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Nittaku的官方资料显示,弦乐器系列现共有3代,一代为小提琴即Violin,二代为木吉他即Acoustic,三代为大提琴即Cello!
Nittaku的Violin 号称是世界上第一块使用弦乐器木板接合技术制造出来的乒乓球拍,其制造工序有部份和制造小提琴有相类似之处,因此也就以Violin(小提琴)为名。作为现市面上独一无二的制作,加上其制造工序和材料选择都有别于其它球拍,很自然令它的售价偏高,其定价为15,000 日元,是除了特别订制的球拍以外,为最高售价的纯木夹板之一。
根据Nittaku自己的说法,弦乐器木板接合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要比传统的球拍接合技术,更有效地保留了木材本身的天然弹性,令这块带着浓厚实验意味的球拍拥有较高速度的同时,保持着良好的手感和稳定性,最重要的是始终有着纯木球拍的自然感觉。
Violin是五夹纯木拍,
尺寸:256X149mm
厚度:5.3mm (我的为5.4mm)
重量:85克 (我的为80克 )
速度:10.5
控制:8.5
结构:白蜡木+白蜡木+桐木大芯+白蜡木+白蜡木(很早以前,在官方资料没出来以前,有人说此板结构为面材白蜡木,力材阿由丝,桐木大芯。我很是费解,虽然面材和力材都很薄,但还是明显可以看出其材质是相同的,只是面材的木纹为竖向排列,力材的为横向排列而已)
白蜡木的质地较硬,曾经好像听说顶级的球棒就是白蜡木做的,所以应该不会拉丝!其外观精致,做工也是相当细致!再加上弦乐的粘合技术。其渗透技术就是以胶水填满导管,使之像单板一样的强度与力量。柄的配色和面材上的logo都十分漂亮,球拍本身就很薄,其面材更是超薄!
通过我本人试打后,感觉小提琴属于硬五夹之列,手感非常清晰,属于薄而硬的类型。小提琴刚一上手,就明显感觉反手比正手要稳定很多,正手发力时明显可以感觉到面材的硬度,拉球时的形变感并不明显,中台的底劲有限,弧线不稳定,弧线低,有时甚至很诡异。不过适应之后,就可以感觉其五夹的软来,当实际击球力度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小提琴产生的形变明显增大,吃球感还算不错,在搓球和摆短的时候,表现非常出色,对球的掌控比较得心应手,在挑打时,球速度比较快,手感扎实,用其弹击和快带时,感觉比较好控制,线路控制和力量控制都比较出色,出球速度也很快,但也很扎实,起下旋能力都较强,中台无论是拉高吊还是前冲都比较得心应手,但前冲好于高调,可能是由于是桐木大芯的板子吧,我的感觉是出球质量一速不错,二速稍差,拉出的球不是很顶,但下栽,小提琴的防守能力表现不错,上台率较高,弧线和线路控制不错,防守转攻能力不错。退至远台后,小提琴的缺点就出来了,天花板效应比较明显,在远台即使发很大的力,拉出的球质量也不是很高,并且容易下网,反面横拉旋转不错,反面弹击更是强项,弧线低平,速度快,台内侧拧下旋球的感觉也非常好,推挡的感觉更是五夹板中少有的,总体表现算是很出色的了,概括起来,其质感略硬,突出的就是手感清晰,连续性好,命中率也还不错,各方面均衡,速度好,虽说中远台底劲略显不足,但还是不错的,而且我最近一直在打日直,原来的主拍也是CL,打法就是在中近台和对方死磕到底,若是见我退台,其实也就基本没什么希望了,再说,业余水平当中远台拉球的场面本就不多,相持对拉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不是特别在意板子的底劲怎样,若是您想在中远台有所发展的话,小提琴还是算了。狂王应该会比较适合你!
配胶方面,我试过血浆430,470,m2000,f1.jo和狂3!
总结的经验如下,反手最好使用内能的套胶,弹力好的!这样能把小提琴的特色发挥到最好,如f1攻击性强,jo稳定!
正手我不建议使用外套,这可能和一些朋友的观点有些偏差,在配以上几款外套的使用时,感觉外套弧线过于低平,手感一般,其中m2000稍好,使用当技术动作不到位时,容易挂网,发力较大的时候,也很容易出台。搓球质量不稳定,减力较差,所以要是使用以上外套的话,建议打法应该为快弧,我是弧快,所以若是你和我一样,我还是推荐国套的粘性套胶,其实胶皮无非就是3个性能指标,速度,旋转和控制,粘性套胶的控制明显好于外套,而小提琴的特点就在于其控制的这点上,连续性好,它的强项本就不再绝对力量的出色,所以稳定的控制是应该摆在第一位的,我们何必以己之短去攻对方之长呢!?强化自己的特点,使之更加突出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如上所说小提琴拉出来的球,不是很顶,但下栽,就证明了其旋转一般,然而国产的粘性套胶旋转很强,配合提琴的良好的一速,加上强力的旋转,效果很是不错!一般情况下硬板配软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小提琴的板身特薄,一般而言,若是合板的话,板身在5.7mm以下,就能感觉到形变,尤其是拍面特别缩小过的小提琴,面材力材特别薄又特别硬,就好像一个竹鞭一样,被弯曲了,因为特殊提琴工艺的制作,回拉的力量很强,40mm的球,本身就很薄,如果球打在很硬的拍面上,球变形了之后,速度力量都会变小,而提琴的特殊厚度,硬度,回弹强度,让球可以借由形变防止球的变形。这时候,如果配太软的胶皮,球透板了,就马上反弹了,达不到这个蓄能,再像弹弓一样的效应。这个时候因为胶皮硬,摩擦力大,就能把球像弹弓一样牢牢抓住,再弹出去。所以正手要摩擦力好点的套胶,要稍硬一点的胶皮,比如省狂就不错!
总而言之,小提琴是块很好的纯木五夹,兼顾了五夹的手感和七夹的撞击感,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既没有七夹的速度,也没有五夹的旋转,我不反对,但小提琴的球速在五夹板中是相当棒的了,而且其的手感非常清晰,控制性和稳定性在这种球速的球拍中实属难得,而又因为其为五层薄板,发力好的话底劲还是相对不错的。
再说下缺点好了,较普遍的有两点,一是性价比不高,但若是性能比上价钱的话,是有点奢侈,但若是性能+外观比上价钱的话,我认为是值得的!呵呵~~~二是手柄和大多数拍柄都不太一样,柄细,而且略圆,但我初上手时这种感觉却不明显,可能是这段时间一直在用日直的原因吧,但是发现这样的好处是正反手转换比较快,动作还原快,更为连续进攻奠定了基础,若你热衷与倒板的话,此柄想必会比较合适!
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人,在中近台活动,靠控制或加转先上手,连续进攻并打落点和线路的技巧性选手,小提琴绝对可以成为你值得依赖的良兵利器!我们平常认为的五夹和七夹的区别就是五夹较软,而七夹较硬,而现在网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想找软七夹或硬五夹的朋友,要求性能介于硬七夹和软五夹之间的球拍,呵呵~~~如果可以接受其价钱的朋友,那别犹豫了,出手吧!
蓝冰兄弟等这款球拍的测评好久了,我个人也是想多感受一些时间,才好全面的分析,毕竟一款球拍的好与坏,不是试打一两次就可以下结论的,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上,实在抱歉!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我这算是沙发吧,顶!!!
这段时间,刚好试用了两个小提琴,一横一直;楼主的评价很贴近实际;在配胶上我感觉正手配外套也很好;我用的横板的外套是安度的COR,感觉力量比较充沛;直板正手配的是39度省狂,感觉力量稍微差点,但是一点不觉得发死,感觉也很好。
我用了一下,整体感觉,上台率太高了,怎么打怎么上,但是和我的7p2aCARBON+430相比,无论是大力还是小力,速度都稍微慢点。
整体感觉这个板子很好,而且很薄,适合直板横打。
[em02]不知道楼上的兄弟省狂灌胶了吗?省狂灌后配提琴很好打!
简直直逼"梦幻手感"
横打更是突出,因为超薄哦~~~
楼主的评测写得更小提琴一样-----令人叫绝!
我用的两块小提琴的主人都是美女,呵呵。省狂没有灌胶,即便如此,仍然感觉比较舒服。可见小提琴的确是不太挑胶皮。
板面的确很薄,我试用的直板,当时只贴了一张省狂,感觉太薄了,握不住,用力的时候,担心板子会飞出去。
感谢斑竹!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兄弟,前一段时间出差,没办法上网,所以回贴晚了,抱歉抱歉!
买板之前我把精英、家园、博乒、小鱼儿、国乒等有关小提琴的文章差不多都看了看,斑竹这篇测评是最全面、最实际的了。用小提琴四个月了,也算是有些感受,斑竹的测评对小提琴优缺点的描述可谓“精准”。简直就是小提琴的“详细说明”。废话不多说了。
再次感谢斑竹!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用过球友的一个小提琴,虽然是横板的,但是真爽啊。一分价钱一分货!
感谢斑竹!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兄弟,前一段时间出差,没办法上网,所以回贴晚了,抱歉抱歉!
买板之前我把精英、家园、博乒、小鱼儿、国乒等有关小提琴的文章差不多都看了看,斑竹这篇测评是最全面、最实际的了。用小提琴四个月了,也算是有些感受,斑竹的测评对小提琴优缺点的描述可谓“精准”。简直就是小提琴的“详细说明”。废话不多说了。
再次感谢斑竹!
个人喜好不同吧!适合自己就好。
我现在主板用小提琴,偶尔也用红黑7.6,尼斯和铝管王,都不错。
借13楼兄弟的话“用小提琴打球,球想打那里,球就到那里。控制与手感绝佳”。 一球友用了我的小提琴后劝我换一球拍练球,说小提琴太好上球了---“容错性太好”,我觉的打球就为快乐和锻炼身体,所以一直还在用,没别的-----适合自己就好!
谁来写个木吉他评测
或是说提琴适合业余,吉他适合专业
或是说提琴适合业余,吉他适合专业
斑竹,真的吗?
本来想再烧一块木吉他试试,您这么一说我也就能打小提琴了。
斑竹,真的吗?
本来想再烧一块木吉他试试,您这么一说我也就能打小提琴了。
同想再买木吉他~犹豫中
nittaku 狂飙3我用过,性能很好,但一定要灌胶,切记是一定,我用普狂基本不灌,用省狂偶尔灌,但nittaku 狂飙3则是次次灌,不灌没法打,太死了。灌后到是很爽!是否选择看自身需要了
斑竹,真的吗?
本来想再烧一块木吉他试试,您这么一说我也就能打小提琴了。
也并不是说我们业余的朋友不可以使用木吉他,身边很多的人都在用,但对于木吉他的使用者要求甚高,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发力,细腻的手感,才可以将木吉他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否则很累~~~
nittaku 狂飙3我用过,性能很好,但一定要灌胶,切记是一定,我用普狂基本不灌,用省狂偶尔灌,但nittaku 狂飙3则是次次灌,不灌没法打,太死了。灌后到是很爽!是否选择看自身需要了
这个,完全是小马过河啊~~~以前在唐桥上看“桂花田”同学说pro狂不灌也非常不错,也有人说很硬的,看来要自己试试才知道了~~~谢谢lz!!!
也并不是说我们业余的朋友不可以使用木吉他,身边很多的人都在用,但对于木吉他的使用者要求甚高,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发力,细腻的手感,才可以将木吉他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否则很累~~~
但是也有人说木吉他的脱拍比小提琴慢,这样来说对于动作的要求就没有小提琴高,反而比较适合业余~~~不懂了。。。我打算买来试试,同时拥有提琴和吉他,感觉买拍子也就到头了。。。幸好本人对纤维不感冒。。。嘻嘻。期待楼主再写个木吉他的测评,好让我们参考参考~~~
关于狂3的灌胶,道理很简单,灌胶的狂3绝对比不灌的好用,但不灌也不是绝对不能用,习惯就好!呵呵~~~
但是也有人说木吉他的脱拍比小提琴慢,这样来说对于动作的要求就没有小提琴高,反而比较适合业余~~~不懂了。。。我打算买来试试,同时拥有提琴和吉他,感觉买拍子也就到头了。。。幸好本人对纤维不感冒。。。嘻嘻。期待楼主再写个木吉他的测评,好让我们参考参考~~~
其实我觉的这是一个双方面的比较,脱拍快就会使得动作方面需要严谨,但球拍软也就同时要求发力好,
还有就是对于不同的人用也可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比如原来一直用软五夹的朋友,猛的换成小提琴这样的硬五夹时,会因为过快的脱拍速度导致动作变形,然而一直用硬七夹的朋友,换成木吉他后,会感觉旋转有余,而速度不足。
所以球拍本就没有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也并不是说我们业余的朋友不可以使用木吉他,身边很多的人都在用,但对于木吉他的使用者要求甚高,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发力,细腻的手感,才可以将木吉他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否则很累~~~
谢谢斑竹!
我现在用小提琴打球很爽,能拉能打,拉球居多,水平也就业余4级半吧,呵呵...... 斑竹劳心给参谋一下,木吉他我能打吗?谢谢!
可以用,但并不能把其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掌握了较全面的技术动作和良好的发力后,木吉他是款很不错的选择!
若是选择提琴用的很爽,就没有必要着急换拍,因为频繁的更换球拍,并不利于技术的成长!
我原来用的水晶加强,做下比较吧,手感清晰,是提琴的特点,持球小,暴冲力量没有水晶加强力量大,2跳下沉,挑打稳定不算很好,但是速度快,正手用的战鼓,很适合拉直线落点,贼,不过现在还是有点不太喜欢,
发球容易控制,2条不出台,但是我的提琴90G,头重,速度块,
我原来用的水晶加强,做下比较吧,手感清晰,是提琴的特点,持球小,暴冲力量没有水晶加强力量大,2跳下沉,挑打稳定不算很好,但是速度快,正手用的战鼓,很适合拉直线落点,贼,不过现在还是有点不太喜欢,
发球容易控制,2条不出台,但是我的提琴90G,头重,速度块,
90克的提琴感觉过重了啊~~~我的是87g,感觉还是有点重,有失轻灵,我觉得可能85的或者更轻一点会比较好吧~~~
可以用,但并不能把其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掌握了较全面的技术动作和良好的发力后,木吉他是款很不错的选择!
若是选择提琴用的很爽,就没有必要着急换拍,因为频繁的更换球拍,并不利于技术的成长!
谢谢!安心练球了。
是有点重,换外套好点,,没钱
支持
精彩测评!
楼主是热心的人
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写的测评很有参考价值
本人也打过近20块中外名拍,包括狂飙王等
但一直无缘小提琴
本想用狂飙王换小提琴,结果没有球友愿意出
下次烧拍,小提琴是唯一选择
又 学习一次。
nittaku 狂飙3我用过,性能很好,但一定要灌胶,切记是一定,我用普狂基本不灌,用省狂偶尔灌,但nittaku 狂飙3则是次次灌,不灌没法打,太死了。灌后到是很爽!是否选择看自身需要了
晕啊,我正在用,怪不得39+-2的比40的显得死硬多了,因为我隔两天才灌
顶
小提琴我用到现在快一年了,最突出的感觉就是弧线低。我现在正手十字军(硬),反手十字军(软),尤其是反手发力时那透板的感觉真爽。
小提琴推挡怎么样?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