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之实用技术一:摆短不如搓长。
平日里,大家总是喜欢评论马林的摆短如何之精妙,老瓦之控制如何出神入化,但这些对我们业余来说要想熟练掌握起来确是有着极其的难度,即使平时练的很好,你却发现真正到比赛时候你能用到的却不多。这里我们就要面对一个问题:摆短在业余比赛中到底实用不实用。
个人以为摆短是一种非常精致,对判断和手感要求非常精细之高难技术,不经过旷日持久之磨砺是很难熟练掌握的。我们都知道,摆短是用来处理台内下旋短球时的一种控制技术,(接发球时用的最多)而非直接得分之进攻技术。摆短的目的在于抑制对手的进攻,而为我们的进攻创造条件。这就决定了,要想用好摆短技术的前提条件是:(1)对方发球是较强烈之下旋,且不出台。(有人说上旋和出台球也能摆短,就这个问题,属于个别情况,这里不做讨论)(2)摆短后对方回摆或搓长以后必须要有后续的进攻手段,或挑打或抢冲。而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在大多数业余比赛中以发高质量不出台之下旋短者,少之又少。反而以半出台或长球为多。即便有短球发的好,也多是不转或上旋居多,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挑打,为何还要选择摆短?在这里我没有任何贬低摆短在技术上的价值的意思,而是要看运用的时机是否合适。毕竟人家发了个不转的低弧线短球你也要摆短出高质量是有相当难度的,弄不好冒高就会被一板击毙。况且比赛时候大家手都硬,不如平时放松,即使你平时摆的很好,能保障比赛也运用自如吗?
摆短说完了,现在说搓长。
搓球技术比较好掌握,简单易用,所以往往为大家所忽略。其实搓球是比赛中非常实用之技术。
对搓球的要求,我觉得首先是稳和低,其次才是转和长。只要你能搓的低,即便是不转对方都很难发力拉打的。另外学好拧搓和撇搓,在实战中将会有很理想的杀伤力,尤其是“拧挫”到对方正手位的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球带外拐,节奏突变,对侧身好的选手,“拧搓”运用的好,能极大的化解其技术上优势。
转自乒乓家园 革命军中马前足(节选)
原因是业余中很多人发不好不出台,发球一出台使摆短变的无意义.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