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稀有球板格林卡碳素测评
[打印本页]
作者:
kreanga1986
时间:
2019-6-24 10:28
标题:
稀有球板格林卡碳素测评
格林卡碳素,我是指所谓的第一代格碳,就是表面涂一层珠光蓝“漆”的那个,从它上市到今天已经有16年的历史了。当年就以1680的价格登上当时最贵的球板行列。当然,这块球板自问世以来就成为了冷门球板。之所以冷,估计就是冷在了价格上,此外还冷在它的性能上,所以,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都很少有人选择它。而我,处于对格林卡的敬爱,必须要拥有这个球板,遂于2004年就入了一块。不过鉴于当时还上高中,对乒乓球器材知识还很欠缺,当时的配胶是爱博的炸弹。。。。额,有点儿冷吧。当时即刻打一打的感觉就是声音奇怪,很脆,啪啪响,后来准备高考,也没什么时间打了,收藏之。2005年进入大学后又拿起球拍,给格碳配上了狂飙3,但当时灌胶手法有问题,再加上格碳表面光滑本来就不好粘牢固,所以总以为不能等胶水干透再粘,每次都是胶水还没干透趁着有点儿黏度就粘了,所以手感可想而知,空空如也。后来就放在双层拍包里备用了,平时主要用世奥得的风采球板。然而意外出现了,在2006年的学院比赛时,我放在拍包里的格碳被偷了。。。当然是找不回来了,伤心死了,此后再无力购买,也觉得没有买的必要了,毕竟也觉得不太顺手。一下到了2013年,上班后有钱了,觉得还是该买一块重温回忆,买了。一直没用,镇柜之宝,直到今年前一段时间才启用。这下随着各种器材知识和粘贴手法的娴熟,可以真切再体会一次格林卡碳素了。我认为在现如今40+塑料球时代,过去觉得比较硬弹的球板,也许能焕发青春呢。试一试吧,正手骄猛银V,反手ROZENA。一下感觉非常不错哦,支撑力十足,浓浓的碳味,球板中的碳木比超过了国际乒联的限定,所以正式比赛不能用哦。感觉银V有点儿硬,容错性不行,后来偶然用R当正手,更加合适哦,还用过39°狂3当正手,效果不好,还是硬,持球感不行。现在就以两面ROZENA为例对格碳的性能也学别人做一次测评,以期使对这块冷门球板感兴趣的球友们有所参考。
攻球:正反手攻球感觉很扎实,拿这块球板打快弧显然那也是一点儿问题没有的。攻球时的声音和一般的纯木板明显不同,啪啪的,但说不上来的一种声音,绝对是碳的撞击声。如果用狂飙的话,攻球会更给力,持球时间很短,出球很快,指向性不错。
搓球:搓球有些弹,对手上的控制有一定的要求。不过我的打法并不过于在台内斗短,要么挑和拧,要么就劈长了,所以,搓球摆短过弹的劣势最大化的避免了。
拉球:这是最值得一提的。两面R套相对较软,配在格碳这个硬板上最大化的弥补了控制力的不足。弧圈球稳得一匹,非常非常有数,你能明显感受到对球的弧线的可控感,并且想磨就能多出旋转,想冲就能增加动能,毫无夸张,对于弧圈球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控制,上台率高,落点精准,底劲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格林卡般的破坏力。如果您是个自身发力好的人,那么这块球板绝对是你的大杀器。在用这个球板拉弧圈的时候,格林卡灵魂附体。
反手挡:在强大支撑力的作用下,挡球不错且具有一定威力,但要控制手型防止出界。如果对方攻过来的球二跳高于网,来一板弹击就更有威胁了。
反手拧拉:在R套的控制加成下,反手拧拉有数,速度也比较快,但还是要求击球点要更准确一些,不然上台率不好保证。
说了这么多优点,该说缺点了。这块球板感觉真的是为格林卡的打法专门定制的,其定制理念肯定是最大化突出他的技术长处,让中远台相持更具优势,然而对技术短处的台内球来说也就不弥补了。这就使得格碳的优势在中台和中远台,而在台内球的处理上毫无优势可言。如果使用它,就尽快形成上旋相持,不要在台内做过多纠缠。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不足就是,这球板表面的特殊材料真的粘不住胶皮呀。我这几次都是用典驰无机粘的,都是打到一半时间时就慢慢开了,然后越开越大,直到开胶到一半,没法打了。。。 之前有一位网上球友也用格碳,他跟我说的技巧是,用蝴蝶的无机,那个胶水粘合效果不错,粘格碳没问题。。。额。。。养个“贵族” 球板连周边产品都那么“贵族”。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