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zs730712实战交流系列】10.简单明了地告诉你什么是“摆速” [打印本页]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5-8-17 15:48
标题: 【zs730712实战交流系列】10.简单明了地告诉你什么是“摆速”
此前我说到成为乒乓球高手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发球、接发球、摆速、爆冲),有人问我:“步法”为什么没有包含在其中?难道“步法”不重要?




原因是这样的:“步法”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科目。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业余球友而言,我个人认为没必要专门进行步法训练,因为很多时候即便专门练习了步法,但是一到比赛中依然我行我素,说白了就是“练了用不上”,呵呵。




那么,对于大多数业余球友而言,是否有行之有效的步法练习方法呢?或说怎样才能练出“用得上”的步法呢?




答案是“有”!这就是“摆速”练习,通过摆速练习,你练出的“步法”才是“用得上”的步法,是为高质量击球服务的“步法”(换句话说,单练步法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你首先要搞明白练习步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高质量击球服务的!)。




下面进入正题:摆速。




“摆速”是乒乓球运动中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主要是针对上旋球的进攻技术而言。恰恰是因为它太“高大上”,所以在对其认识上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简单地认为“摆速”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挥拍次数,也就是挥拍“越快越好”;另一个极端就是把专业训练中的推(拨)侧扑、正手不定点拉打、正反手不定点拉打、中台正反手转换、侧身位正反手转换等等全部纳入“摆速”。




那么,有没有“折中”的认识呢?也就是对于大多数业余球友而言,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操作。而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的出发点,试图从“两个核心”阐述摆速,相信读者会从中有所收获。




摆速核心之一:合理的击球位置




何谓“击球质量”?说白了不就是两点嘛:首先是“击球稳定”,即保证击球上台不失误;其次,就是“击球质量高”,即击球要有足够的力量速度或旋转。




而要做到这两点,离开“合理的击球位置”作保证几乎是天方夜谭。




而前面我说的“步法”,其核心恰恰就体现在这里:通过步法移动寻找“合理的击球位置”。




很多球友练球时有个不好的现象:不管是对着发球机练习还是和球友练球,脚底板下面就像有胶水粘在地板上似的,几乎没有丝毫移动。




长此以往,形成固定习惯之后,比赛中同样没有移动脚步的下意识,出现大家常说的“伸手撅屁股去够着打球”的现象。




这样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练球时像模像样,一到打比赛就捉襟见肘:因为和发球机练球都是固定落点,但是真的到了比赛中,哪有那么多让你“打得舒服”的落点?




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和球友对练时,强迫自己的脚“动起来”,通过步法移动找到“合理的击球位置”,即便来球位置很好,也要养成原地小垫步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练习,你的步法移动意识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再回到那些不定点拉打、移动中正反手转换等等比较专业的“摆速”练习,你自己动脑筋想想其核心是不是通过步法移动寻找“合理的击球位置”?




摆速核心之二:击球的连续性




业余高手和职业运动员之间一个很大区别是“击球连续性”不好:就单板击球而言,大多数业余高手击球质量都不错,但是在“连续高质量击球”方面和职业运动员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那么,我这说的“击球的连续性”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挥拍次数越多越好或说是挥拍越快越好吗?




在这我觉得有必要纠正这个误区:摆速,不是指单位时间内挥拍次数越多越好!




大家细想一下就不难理解:挥拍挥得再快,击球没质量甚至全是失误,有啥用?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个人觉得这样说似乎更恰当:单位时间内“高质量”的挥拍次数越多越好。




换句话说,只图“快”而“没质量”的挥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摆速”,也无法确保“击球的连续性”。




当然,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教练确实有时候会要求做这样的摆速训练,即要求单位时间内的挥拍次数,目的是为了强化动作。但是,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这种练习意义不大。




那么,对于成年人而言,如何练习“击球的连续性”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先慢后快”。




具体做法是:每次挥拍之后身体肌肉及重心充分还原之后再进行下一次挥拍,等到“感觉”固定之后再“逐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挥拍次数。




那么,如何建立这种“感觉”呢?




当然,大家一般会用到“放松还原”这个说法。有没有更形象的阐述呢?为了让大家有更清晰的认识,我自己是绞尽脑汁,想出这么一个解释办法:电池的充放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hongdian2.gif






大家的手机在充电时是不是有一个显示正在充电的动画?对,就是这个动画可以很形象地描述挥拍击球和放松还原的“感觉”:挥拍击球,就像电池“放电”一样把能量释放出去;放松还原,就像电池“充电”一样储备能量。




用这个比方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业余高手“击球的连续性”不好的原因: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电池“放电”不能“过度”(过度放电往往会损坏电池),而这些业余高手这一板爆冲是释放了百分之百的能量,他已经不可能再去做到放松还原了。




同样,这个比方可以解释我上面说的“单位时间内高质量的挥拍次数”:电池充电分着“慢充”和“快充”,而要提高这里所说的“次数”,我们需要的是身体“快充”的能力,即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身体储备满足下一板击球的能量”。




如果你练习连续拉打时有这种“充放电”的感觉,那么你就不但能做到每板击球都有质量,而且能逐步做到单位时间内挥拍次数多,即更好的“击球的连续性”。




综上,我通过“合理的击球位置”和“击球的连续性”这两方面阐述了“摆速”的核心,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摆速”并从中得到启发,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批评指正。



--------------------------------------------------------------------------------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






版权声明:该文章版权归精英乒乓网独家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都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作者: bruce6666    时间: 2015-8-25 00:01
篇篇都是精品~球友有福~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fengzhidian    时间: 2015-8-25 09:52
hao
作者: ydpp    时间: 2015-8-25 11:04
xue xi
作者: tc23    时间: 2015-9-16 23:12
篇篇都是精品
作者: 飞鱼侠    时间: 2015-11-16 10:59
值得学习
作者: T-34-85    时间: 2015-12-6 23:39
反手发力确实容易些
作者: T-34-85    时间: 2015-12-6 23:39
反手发力确实容易些
作者: 闷油瓶    时间: 2015-12-7 08:11
很有道理的。
作者: 狂飙风暴    时间: 2015-12-7 22:17
学习了!
作者: jiaygxj    时间: 2015-12-23 16:23
支持
作者: howitzer    时间: 2015-12-24 18:54
dddfsdfsdfs
作者: 直拍歪柄    时间: 2015-12-24 19:41
謝謝
作者: howitzer    时间: 2015-12-25 13:06
dfsdfsfsf
作者: 长治久安007    时间: 2015-12-26 21:13
看看
作者: Noy    时间: 2015-12-26 22:21

学习了!
作者: hanting    时间: 2015-12-29 19:56

作者: zhushiheng    时间: 2015-12-31 20:56
看看
作者: hxmaqh    时间: 2016-1-2 21:00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2111197    时间: 2016-1-6 15:52
谢谢了
作者: 铁面无私    时间: 2016-1-20 18:57
好贴
作者: 13937221829    时间: 2016-1-29 11:18
写的很好,学习了。
作者: zhaohuli    时间: 2016-1-29 17:53
说的好啊
作者: hueber    时间: 2016-2-1 14:16
很有收获
作者: 老王大    时间: 2016-2-4 11:06
深入
作者: 孙福宪    时间: 2016-3-11 15:39
摆速这个高大上的概念,终于落地了,原来如此,谢谢版主精彩的解说。

作者: chongze    时间: 2016-3-11 17:50
有收获!
作者: 奇峰    时间: 2016-3-12 08:55
电池充放电,乒乓引挥还
作者: 奇峰    时间: 2016-3-12 08:57
回复也没见
作者: zhangquan313    时间: 2016-3-17 11:12
学习一下
作者: eastbull    时间: 2016-3-30 15:35
学习学习
作者: SUINIXIANG    时间: 2016-4-13 09:50
谢谢分享!
作者: toby0755    时间: 2016-4-18 13:57
篇篇都是精品~球友有福~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无拉线    时间: 2016-4-19 10:34

作者: 无拉线    时间: 2016-4-19 10:35
学习了!

作者: Noy    时间: 2016-4-24 17:47
楼主辛苦了,感谢分享!
作者: holger    时间: 2016-5-3 14:13
看看
作者: 无拉线    时间: 2016-5-4 10:30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4 08:50
成为乒乓球高手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发球、接发球、摆速、爆冲)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4 08:53
成为乒乓球高手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发球、接发球、摆速、爆冲)
作者: llm0515    时间: 2016-6-2 23:41
谢谢楼主。
作者: 33432280    时间: 2016-6-3 00:42
太专业了,听不太懂啊

作者: 左手撇    时间: 2016-6-7 07:13
很好的体会。
作者: pusaner    时间: 2016-7-11 13:58
学习了!
作者: huzhenyu    时间: 2016-7-11 14:57
good

作者: gaozping    时间: 2017-9-19 14:49
不错

作者: 别跟我吹    时间: 2017-10-18 23:24
要练步法,先要保证击球的原理正确,太多太多人都是不会放松攻球,要么松的只会打乱打一板,要么紧的和石头一样,乒乓球是一个找点打点的运动,就是用正确的发力原理正确的动作打一个合理的击球点,整个过程要求适当放松,击球瞬间收紧,在放松的过程,球拍在击球结束后的顺势动作要放松并能收得回来,也就是还原,这个瞬间有个还原的一个小跳步,或者颠步,接下来,继续找下一个技术点,甚至是等下一个击球点。
作者: 深海之东    时间: 2017-11-7 09:26
谢谢分享
作者: 867027466    时间: 2017-11-26 23:05
精品拜读
作者: lzllzl    时间: 2018-6-6 21:26
学习

作者: lzllzl    时间: 2018-6-6 21:28
很好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8-11-21 12:31

学习了
作者: yangguozhe    时间: 2018-12-3 15:22
篇都是精品~球友有福~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csxxyb    时间: 2020-4-21 15:39
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