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这5点让你在实战中不再吃发球! [打印本页]

作者: QJR5949375    时间: 2016-5-26 10:23
标题: 这5点让你在实战中不再吃发球!
旋转是乒乓球运动中五大要素之一,通过胶皮与球体之间的摩擦产生,它的作用是给对手制造困难,造成对手回球失误,从而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专业选手通过专项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对球的旋转比较容易判断,经常看专业队员比赛的朋友都会发现,专业队员之间直接吃发球很少,但是在业余选手吃发球确是普遍存在的,大家普遍对此感觉头痛。下面讨论一下如何克服旋转?- j. `  X' M' ~7 F9 i& \) p
5 G* X9 q1 y* _& M# t3 G!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O( c( y& M$ Z: V3 J8 ^& e5 z# x1 [1 q2 }) K- e7 s; h$ s, U
1、首先要正确认识旋转,树立征服旋转的信心
0 S6 \0 C$ P. B  A! a6 ]( x9 _  V1 T9 @6 }
初学者一遇到旋转往往被搞得晕头转向,心理上就会受到巨大压,进而失去信心。其实多接触,多实践,不断总结找出规律,掌握旋转也并非难事。业余球友在平时练习时,要多接触发球好的球友,吃什麽球就让对方发什麽球,防守弧圈掌握的不好,就找弧圈拉的好的球友练习,最好在实战中体会如何克服旋转,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薄弱环节进行练习。
! x$ T$ S5 M1 d3 ^, {- j1 C2 H2、学会判断来球的旋转
7 p' U0 E, r' x% V* a( Q8 Y5 l& e5 l/ A1 R* i
对付不同的旋转应用不同的方法,所以提高对球的判断能力就显的十分重要。需要强调一点,对球的旋转强度上往往很难把握,这一点也是业余选手中有一部分球友善用的发球变化之一,通俗一点就是即使知道对方发的是下旋,但究竟有多转,自己估计不足。所以,在旋转强度的判断上,大家要提高警惕。
2 Z. h. U* U/ J3 D- l- D
# G3 y4 ]3 D% C3 R- g; t7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 N- s7 p! V# z2 `9 g
( o  p# }: N6 D4 }; V. b3、掌握拍形的调节/ {4 H6 p2 F- J/ }( q7 Q' K
' H* D$ K: M& e) S! g
一般情况下,遇上旋拍形向下;遇下旋拍形稍后仰;遇左侧旋拍形偏向对方右角;遇右侧旋拍形偏向对方左角。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不同的旋转方式,要调节好不同的拍形。
4 W2 G. `6 E) {+ ^! n4、掌握发力方向和发力大小的调节
9 G6 {+ k% h( k遇上旋向下发力;遇下旋向上发力;遇左侧旋发力偏向对手右方;遇右侧旋发力偏向对手左方。来球旋转越强,触球瞬间发力要求越高,球拍的摆速越快,旋转弱些,相应的对发力和摆速的要求就低些。& C. U3 V7 g- {. q' m! L

# p5 M+ N  _8 i&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6 [! g5 }# l  D( K
* s. s$ A( o- b/ y
5、靠近旋转轴,减少正面撞击球1 X( N3 X0 f2 n
' @$ R. z& W% W
旋转着的球,越靠近旋转轴部位,旋转速度越小,越远离旋转轴,旋转速度就越大,所以在对付不同旋转来球时,要根据来球的旋转和落点,调整脚步移动和拍形角度使球拍尽量靠近旋转轴心用力,避免正面撞击球。
7 P1 @* f& i! R; z! h8 V; d' N总结以上五点是克服旋转最基础的一些东西,请大家必须掌握好。除此之外,与旋转有关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胶皮,拍子等等一些客观因素,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在判断准确的基础上,调整好拍形,用力方向和大小,业余选手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g$ Y% k8 o+ L+ @8 T

/ i' `; C# i% k4 @6 w3 N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37
掌握发力方向和发力大小的调节- {- y, E# t* k8 ?- P0 ^1 W
遇上旋向下发力;遇下旋向上发力;遇左侧旋发力偏向对手右方;遇右侧旋发力偏向对手左方。来球旋转越强,触球瞬间发力要求越高,球拍的摆速越快,旋转弱些,相应的对发力和摆速的要求就低些。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37
还好还好好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39
发强力下旋到对手正手小三角区域,保证球不出台,一般业余选手挑打下旋的能力有限,使他只能搓一板,(如果对手能把这球一板挑死,我相信他的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了那么这个套路就显然就不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手回球直接出台,那么你就一板冲死他,此时实际上就是发球抢攻战术了。第二种情况是对手回球不出台,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因为在业余选手里能把这种球控制不出台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此时对方重心已经向右移了,你就快速搓一板加转下旋到他的反手位,并且逼近底线,使他不能恻身用正手拉你,大多数情况这时他想摆短就很困难了,都是下意识搓一板出台的长球,或用反手勉强带起来,而你就在搓完这板长球之后顺势恻身,准备全台用正手拉一板加转或前冲弄死对方。即使他能防起来,质量也不高,处于主动的你最多再来一板肯定能得手。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44
发急长侧旋到对手的反手位大斜线,并且逼近底线,旋转要强点,一般水平稍高的对手不会选择搓,我的感受是由于侧旋强,接直线怕失误,所以对手大多选择快带或推档到你的反手位,你能力强的话可以侧身攻,如果不侧身就加力推档一板直线到对手的正手位,由于球速本身就快,再加上你借力的同时又有主动发力,一般情况就能得分了和前面两个套路一样,他能防起来,质量也不高,处于主动的你最多再来一板肯定能得手。这个套路主要以速度取胜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48
发球一定要增加“击球瞬间”的摩擦。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51
“下旋搓、上旋推/拨”,这就是基本的接发球原则。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52
般而言,正手位短球,下旋摆短、挑打,上旋挑打,这些说的都是手上的动作。: Z' c' F6 \, j; J' G. L/ [

& z- U+ W$ c: m9 r" ^  前提是你要能抢位,如果身体没到位,什么摆短、挑打都是瞎扯[em1004]。
; ]. i! V  i( e/ \  T: j% b# J& @0 c
3 x) b8 f( K8 X1 V$ B  对于大多数业余球友而言,你至少要能做到跨步上前处理正手位短球。. c0 |+ r8 L) j9 c3 V

7 q9 H- V* O& O& s# l  综上,如果对手发急长球,你要么被球“顶着”,要么够不着球,那么,想想自己的步伐是否不过关。& m9 T: o$ H! f8 J7 C8 j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0:55
“盯球”,能把这两个点给“盯”好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 C- K9 s& ]% ^0 o/ F) D3 P# S
5 _2 }8 u5 q# D% q5 t  盯对手球拍触球瞬间这个点,目的是判断球的旋转、速度、落点。1 f0 H6 q" `7 {7 w, R8 o1 C
" n$ I1 X- ^* d6 x
  盯球在本方球台跳起来,目的是保证击球质量。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3:50
还好还好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4:20
“盯球”,能把这两个点给“盯”好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9 q, x- {# B5 U) m3 c3 d8 @8 o7 p
9 f) s% e3 F" h: P" W  盯对手球拍触球瞬间这个点,目的是判断球的旋转、速度、落点。/ G% s9 z; `: b& }

8 ^4 d$ K& e# c+ q0 P1 X, U! d- x  盯球在本方球台跳起来,目的是保证击球质量。
作者: szf65    时间: 2016-5-26 14:45
厉害,向你学习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4:46
肘在身前;以腰带手;放松还原;发力集中;铁拍练习;练好反手。
1 `# P$ P& `/ V5 K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4:46
肘在身前;以腰带手;放松还原;发力集中;铁拍练习;练好反手。- y- N# L1 y$ S3 g: q# x5 B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4:47
有意识转腰、无意识引拍、下意识击球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4:49
不要“为练步法而练步法”,而是要为身体协调、手脚协调而练步法!而步法练习的前提是要有让脚“动起来”的“意识”。
作者: szf65    时间: 2016-5-26 14:49
盯对手球拍触球瞬间这个点,目的是判断球的旋转、速度、落点。这很不容易做到,要长期练习。
作者: szf65    时间: 2016-5-26 14:49
盯对手球拍触球瞬间这个点,目的是判断球的旋转、速度、落点。这很不容易做到,要长期练习。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4:51
比如站位的重要性。如果对手擅长发这种急长球,那么,就要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站位,不要被这种急长球给“顶”住、来不及引拍、发不出力等等;+ ?' ^1 t9 ]2 g* @4 R7 \

* [/ w* I3 C& k2 a  比如引拍的重要性。从接急长球容易下网以及这个演示实验,就知道击球前的引拍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合理”的引拍,才能“保证击球的质量”。
% F- d7 Z7 z5 f* u- ?0 u
1 H% S$ ?0 {4 K& I4 i1 n' ^8 j  比如发球质量的重要性。要发出这种急长球,就必须做到速度快、落点在端线附近、弧线低(几乎檫网而过),否则威胁性就要大打折扣。. E) ~" d) v7 i) y! \% T9 c' Q
1 A  J/ A9 Q2 [( Y2 {1 S1 q8 c
  比如发球套路的重要性。这种发球属于偷袭性质的,偶尔用一下绝对有奇效!但是如果连着发这种急长球,就没有任何威胁了,因为对方会下意识有所防备了。但是这个时候你突然改变发球套路,变化落点和旋转,又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7 e; ?# M, F6 y: ^+ F6 C
1 b; F% G6 A$ ?$ Q, }0 v' b  R7 N
  比如观察对手接发球情况的重要性。一般而言,这种急长球对于直拍对手更管用。因为,直拍选手习惯性站位近台,此外,横拍反手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通过肘部前顶获得较长引拍击球距离,而直拍如果是推挡的话,肘部基本是贴着身体,容易被这种急长球顶住,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4:57
比如站位的重要性。如果对手擅长发这种急长球,那么,就要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站位,不要被这种急长球给“顶”住、来不及引拍、发不出力等等;5 V. I% Y! i4 p
" ^: m' ?  j3 A( C/ }' e
  比如引拍的重要性。从接急长球容易下网以及这个演示实验,就知道击球前的引拍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合理”的引拍,才能“保证击球的质量”。# P1 d" A8 V: f! q* |9 Z

9 u1 U7 G: q4 R6 O- Y- K' W  比如发球质量的重要性。要发出这种急长球,就必须做到速度快、落点在端线附近、弧线低(几乎檫网而过),否则威胁性就要大打折扣。" r- `5 r6 O% d* ~% z& I9 G

9 O3 m, X+ k  ^! t, D6 I  比如发球套路的重要性。这种发球属于偷袭性质的,偶尔用一下绝对有奇效!但是如果连着发这种急长球,就没有任何威胁了,因为对方会下意识有所防备了。但是这个时候你突然改变发球套路,变化落点和旋转,又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r7 W7 _2 q9 b/ n; F$ t
; @) q( _8 m  v, r# \
  比如观察对手接发球情况的重要性。一般而言,这种急长球对于直拍对手更管用。因为,直拍选手习惯性站位近台,此外,横拍反手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通过肘部前顶获得较长引拍击球距离,而直拍如果是推挡的话,肘部基本是贴着身体,容易被这种急长球顶住,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5:19
乒乓球基础知识一:动作问题
9 K/ n5 a1 I  B& N1 R  1.认为大动作引拍会更有力,所以什么球都大动作引拍想一板结果对手。然而经常因为引拍过大而导致对不上点,发不上力,越发不上力,就越想发力,手臂肌肉就绷紧,结果就僵硬,导致恶性循环。乒乓球看似用手打球,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力量来自于腰,所以正确动作应该是用腰引拍,腰手同时发力。
) D! k: t% y- L( S# G9 h7 i$ r& l  2.认为拉到球后应该迅速还原,所以拉球后急于收力回拍,这与引拍过大也有关联,因为总觉得时间不够。迅速还原是没错,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动作充分才能打出高质量的球。仔细看一下比赛吧!所有正手实力好的国手如王励勤、马龙,他们拉球时的动作都相当充分,拉球动作完成时大臂高高的在上面。道理就在于:业余选手常常是用小臂或大臂来收力,而王励勤他们利用生理结构,拉完球大臂被带动到再也不能上升的方位,根本不用再花费力气去收力。因此显出了拉球质量的高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q7 b) X& D% C/ q9 V
  乒乓球基础知识二:站位问题. U6 g( e5 m% |
  1.业余圈,站位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通常,直拍球友站位会太过近台,因为这样便于搓球和防守,也经常看到业余球友上步搓球后就忘了下来,当他们想拉球的时候,步法又不够好,所以导致他们侧身会侧得不够开,整个拉球动作也就很别扭了。
作者: 李兴国    时间: 2016-5-26 15:33
正手高抛发球" N! h$ Y$ L2 ^+ E" g1 H' a- F6 P
1、 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 d/ A" v  c, T# {+ d, O2、 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 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 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 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 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  D- U+ W  m' H- x3 {

作者: QJR5949375    时间: 2016-5-27 08:25
李兴国 发表于 2016-5-26 15:199 B- ~) A; j7 a+ {/ s6 d% F- A
乒乓球基础知识一:动作问题' A' i: |( ~" |( C2 D$ }* k/ i1 X
  1.认为大动作引拍会更有力,所以什么球都大动作引拍想一板结果对手。然而 ...

! `4 T5 E9 N2 M0 x好!有见解" S2 ?+ ~- S& x6 C

作者: QJR5949375    时间: 2016-5-27 08:26
李兴国 发表于 2016-5-26 15:33
% s7 p6 A" K, s) G7 ?/ w2 y# Q2 c正手高抛发球
" P& K0 G' D' |  ~1 ~' k, [* D3 s1、 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 ...

, X( u: C# a' N9 X, t4 d) w% _' e不错
* r8 w( A3 [7 ~2 J+ }! ?
作者: szf65    时间: 2016-5-27 13:19
阅了5 D8 ~* C9 N$ U& e* h

作者: QJR5949375    时间: 2016-5-28 09:47
szf65 发表于 2016-5-27 13:19
2 y7 s# H+ C3 [% p0 @1 r0 g* I9 n阅了

* K) z# }: ]0 c; L: X
# x" b8 @3 z, L& m4 e& F& G2 _
作者: szf65    时间: 2016-5-30 14:09
首先要正确认识旋转
作者: QJR5949375    时间: 2016-5-31 09:42
szf65 发表于 2016-5-30 14:09
; v' X- O3 [! t: X0 n  R! A首先要正确认识旋转
2 h! ?+ ], Y" L! {8 Z8 e
好!8 O! k  W: R/ @$ A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2 11:28
一定认真虚心学习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2 11:29
为夺冠而努力
作者: 天际云间    时间: 2016-6-10 07:32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g% g" {2 {' `: I; ]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09:54
天际云间 发表于 2016-6-10 07:32' R5 L( e5 y# B7 O9 y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l0 |% i- f+ b! L, U9 E3 H
; K! W* v; y3 i6 |5 t. `3 J$ ~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09:55

& A! v4 h- b/ j5 O& i2 S乒乓球基础知识一:动作问题' S( ^5 O8 C" Z" ?) |
  1.认为大动作引拍会更有力,所以什么球都大动作引拍想一板结果对手。然而经常因为引拍过大而导致对不上点,发不上力,越发不上力,就越想发力,手臂肌肉就绷紧,结果就僵硬,导致恶性循环。乒乓球看似用手打球,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力量来自于腰,所以正确动作应该是用腰引拍,腰手同时发力。- M, A& Z2 }, a7 L
  2.认为拉到球后应该迅速还原,所以拉球后急于收力回拍,这与引拍过大也有关联,因为总觉得时间不够。迅速还原是没错,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动作充分才能打出高质量的球。仔细看一下比赛吧!所有正手实力好的国手如王励勤、马龙,他们拉球时的动作都相当充分,拉球动作完成时大臂高高的在上面。道理就在于:业余选手常常是用小臂或大臂来收力,而王励勤他们利用生理结构,拉完球大臂被带动到再也不能上升的方位,根本不用再花费力气去收力。因此显出了拉球质量的高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Y7 ^1 V* W0 n2 |  G% J4 `5 `
  乒乓球基础知识二:站位问题
- y) K* o0 z' ~2 p4 \5 U( O  1.业余圈,站位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通常,直拍球友站位会太过近台,因为这样便于搓球和防守,也经常看到业余球友上步搓球后就忘了下来,当他们想拉球的时候,步法又不够好,所以导致他们侧身会侧得不够开,整个拉球动作也就很别扭了。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09:56

3 J  w5 m5 B5 x* }% ], ~4 R5 _正手高抛发球9 g0 S+ L/ l7 A7 f5 D! ?- f
1、 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0 {. q1 N  i* B6 r( w. e! ]# b
2、 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 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 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 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 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09:58
2 g- t+ A& M; G$ l& v! h+ R
发强力下旋到对手正手小三角区域,保证球不出台,一般业余选手挑打下旋的能力有限,使他只能搓一板,(如果对手能把这球一板挑死,我相信他的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了那么这个套路就显然就不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手回球直接出台,那么你就一板冲死他,此时实际上就是发球抢攻战术了。第二种情况是对手回球不出台,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因为在业余选手里能把这种球控制不出台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此时对方重心已经向右移了,你就快速搓一板加转下旋到他的反手位,并且逼近底线,使他不能恻身用正手拉你,大多数情况这时他想摆短就很困难了,都是下意识搓一板出台的长球,或用反手勉强带起来,而你就在搓完这板长球之后顺势恻身,准备全台用正手拉一板加转或前冲弄死对方。即使他能防起来,质量也不高,处于主动的你最多再来一板肯定能得手。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09:59
发急长侧旋到对手的反手位大斜线,并且逼近底线,旋转要强点,一般水平稍高的对手不会选择搓,我的感受是由于侧旋强,接直线怕失误,所以对手大多选择快带或推档到你的反手位,你能力强的话可以侧身攻,如果不侧身就加力推档一板直线到对手的正手位,由于球速本身就快,再加上你借力的同时又有主动发力,一般情况就能得分了和前面两个套路一样,他能防起来,质量也不高,处于主动的你最多再来一板肯定能得手。这个套路主要以速度取胜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09:59

) v* W8 ^7 U4 p. D掌握发力方向和发力大小的调节( F) E" c, I5 T8 f4 W8 Y# T* J
遇上旋向下发力;遇下旋向上发力;遇左侧旋发力偏向对手右方;遇右侧旋发力偏向对手左方。来球旋转越强,触球瞬间发力要求越高,球拍的摆速越快,旋转弱些,相应的对发力和摆速的要求就低些。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10:00
“盯球”,能把这两个点给“盯”好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 e7 M, n% c( e4 x
* N1 g% S+ w6 \* ]0 P. T  盯对手球拍触球瞬间这个点,目的是判断球的旋转、速度、落点。
; K5 g  g$ b$ u+ q4 a0 v8 N" E. ~5 m: f3 q" n. a
  盯球在本方球台跳起来,目的是保证击球质量。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10:02
“下旋搓、上旋推/拨”,这就是基本的接发球原则。
作者: 天际云间    时间: 2016-6-10 10:53
2972061737 发表于 2016-6-10 09:568 g3 @0 H$ W; w, P
正手高抛发球
$ J0 [! S5 V/ L1、 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 ...
. J, P! }. A. ^' J" W4 k. Q
就是不容易掌握呀,而且身体还原慢。0 I$ J- [$ T- i9 S. ]/ \0 z# ?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10 12:40
天际云间 发表于 2016-6-10 10:53+ C% N0 u6 l% Z0 T7 t
就是不容易掌握呀,而且身体还原慢。

' B  t4 D& ~8 }" @1 G- _9 l5 D
7 b5 g  s* C! C- e" M4 w
作者: QJR5949375    时间: 2016-6-18 13:50
说起来是容易,做起来有点难!
作者: 刘淑岩    时间: 2016-6-20 08:31
说是容易,做起来有点难!
作者: 于世安    时间: 2016-6-20 08:44
好!
作者: 张淑梅    时间: 2016-6-20 09:30
说是容易,做起来有点难!
作者: 单宝林    时间: 2016-6-20 10:09

作者: 姜伟    时间: 2016-6-20 10:20
发球一定要增加“击球瞬间”的摩擦。
作者: 于华    时间: 2016-6-20 10:30
说是容易,做起来有点难!
作者: 陈银山    时间: 2016-6-20 10:51

作者: 万福有    时间: 2016-6-20 11:01

作者: 徐鹏    时间: 2016-6-20 11:42

作者: WP王萍    时间: 2016-6-20 12:39

作者: 孙永新    时间: 2016-6-20 12:44

作者: 盖小杰    时间: 2016-6-20 15:02

作者: 于国良    时间: 2016-6-20 15:11

作者: 2972061737    时间: 2016-6-20 15:21
1、首先要正确认识旋转,树立征服旋转的信心
) f& C5 j6 y' X2 N% I" ?5 `8 {& t- 5 T" B' y! Y% m9 U
2、学会判断来球的旋转: V2 [' @( b$ Q* t9 j
% Z( W! {. ]6 y6 k, Q5 j1 w- u! T8 ^; t( [5 \, {; @
3、掌握拍形的调节
$ n5 |1 l/ {& o7 _9 z' ?- I' {% z) J4 S% I! z: N9 Y/ k! H" J2 k& H" i6 w6 D; v& z4 V
4、掌握发力方向和发力大小的调节
( S3 P; h0 e0 G% {3 A8 S' i) t- M% `* }# J9 a1 l0 G( |X, \# i# \7
; T' y  Y! |( X! N6 ~2 h5、靠近旋转轴,减少正面撞击球& s& l; N  ]$ ~) i# d& U8 M& t* k: n& j
4 ]. C  X, C5 R. i: f6 l( x8 I! t( t
( L, u; u" F, m: E

作者: 王伟凯    时间: 2016-6-21 07:38

作者: 蒋克俭    时间: 2016-6-21 08:47

作者: 杨云伟    时间: 2016-6-21 08:58

作者: 隋晓清    时间: 2016-6-21 09:44

作者: 宋显柱    时间: 2016-6-21 09:57
不错
作者: 宋丽娜    时间: 2016-6-21 10:47

作者: 张选杰    时间: 2016-6-21 12:00

作者: 王崇东    时间: 2016-6-21 13:07

作者: WP王萍    时间: 2016-6-21 13:14

作者: 赵凤英    时间: 2016-6-21 13:19

作者: 李洪忠    时间: 2016-6-22 08:20

作者: 李仁辉    时间: 2016-6-22 08:33

作者: 万福有    时间: 2016-6-22 09:09

作者: 张选杰    时间: 2016-6-22 09:23

作者: WP王萍    时间: 2016-6-22 10:20

作者: 赵凤英    时间: 2016-6-22 10:25

作者: 刘淑岩    时间: 2016-6-22 10:47
不错
作者: 徐鹏    时间: 2016-6-22 12:06

作者: 王伟凯    时间: 2016-6-22 12:33

作者: 宋丽娜    时间: 2016-6-23 08:05

作者: 王伟凯    时间: 2016-6-23 08:34

作者: 孙永新    时间: 2016-6-23 09:06

作者: 张荣森    时间: 2016-6-23 10:41

作者: 张荣森    时间: 2016-6-23 10:43

作者: 胡德同    时间: 2016-6-23 11:14

作者: 隋晓清    时间: 2016-6-24 10:00

作者: QJR5949375    时间: 2016-6-25 08:10
感谢球友们支持关注
作者: 李洪忠    时间: 2016-6-25 08:53

作者: 陈银山    时间: 2016-6-25 09:43

作者: 郭秀才    时间: 2016-6-25 11:40

作者: 宋显柱    时间: 2016-6-26 07:54

作者: 赵凤英    时间: 2016-6-26 09:20

作者: 盖小杰    时间: 2016-6-26 09:39

作者: 隋晓清    时间: 2016-6-26 09:48

作者: WP王萍    时间: 2016-6-27 12:26

作者: 赵凤英    时间: 2016-6-29 10:07

作者: 陈银山    时间: 2016-6-30 09:50

作者: 万福有    时间: 2016-6-30 09:54

作者: 于世安    时间: 2016-7-1 12:03

作者: WP王萍    时间: 2016-7-1 13:06

作者: 李宝刚    时间: 2016-7-1 15:24
$ f5 g. T! Y* Z% m- }% g

作者: 于世安    时间: 2016-7-2 08:53

作者: 孙永新    时间: 2016-7-2 12:58

作者: 于国良    时间: 2016-7-2 13:09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