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之劏房
儿子入到我香港的居所,第一句就说:“原来间房这么细,看图以为很大。”我说:“比之前住的已大很多了,这里有七八十平方尺。”儿子说:“房是大了,但旧时有个大厅。”我说:“厅大关我什么事,他们放满了杂物。”儿子说:“这也是,起码不用被他们吵。”我说:“这里也吵,隔壁随便一户开水喉我这都很响,还好深夜他们少开,换左你会租出来吗?”儿子犹豫着说:“个边有升降机,,,唔,,,甘这里一个人住,应该舒服D,好D。”
讲到升降机,我有点不好意思,让儿子罗着甘大个行李箱爬上八楼,有点难为他了。没法啦,人穷志短,找了一二个月房,不到四千,就这间最岩心。一来是比较宽落,二来近泳池和地铁,失误的是没想过水管会这么响,希望仔仔这二天能睡个好觉。
自知
屈就了儿子,
君子有歉意。
无奈欠本事,
唯有再坚持。
毕竟妻儿极少来港,这里一个人住,足够矣,爬高少少就当迫自已锻炼罗。现在让儿子体验下香港的劏房,感受下爸爸的生活,未尝不是好事,说不定能带给他好好读书的动力。其实租房时,我只知那是套房,后来跟朋友聊天,他们说劏房是这样时。我才明白我现在住的就是港人常说的劏房,我一直以为一间屋用木间成好多间房的房才叫劏房。
HK
繁华大道,
高楼无数,
世人羡慕。
寸金尺土,
住所糟糕,
港人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