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又有新胶皮了,而且看各地定价,似在大巴之上,难道是新一代的顶级套胶?

但是Solcion的宣传只集中于“爽快感”等词汇,不是破坏力、不是速度、不是力量,那这款套胶的定位到底是甚么?
难道是应对无机胶水?但已经有了powersponge了啊。这款套胶依然是HighTension系统,而Hightension的以往作品,未能完全摆脱对有机胶水的依赖。那这款套胶的卖点何在?
看看solcion的简介,“能感受到有如刷胶水击球感和声音”,“增加相持球的稳定性”。
问题来了,能“体会”到刷胶后的球感,但出球的质量到底提高没有?
增加相持稳定性,是否会降低质量?
硬度竟然是惊人的28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软的套胶。这是否更证明了我的疑问,为了获得球感、相持球的成功率,降低了海绵硬度,牺牲了出球质量,换来对有机胶水的不依赖?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么一款健身型、娱乐型的套胶,凭什么报价要在大巴之上?
solcion的外观,胶面润泽,拿在手里,海绵软的象一汪水似的颤抖着。值得注意的是solcion非常得轻,未剪裁之前和包装一块拿在手里几乎没有重量感,贴好剪裁完成,明显觉得球拍两面重量不是很平衡。
solcion海绵没有外翻、内卷的情况,为便于拍摄,才摆成下面这个样子。
logo采用接近大巴的蝴蝶翅膀式的设计。简洁大气。
试打球拍,横板狂皓。
试打感受:
软海绵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无论完成哪一项技术,包括打、拉、搓、发球,都需要加力都需要发力。否则不出球,质量也不高。
摩擦的感觉不是很好,有些飘、浮的感觉,起下旋受到一定限制。
不以薄摩擦的方式拉下旋,多一些迎前,甚至多加撞击,手感有所改善。
发全力拉打,这款套胶的价值体现出来了。非常的舒适、痛快,不会有大巴发全力时虽然很爽但心里没谱的感觉,而且发力很轻松、轻快,没有任何的阻力。
这款套胶可说是,出球非常有数、上台率也是极高的一款套胶。
看来确实证实了我的估计——这是一款娱乐型、入门级的套胶。(说它是入门型套胶,因为它违背了专业比赛一击毙命的渴求。)
不过,打比赛的结果却未必是降低己方出球的质量,虽然上台率增加,但是打不死对手,给对手留下过多机会。
怎么讲呢?
由于发力一点都不费尽,而且不迎前、不发全力也得不到良好的结果,于是板板发力。
首先是提高了自信,隐约觉得自己水平好像长了一块(^_^),其次,虽然旋转不足,但是速度很不赖,蝴蝶自己标称速度达到10.5,确实不是吹牛。
有速度,就不会被动,打比赛时不但没给对手留下机会,反而利用板板发力的假象和极高的击球音调震慑了对手(嘿嘿~)。
心得1:总体感觉:速度、控制不赖,但旋转、力量、球质较一般。发力轻松轻快。击打比薄摩擦有效,发大力很舒服、发中等力量时很垃圾。从重量到手感,都透着轻快和轻松。
心得2:娱乐自己、健身自己并不等于不追求比分结果,也不等于就会给对手留下机会。反而是给自己更多上台、发力的机会,体会乒乓球的乐趣。不过这么一款有点为入门级玩家设计的套胶卖到比大巴还贵,确实不易让人接受。加上宣传没什么太刺激人消费欲的亮点,销售前景堪忧。
心得3:禁胶的日子一天天来近,各大厂家都在想办法应对没有有机胶水的明天。降低海绵硬度,时刻保持一种舒适的球感,这应该是蝴蝶公司为应对禁胶的一个思路。powersponge是一个思路,Solcion是另一个思路。powersponge还没见到,倒是见过一种蝴蝶推出的膨胀袋,据说是对应powersponge使用。不过象类似降低海绵硬度、或者加厚海绵的做法,对于大厂来说都有点过于简单幼稚。也许这次solcion是试探市场的一次尝试、也许是为无机时代到来的一场预热、也许只是纯粹为了推出一款健身套胶。不管怎么说,各大厂家该在未来的一年内加快步伐了。
心得4:应对无机时代,我估计各大厂还是以生产内能套胶为主。其实各厂应该都欢迎禁胶,一罐胶水多少钱、一块内能套胶又多少钱!德系内能的脆弱有目共睹,消费者一块又一块频繁更新,肯定是厂家希望看到的。这点上,蝴蝶的HighTension可就不如德系内能了,缺点是比较耐用,呵呵。日本人少有这么实在。当然,价格上,和德国人一样不厚道。
心得5:由此想开去,到底怎么提高乒乓球的观赏性?在国际乒联的官员眼里,制约乒乓球观赏性的就是球速,而方法则只有降低球速一招,大球和禁胶都是为了降低球速。其实竞技比赛最大的观赏性来源于悬念!就悬念来说,乒乓球已经完全失去观赏性了。虽然我非常支持禁胶,但希望国际乒联在制造悬念上多想想办法。当然,不是想改变赛制如11分那样的烂方法。想限制中国队是不可能的,与其限制,不如发展,发展能对抗中国队的对手才是正途。多给一些倾斜政策,多一些培养计划,少一些无聊的烂招。
小弟用過這款套膠,感覺很像DONIC F2,擊球聲音大,但是球的質量不高,因該定位在初學用或娛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