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Innerforce T5000:一块被埋没,对业余更亲和的内力弧圈板
[打印本页]
作者:
darkhorse
时间:
2020-1-16 11:36
标题:
Innerforce T5000:一块被埋没,对业余更亲和的内力弧圈板
在蝴蝶的Innerforce内力系列球板中,ALC因为有石川佳纯、李尚洙以及众多国家女队队员用过而加成;Innerforce ZLC以及后来的Innerforce Layer ZLC实则是大满贯获得者张怡宁所用的张怡宁ZLC的不断优化升级,本身也有马特内、丹羽孝希等名将用过。相比之下,Innerforce T5000却有些门可罗雀,拥趸没那么多。
然而,细细品来,这块球板其实对业余选手很友好。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关键词:弧圈化、旋转强、容错高
花边
2012年的一场业余联赛,笔者在2:10落后的关键局逆转一位本市高手。彼时他用的正是直板的Innerforce T5000。原本编织碳给人的印象常是硬实的,但只见对方高吊拉得特别转,速度却非特别快。那时,笔者用的刚好是同系列的Innerforce ALC,就是第一代的,还没有Layer。
又有过错觉庄智渊用过这块绿色手柄的球板,后来疑惑庄怎么可能用它,他不是更习惯外置纤维板出球的那种干脆直接吗?之后证实:其实他用的是外置的波尔T5000。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基本信息
结构:林巴面材+阿尤斯力材+T5000碳素层+阿尤斯大芯。
厚度:5.7mm。类型:OFF+。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主要指标
旋转值:绝对强。
5.7mm的薄板身,容易出形变。林巴面材软而持球,阿尤斯大芯有一定的蓄能和喷射,而且纤维内置强化了“抓球”的感觉。
速度值:拉球时没那么快,弹击倒是轻快。
首先,纯碳素的底板,尤其编织碳和短切碳,有一定的失速感。所以会感觉
Innerforce T5000
在拉冲时比
Innerforce ALC
和
ZLC
慢了一点。但吃球感更强。可以发现,碳素层的内置其实是优化了手感和弧线,并非明显的加硬。
弹击的速度倒是很不错,而且伴着清晰的倾向性和蛮高的容错度。
力量值:中等。
不足6.0mm的厚度,虽然有阿尤斯大芯的存在,但结构上决定了:力量还可以,但没有inn alc和zlc那么勇猛。就是球的二跳压迫力没那么“钻”。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观感映像
在很不错的手柄颜值下,是对业余选手更友好的性能。
吃球能力强,容错度偏高,无论是拉球还是弹击。弹击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优于inn alc,弱于inn zlc。容易通过制造弧线和强烈的旋转来制约对手。有些在inn alc和zlc的基础上更OC化、弧圈化的感觉,更软更抓球。
有利于各项技术的均衡稳定使用,这不是纯木球板,却有惊人的上台率。随时从摩擦和击打的技术动作之间切换,都得心应手,不会随意失误。对于惯用纯木板的球友来说,这块内置碳素层的纤维板,非常容易就过渡而来。弹性也是恰如其分。
T5000碳素层的内置并没有给人硬化的感觉,而是优化了手感和弧线。对于追求凶猛的二跳杀伤力,可能innalc和zlc是更好的选择。因为inn T5000的二跳并没有那么顶。但是连续拉的稳定性、摩擦球和制造弧线的给力程度,都更平易近人。
作者:
lizhi3982
时间:
2020-1-16 20:51
能和inner zlf和inner alcs做个对比吗?感觉把t5000换成zlf也说得通……
作者:
euhii
时间:
2020-1-16 21:51
对一个打过蝴蝶多款内置的人来说,内置t5000硬了些,还是比较弹的。制造弧线的能力,持球感不如zlc和张本。而蝴蝶内置真正被忽视的好板是内置ulc!
作者:
刘小t
时间:
2020-1-16 22:10
楼主逆转市级高手,是高高手。
请教内置ALC和ZLC的区别? 我打过很久内置ZLC,因为 ZLC变形感好,所以底劲、手感、旋转都很棒。
现在有心试试内置ALC,但担心太肉。因为我觉得ALC是局部变形,弹性比ZLC小,又是内置,损失了速度,那内置ALC的亮点在哪,会不会肉?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