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之所以能够流畅的进行衔接,关键在于其挥拍动作小,肘部稳定,正反手转换时行程相对较短。马龙挥拍的幅度并不大,但是击出的正手弧圈球依然威力十足,根本原因是马龙善于运用躯干的动作和力量,而且身体保持良好的平衡,也有利于衔接。
挥拍的秘密就在于“躯干的使用方式”,在近台完成击球时,如果先去引手,在击球时就只有手部的动作。这样的话,很难把握好击球的时机,也不容易控制身体的平衡。
马龙首先利用躯干的转动,尤其是腹部肌肉的力量,开始引拍的动作,之后再运用手腕动作,来完成击球。
重点:想要流畅衔接,握拍不容忽视
1、马龙握拍时,既不是“正手利”也不是“反手利”,而是握拍比较偏中间,这样在正反手转换的过程当中就避免了大幅度的调整握拍,不仅使衔接更流畅,也增强了摆速过程中击球的稳定性。
2、马龙握拍时,正手一面握得比较深,反手一面食指搭在球拍的边缘,主要是后面三指进行持握,拇指和食指用来调整和固定板形。
更多精彩视频,技术文章尽在朋友圈,ppq802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