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讨论][分享]攻球技术新论

kh980520 2008-11-25 10:46:00

特别说明:本帖篇幅较长,回复必有收获,慢慢看学习中,本人也在不断消化这些内容

正手攻球篇
 

一、正手攻球

  (一)特点和作用

  正手攻球是快攻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亦是各种打法都应具备的一种得分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称为快攻运动员的生命,决定其水平和发展前途。一名快攻运动员,其技术风格是否鲜明、突出,主要取决于正手攻球威力的大小。正手攻球不受身体的妨碍,可发挥全身之力,其威力可置对方于死地。

  (二)要求

  1、以快为主、以近台为主,兼具一定的中台进攻能力。
  2、具有连续进攻的能力。该发力时,有一板能置对方于死地的技术。
  3、适应各种不同的来球(包括落点、旋转、速度、力量、弧线和节奏等)。

  (三)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将按正手快攻、快点、快拉、突击、扣杀、杀高球、中远台攻球、快带和攻打弧圈球的顺序分别叙之。
  1、正手快攻:是中国快攻打法运动员最基本的技术,亦是平时最常练的技术。具有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的特点。其动作要领如下:
  (1)引拍动作(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与肩同宽或稍宽, 两膝微屈,右脚稍后;身体略右侧,重心在右脚。前臂在腰的带动下横摆(忌大臂后拉抬肘),引拍适度(防止引拍过大或过小)。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屈,约120度。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略前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忌过分上翘与下吊)。
  (2)击球动作:球渐近身前,右脚稍用力蹬地、膝、髋稍向前挺,腰向左转,带动手臂向前挥动迎球。触球瞬间,前臂用力收缩,向前打为主、略带摩擦:在来球的上升或高点期触球,击球的中上部。手腕辅以发力,调节好拍形,触球瞬间有一摩擦球的动作。直握拍者,拇指稍用力压拍,控制拍形,中指和无名指辅助发力并决定发力方向,横握拍者靠食指调节弧线。
  (3)结束动作:球出手,整个手臂立即放松;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左侧才渐停止;身体重心已移至左脚(不要超过左脚),身体前倾角度增加。此时,应迅速转入回击下板球的准备,注意对方的击球动作,迅速调整自己身体的重心和步法。
  (4)易犯错误和改正方法
  ①架肘:多与两脚平站有关,引拍时大臂直向后拉,肘高、肩高。此动作怕半高球(与肩差不多高的球)和离身球,遇强烈的下旋来球亦难以提拉起来。但是,该动作在侧身攻时移位小,击球角度大。
  改正方法:肩放松,站位应右脚稍后,身体略右侧;引拍时要求前臂横摆(即大臂旋后,不要直向后拉)。还可多打些离身球,让肩部放松,击球点位置稍远些,从而达到改正错误动作的目的。
  ②手腕过分僵硬,或上翘、或下吊,影响了手腕的灵活性。通过讲授和挥拍练习,使其对正确的手腕动作有所感觉,然后再上台练习慢慢体会。
  ③击球动作过直、过硬,攻球的弧线不好,常使球直通通地出界或下网。应对运动员进行击球原理的教育,使其明白“打”、“摩”结合的道理,注意摩擦球的动作。
  ④拍形后仰,攻球时有一翻腕动作,攻打强烈上旋或弧圈球时易出界。使运动员明白道理后,慢慢将拍形微向前倾。为此,应让其多攻打弧圈球,在实践中纠正拍形。
  ⑤只有手臂动作,无有腰、腿的配合,击球过程中重心始终站在一只脚上。动作显得不协调,发不了力,还影响与其它技术的配合,影响步法的快速移动。
  改正方法:从徒手动作开始,强调击球动作中的转腰动作,强调重心的交换,在单线基本技术练习中,要求必须有身体重心的交换,不允许站死了打球。

  2、正手快点
  正手快点是用于攻击台内小球的技术。比赛中,为限制对方的进攻,常用小球来控制对方。因此,掌握好快点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动作小、速度快、线路活,是快点的技术要求。其具体动作要点如下:
  (1)上身、右足和前臂在同一时间内到达球台右前方,上身靠近球台,前臂伸进台内,举拍稍高,将击球时,手腕配合小臂先向后有一小绕环动作,再向前上方挥动,将球击出。一般击球的最高点。应注意根据来球旋转、高低,调节好拍形和动作以制造合理的弧线。手腕动作尤为重要。
  (2)来球下旋强烈,拍面可适当后仰,触球中下部,手腕配合前臂向前上方挥动;来球略带下旋,拍面基本与台面垂直,触球中部,手腕在向前发力的同时稍向上摩擦球;来球上旋,拍的位置应稍高于来球,或与来球在同一水平线上,拍面可适当前倾,触球中上部,手腕向前发力为主。
  (3)来球越偏球台右方,右脚跨出的步子亦越大;来球位于球台中右方,左足可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右足跟着移半步。
  (4)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①不看来球旋转、高低,用同样动作、拍形攻球。
  改正方法:在思想上明确,必须依不同来球,变化击球动作。采用多球练习,供不同旋转和高低的来球,要求运动员依球变化动作和拍形。
  ②上身不前移,只出手臂击球。常导致手臂伸得过直,控制球能力低、难发力。
  改正方法:在台前先做徒手动作练习,强调上身、右足和前臂应在同一时间到达球台右前方。待徒手动作熟练后,再用多球训练,强调之处同上。发现上身不前移时,需做几个徒手动作练习后,再转入多球训练。供球者可有意多供一些特别短的小球,以促进运动员改正上身不前移的错误动作。
  ③手腕僵硬,妨碍发力,影响调节弧线。引起手腕僵硬的原因很多,改正方法应对症下药。如:因握拍法有问题,应适当改进握拍方法;因手腕关节不灵活,应加强腕关节灵活性的训练;因引拍时手腕过分上翘或下吊,应适当改进引拍动作。

  3、正手快拉
  快攻运动员对付削球时的技术,具有速度较快、动作较小、线路较活,并与突击动作较接近的特点。
  快拉与快攻动作的不同之处是,引拍时,身体重心稍下降,球拍略低于球,触球瞬间撞击结合摩擦,触球中部(来球下旋强烈时,触球中下部),击球时间为下降前期,触球瞬间手腕有一向上摩擦球的动作。
  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身体重心高,球拍位置过高,影响向上挥拍提拉球的动作,容易吃转。
  改正方法:先徒手练习,体会正确动作,然后再上台练习,陪练者可适当多送强烈下旋球,迫其降低重心拉球。
  (2)撞球多、摩擦球少,遇强烈下旋来球时易下网。
  改正方法:先让运动员搞清快拉的动作要领、明确快拉与快攻的区别,然后适当多安排一些和削球选手的练习。
  (3)拍形固定、一律前倾,遇强烈下旋球时往往拉不起来。
  改正方法:理论上明确,应根据来球的不同旋转和高低调节拾形;实践中体会。

  4、正手突击
  突击,也叫低球起板,是对付下旋球的一种主攻技术。具有速度快、突然性强、有一定力量的特点。其动作要点如下。
  (1)视来球高低和下旋力的强弱,决定拍形和发力方向。来球下旋强烈,拍形可稍后仰,触球中下部,在向前打球的同时,多向上用力摩擦球;来球稍带下旋,拍形可与台面垂直(或稍稍后仰),触球中部或中部略偏下,向前上方用力;来球不转,拍形可稍前倾,触球中部略偏上,用力方向以向前为主。
  (2)击球时间为高点期或上升后期。
  (3)在腿、腰和大臂协调发力的基础上,以前臂发力为主。触球瞬间
[/hide]
[此贴子已经被乒乓小匠于2011-1-7 9:05:31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507条评论

小庄227 2008-11-25 10:52:00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狂飚 2008-11-25 10:56:00
谢谢楼主辛勤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h980520 楼主 2008-11-25 10:57:00

正手攻球篇补充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0:58:2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h980520 楼主 2008-11-25 11:00:00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2:33:2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26405l 2008-11-25 11:00:00
来看看.
成功交易对象:K041YG、wdc8888、sea_boll、假牙齿、xhx、阿古、zhoulihui、sgjtwlm、sbeef、爱在米兰、yini99、紫龙0505、yangguanl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h980520 楼主 2008-11-25 11:20:00

二、侧身正手攻球

 

  (一)特点和作用
  侧身攻球,需移动脚步,从这点看,似乎比正手攻球的难度大、但是,移步又可以增大击球的力量。特别是移步侧身后,正手的位置完全让开,所以,更利于发挥整个身体的力量。另外,侧身攻球还往往使对方难以判断攻球的线路。侧身攻球,不仅可以弥补反手进攻能力较弱的运动员之不足,而且,即使是擅长反手攻球的人,也不能不重视侧身攻球。在某种意义上讲,侧身攻球的多少甚至可以标志着进攻能力的强弱,尤其是对以攻为主的运动负来说,更是如此。
  (二)要求
  1、掌握好侧身移步的时间:过早移步,易被对方察觉,突袭空当;起步过晚,又会贻误了攻球的最佳时间。一般应在球触对方球拍瞬间即开始起步侧身为好。
  2、侧身的步法要快(具体侧身时的步法,在步法一节详谈),侧身后应具备连续进攻的能力(包括扑打右方空当)。
  3、不断提高侧身攻球的战术意识,减少或避免盲目侧身。侧身攻球不是一项孤立的技术、一定要明确它和其它技术的联系,明确运用侧身攻的方法。
  (三)动作要点基本与正手攻球相同,此不赘述。

  三、反手攻球

  (一)特点和作用
  反手攻球受身体妨碍,一般不似正手攻球力量大。但是,反手攻球具有出手快、突然性强的特点。从目前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看,不论什么打法的运动员,都必须掌握反手攻球。
  (二)要求
  1、能快抽,能发力,遇到反手位突然出现的机会球来不及侧身攻时,反手能发力攻击。
  2、能近台、能中台;能攻下旋球、能攻上旋球。如扑正手位后,再回到反手位,往往远离球台,此时反手有一板攻球常可化险为夷。
  3、应具备发球抢攻、搓中突击、接发球抢攻和带打弧圈球的能力。
  (三)动作要点

  二、直拍反手攻球

  (1)引拍动作:两脚开立(初学者可右脚稍前),体略左侧,右髋和腰右侧略向左后方压转重心,双膝微屈,前臂稍向后摆,举拍稍高。
  (2)击球动作:宽髋关节略向右转,前臂向右前方用力,肘部内收,左肩稍向后拉,击球中部稍偏左侧,手腕辅助发力,稍带摩擦球,食指掌握好拍形,拍后中指决定发力方向。
  (3)结束动作,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右侧前下方渐止。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
  (4)动作关键
  ①收肘:发力时,切忌肘部支出横拉,攻球侧旋。
  ②触球瞬间,手腕有一向前上方的摩擦球动作。
  ③善于运用腰、髋的动作。
  ④扫抽高半球时,引拍动作稍加大向左的距离,球拍带动手臂随球高举(切忌肘部高举),拍形前倾,向前下方用力抽击。应充分发挥腰、髋的转体动作。
  ⑤遇台内或近台旋转不强且稍高于网的球时,可进行弹击。前臂手腕放松,略向后引,手腕先后屈再向右前方甩出,动作小,爆发力强。
  2、横拍反手攻球
  (1)引拍动作:腰、髋略向左转的同时,带动前臂略向后引拍,手腕稍后屈。
  (2)击球动作,在腰、髋略向右转的同时,前臂手腕向前右方发力,触球中部或中上部。前臂和手掌背部的运行方向决定击球的方向,拇指控制拍形和击球弧线。
  (3)反手快拨是横拍进攻型选手用来对付上旋来球的一项相持性技术,具有站位近、动作小、快速、稳健的特点,前臂发力为主,在借力中发力,击球时间为上升期,触球中上部。
  (4)反手弹击,即在台内或近台出现了略高于网的无旋转或旋转较弱的球时,手腕速向后做一小动作引拍,然后急速向前爆发用力将球弹出。击球时间为高点期。近年来,欧洲横拍的弹球技术有较大发展,如瑞典队的瓦尔德内尔,反手在拉弧圈或对攻中,偶有一板弹击,因节奏突变,常使对方防不胜防。

  3、反手攻击不同来球时的技术要点
  攻击下旋球时,球拍略低于来球,在向前打球的同时有一向上摩擦球的动作,使球既有向前的速度,又有适宜的弧线。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攻打上旋球时,球拍应高于来球(或与来球同高),力求盖住球,击球中上部,协同身体重心之力,以前臂向前发力为主,动作相对固定。攻台内球时,当脚步和身体重心到位后,手腕有一向后的小引拍动作,一般在高点期击球,以手腕的爆发力为主,配合手指的调节。

  4、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发力时,肘部支出,攻球侧旋。难于发大力攻球,高球压不下来,无法攻至对方反手大角度。
   改正方法: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徒手动作,体会支肘与收肘的动作区别,记住肌肉感觉。上台练习以攻斜线为主,着重体会收肘动作,触球部位稍偏球左侧些。
  (2)单纯用手臂攻球,无有腰、髋、腹、腿部动作的配合,动作不协调,难于发大力,管不住球。
  改正方法:观摩正确动作,练习正确的挥拍动作,着重体会腰、髋、腹、腿部的动作。上台练习应特别注意身体重心的交换。因为重心的交换往往是腰、髋、腹和腿部动作的结果。
  (3)手臂下沉过多,难于向前迎球,只能从球底部向上拉、速度慢、力量小、易出界。
  改正方法:明确90年代攻球动作的特点,多看现代优秀运动员的反手攻球动作,可适当多安排些攻打弧圈球的练习,以提高反手攻球的手位。

[/hide]

[此贴子已经被乒乓小匠于2011-1-7 9:06:4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夜空繁星 2008-11-25 12:10:00
都很实用,学习 支持
心里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   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h980520 楼主 2008-11-25 12:35:00
弧圈球技术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h980520 楼主 2008-11-25 12:36:00
四、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