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意识、脚步与弧圈球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8-1-15 22:19
标题: 意识、脚步与弧圈球技术
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弧圈球的攻击力问题,最近几天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观察论坛,大多数都是在手法,摩擦与撞击的比例关系方面研究。按此训练仍然不得要领。最近发现由于目前反胶的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半出台的下旋球在意识上要克服恐惧,以往对于这类球都是等到球下降出台后拉高调弧圈球,球虽然很旋转,但是攻击力不足,前冲力不足。现在克服对下旋的旋转力度在意识上的错误认识,克服害怕向前将来还原来不及以及害怕球拍碰到桌边的意识,大胆及时上步,利用身体向前的重量,左脚上步着地的同时,球拍也前倾在上升后期与高点期爆发力地摩擦球,结果很轻松地打出具有杀伤力的前冲弧圈球。终于感到,高质量的弧圈球不仅仅是手法以及个人力量问题,其中意识,脚步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脚步能够及时到位,有向前意识,稍远一点的台内球也是可以前冲的。
作者: 天赋极差    时间: 2008-1-15 23:02

  冲台内下旋要有身体趴在台子上冲的感觉。

 很多时候由于脚步或判断的原因没调整好重心,再勉强冲都冲出台了。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8-1-15 23:53
楼主的体会很好。前冲弧圈的击球点,确实应该要迎前一些。

楼主说道的论坛讨论往往不能切中要害的问题,其实一直就存在。毕竟文字无法说明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经常建议大家还是多去看看“打好乒乓球”之类的教学片。

劝大家在看论坛技术帖的时候,不要太抠细节了,大致体会一下就可以。有时候钻文字的牛角尖,会适得其反的。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8-1-16 12:44
感谢楼上两位,捅破这层窗户纸用去了十多年。主要我们最初打球的时候球拍的粘性都不好,因此打下旋球时强调击球的中下部,后来也只敢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拉球,根本不敢想击球的中上部甚至上部,因此形成了第一板加转弧圈球与第二板前冲弧圈球的结合的打法。这样在发球抢攻的技术动作上形成整体动作向上的成分多,向前的成分少,在脚步上也是调整到球出台后拉下降前期,这就是意识问题。其实对于不很转的下旋球由于工具的进步,可以利用球反弹起来的正压力击球的上部,一旦意识问题得到解决,就敢于上步而不是等在后面。由于我的协调性非常好,手感也很好,因此一旦解决意识与脚步问题,立即显现出类似马琳暴冲的技术动作与效果。乒乓球运动的生命在于脚步。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8-1-16 13:43
向前的意识加上技术的改进,就会加强发球抢攻的威力。原先加转与前冲的组合,由于两个动作的技术差别较大,往往对方挑成上旋球后就容易破坏抢攻,而前冲上旋球与前冲下旋的技术动作差别相对前面较小,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桃谷第六仙    时间: 2008-1-18 11:05

我最近琢磨的也是步伐问题  

我觉得手法不好

有很大原因是步伐没到位 

引起手法的变形


作者: ZDS    时间: 2008-1-27 20:21
[em01][em01][em01]
作者: kelvin1212    时间: 2008-1-28 13:41
淫钱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8-2-2 13:40

gong_chen地回答非常的好。只要看看马琳在摆短后立即上步到桌子的左边前冲台内下旋球的动作,就能够理解我讲得意识问题,因为原先害怕对方回到我的正手位,不敢上步。可是如果你是在上升期,又是直线球,往往对方连反应都来不及你就得分了。


作者: 苯苯    时间: 2008-2-4 00:13
有道理
作者: lordzhu    时间: 2008-2-9 00:38
向前意识,利用球反弹起来的正压力击球的上部,非常感激.大用.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8-2-9 11:58
原先正手突击有得分的一板,而弧圈球经常苦于没有得分的一板,因此经常想放弃弧圈而打扣杀。但是对于一般选手,加转弧圈球又是非常好的得分手段,因此又舍不得放弃。自从解决了意识问题,出手更加果断,在出手时将原先突击的技术加入,向前的成分加大,因此开始有了得分的一板了。现在对手和我的相持板数开始下降,第一板得分率开始上升,如果对方推过来,第二板速度更快,力度更大。弧圈开始成为得分的手段了。现在加转、前冲、侧旋(有时起下旋时突然给一个侧旋)结合起来,以前冲为主,还是摩擦为主,因为感到只有又冲又转得球才更有威力。为什么击球上部也可以?因为一般业余选手的短球很难加转,就是业余高手的近网摆短也经常是不转球,意识问题可以解决很多台内弧圈球进攻的问题。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8-2-13 10:51
台内球能冲起来,基本就可以摆脱对攻球(突击)的依赖,转而进入全面的弧圈进攻。

我觉得这样反而会更好,因为拉打结合其实并不容易实现,不如全部弧圈来得舒服。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8-2-16 14:58

台内球能冲起来,基本就可以摆脱对攻球(突击)的依赖,转而进入全面的弧圈进攻。

我觉得这样反而会更好,因为拉打结合其实并不容易实现,不如全部弧圈来得舒服。

=========================================================

    非常正确。今天和好久没有见面的一位削球手打球,他过去经常用加转与不转进行干扰,我由于是以加转弧圈为主,因此经常对不转球不敢加力,球也经常出界,我和他比赛就感到没有得分手段,要赢非常艰苦。现在迎前,用身体重心带动,球的威胁性大大提高,只要对方敢搞不转球,几乎就是其失分的时候。现在可以在一板到两板球解决问题了,真高兴。可能年龄大了,我想如果年青,对方可能连球的落点都无法判断,因为速度与力量太大了。向前、向前、向前,这是解决我弧圈球杀伤力的最大问题。我发现,就是很转的下旋球,只要手腕力量好,也可以前冲。如果有了向前意识,第二板冲上旋球的速度更快,力量更大,所以可以用弧圈球代替拉打结合。

    最近还感到正手攻球有助于弧圈球杀伤力的提高。每天坚持训练正手攻球几千板能够使得正手弧圈球的爆发力更好。


作者: jiaygxj    时间: 2010-3-2 11:17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作者: jnjlxg    时间: 2010-3-2 15:4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jnjlxg    时间: 2010-3-2 15:48
步法到位后,打着就是舒服。
作者: iwenjiankang    时间: 2015-6-9 10: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