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乒乓之行,始于握拍(横拍) [打印本页]
作者: 卓头 时间: 2016-1-26 11:06
标题: 乒乓之行,始于握拍(横拍)
前言:
横拍握法是目前乒乓球最为普遍的一种握法,由于握拍简单,上手比较容易,现在越来越多的乒乓球爱好者选择横拍握法。横拍握法像拿刀和拿枪的方法,由此也衍生出一种异形拍:抢拍。
由于西方人平时就餐习惯使用刀和叉,所以大部分的欧洲运动员采用横拍握法,因此横拍握法也被称为刀式握法。由于横拍握法相对直拍来说更加简单,对于初学者和小朋友来说更容易掌握和上手,但是由于横拍握法仅仅靠大拇指和食指来固定拍型,所以初学者在学习横拍的时候很难固定好拍型的角度,很容易造成翻腕和手腕后仰的情况而无法稳定地控制住球拍,所以初学者使用横拍的时候应该先做托球,颠球,徒手挥拍的训练来固定好拍型,再慢慢上台对打。
横拍的基本握法 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放松地握住球拍拍柄,拇指自然地贴在球拍正面胶皮的底部,食指自然地伸直贴在反面胶皮的右下部,食指大约与中指呈30度左右,虎口轻微贴在球拍拍肩。
深握法 横拍深握拍柄握得比较靠上一点,中指扣在拍肩处,虎口和拍肩紧紧贴着,食指和拇指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调节。深握在发力的时候需要食指协助发力,反手攻球的时候,大拇指需要向上移动帮助压拍(格林卡的反手技术拇指移动就很明显)。深握的优势在于击球稳定性比较高,发力平稳,拍型不易变形,上台率高,适合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缺点就是正反手切换不利索,因此横拍深握又分深握正手利和深握反手利,食指位置靠近拍肩偏向反手利,食指是受力的支撑点(意思是反手发力的时候,力的方向从正面指向反面,也就是从拇指指向食指,所以食指是接受这个力的作用点);食指远离拍肩偏向正手利,大拇指作为受力的支撑点(意思是食指发力方向从反面指向正面,拇指是接受这个力的作用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刚开始使用深握握法有利于固定好拍型,不至于手腕乱翻动,从而稳定击球,但是到了进阶的时候,由于手臂的力量有了,手腕的稳定性相对更好了,可以从深握改成浅握,这样会更加利于日后的搓球,弧圈球技术,[url=]发球技术[/url],台内技术的学习。
浅握法(普通) 横拍浅握法握拍比较靠下,中指位于拍柄处,虎口轻微贴住拍肩,浅握相比深握来说,正反手切换更加流利自然,手腕转动灵活,便于制造摩擦和旋转,利用手腕的爆发力可以增强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尤其是在搓球,削球,弧圈球,发球时作用比较明显;缺点就是相对更难控制,需要极强的手腕控制力和手感,所以建议初学不要从浅握开始,应该从深握慢慢过渡到浅握。
浅握法(发球) 发球式浅握的握法是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完全放松,蜷缩成小拳头搭在拍柄上,紧靠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球拍,这样更有利于增加手腕的灵活性,大幅度增加横拍的转动幅度,便于手腕发力,更有利于制造摩擦和旋转。
有人说直拍主要适合于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有拿筷子的习惯,只用直拍的时候更加灵活,特别是对台内球处理的时候,打法也比横拍要多一点,但不利的是反手比较弱,虽然直拍横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直拍的反手,但是力度还是不够横拍,而且护台面积也不够横拍的全面。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目前来说世界乒坛上横拍的比例已经远远超出直拍的比例了,而且中国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横拍优秀运动员,从大满贯得主孔令辉到世乒赛三冠王王励勤再到现在国乒领军人物马龙、张继科,无一不是有典型技术风格的横拍运动员。所以就目前的形势来说,亚洲人也能驾驭横板,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已经开启了新的横拍时代。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