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胶”的思考
打球的时间不算短了,但对于胶水的认识也只是这几年的事,但对于大家写的各类灌胶的感觉、心得及一些经验,我个人的理解还不够完全能体会,也许本人的技术和手感还不够吧,总是感觉说的有点苍白和空洞,不能直接的理解到自己所使用的器材及技术中去。
用胶水也是近两年的事,但对于灌胶的理解始终不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以前刷胶水的目的可能大家或许感觉有些好笑,与用胶水的宗旨有些背逆,我追求的是一种“柔和”的感觉,刷过胶水之后海绵会比没刷胶之前要柔软,这一点是大家共知的,但是这种“柔软”的感觉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软”,个人感觉主要是触球时的“吃球感”,有一种把来球抓在底板上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提高“滞板”时间,把球能“陷”进去然后再由底板的力量形成合力把球打出去。球在出手之后,明显有个加速的感觉,以前用胶水的目的就是要把海绵刷软。最早用的是红双喜的套胶,总是感觉海绵发死,没有那种球与底板接触时的“通透感”,这个问题在使用胶水之后获得了改观。由于我使用的是单桧底板,在与红双喜套胶搭配中始终有种欠一点的感觉,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胶水就产生了一种依赖,但是每次在搓胶水的时候非常头疼,红双喜还好一些,外套可就惨了,搓不好就把海绵给搓破了,我可怜的好几张外套的海绵都成“网兜”了。
直到大概半年前吧,看到一个高手在我那里换器材,他用的是补胎胶水,把套胶上的胶水层一点一点的给整张的撕了下来,以前我只是听说过但一直没有亲眼见过,这下开眼了。从此,对补胎胶水的“钟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大家可能感觉挺搞笑的吧,高手用补胎胶是为了增加杀伤力,而我的初衷竟然是为了搓胶水方便。
但是,随之而来的改变却令我惊喜无边,杀伤力真的剧增,且对手感的影响却不太大。 记得元月2号和球友打比赛,我把自己的补胎胶水放在公用处让大家使用,一个球友(他从来不用胶水),在用过我的胶水之后,其它倒没什么感觉,就是发球转了不少,他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发球很转,在和他比较熟悉的几个球友和他交手后,大家也都认同了这个着关点,后来和我聊天让我分析,我个人感觉是由于刷了胶水之后海绵发生了膨胀,海绵“柔和”了,他在发球时球在底板上“吃”的深了,滞板时间一长,从而形成重摩擦,发球也就转了。
灌胶之乐大概也就始于此吧,但是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也无穷大,总是让人“深度迷信”,首先,不刷胶水不会打球,打球超过两、三个小时必重灌;其次,刷胶水时海绵不打卷就感觉套胶没劲;再之,粘板时已不仅仅是刷胶水,而向高手学来的“闷板”粘法,以至于打一次就要用掉半筒胶水,球打的不怎么样却一身的臭毛病。
身边的朋友本来还固守着一片环保洁净的天空,在我反复的“勾引”下,也已“毒性大发”,不刷不打,我们三个打一次球有时一筒(250ml)补胎胶都不都够用!唉,有毒胶水害死人哪!以前溜出去打球老婆一般都发现不了,现在可好,人还没回来呢胶水的味已经到家了。
大家对灌胶带来的好处与坏处看法自是各不相同。我呢,经历了太多的器材“磨难”,虽历尽沧桑却也乐在其中,而“胶水之患”,虽始于斯却难终其道。
说了这么半天,说点正题吧,用自身说法来给大家形容一下(补胎胶):
1、胶水的种类:补胎胶市场上也是有很多品牌,其中感觉最好用的是“天球”和“虎”牌,“三角”也不错,但是量太少,只有半罐。“天球”最好,价钱便宜量又足,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它比较稀,不容易挥发,不用兑稀释剂,当然,效果显著。
2、胶水的使用:很多朋友经常互相问:“你刷几遍?”“三遍”“两遍”“五遍”都有。如果大家用专业胶水,刷几遍不是问题,如果用补胎胶,我个人认为这里面还是有点门道的。专业胶较补胎胶而言一般都较清且残渣少,易渗入海绵,干的也快,效率高。但补胎胶就不同了,所以一定要“刷”胶水而不是“涂”胶水。我曾见过不少的球友一遍又一遍的仔仔细细的往海绵上“涂”胶水,遗憾的是胶水已经厚厚的一层了,海绵的膨胀似乎不明显。个人认为,也是学一些高手的办法,用“闷板法”。先在海绵上“重重”的刷一层胶水,什么是“重重”呢,就是使劲“刷”一层胶水,把胶水往海绵里面“挤”,然后在胶水尚未干的情况下帖在没有刷胶水的底板上(或其它干净不透气的平面上亦可),过十分钟左右,快速的扯下套胶。恭喜,您的套胶已经成鱿鱼了,然后在套胶上再刷一遍胶水再刷底板,再按常规粘板法贴上即可。那么,这时你的套胶已经彻底的经历了有毒胶水的“洗礼”,它重新作“胶”了,威力自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了。
另外大家注意一点,大家如果想以此为长久打法的话就得像我一样,作一些硬件准备,自备胶就不用说了,擀棍还是要的(有些朋友喜欢用胳膊,这种方法急了倒也可以,但是对外套不太好,容易把外套擀成丘陵)。还有在用新套胶的时候,先在套胶上刷一点胶水即可(以套胶不形变为目的),而在粘贴时比自己习惯的位置上略上移5mm至8mm然后再剪裁下来,这样,套胶的实际大小就比底板要小一圈,而当你灌胶的时候,套胶自然就胀大了,与底板一样大或略大于底板的形状,否则“闷”了胶水套胶会大的离谱,形成一个长长的“舌头”,既影响美观又不实用。 3、胶水层的剥离:搓胶水是很多朋友头疼的事,一搓不好海绵就会破,尤其是外套,价格又高又难伺候。我手上现在有十张左右的外套,有的已经惨不忍睹了,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发现在用补胎胶重刷过三至四遍以后,胶水层就比较好撕了。具体的办法就是先从海绵的侧面撕开一个缺口,掀起一个小角,然后慢慢的就能整张的揭下来了。而撕胶水层的时机也比较重要,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撕,胶水完全干透时没并不好撕,最好是刷过胶打完一场球的时候是最佳时间,平时如果想搓胶水那么就在胶水层上薄薄的刷一层胶水,把胶水层泡软,待表层干了之后就可以搓了,搓的最好的工具是手指但太难,手指受不了,我试过很多种,乒乓球是最好的方法,用乒乓球把泡软的胶水层轻轻就能搓出一个开口,如果当时撕不下来说明胶水层不够厚,只能用乒乓球慢慢的整个搓下来。
时机不对,如果放在以前,倒是很不错的文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