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爱乒小子——小欧,我跟广大球迷朋友一样也是个球痴!今天我发这么个贴,主要是想帮助球友们从“业余走向专业之路”!为什么我会突发此想法呢,这个要说到我一个学生,我这个学生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年龄稍大(大学教授),不过对乒乓的热爱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我带了他一年,从基本功开始学开始改…….直到上个月月底他兴奋激动的打电话来说:“我去球馆练球打球,以前的球友们都说现在整个架子框架搭的很好,发力击球点,合力……都很好,衔接也不错”。这时我就在想:业余大龄的球友们也可以练好并打出专业选手的味道,只要你肯勤学苦练,学习方法对,力都使在点上,不用去理会乒乓要多小开始学,还是现在老了学不动了,动作都定型了改不了,那些只是借口,试问你自己真的尽力了吗?学习方法对了吗?
说这么多,忘记介绍我自己,大家可叫我小欧,我小时在乒乓少体校训练,后因比赛成绩突出教练们推荐去了体院学习并训练……比赛还是教球这20多年来也颇有收获,实战比赛中的技战术,临场的自我心里调节,现场观众的调动等;针对乒乓幼教上,还是后面大胆尝试成人乒乓教学。
不说废话了,直奔主题,在这给球友们的一个保证:除了我给大家点评,并附带上个人教学意见外,我也会邀请我的师兄师弟们(在少体训练、还是体院乒乓专训训练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运动训练学…..还是曾经在体工队训过)会从业余角度还是专业角度帮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1---
为什么我的小孩跟教练一年多了,基本功还是没打好,连个对攻20板都不行?
---回答1---
1. 小孩一开始对乒乓了解?是带着什么情绪心情来面对乒乓?是家长逼着来,还是自己说出来想学呢?这个要搞清楚,不然将会影响小孩之后的乒乓之路。也会坏了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2. 教学方法对吗?是“古板性的教书先生”;是“直接性的体罚”;还是比较新试的“互动性教学“——游戏性教学模式,把学生当自己的弟弟妹妹,以一堂课为一项游戏,在这堂课内把今天要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中完成教学,并让学生增加对乒乓的兴趣。
3. 小孩每周训练几节课,每周训练总时长多少,回家后有认真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吗?这些是要保证小孩固定姿势架子的基本条件呀!
---问题2---
为什么我平常练球时动作很标准,一比赛就乱套了慢慢就又打会原来的野球,也就在没信心在改下了?
---回答2---
1. 试问你基本功练多久,攻球 拉球发球 接球…….还有综合球你练多少到什么程度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攻”呀!
2. 很多球迷朋友刚学了点攻球或者拉球就急着上台去打比赛,架子都没打稳,还有训练中攻球拉球与比赛中有不一样,因为这还涉及到你的脚步移动,与判断,在到身体自适应的做出扣球还是拉球的姿势。
3. 针对改动作问题上,比如抬肘对应方法:在训练中自己握住拳头(或者球)夹在胳膊处,在或者绑绳子(木板)来固定整个手臂的运动路线;怎么让腰部转动起来:转呼啦圈或者坐在椅子上用腰部转动来体会转体的感觉等;怎么才能用到蹬腿的蹬力:适当的体能训练跳绳,或者爬山等;身体太僵硬蹦的太紧,打球没有节奏感:建议跳一下轻柔性的舞,有助你身体放松与脚步的移动,还有节奏变化的控制……改动作方法很多具体要对应人而设,是采用辅助性的更改,还是直接性的更改,“因材施教”!
欢迎广大球友们留言(或者发视频)探讨,不管是对幼儿乒乓教育还是有兴趣把乒乓技术提升皆可,我会每日回复大家,也希望大家把这篇帖子顶起来,让我更有信心把我这些年来我对乒乓的理解与认识一点一滴写下去更新下去!
在这小欧祝广大球友们与家人,猴年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祝精英乒乓论坛越办越火,还有精英乒乓论坛的辛勤工作者新年快乐!
爱乒小子——小欧
2016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