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zs730712实战交流系列】36、同一个动作既能发出“长球”又能发出“短球”的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6-4-7 09:18
标题: 【zs730712实战交流系列】36、同一个动作既能发出“长球”又能发出“短球”的技巧
我们先来看平时打球时的一个常见现象:有不少人发长球还可以,但是让他用同样动作发短球的话,他立刻变得小心谨慎、不敢做动作了,不是担心球不够“短”就是担心出台失误,最终结果是通过减小动作幅度和发力来“轻碰”球而不是“摩擦”球。此外,还有些人发长球时总感觉速度上不去。
有没有办法能够做到用同一个动作既能发出“长球”又能发出“短球”,并且保证有足够的旋转和速度呢?我现在就教各位一招,保证让你的发球水平窜一个台阶并对发球会有新的感悟,具体说就是:手腕抖动、手指捻动
1、同一个动作发“长球”的技巧:手腕抖动
有些人发球动作还算协调,也知道引拍、重心转换和用上腰腿力量等等,但是发长球时就是感觉速度上不去,什么原因?因为他忽略了球拍触球瞬间手腕的爆发力,也就是说前面动作不错,但是临门一脚疲软了!
发长球,速度比旋转更重要,或者说在保证足够速度的前提下加强旋转。如何保证速度?就是靠手腕的爆发力,而这个爆发力就是靠触球瞬间的“手腕抖动”来实现的。发球速度上不去的朋友,更要多体会一下“手腕抖动”的感觉。
2、同一个动作发“短球”的技巧:手指捻动
和“长球”相比,“短球”的要求有所不同:前者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加强旋转,后者则是在保证旋转的前提下加强速度。那种“轻碰”出去的“短球”既没旋转又没速度,在实战中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发出既有旋转又有速度的短球呢?这个时候手指的作用就比手腕更重要,具体说就是要体会“手指捻动”的感觉。
手指之所以重要,原因有这么两个:首先,手指是身体中最灵活、感觉最细微的部位;其次,手指是在击球时距离球最近的部位。这样一来,如果你说自己发球时感觉不到手指的作用,那么我几乎可以肯定你的发球水平不会太高!
具体运用中注意两点:一是手指居于主导地位,或者说手指带动手腕摩擦球;二是多体会“捻”这个动作,因为这是一个细微到只有手指才能完成的动作。
3、以砍式发球为例说明
砍式发球我用得不多,因为担心体重过大影响膝盖。不过当时练习时我发现这么一个问题:我可以发得很转很快,但是基本都是长球;如果想发短,又因为担心失误而不敢发力摩擦导致发球不转。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奥恰洛夫的砍式发球,发现他和我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发球时稍稍改变握拍,食指和大拇指上移放松捏拍,球拍触球瞬间靠手指带动手腕“捻动”。我尝试采用他的这种做法,发现确实可以发出旋转较强的“短球”。
不过补充说明一下,砍式发球有几种,比如丁宁的砍式发球就是以长球为主,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4、瓦式握拍只是解放了“手腕”吗?
相对而言,为什么直拍发球比横拍有优势?这一点从两者握拍上可以得出结论:直拍手腕灵活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直拍的手指能更充分发挥作用。
至于瓦式握拍,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握拍改善了横拍发球时手腕不灵活的状况,但是我个人持有不同观点:瓦式握拍,一方面改善了手腕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把手指给解放出来,而这一点更重要!
版权声明:该文章版权归精英乒乓网独家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都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作者: 高杆    时间: 2016-4-7 09:28
感谢ZS版主分享经验心得!现实中一定是高高手了!
作者: yechunlin    时间: 2016-4-17 22:16
学习了,正在照着练,长短结合,效果不错,谢谢。
作者: 糊涂西瓜    时间: 2016-5-16 15:18
非常感谢!直板发球,手指怎么捻动?望指导
作者: yzj20011    时间: 2016-5-18 10:08
发短球摩擦要多,发长球就要加点撞击了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2 09:22
手腕抖动、手指捻动。
1、同一个动作发“长球”的技巧:手腕抖动
有些人发球动作还算协调,也知道引拍、重心转换和用上腰腿力量等等,但是发长球时就是感觉速度上不去,什么原因?因为他忽略了球拍触球瞬间手腕的爆发力,也就是说前面动作不错,但是临门一脚疲软了!
发长球,速度比旋转更重要,或者说在保证足够速度的前提下加强旋转。如何保证速度?就是靠手腕的爆发力,而这个爆发力就是靠触球瞬间的“手腕抖动”来实现的。发球速度上不去的朋友,更要多体会一下“手腕抖动”的感觉。
2、同一个动作发“短球”的技巧:手指捻动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2 09:22
手腕抖动、手指捻动。
1、同一个动作发“长球”的技巧:手腕抖动
有些人发球动作还算协调,也知道引拍、重心转换和用上腰腿力量等等,但是发长球时就是感觉速度上不去,什么原因?因为他忽略了球拍触球瞬间手腕的爆发力,也就是说前面动作不错,但是临门一脚疲软了!
发长球,速度比旋转更重要,或者说在保证足够速度的前提下加强旋转。如何保证速度?就是靠手腕的爆发力,而这个爆发力就是靠触球瞬间的“手腕抖动”来实现的。发球速度上不去的朋友,更要多体会一下“手腕抖动”的感觉。
2、同一个动作发“短球”的技巧:手指捻动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2 09:22
手腕抖动、手指捻动。
1、同一个动作发“长球”的技巧:手腕抖动
有些人发球动作还算协调,也知道引拍、重心转换和用上腰腿力量等等,但是发长球时就是感觉速度上不去,什么原因?因为他忽略了球拍触球瞬间手腕的爆发力,也就是说前面动作不错,但是临门一脚疲软了!
发长球,速度比旋转更重要,或者说在保证足够速度的前提下加强旋转。如何保证速度?就是靠手腕的爆发力,而这个爆发力就是靠触球瞬间的“手腕抖动”来实现的。发球速度上不去的朋友,更要多体会一下“手腕抖动”的感觉。
2、同一个动作发“短球”的技巧:手指捻动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2 09:25
和“长球”相比,“短球”的要求有所不同:前者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加强旋转,后者则是在保证旋转的前提下加强速度。那种“轻碰”出去的“短球”既没旋转又没速度,在实战中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发出既有旋转又有速度的短球呢?这个时候手指的作用就比手腕更重要,具体说就是要体会“手指捻动”的感觉。
手指之所以重要,原因有这么两个:首先,手指是身体中最灵活、感觉最细微的部位;其次,手指是在击球时距离球最近的部位。这样一来,如果你说自己发球时感觉不到手指的作用,那么我几乎可以肯定你的发球水平不会太高!
具体运用中注意两点:一是手指居于主导地位,或者说手指带动手腕摩擦球;二是多体会“捻”这个动作,因为这是一个细微到只有手指才能完成的动作。
3、以砍式发球为例说明
砍式发球我用得不多,因为担心体重过大影响膝盖。不过当时练习时我发现这么一个问题:我可以发得很转很快,但是基本都是长球;如果想发短,又因为担心失误而不敢发力摩擦导致发球不转。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奥恰洛夫的砍式发球,发现他和我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发球时稍稍改变握拍,食指和大拇指上移放松捏拍,球拍触球瞬间靠手指带动手腕“捻动”。我尝试采用他的这种做法,发现确实可以发出旋转较强的“短球”。
不过补充说明一下,砍式发球有几种,比如丁宁的砍式发球就是以长球为主,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4、瓦式握拍只是解放了“手腕”吗?
相对而言,为什么直拍发球比横拍有优势?这一点从两者握拍上可以得出结论:直拍手腕灵活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直拍的手指能更充分发挥作用。
至于瓦式握拍,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握拍改善了横拍发球时手腕不灵活的状况,但是我个人持有不同观点:瓦式握拍,一方面改善了手腕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把手指给解放出来,而这一点更重要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