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 探讨怎样拉好弧圈球----- 动作篇 [打印本页]

作者: wjh777    时间: 2007-11-7 15:06
标题: [原创] 探讨怎样拉好弧圈球----- 动作篇

                      怎样拉好弧圈----动作篇(右手)

     弧圈球的击球动作是由准备, 引拍, 击球, 还原四的环节组成的. 我们先从击球这个环节谈起, 关于弧圈球击球的论述和探讨的帖子很多, 我根据大家的高见,结合自己见解和实践, 谈谈心得和体会, 仅供参考, 欢迎指正.

         一, 击球的动作要领

     击球是弧圈球技术制造旋转的关键环节, 在领会我在<<理论篇>>中关于弧圈球制造旋转的看法后, 我们知道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是两种, 球拍的运行速度也是两种. 那么我现在将击球动作也分成两个谈一下.

     第一, 吃球时的动作要领

     球拍运行方向是从右下方向前上方和左上方运行的, 目的是迎球吃球; 发力和球拍运行是通过蹬腿,转体完成的. 千万注意这里我是没谈手臂的,手臂是在转体的带动下的被动动作,这时它唯一的任务就是放松(特别是小臂).

     第二, 甩球时的动作要领

     球拍运行方向和吃球时是一致的, 目的是把球从拍上甩出去; 击球的暴发力和球拍的加速度是通过收臂,收腕完成的.

     以上分两个方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 身体各部位的分工和要完成的任务也都十分明确了, 下面我再谈几个要注意的问题.(注意前冲弧圈的时候手腕只是控制并不参与发力)

     1, 动作的协调性

     用蹬(腿),转(体),收(臂和碗)三个字就能概括击球动作了, 关键是这些动作要协调一致, 不能各唱各的凋,各吹各的号. 比如: 需要的发力方向和台面是45度, 蹬腿, 转体的发力方向是45度(在这我已告诉你蹬,转的发力方向了), 收臂,收腕(前冲十只是控制这力也可以是控制)的发力方向也是45度. 只有这些动作协调一致, 发力才能集中.

     2, 重心和重心转移

     拉球时重心益高不益低,重心一定要平稳,这样才有利于拉球后的还原和下板的衔接还有步法的移动. 重心高发力好. 比如提桶水时, 重心高时为提,重心低时为托 .

     重心转移是完成击球动作的基本保证,大家必须高度重视. 击球动作是从重心转移开始的, 蹬腿时重心是落在右腿上的, 通过蹬,转重心向前,向上,向左移动,-----概括性的说是向你的左前上方,最后落在左脚上,击球动作也就随之结束了.(注意:业余选手有的时候多把这个动作作死,这样就不利于还原)

     3, 把握好甩球的时机是击球动作的核心

     甩球(更明确的说是击球时的加速度)是对球制造强烈旋转和力量的关键环节, 没了它就没了弧圈球.击球的速度来原你挥拍的速度,但是球的力量则来源于你挥拍的加速度. 完成好甩球的关键是把握好收臂的时机. 如收臂过早(没吃球), 这时击球动作就变成快拉了(拉球时有撞击的成分). 这也是弧圈和快拉的最大区别. 有时发了很大的力过去的球不转也不快, 这有可能是收臂晚造成的.这其中的最大问题可能是拉球人没有利用身体的力量,其实拉球时手是不发什么大力的,或者说手也没有多大的力量. 

     4, 协和控制两个作用力和两种速度

     蹬,转动作完成的是吃球任务, 球拍作用给球的力不益太大, 以球刚透板为最好,这样球和拍的接触面积大而反弹小; 收臂动作完成的是甩球任务, 拍运行需要的是加速度,作用给球的是暴发力. 两种速度差的协和与力度控制是拉好弧圈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吃球的核心是稳, 甩球的核心是快(这里指的是加速度).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9-21 23:01:05编辑过]

作者: wjh777    时间: 2007-11-7 15:07

     5, 收臂问题

     收臂是有争议的, 我认为近台时应只收小臂, 因为快是近台技术的特色, 只收小臂还原快, 有利于下一板的衔接. 收臂容易犯的错误是抬肘,肘必须保持引拍时的动作原样不变, 肘相对身体是不动的, 千万不要抬肘.

     6, 手腕的动作

     手腕的内收与收臂同时进行, 手腕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控制拍形.                                                                            

     7, 中远台弧圈球动作和近台的动作是有区别的, 中远台动作幅度大, 大臂要参于发力.

         二,  引拍的动作要领 (右手)

    第一, 重心放在右腿上;

    第二, 必须用身体引拍: 转体(后)沉肩,开臂,展腕.

       1, 在击球动作中球拍的运行方向是从右下方向前上方和左上方运行的, 引拍动作是为其完成这些动作做准备的. 通过转体(后)沉肩, 使身体具备向前,向上,向左发力的条件.

   转体(后)沉肩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四个字就能全面地描绘身体的立体运动状态. 比如球拍需向前发力多时, 引拍时向后转体就要多些,向下沉肩就要少些; 如发力需向上多些时, 引拍时向下沉肩就要多些, 转体(后)就要少些. 转体(后)沉肩和击球中的蹬腿,转体是相对应的.

    2, 小臂和大臂的夹角不能小160度, 为收小臂创造条件.

    3, 外展手腕, 为腕的内收做准备.                                                                                                                                                 

    第三, 大臂与身体所处的位置

       1, 大臂和身体的前胸基本上要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2, 大臂和身体保持一定的角度(45度以上), 千万不要夹臂.

       3. 这些动作要保持到甩球以后.

    第四, 全身放松. 特别是握拍,松点握着,不要担心甩出去.

 

 


作者: zhouwang    时间: 2007-11-7 17:27
楼主这几篇文章真的很精彩啊,特别是动作和练球,讲的特别详细,很有帮助,谢谢
作者: whx150556    时间: 2007-11-9 16:51

讲的非常到位,练习后感觉很好。


作者: 我为龙狂    时间: 2010-1-29 13:4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jnjlxg    时间: 2010-1-29 16:2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jnjlxg    时间: 2010-1-29 16:29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0-1-29 22:46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乒论    时间: 2010-1-30 14:58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啤酒鸭    时间: 2010-1-30 20:56
很具体,明天试试。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10-2-2 13:38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0-2-2 13:56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Daniel★王    时间: 2010-3-26 10:52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Daniel★王    时间: 2010-3-26 10:55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I729    时间: 2010-3-26 15:17
写的好,精彩!
作者: 我不是我    时间: 2010-3-28 10:35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tz_yh    时间: 2011-1-28 13:2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pingpangxing    时间: 2011-1-28 14:09
学习
作者: jkklyy    时间: 2011-1-28 16:11

讲的很细致,谢谢分享!


作者: 如风爱恋    时间: 2011-2-2 21:11
学习了
作者: 如风爱恋    时间: 2011-2-2 21:11
好帖要顶
作者: 金鑫9    时间: 2011-2-3 10:57
QUOTE:
以下是引用wjh777在2007-11-7 15:07:00的发言:

     5, 收臂问题

     收臂是有争议的, 我认为近台时应只收小臂, 因为快是近台技术的特色, 只收小臂还原快, 有利于下一板的衔接. 收臂容易犯的错误是抬肘,肘必须保持引拍时的动作原样不变, 肘相对身体是不动的, 千万不要抬肘.

     6, 手腕的动作

     手腕的内收与收臂同时进行, 手腕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控制拍形.                                                                            

     7, 中远台弧圈球动作和近台的动作是有区别的, 中远台动作幅度大, 大臂要参于发力.

         二,  引拍的动作要领 (右手)

    第一, 重心放在右腿上;

    第二, 必须用身体引拍: 转体(后)沉肩,开臂,展腕.

       1, 在击球动作中球拍的运行方向是从右下方向前上方和左上方运行的, 引拍动作是为其完成这些动作做准备的. 通过转体(后)沉肩, 使身体具备向前,向上,向左发力的条件.

   转体(后)沉肩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四个字就能全面地描绘身体的立体运动状态. 比如球拍需向前发力多时, 引拍时向后转体就要多些,向下沉肩就要少些; 如发力需向上多些时, 引拍时向下沉肩就要多些, 转体(后)就要少些. 转体(后)沉肩和击球中的蹬腿,转体是相对应的.

    2, 小臂和大臂的夹角不能小160度, 为收小臂创造条件.

    3, 外展手腕, 为腕的内收做准备.                                                                                                                                                 

    第三, 大臂与身体所处的位置

       1, 大臂和身体的前胸基本上要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2, 大臂和身体保持一定的角度(45度以上), 千万不要夹臂.

       3. 这些动作要保持到甩球以后.

    第四, 全身放松. 特别是握拍,松点握着,不要担心甩出去.

 

 


作者: 金鑫9    时间: 2011-2-3 10:58
QUOTE:
以下是引用wjh777在2007-11-7 15:06:00的发言:

                      怎样拉好弧圈----动作篇(右手)

     弧圈球的击球动作是由准备, 引拍, 击球, 还原四的环节组成的. 我们先从击球这个环节谈起, 关于弧圈球击球的论述和探讨的帖子很多, 我根据大家的高见,结合自己见解和实践, 谈谈心得和体会, 仅供参考, 欢迎指正.

         一, 击球的动作要领

     击球是弧圈球技术制造旋转的关键环节, 在领会我在<<理论篇>>中关于弧圈球制造旋转的看法后, 我们知道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是两种, 球拍的运行速度也是两种. 那么我现在将击球动作也分成两个谈一下.

     第一, 吃球时的动作要领

     球拍运行方向是从右下方向前上方和左上方运行的, 目的是迎球吃球; 发力和球拍运行是通过蹬腿,转体完成的. 千万注意这里我是没谈手臂的,手臂是在转体的带动下的被动动作,这时它唯一的任务就是放松(特别是小臂).

     第二, 甩球时的动作要领

     球拍运行方向和吃球时是一致的, 目的是把球从拍上甩出去; 击球的暴发力和球拍的加速度是通过收臂,收腕完成的.

     以上分两个方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 身体各部位的分工和要完成的任务也都十分明确了, 下面我再谈几个要注意的问题.(注意前冲弧圈的时候手腕只是控制并不参与发力)

     1, 动作的协调性

     用蹬(腿),转(体),收(臂和碗)三个字就能概括击球动作了, 关键是这些动作要协调一致, 不能各唱各的凋,各吹各的号. 比如: 需要的发力方向和台面是45度, 蹬腿, 转体的发力方向是45度(在这我已告诉你蹬,转的发力方向了), 收臂,收腕(前冲十只是控制这力也可以是控制)的发力方向也是45度. 只有这些动作协调一致, 发力才能集中.

     2, 重心和重心转移

     拉球时重心益高不益低,重心一定要平稳,这样才有利于拉球后的还原和下板的衔接还有步法的移动. 重心高发力好. 比如提桶水时, 重心高时为提,重心低时为托 .

     重心转移是完成击球动作的基本保证,大家必须高度重视. 击球动作是从重心转移开始的, 蹬腿时重心是落在右腿上的, 通过蹬,转重心向前,向上,向左移动,-----概括性的说是向你的左前上方,最后落在左脚上,击球动作也就随之结束了.(注意:业余选手有的时候多把这个动作作死,这样就不利于还原)

     3, 把握好甩球的时机是击球动作的核心

     甩球(更明确的说是击球时的加速度)是对球制造强烈旋转和力量的关键环节, 没了它就没了弧圈球.击球的速度来原你挥拍的速度,但是球的力量则来源于你挥拍的加速度. 完成好甩球的关键是把握好收臂的时机. 如收臂过早(没吃球), 这时击球动作就变成快拉了(拉球时有撞击的成分). 这也是弧圈和快拉的最大区别. 有时发了很大的力过去的球不转也不快, 这有可能是收臂晚造成的.这其中的最大问题可能是拉球人没有利用身体的力量,其实拉球时手是不发什么大力的,或者说手也没有多大的力量. 

     4, 协和控制两个作用力和两种速度

     蹬,转动作完成的是吃球任务, 球拍作用给球的力不益太大, 以球刚透板为最好,这样球和拍的接触面积大而反弹小; 收臂动作完成的是甩球任务, 拍运行需要的是加速度,作用给球的是暴发力. 两种速度差的协和与力度控制是拉好弧圈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吃球的核心是稳, 甩球的核心是快(这里指的是加速度).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9-21 23:01:05编辑过]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wx19710    时间: 2011-2-3 20:28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1-2-3 20:54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wangxudong    时间: 2011-2-3 20:55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boneym    时间: 2011-3-16 16:31

精彩!


作者: yask    时间: 2011-3-16 17:02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乒分秋色    时间: 2011-3-16 22:54
记到练
作者: cqcsyq    时间: 2011-10-13 15:1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KKKO    时间: 2012-3-13 15:17
thanks
作者: mao2yong    时间: 2012-3-13 16:15

看过很多关于如何拉好弧圈的文章,从未有人控讨过拉球时,球在球拍上的运行轨迹


作者: xjl66666    时间: 2012-3-14 09:42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作者: zrsh    时间: 2012-3-14 10:28
百看不厌。好文章。谢谢。
作者: ycwoolf    时间: 2012-3-14 10:37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LYG    时间: 2012-3-15 10:11
多谢[em1003],请问理论篇在哪啊?
作者: wzcqx    时间: 2012-3-15 11:12
为什么握拍要松点握着?感觉不容易控制球啊
作者: 手谈    时间: 2012-3-15 12:08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胡一    时间: 2012-3-15 14:49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大风起云飞扬    时间: 2012-3-16 17:22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viscaria1991    时间: 2012-3-19 22:49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李中于    时间: 2012-10-12 09:1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李中于    时间: 2012-10-12 09:11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1 10:3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1 10:3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1 10:3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1 10:3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1 10:39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1 10:4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1 10:4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09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0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09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0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09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0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1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1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1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1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6 10:1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52闲人    时间: 2013-8-6 19:10

这个帖子对弧圈球的理解很深刻,值得学习和研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7 11:55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7 11:55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powerqin    时间: 2013-8-7 14:46

我来学习!!!!!!


作者: 小雄502    时间: 2013-8-12 15:00
好文章,学习中。。。。
作者: daweiba007    时间: 2013-8-12 15:1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山东老杨    时间: 2013-8-12 15:35
5, 收臂问题

     收臂是有争议的, 我认为近台时应只收小臂, 因为快是近台技术的特色, 只收小臂还原快, 有利于下一板的衔接. 收臂容易犯的错误是抬肘,肘必须保持引拍时的动作原样不变, 肘相对身体是不动的, 千万不要抬肘.

 

 

 

收臂容易犯的错误是抬肘,肘必须保持引拍时的动作原样不变, 肘相对身体是不动的, 千万不要抬肘.

这句话理解不了,能否详细告知,谢谢。


作者: sddwys    时间: 2013-11-27 16:39

非常感谢楼主!!!


作者: elieshou    时间: 2014-8-2 22:38

好贴,学习了。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4-8-4 16:11
[em1002]
作者: 直拍歪柄    时间: 2014-8-4 19:53
謝謝樓主 &nbsp; 感恩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8-4 23:24

小臂和大臂的夹角不能小160度, 为收小臂创造条件.

 

俺学球学傻了,大小臂90度为标准,怎么会这样捏?郁闷呀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8-4 23:24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ydhyzx    时间: 2014-8-6 17:16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8-7 06:08
这是精华帖子,名副其实!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竹很寸    时间: 2014-8-26 17:22
[em1002]
作者: 34088721    时间: 2014-9-13 09:23
打球要合理,对打球规范动作的理解。大量的练习,和体会来完善自己的动作。
作者: 34088721    时间: 2014-9-13 09:24
打球要合理,对打球规范动作的理解。大量的练习,和体会来完善自己的动作。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