球友切磋。
哈哈!!来上海一定到你的俱乐部来!!
作者: custard 时间: 2007-5-18 22:45
克拉克SP
好象不怎么好买啊 一般的地方都不会有卖的哦
作者: shijian 时间: 2007-5-19 16:48
是啊,怎么能买到?哪个网站提供?精英好像没有?可以同厂家联系吗?有具体网址吗?
K叔看来身怀绝技啊!全国少年单打第五,也可以应付,K叔原来最好成绩如何?
作者: shijian 时间: 2007-5-19 17:05
请教K叔,cypress-s用哪一个硬度的克拉克sp?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19 23:31
以下是引用shijian在2007-5-19 17:05:00的发言:
请教K叔,cypress-s用哪一个硬度的克拉克sp?
38度,40度均可尝试挑选之!
作者: snake37 时间: 2007-5-19 23:55
请教K叔一个简单的问题,怎样判断拍子的软硬性,普通市面的老蒋是哪种性能。期待您的答复谢谢
作者: luoluo055 时间: 2007-5-21 23:00
K叔,请告诉我您使用时感觉最好的一款内能套胶是什么?(只考虑外套)
谢谢啦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22 08:46
转载自07年4月乒乓世界
喷气式,但不超音速
Turbo-SP
Crack克拉克
海绵硬度 37-39/40-42/43-45/46-48
建议零售68RMB
号称“喷射内能型套胶”,看官方介绍,似乎对球的“飞行”特别在意。大家知道,要成为飞行员可不容易,你得备战下面六重考验:
考验一 粘合 大概为了强调自己内能的身份,新胶皮严重内卷,海绵的懒腰似乎永远伸不直,即使刷两遍胶水,稍一晾干又卷了回去,想要粘好可要点耐心。
考验二 剪裁 胶面柔韧异常,一剪下去,海绵痛快分离,胶皮还拉拉扯扯,你需要准备一把够利索的家伙来对付它。
考验三 维护 胶皮很中国,表面很黏手,反光很强烈,灰尘特别亲,每次用完需得小心珍藏,你不会想常换常新吧。
考验四 旋转 看到这里,估计不说你也猜到了,这胶皮很敏感,容易制造旋转,也容易被旋转所伤,只有手上活够细,才能扬长避短。
考验五 力量 海绵柔和不乏后劲,前提是要充分发力让球吞吐而出,如果没能发上力,沾球就走,威力顿减,撞击为主的借力打力表现平平,除非能加些旋转。
考验六 战术 制造弧线并不难,难得是怎样令弧线更贼。被狂飚惯坏的中国球迷,恐怕会觉得Turbo-SP的出球方式太阵地战,可业余爱好者又有几个正规军呢?只有仰仗战术来为中规中矩的弧线增加变化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望而却步了?
恰恰相反,如果你是一位年轻的、嗜好弧圈的、遵循正规练习路径的球迷,我们认为Turbo-SP相当值得一试,因为你肯定有满场飞奔的劲头,迷恋加转与爆冲,急需战术套路的训练,并且不乏DIY的热情,对爱拍视同情人。
适合:横拍正手,或跑动较多的直拍单面拉正手。反手弧圈进攻为主也可。
适配:薄弧圈板,特别是大芯结构的纯木五夹(如狂飚王)。
kevin备注:38度与40度更加适合单桧单面打法,仅供大家参考之。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22 08:51
以下是引用snake37在2007-5-19 23:55:00的发言:
请教K叔一个简单的问题,怎样判断拍子的软硬性,普通市面的老蒋是哪种性能。期待您的答复谢谢
个人觉得蒋澎龙是单桧里面性价比最差的单桧之一。软硬每支球拍不是特别稳定,基本软而无力为多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22 08:54
以下是引用luoluo055在2007-5-21 23:00:00的发言:
K叔,请告诉我您使用时感觉最好的一款内能套胶是什么?(只考虑外套)
谢谢啦
就内能而言joola tango extrem 我个人感觉不错,比plasma好,感觉最好的话这种话我不敢说,因为每个选手球感不同。
作者: 6003321 时间: 2007-5-22 11:58
尼塔库NR-8533(雷福曼)怎么样
作者: shijian 时间: 2007-5-22 17:10
个人觉得蒋澎龙是单桧里面性价比最差的单桧之一。软硬每支球拍不是特别稳定,基本软而无力为多。
cypress-s是否就是蒋澎龙?麻烦K叔给介绍一个同等价位,市面容易买到的单桧板。
作者: luoluo055 时间: 2007-5-22 22:37
以下是引用kevinyu在2007-5-22 8:54:00的发言:
就内能而言joola tango extrem 我个人感觉不错,比plasma好,感觉最好的话这种话我不敢说,因为每个选手球感不同。
是否该使用MAX的厚度呢?
[em04]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5-22 23:49
2.0mm攻击比较积极,max全面,可都试用比较之
作者: 过敏 时间: 2007-5-23 21:31
这个真是应该置顶的啊!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6-6 11:41
由于很多球友咨询一些问题,再把这帖子顶一下,希望多看看!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6-6 12:57
昨天把大巴刷了3次后拿来打,效果比不刷之前好了很多,好起球,拉的球很爆.推档更有力很顶!但就是太贵了,这么灌下去怕是钱着不住哦........
K叔请问一下金泽洙陪克拉克SP套胶是40度的好,还是38度的好.我自身发力还行吧,主要是小球处理不好.
作者: dsz_lmh 时间: 2007-6-6 13:29
我用达克90横板,最近试用了470与430,感觉430要好控制一些,吃球也好,感觉不错。470速度快,容易出界。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6-6 15:35
以下是引用remando在2007-6-6 12:57:00的发言:
昨天把大巴刷了3次后拿来打,效果比不刷之前好了很多,好起球,拉的球很爆.推档更有力很顶!但就是太贵了,这么灌下去怕是钱着不住哦........
K叔请问一下金泽洙陪克拉克SP套胶是40度的好,还是38度的好.我自身发力还行吧,主要是小球处理不好.
你的金泽洙很吸引人哦,呵呵
38,40都不妨试看,找出适合自己的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6-6 19:09
非常感谢K叔的意见,38度与40度的和大巴相比谁的特性更接近些?我对度数没什么概念的,只好找个参照物,但不知道有没有可比性。[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6 22:06:06编辑过]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6-6 22:23
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不好比,得自己试!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6-7 09:12
果然.........今天去买张回来试了再说.再次感谢K叔.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6-10 00:50
今天买了张克拉克SP38度2.2MM的(我们这儿就这一家有卖,而且挑了好久只有一张红色38度的,全部都是2.2的),本人一直使用外套,最近两年一直使用大巴所以以大巴为比较对象写点感受。本人技术水平很低对球的认识也不高,随便写写,如有写错的地方请原谅!
胶皮比较向内卷,表面仔细看不如外套平整,撕开保护膜一摸一点都不粘(意外)!用手滑过也没有大巴的阻力大(还是意外)!但在后来的练球中发现摩擦力强过大巴!今天的对付下旋球时明显强过以前。粘拍的时候老板帮我刷了两遍膨胀剂和一遍胶水,感觉海绵有向胶皮方向翻,应该是把海绵发开了吧?粘好后按了按感觉海绵不硬,胶皮倒是有点硬。
试拍的时候先用的推档,感觉很好用,只是弹性比大巴小一些,在对方发力不大的时候需要带点力才能推过网(只用带一点点力而已),在加力推的时候有K叔所说的爆竹声,很响的!攻球和拉球的速度、力量还是比以前要差一些,不过还是很不错的,对它的2速高,反弹低还是很满意的!但爆冲的时候感觉胶皮还是硬了点点,控制力不如以前,前两天能冲到的球,今天几乎都打出台了。拉下旋球的时候感觉摩擦并不比以前大多少,也许是手法没有转换过来。
总的来说SP达到了我期望——增加摩擦力以便能发出更转的球和更好的接发球和对搓不过对方太多的机会。如果外胶皮能再软点就更好了,38度感觉打起来还是硬了点点,而且这次没有买到2.3MM的,下次在别的地方问问看能不能搞到。最后说点不现实的话,如果胶皮再软一点做工再好一点就更舒服了!!!
作者: shijian 时间: 2007-6-10 21:32
哥们儿花多少钱买的SP?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6-10 21:40
非常便宜,68打了个八折。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6-11 13:42
不妨试看看40度2.3MM,或许会有惊喜,呵呵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6-11 14:11
K叔,所有硬度的都只有2.2MM的,唉。。。。。。。现在老板那里全是40-42度的了,最后一张38度的已经被我买了。看来要找2.3MM的只有去网上找了。
另外更正一下,克拉克SP套胶我用了之后第2天用清水洗+洗胶绵洗干净晾干后用手摸明显感觉到粘了,滑过也感觉阻力大多了。但新开封的时候摸就完全是我上面写的那样。期待明天再次试打。[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1 14:23:33编辑过]
作者: remando 时间: 2007-6-11 23:10
刚打完球回来,用的是老金+克拉克SP,今天第2次使用SP边打边调整拍形,最后找到比较合适的拍形了所以感觉也更强一些。摩擦力很好以前搓不起来的球今天几乎都过去了,拉下旋的成功率也提高了,发6-7成力拉速度快,弧线比较低平,我不会用高吊所以拉过去的球感觉都是只比网高一点点。发8-9成力以上还是感觉控制不好,也许是我没有把拍形控制好,我还在调整中。感觉最强烈的还是推挡,明显稳定得多了!而且手感非常好!!!
但是有个小问题,请K叔看到后帮忙解释一下,今天有几次我稍微发了点力打或推对方的发力球拍子就有很轻微的震!用日直这么些年从没有过的感觉!以前经常双金对打也没有遇到过。难道是把海绵彻底打穿了???
作者: shijian 时间: 2007-6-13 19:30
请问K叔,SP是用清洁剂还是用清水洗?
作者: 猪猪一号 时间: 2007-6-17 09:56
说的在理
作者: ylhs 时间: 2007-6-20 00:50
余老哥,红双喜天极2可配单桧吗?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6-20 21:42
我倒是没搭配过天极,仅搭配过国狂3,打不来,推挡力量不足,下次试看。。
作者: mahous 时间: 2007-7-2 22:34
以下是引用shijian在2007-6-13 19:30:00的发言:
请问K叔,SP是用清洁剂还是用清水洗?
这个问题很专业
作者: 绿叶知秋 时间: 2007-7-13 23:05
我昨天买了一块世奥得的阿菠罗3的阿尤丝日直(穷就是这样,180元).贴了块729天骄郝帅专供(42硬度,2.2厚),打上去没什么力,但是旋转比较容易制造,近台拉球比较容易出界,中远台拉就比较准,而且二跳的速度很快.新年有钱我打算买一块蝴蝶的闪光FX,不知道配什么胶片好呢?本人是学生,没什么银两.求K叔指教~~~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7-17 10:07
闪光的球拍普遍存在稍微软弱无力的现象,一定要搭配硬度大一些的套胶弥补之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7-17 10:11
克拉克的40度,42度,或是拍里奥硬度较高者应可适合
作者: zhonglsh 时间: 2007-7-20 22:42
配国狂3嫌软,不会吧!
作者: 绿叶知秋 时间: 2007-7-21 01:30
好提议,谢谢~~~
作者: zhonglsh 时间: 2007-7-21 01:56
YASAKA霸者,买了克拉克SP40,等待试打,坚决听斑竹的话!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7-27 10:35
等待楼上的霸者评测!
作者: cm99016666 时间: 2007-8-20 01:30
[em01]
作者: 999c 时间: 2007-8-26 14:42
克拉克的TURBO是不是就是SP呢?我们这里的克拉克有三种,就是没有一种叫sp的。
另外我在2002年买的CYPRESS-R有近两年没用了,最近拿出来用似乎轻了好多,并且有种发空的感觉,是不是因为这两年改打横板手感变化了呢?特意拿到店里去过了秤,才78G样子,也不知道买时是多重
作者: gx12488 时间: 2007-8-28 18:52
一直在等楼主关于90配470的心得,能否介绍?在这以前我一直用90和M2000,感觉470的速度的确更快,非常认同K叔关于碰到较转的球容易下网这一情况,能否在技术层面加以指导?谢谢
作者: kevinyu 时间: 2007-8-30 14:02
好的,将抽空将90+470心得报告写出
作者: 落叶球 时间: 2007-9-5 13:40
狂三
作者: 最爱刘诗雯 时间: 2007-9-29 19:00
很好~
作者: 一人 时间: 2007-10-15 10:49
以下是引用kevinyu在2007-8-30 14:02:00的发言:
好的,将抽空将90+470心得报告写出
k叔赶快谈谈吧
作者: fhm01 时间: 2007-10-19 00:00
k叔你好
派力奥在德国造的 TENSOR型MACRO反胶套胶 和『pailo拍里奥』内能套胶 德国 MAXIMO 反胶套胶
这两款和你说的这个套胶比如何?或者和m2000比。
谢谢
作者: ljgjj 时间: 2007-11-1 22:08
好帖收藏 偷着乐 谢谢
作者: ylhs 时间: 2007-11-27 22:37
nittaku m2000的确是一款相当好的套胶,介于涩性与粘性之中间值,made in Germany,同时兼并粘性与弹性,有两种厚度 max/2.0mm
max:稳定性强,不需要多次灌胶就能显现出很好的力量与速度,特别是容易将对方较快速的上旋球反带甚至扣拉回去
2.0mm:速度较快,近台威力较好,海绵较薄的缺点就是中远台控制较为不易。
就本人而言还是偏爱Max的咬球感。
缺点:1)与donic F1一样,胶皮较易脆裂,寿命短,我来使用大约1个月,有人一周打一两次球而已,也不参加比赛少灌胶,则可用2~3个月以上
2)价格不菲,国内大约要两百多元。
优点:很合适的黏度,加上一流的海棉 ,故具备极佳的控制,特别是MAX,适合各种硬度的单桧,正手弧圈好的选手能用此胶皮轻易将对手的高吊弧圈轻易反拉得分,弧圈兼并暴力与旋转,的确是难得的性能,无论是专业选手或是业余选手都可以很快就能适应的产品,舍得花费的球友,的确是很不错值得推荐的好胶皮,这是本人打过的德系胶皮中最能兼并摩擦与速度者。
听君一席谈,胜打三年球!!
作者: YJ1124 时间: 2007-12-2 23:34
好帖子,学习了。
作者: YJ1124 时间: 2007-12-7 19:01
前几天看了版主的帖子,用了球友的金牌2008 9个MM的横拍,两面F1速度是相当快的,比我用的几块考否雷特30621要快几个档,控、搓、挑都也要好的多,发大力拉球容易出界,于是换了729.43度的普及两面套,刷足了胶,除速度稍慢外,控球、拉强下旋十分轻松,爆冲不用第三下,几场球下来,人一点也不累。今天换回了我的大力神,反倒不会打球了,调整了三个小时,才好了一点。用単桧是半个多小时就适应了,看来我也得弄支単桧玩玩,中毒了。如版主有时间请在克库塔库和达克等几个型号的単桧中介绍介绍(最好是10个的横拍)。
作者: 王大勇 时间: 2007-12-10 00:30
单桧魅力无穷。
就像前面一位球友说的: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单桧的美丽身影,马上就心情愉悦起来!
[em20][em20]
作者: 方沙银 时间: 2007-12-28 11:03
心跳啊赶紧去买块用用
作者: ihsov1227 时间: 2007-12-29 21:16
看到你的帖子,学习了许多东西.以前不知道精英网,这几天才来,在帖子中学到了许多,也了解了你的为人,今天没想到我定购的一块是你转让的,哈哈....有机会多向你请教
作者: 馨石 时间: 2008-2-2 07:37
单桧的达克90中直板,我用外套大巴和G2,哈哈用不惯。速度好,但旋转和拉下旋不好。没办法,还是狂飙三38了。哈哈哈哈
作者: jinshuaitao 时间: 2008-2-19 12:15
学习了
作者: 横打方板0 时间: 2008-3-12 08:51
我的使用器材配置和打法!蝴蝶方板(闪光-)+省狂三(正手)/红+G666(反手)/黑!!!本人直板横打,正反手弧圈!还可以!比较自如!!请版主指点!指点 !!谢谢




请版主指点!指点 !!谢谢




请版主指点!指点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2 10:03:09编辑过]
作者: MMMMMMMM 时间: 2008-4-28 20:02
真是经典啊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