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弧旋球文章精选21篇(1)

suifuyi 2008-12-13 11:26:00

目录:>

(1)

打摩式弧圈球技术及应用

关于反手高吊弧圈球的技术细节

关于前冲弧圈球的打法

弧圈球打法的特点是什么

(2)

得到前八一省队专业运动员指点的弧圈球动作要领

我对弧圈球技术动作的分解与合成、内在发力机制的浅见

(3)

弧圈球与反胶球拍(一)

弧旋球技术图解

业余选手如何练习连续拉弧圈

教你一招之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

(4)

教你一招之说说正手拉球的击球部位

台内弧圈球技术

为高吊弧圈蚱椒?

(5)

要不要练弧圈球

浅谈业余选手怎样学习弧圈球技术

(6)

怎样拉弧圈球

怎样拉正手侧旋弧圈球

怎样拉正手加转弧圈球

(7)

正手弧圈的高级应用

业余选手正手弧圈球发力解析

正手拉球的发力动作

(1) 打摩式弧圈球技术及应用

随着乒乓球对抗力量和速度的日益加强,单纯以摩擦为主撞击为辅的弧圈球越来越为人所适应;如果打出的弧圈球没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甚至会被对方反拉!

解决的办法并不是增加撞击减少摩擦(那是发力攻),而是增加撞击的同时保持原有弧圈的摩擦,这就是打摩式弧圈球。从中我们看到:传统弧圈以摩擦为主;发力攻以撞击为主;打摩式弧圈是既撞击又摩擦;所以说打摩式弧圈的手臂发力与前两者不同,比前两者更加复杂且难以掌握。只有在掌握了前两者以后,才有可能有手感去练习打摩式弧圈。

打摩式弧圈的发力顺序:发挥整个大臂前臂及肩背肌的力量去打击球,触球时再快收前臂发力摩擦,手腕较固定稍辅助发力摩擦,才有可能做到又打又摩。因为大臂力量较前臂大,而前臂速度较大臂快,才有可能在大臂撞击时用更快的前臂发力收缩摩擦,才能发挥撞击和摩擦的极限。单靠大臂去发力撞击和摩擦不行,单靠前臂也不行;靠大前臂同时发力撞摩也不行;后三者往往在撞击球后球已脱板,不可能再摩擦到球;所以一定要分工合作,打摩式弧圈才有可能。

关于反手高吊弧圈球的技术细节

  在许多初学者中正手的进攻技术已经入门,攻、拉、撇、拨等技术都已经能够掌握。但是对反手位的来球办法却不是很多。尤其是对反手位较强烈的下旋球,即使出台却还是采用搓长的办法。这样一来,不但给自己延误了战机,丧失了争取主动的机会,而且还会给对手造成机会。

  有很多朋友对我说,我不是不想拉起来而是怕失误。一开始我也是这样的,所以我在这里为大家讲解一下反手高吊弧圈球的技术应用。这里不为大家讲解前冲弧圈球,是根据我们平时常用的打法一般情况下先将球拉起来,而很少会有人直接给你让你舒舒服服能够起板的球(对手失误除外),所以你最好的办法还是用一板高吊弧圈球过渡一下比较合理。具体的技术细节是:身体距台0.5-1米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拉出台的球最舒服。如果你要是还觉得球比较短的话,我想还是采用摆短比较合理一些。由腹部位置开始引拍,拍型大约呈60度角,注意摩擦(由下旋变上旋),引拍至胸部自然将拍型角度调整为40度左右向前发力(加强回球的旋转和力量),待球击出后臂向前舒展至还原。注意:必须是由腰部开始发力,否则单纯使用臂部力量将无法利用全部力量,使回球的旋转和速度将大达折扣。

关于前冲弧圈球的打法

众所周知,在乒乓球技术中前冲弧圈球在主动得分上占有很大比例,尤其以弧圈球打法与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为特别重要的技术。但是有许多朋友经常向我提到拉冲的时候常有失误,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于基本功不是很扎实。在前冲弧圈球的技术细节上有缺陷。

首先,做一个技术动作的姿势应保持定型,而根据不同力量与旋转的来球是要靠手腕来保持拍型,控制球路的所以在保持动作定型的前提下要掌握好手腕的控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球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球感是打好球的关键。

一般来说拉前冲弧圈球事要在球的高点期和下降前期,拍型要保持在30度角左右,挥臂应以向前为主向上为辅,由腿开始发力,至腰、臂、手腕。在球与拍接触的一瞬间应尽量使球与胶皮摩擦,以产生强烈旋转。拍与球接触的瞬间手腕的动作要快,以得到较快的速度。注意在拉前冲提高正手拉球力量的几点注意事项。

  九运会乒乓球比赛,在技术上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随着人们对大球竞技认识的。深入和实践中适应性的不断增强,大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特点也表现得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由击球力量所产生的球速状态变成了致胜的更加重要的因素,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正手进攻的杀伤力,往往会成为衡量顶尖高手实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本次比赛的统计结果表明,王励勤正手连续拉球平均1.4板可以决出胜负,而孔令辉要用1.6板才行。很明显,因为主动拉板数的增加,自己失误和对手反攻的概率也在随之增加,使主动性的威胁下降。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就影响正手拉球质量的

几点注意事项略加说明。

1、拉手适当放开。

  在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

  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量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

  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

  有许多人在正手拉球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腰腿的力量,总是试图通过较大幅度的预蹲,来拉长股四头肌,为最后发力创造条件。但是,乒乓球拉球的发力毕竟不同于推铅球,它是一种速度非常快的发力方式。如果蹲得过低,在很多时候,还没等抬起来,拉球已经结束了,最后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影响拉球的速度质量。

6、击球瞬间手腕内收。

  手腕在击球前,应该相对放松,但击球瞬间,要有力量非常集中、但动作不是很大的内收动作,这样容易使力量更为集中,动量传递的效果发挥得更好,真正体现出鞭打的效果。同时,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指要突然抓紧球拍,使发力有一个牢固的支点。直板运动员要体会中指顶住球板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发力最后作用在球板上。

7、多练小负重的快速力量。

  要想提高拉球的力量,除了花大功夫熟练掌握拉球的发力技巧、使技术更合理外,适当进行一般力量训练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专项力量与一般力量虽然不会有线性关系,但一般力量总归是一个基础。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负重不要过大,以多次数,短时间,多组数的联系为宜。对年龄较小的青少年运动员最好选择克服自身体重的方法进行练习,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纵跳等。有时也可与专项训练结合在一起,如持重拍进行拉球徒手动作的练习,拉橡皮筋等。这样,既可以练习一般力量,又练到了专项。

8、练习步骤先上后下。

  在体会拉球发力的开始阶段,先用拉上旋球或不转球来练习。因为拉上旋球不必过多的考虑摩擦效果,多一点击打对准确性的影响要小于下旋球,这样更容易体会向前发力。而拉下旋球时,必须要有很好的摩擦效果,才能保证球过网上台,所以不容易体会击打和向前发力的感觉。在击球时间上,先练定点的上旋高点期拉球,待体会到拉球能发上力了,在练习各种时间的调整拉球。为了保证联系的密度,先练习用多球拉,在过渡到多球单练和单球拉。

  附带说上一句,拉削球更能体会拉球时往前走的距离感。反过来说,削拉球的感觉是检验拉球质量最好的“试金石”。

弧圈球打法的特点是什么?

 弧圈球打法分为弧圈结合快攻(简称弧快)和快攻结合弧圈(简称快弧〕两大类。弧快打法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运动员使用反胶海绵球拍,是当前世界乒坛的主流打法。它的特点是旋转强、速度快、攻势猛、威胁大。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孔令辉、马林、王楠等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属此种打法。其中横板弧快打法站位中、近台,以弧圈球为主要的得分手段。该打法既有强烈的旋转,又有较快的速度,同时辅助以快攻技术。其战术思想是以弧圈球和扣杀来攻击对方,并利用发球、搓球、快拨、快撕等手段为拉弧圈球和扣杀创造条件。直拍弧快打法站位中、近台,以正手弧圈球进攻为主要得分手段,反手用推挡或横打技术作为辅助的进攻手段。其战术指导思想是以旋转变化来控制对方,并利用发球,搓球、推挡和反手横打技术为正手拉出强烈弧圈球创造条件。

  快弧打法运动员站位较近,把近合快攻技术与弧圈球技术结合在一起,通常使用反胶海绵拍或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海绵球拍。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旋转强、线路活、攻势猛。著名选手王涛、阎森、邓亚萍、陈静等属于该种打法。其中横拍快弧打法站位中、近台,反手以快攻为主,正手能拉能扣,有的以前冲弧圈球为主,有的则以快攻为主,弧圈球是用以进攻的一项重要技术,并在被动时用来相持和过渡。直拍快弧打法使用反胶球拍,把速度和旋转结合在一厄相辅相眈但仍以快为主。正手以前冲弧圈球为主要得分手段,反手则以推挡和横打技术作为辅助的进攻手段。

(2) 得到前八一省队专业运动员指点的弧圈球动作要领

  自我感觉以下这段文字将对各位业余球友纠正动作,明确正确的拉球动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方便各位球友阅读,现将昨日本人写成的这段文字做些许修改发表如下:

今天接识了一位前八一省队的女队员,她给咱讲了半个小时课,虽然没有上台试,但真是“与君一席话,胜打十年球”啊,不愧是专业球员,三言两语再加上徒手示范,叫咱如梦初醒啊。

我有前打球时,过分强调动作的“小”,特别是在拉球时,害怕动作大了不能及时还原,动作不能放开,拉球时发力仅依靠转腰,向右后方引拍,转腰向前,大臂微向前摆,然后收缩小臂至左耳部,拉球动作结束时,大臂与身体的角度极小,大臂与小臂的角度也极小,整条手臂没有往前送出,这样拉出的球力量小,拉过去的球只转,不冲。自己捉摸过来捉摸过去也想不出个中原因,而本人的球友多为跟咱一样是打“野球”的,虽得他们指点,但仍不得其法,不胜烦恼。

经这位“教练”的一番指导,我在理论上有了不小的收获,当然要掌握这套动作还需自己的修练了。她告诉我,不能只依靠收缩小臂来拉球,而要用上大臂!而我以前一直担心动作过大不好控制动作,因此一直不管动用大臂。她说,动作大是指不能较好控制自己的动作,而不是一味地把动作收小,这样力量当然就传接不上了!正确的拉球动作应当是(我请教的主要是手上动作,当然重心的交换也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她在指导我打球时一再叮嘱要“迎前”,身体重心要及时转移并跟上,要主动发力打球,不要等球):

引拍时,大臂带动小臂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必须克服后引过多的毛病,随着转腰交换重心,大臂在小臂带动下向前摆动迎球,挥拍时,肘部外侧做弧型运动,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磨擦球,小臂同时要收缩,并有一个较小的收腕动作。而我以前拉球时,大臂基本上不往前迎!我问到这样是否动作大了点,她的回答是:动作要适可而止,她讲,挥拍击球结束后,身体要正对球台,不要左移过多,以免力量不能集中朝前发出,大臂与小臂的夹角大约是150度,大臂与身体的夹角大约是80度,且大臂位于身体前方,手腕在眉心大约正前方,距离眉心大约是40厘米,不能把拍挥到左耳部去,要及时控制住挥拉结束时的动作。这个收尾动作比咱以前的收尾动作是要舒展多了啊,整条手臂有种用力向前甩出去的感觉。我说,我可能在初练这种拉球动作时不能在挥拍结束时控制好自己的动作,可能会挥拍到自己的头部左侧去了,她讲,“控制动作”就体现在要把收尾动作控制住啊,这个就看各自的修行了,照这种动作要领打一段时间,自然就习惯了。

知道咱听了这番话时的感受吗?简直如楚初醒啊!!!难怪咱以前总决觉着发不出力道来呀,干嘛把手臂收得那么紧张,放松了,摆开了,朝前了,控制住了,力量和旋转全都出来了!!!我试了一下,总体感觉这样发力更加容易,但因为咱是业余的, 领会动作要领虽快,但实际打起来,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不过咱已经知道了正确动作的要领,解决了认识上的重要障碍,剩下的就是按这种方法多加练习了,这难道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专业球手打球有一个还原,判断和再启动的过程。而业余球手就比较少还原,动作的连续性以及衔接都比较差,技术繁杂就容易失误。在这种情况专业球手打球有一个还原,判断和再启动的过程。而业余球手就比较少还原,动作的连续性以及衔接都比较差,技术繁杂就容易失误。在这种情况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我终究没能飙得过那辆宝马, 只能眼看着它在夕阳中绝尘而去, 不是我的引擎不好, 而是我的车链子掉了。

7条评论

suifuyi 楼主 2008-12-13 11:46:00
我终究没能飙得过那辆宝马, 只能眼看着它在夕阳中绝尘而去, 不是我的引擎不好, 而是我的车链子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2008-12-13 11:34:00
谢谢楼主朋友转来此文与大家分享,期望能尽快看到后续文章哟。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ifuyi 楼主 2008-12-13 13:55:00
楼主这篇关于防弧的文章体会很深,对防弧打法的球友和研究如何对付防弧的球友都有借鉴意义,特此加精。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终究没能飙得过那辆宝马, 只能眼看着它在夕阳中绝尘而去, 不是我的引擎不好, 而是我的车链子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ifuyi 楼主 2008-12-13 13:55:00
楼主这篇关于防弧的文章体会很深,对防弧打法的球友和研究如何对付防弧的球友都有借鉴意义,特此加精。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终究没能飙得过那辆宝马, 只能眼看着它在夕阳中绝尘而去, 不是我的引擎不好, 而是我的车链子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ifuyi 楼主 2008-12-13 13:55:00
谢谢楼主朋友转来此文与大家分享,期望能尽快看到后续文章哟
我终究没能飙得过那辆宝马, 只能眼看着它在夕阳中绝尘而去, 不是我的引擎不好, 而是我的车链子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谁与争锋777 2009-1-23 08:23:00
用重心控制球
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
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击球时必须放松
协调用力是基础
向前用力是指导
用力支点是关键
鞭打式发力
多体会的比例
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很薄的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11 10:42:00
收藏备用了!贴子很不错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