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灭了

风刀霜剑 2008-12-13 22:54:00
    乒乓球在我国来说是一项普及程度很高的运动项目,之所以普及程度高,第一,是与国家大力提倡乒乓球运动分不开。记得1959年容国团获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股“乒乓球热潮”,1963年,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女少年中大力倡导乒 乓球活动的通知》,促进了全国乒乓球业余训练的普遍开展,培养了一大批开展群众性乒乓球活动的骨干。第二,乒乓球活动的开展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乒乓球运动所需要的场地不是很大,要求也不是很高,在当时的条件下容易得到推广,加上中国人有拿筷子吃饭的生活习惯,便易直握球拍,普及的难度也不是很高。第三, 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乒乓球队从1959年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迅速崛起,成为了威振世界乒坛的一支劲旅,在中国乒乓球队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群众性的乒乓球健身活动中来,据1965年的一份资料统计,当时仅挥拍参加各级乒乓球赛事活动的就达到了9,000 万人。随着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群众性的乒乓球活动也遍地开花,如火如荼。

在千万乒乓球的大军中,儿童少年是一支朝气勃勃的新锐之师,他们除了通过乒乓球来娱乐心身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始终坚持着系统和不间断的训练,并立志成材,他们是今后国家乒乓球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肩负着竞技乒乓的后发优势。


最近,有好几位学生的家长找我聊天,询问小孩参加乒乓球训练的有关情况。说实在的,一方面,我象往常一样,被他们对乒乓球的挚着精神所感动,另一方面,我也为现今乒乓球业余训练的状况所担忧。


客观的说,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部门业余训练的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本属于社会福利性质的业余训练已经转轨,由有偿训练逐步过渡到了完全的市场化。问题不在于市场化本身有什么不对,而在于它对训练系统性和不间断性的巨大冲击。与体育部门业余训练日渐式微的情形相反,社会上完全以 商品化运作方式出现的各种乒乓球训练形式相继问世,并占据了业余训练的半壁江山。有的是冠以某某人的名称而建立起来的乒乓球俱乐部,有的是以某某集团为背景的乒乓球运动学校,他们引进专业队退役的队员担任教练,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扩员,形成了体育职能部门训练体制之外的又一种新的体制,无疑,这种体制弥补了 体育部门原有体制的不足,为渴望成材的、立志成材的儿童少年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平台,扩大了训练面,加快了运动水平的提高。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参加训练的对象基本上是中小学生,当他们一旦跨进训练的大门,就意味着要以牺牲自己的文化学习为代价,尽管学校或俱乐部也承诺开设文化课,但实际上,文化课的机制形同虚设,没有人再去过问还要不要文化学习,就连家长也显得无可奈何。千军万马就拼死在一根独木桥上,要么打进专业队,要么 舍身成仁,无功而返。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需要的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队员,就是从中遴选为数极少的佼佼者,大部分队员不得不望洋兴叹,原来这并不与高校接轨,就算特招你,也还要通过高考并达到规定的录取线,这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或初中文化程度的队员来说,谈何容易。


水平上去了(其实也就是业余水平),学习耽误了,何去何从?不少队员已经面临着两难。还不去计算为打球而付出的巨额资金,以及大人们为此付出的辛劳。即使极少数已经进入专业队的队员,如此低位的文化素养就是拿个世界冠军又能怎样?如果拿人的文化作为竞技成绩的抵押,以牺牲学业为代价来换取金字塔的荣耀,又 有什么意义呢?


体育职能部门不去监管有没有资格兴办训练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不去监管有没有依法推进义务教育,行政机关不管应该管的事情,就是不作为的表现。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长此下去,我们会自己把自己灭了,不是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4:02:39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6条评论

suifuyi 2008-12-14 09:50:00
[em64]
我终究没能飙得过那辆宝马, 只能眼看着它在夕阳中绝尘而去, 不是我的引擎不好, 而是我的车链子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kll001 2008-12-14 11:02:00
[em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双面反胶 2008-12-13 23:02:00
说的真好,一语中的,切中中国体育的要害,其实何只是乒乓球,包括足球,篮球等其它运动项目,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jp570000 2009-2-24 20:21:00

正确的答案要等黄河教练来回答。黄河教练要管理球队,很忙,我们球迷要多理解他。你的这种情况我在比赛中也遇到过,你可以这么解决,你在退到中台拉一板、两板之后,就不要再站在中台继续拉球,因为对方回接弧圈球时弧线压的很低,球不长,你站在中台只能拉下降后期,这是你身体越来越低非常被动的根本原因。这时候你应该快速移动步法到近台,用前冲弧圈冲他,打球的高点期或上升后期,注意线路和落点的变化。   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九月天空 2009-6-15 22:01:0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学无止境! 精英乒乓,我们学习的好地方![/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imengkd手机认证 2011-1-26 20:57:00
[em1002]
再烧点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