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乒乓球的基本技術
[打印本页]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4-3-29 20:37
标题:
乒乓球的基本技術
基本技術
http://www.socialwork.com.hk/sport/table-tennis/skills_basic.htm
--------------------------------------------------------------------------------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基本技術或基本功,到底甚麼是基本技術?
它在乒乓球運動中有甚麼作用呢?
以下讓我們做簡單的介紹。
打球的正確姿勢(包括手部、腿部、腰部等)稱為基本動作。
根據每一次擊球過程,基本上可分為:準備、判斷、移動、揮拍、還原五個階段。
把這五個階段正確地運用,就構成了基本技術。
乒乓球運動中的基本技術包括:發球、接發球、攻球、搓球、推擋、弧圈球、削球、步法等。
每個運動員要根據自己的技術風格和特點,在訓練中結自己的打法,苦練有關的基本技術,而且還要練的“活”。
基本技術是戰術的前提和基礎。
基本技術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戰術運用的程度,如果基本技術掌握的越正確、越熟練、越全面,那麼戰術的運用也越靈活、變化越多、效果越好。相反,如果基本技術掌握的不夠好、不熟練、不夠全面,那麼戰術的運用就會單調和死板,爭勝的機會也就越少。
因此,我們要對基本技術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有的人想走捷徑,不去認真苦練基本技術而是只練幾個“絕招”急於求成,結果是造成姿勢不正確或動作不協調又或基本技術不踏實,這樣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就很難再有提高和進步,要想當個高水平的運動員則非常困難了。
--------------------------------------------------------------------------------
乒乓球是一項具有多種類型打法的運動項目。由於類型打法不同,其基本技術也有所不同。
握拍法
握拍方法有「直拍」和「橫拍」兩者。這兩種握拍法又由於打法特點不同而在具體握法上有所差別。
直拍握拍法
執筆式(直板):
盛行於亞洲各國,握拍時正面以拇指和食指夾住球拍;反面以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於背面支撐,背面三指伸直或彎曲視打法而定。
即球拍柄右側貼在食指的第三關節處,以食指的第二關節壓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關節自然向內彎屈。拇指的第一關節壓住球拍的左肩(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要適中)。其他三指自然彎屈斜重疊,以中指第一指節托於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穩。
(※握拍不宜過深,會影響手腕的靈活運用。)
橫拍握拍法
握手式(刀板):
盛行於歐洲各國,握拍時類似握手方式握住球拍,拇指和食指握正、反兩面;剩下三指握住拍柄。
橫拍攻擊型(包括快攻和弧圈兩種)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結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
但可分為淺握和深握兩種。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而深握則是虎口緊貼球拍。
--------------------------------------------------------------------------------
. 發球與接發球
1.發球
發球和接發球是乒乓球的重要技術之一。發、接、搶(發球後的搶攻或搶拉),在乒乓球運動中一般稱為前三板球,它在比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反手發急球 其特點是球速快,弧線低而長,是快攻打法常用的發球之一。
反手發急下旋球 其特點是球速快,弧線低,落點遠;且具有下旋,對方接發球時不易借力,回球容易托高,利於自己在發球後進行搶攻。
反手發輕球 (短球) 其特點是力量輕,落點近網。可迫使對方身體進台接球,難以發力進攻;配合發急球,易為發球搶攻創造更多的機會。
正手發 " 奔 " 球 其特點是球速快,落點遠,具有較強的右側上旋。在對方台面著台後,既前衝,又向右拐彎,易造成對方漏擊或出高球。這種發球常為直握拍者所運用。
反手發右側
上、下旋球 其特點是有較強的右側上、下旋,且兩者旋轉差距大,對方回球飛行弧線易向右側偏拐。
側身正手發左
側上、下旋球 其特點是左側上、下旋轉強,兩者旋轉差距大,對方回球的飛行弧線易向左側偏拐,利於側身進攻。
一、重要發球規則:
球置於掌上時,手掌須平直打開,四指併攏,拇指分開。
發球時須將球垂直上拋至少16公分。
發球時,球必須在發球側檯面的底線及其延長縣的後方。
球員發球時應讓裁判能看清發球動作。
單打比賽時,球必須先接觸自己檯面,然後直接越過球網,進入對方球檯內。
雙打比賽時,球須先接觸發球方右側檯面,然後直接越過球網,進入對方右側球檯內(即發對角線)。
--------------------------------------------------------------------------------
二、球的旋轉與前進方向:
不旋轉球:
上旋球:
下旋球:
側(左、右)旋球:
--------------------------------------------------------------------------------
三、發旋轉球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發上旋球(抽球發球):落在對方檯面上的球,高度較低、距離較遠。
動作要領(正手):
向後引拍:球拍後引,移至較高位置,此時右手肘不可伸直。
揮拍:好像將球向上擦似的,球拍用力向上方揮出,充分扭轉腰部,感覺球拍順著球的方向移動。
擊球:在球上拋的同時,自由手靠進身體,同時腰稍稍扭轉並揮出球拍,然後將重心移至左腳,在擊球的瞬間,球拍握得較深,同時運用手腕力量,配合手肘、肩膀、腰部的扭轉最佳。
注意事項:
球的第一落點最好落在自己球檯的底線附近。
球的第一落點的入射角(球進入球檯面的角度)盡可能的縮小。
反手發上旋球時,因為沒有向後引拍的動作,所以必須扭動右肩,帶動上身的扭轉。
發下旋球(切球發球):落在對方檯面上的球,高度較高、距離較近。
動作要領(正手):
自由手將球輕拋起後,持拍手向後上方引拍,拍型稍立或微前傾。
持拍手向前下方揮擺,擊球前拍面稍平,擊球時手腕發力摩擦球的後下方。
注意事項:
發球時,球的落點應在近網處,並降低擊球點(最好與網同高)。
手腕要放鬆,出手要迅速。
揮拍時肘不可伸直,腋下不可過度張開。
揮拍感覺好像要把球撈起來似的,以水平拍面揮拍。
發側旋球:
動作要領(正手):
自由手將球輕拋起後,持拍手向後上方引拍,拍型直立並拍面向側面。
持拍手向前下方揮擺,擊球前球拍直立並拍面向側面,擊球時手腕發力摩擦球的側面。
注意事項:
觸球時感覺像在身體前方將球向旁邊拉引,快速擦球。
必須讓球拍保持直立。
反手的側旋發球必須充分扭轉身體,並且全力扭轉手腕。
發側旋球時應特別注意球的落點。
--------------------------------------------------------------------------------
2.接發球
發球和接發球是乒乓球比賽一開始就出現的矛盾對立的雙方。一方要通過發球爭得主動,另一方則要通過接發球達到以下目的:接發球直接搶攻或搶拉;結合自己打法特點,變被動為主動,為第四板進攻創造條件;最低要求是不"吃"發球,控制對方,不讓其打出發球搶攻或搶拉。
【接發球的方法】
1.從來球旋轉的相反方向回接:來球是上旋,回擊時拍形稍前傾,往前下方回擊來球的中上部;來球是下旋,回擊時拍形稍仰,往前上方回擊來球的中下部;如來球是側上、下旋,除按處理上、下旋的動作回擊外,還要調整拍面方向,以抵消其側旋。
2.對側上、下旋球用逆側旋轉和順側旋轉的方法回擊。
四、接發球的要領:
接發球的準備姿勢:
背脊挺直微向前傾,雙腳距離大於肩寬,重心置於腳尖,兩膝輕微彎曲。
雙手張開大致與肩同寬,保持在比球檯面稍高位置,兩肘保持約90度,輕握球拍,拍面大致與地面垂直。
球拍與對方發球的方向成直角。
仔細注視對方,迅速判斷球的旋轉及方向。
各種接發球的要領:
接上旋球:
拍面必須向下觸球且在球的上升期擊球。
收緊腋下做小幅度揮拍的短打。
腋下不要張開,以手肘為中心來揮拍,在觸球時加上輕微的推力,使球落在對方球檯面時反彈較低。
接下旋球:
拍面必須向上觸球,擊球點在球彈跳頂點附近,但攻擊型選手必須在上升期擊球(抽球)。
揮拍時,球拍面好像拖著球的底部運轉一樣。
利用抽球還擊時,必須充分利用腰部及手腕的力量擊球。
接側旋球:
接側旋球必須調整球拍的角度來接球。
拍面調整的方向與發球者拍面角度成鏡面對稱。
擊球點是球彈起之際,觸球時將球輕輕推出。
--------------------------------------------------------------------------------
反手推擋
一、站位與基本姿勢:
離檯約30~40公分,於左半檯三分之一處。(右手執直板)
兩腳開立比肩略寬,右腳稍前與左角相差半個腳掌(兩腳平行亦可)。
上體稍前傾,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兩膝微屈。
拍呈半橫狀,拍面與球檯約成90度(垂直)。
握拍時食指稍用力,拇指放鬆。
上臂與肘關節自然靠近身體右側(右手持拍),上臂與前臂約呈100度左右,肩膀放鬆。
--------------------------------------------------------------------------------
二、各種推擋球之特點、作用及其使用時機:
快推:
特點及作用:回球速度快,有斜、直線變化,推兩角或空檔,使對方直接失誤或露出破綻。
使用時機:一般用於對付旋轉較弱的拉球、推擋球與中等力量的突擊。
加力推:
特點及作用:回球力量重,球速快,有落點變化,比賽中用加力推擋,可迫使對方離檯後退,爭取主動。
使用時機:適用於對付速度較慢、旋轉力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較輕的攻球及推擋。
推擠:
特點及作用:回球略帶側下旋,弧線低、角度大。使用推擠可增大對方進攻難度,創造反攻機會。
使用時機:對付弧圈球或對攻,推擋須與加力推變化配合,才能發揮較大作用。
擋球:
特點及作用:被動的打法,但如配合球拍角度之變化將球擋向兩角或空檔,可化被動為主動,或因回球快速使對手產生失誤。
使用時機:對付強攻或快速抽球。
--------------------------------------------------------------------------------
三、基本推擋之要領:★★
先視來球設定擊球點(大約與球網同高),當球飛來時即向擊球點伸出球拍擊球。
擊球時須以食指用力,使球拍角度約成90度(或略為前傾)。
球拍觸球後,把球拍正確地向著送球線以肘部前推5-10公分擊球(短推球)。
擊球後迅速恢復到基本姿勢,準備擊下一球。
擊球時身體不宜過度緊張,球拍亦不可緊握。
重心應在身體中央,並由上而下注視擊球點。
推強球時身體與球檯應離40-60公分,並抓住球彈跳的最高點擊球,右手肘用力伸出至肘關節完全伸直為止。
--------------------------------------------------------------------------------
正手平擊球
一、預備姿勢:
眼睛緊盯著球,上身略向前傾,兩膝微彎保持彈性。
兩手肘大致保持90度,手腕放鬆。
雙腳距離略大於肩寬,左腳稍前、右腳稍後(右手持拍者),重心置於腳尖,呈半蹲狀。
球拍高度置於胸、腹之間。
--------------------------------------------------------------------------------
二、動作要領:
揮拍需借助腰部的力量:
手肘保持90度,以腰部扭轉向後引拍。
自由手(未持拍手)隨腰部扭轉自然擺動,但不可任意晃動,向後引拍時,將重心置於右腳尖。
揮拍向前時,以腰部為中心扭轉上身(腋下不可張開。)
以手肘為主力揮拍擊球:
不可扭動肩膀揮拍。
右手肘保持一定角度,拍面較易穩定。
揮拍時重心須由後向前移動:
向前揮拍時,將原放在右腳尖的重心,在擊球的瞬間移至左腳。
球拍順勢抬到臉的高度,左腳大約承受2/3體重。
原則上拍面應與桌面垂直,並以45度向斜上揮拍。
--------------------------------------------------------------------------------
雙打
雙打在乒乓球比賽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乒乓球七個正式比賽項目中,雙打就佔三項。在女子團體賽中還有一場雙打,而這場雙打,在雙方技術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往往對勝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雙打的特點和配對
1. 在站位和走位的方式上,兩人最好具有不同的特點,以利於靈活地交換擊球位置。
2. 技術上各種比較有利的配對是:
A. 一人左手握拍,一人右手握拍。
B. 一人為近台快攻,一人為中台攻擊 ( 最好還能拉弧圈球 )。
C. 兩個削、攻結合型。
--------------------------------------------------------------------------------
【雙打的技術】
★發球與發球搶攻
由於雙打的接發球範圍比單打縮小了一半,因而給接發球搶攻(或搶拉)提供了比較有利的條件。為了壓抑對方的接發球搶攻(搶拉)和有利於本方的發球搶攻。
★接發球與接發球搶攻(或搶拉)
由於雙打接發球的範圍較小,來球落點較易判斷,稍作移動即可搶佔合理的擊球位置,而且接發球的落點又不受發球區的限制,因此,應當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在接發球時搶攻或搶拉,以爭取主動。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