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坛名将录之:蔡振华

bullet手机认证 2009-1-24 18:20:00

乒坛名将录之:蔡振华

乒坛名将录之:蔡振华

蔡振华


         蔡振华,1961年9月生,来自江苏无锡,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1972.00——1973.00 江苏省无锡市业余体校乒乓球运动员;

  1973.00——1978.00 江苏省乒乓球队运动员;

  1978.00——1985.06 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

  1985.06——1989.11 被公派意大利国家队教练;

  1989.11——1991.06 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

  1991.06——1997.05 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

  1997.05——1999.05 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

  1999.05——2002.11 乒羽管理中心乒乓球部部长;

  2002.11——2004.11 乒羽管理中心副主任;

  2004.11——2005.08 乒羽管理中心主任兼党委副书记;

  2005.出——2007.04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

  2007.04——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主要技术

  左手横握球拍,正手近台快攻攻结合弧圈球,反手使用防弧胶皮打法,正手弧圈球旋转强、速度快、变化多、威胁大,抢攻积极凶猛。步法好,作风顽强,敢于拚搏,成绩卓越,常常能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奋起搏击,反败为胜,表现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运动成绩

  1979年世乒赛男团冠军;

  1980年第5届亚锦赛男团冠军、男双亚军(与施之皓)、混双第三名(与齐宝香);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双冠军(与李振恃)、男单亚军、男团冠军;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男单亚军、混双第三(与曹燕华)、男团冠军;

  1985年第38届世乒赛混双冠军(与曹燕华)、男双第三(与江嘉良)。

 

      荣誉称号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26年运动生涯中,10次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国家体育荣誉”奖章;

  1983年3月14日,瑞典邮政局发行了第三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两枚纪念邮票,其中一枚为蔡振华比赛场面,他从而成为第一个在国外邮票画面上出现的中国运动员。

  1997年获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

  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执教战绩

  1991年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男团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双冠军;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冠军、男双冠军;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冠军;

  1998年曼谷亚运会六项冠军;

  1998年女子世界杯赛单打冠亚军;

  1998年世界职业巡回赛四个单项的冠亚军;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六项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包揽四项冠军、三项亚军和一项第三;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包揽七项冠军、四项亚军和五项第三;

  2002年男女世界杯赛冠军;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夺四项冠军;

  2003年男子世界杯赛冠军、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四个单项冠军、三项亚军;

  2003年第8届女子世界杯赛包揽冠亚军和第三名;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男女团体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三项冠军,一项亚军,两项第三名。

  执教生涯:拳拳报国心 华彩篇章写传奇

  蔡振华的执教生涯非常辉煌,甚至很多人都说比他的运动员生涯辉煌多了。蔡振华退役之后,先是到意大利去锻炼了三年半,随后在国乒最危机的时刻接手的。应该说这么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长胜不衰,与蔡振华在其中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意大利练兵练成“教父”

  关于蔡振华的退役,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蔡振华刚进国家队的时候,他的球拍就和别人不一样,他的拍子是两面红色胶皮,两面都可以用。第37届世乒赛中,球拍两边均为红色胶皮的蔡振华单骑闯关,连克强敌。尽管决赛中,机缘巧合再次负于郭跃华。但他对瓦尔德内尔的那场胜利,绝对堪称经典。那场球当时的小瓦,他几乎是被蔡振华“玩死”的。两种不同的胶皮,却都是红色。根本无法判断,究竟是哪一面击出的球。也正因为这一连串的不可思议,国际乒联破格首次针对某位球员制定了新规则,那就是:今后球拍两面必须各粘红、黑两色胶色。

  因此蔡振华不得不选择早早退役。作为公派教练,他带着妻子前往意大利,担任这支名不见经传的球队主教练。尽管语言不通,生活习俗差异甚大。但意气风发的蔡振华克服种种困难,一举将队伍成绩带至世乒赛团体第七。蔡振华在意大利的三年半时间里,将该国的乒乓球水平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至今还被意大利乒乓球界称为乒乓教父。

  那些年国内开革开放的路子还没现在这么宽,在意大利的生活比在国内好多了。可1989年当国家队一声召唤,蔡振华毅然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回到了北京。

  上任第一招,治治马文革

  当时国家队的总教练是许绍发,他在好几个候选人里只认准了蔡振华。在蔡振华做球员的时候,许绍发就发现了他身上的帅才,许绍发曾说:“我主管男队后,选了蔡振华当队长,江嘉良当副队长。开始教练组里还有不同意见,觉得他太调皮了,业余时间比较散漫,朋友也多,有时候熄了灯之后还跟施之皓、徐向东、曹燕华偷偷聚在一起聊天。 我知道他调皮,但他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朋友多,也说明他有凝聚力,而且朋友多的人一定不会自私。我当时感觉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非常有个性,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

  中国队这届世乒赛的男团的主力阵容是江嘉良、陈龙灿和滕义,在决赛中,他们0:5惨败给瑞典队,失掉了已保存八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不仅如此,团体失利的中国男队在单项比赛中也未能用最终的胜利来捍卫“世界乒坛霸主”的尊严,男单、男双和混双冠军也分别被瑞典队、德国队和韩国队夺得。国乒迎来最低谷的时期,许绍发也必须要为自己找接班人了。当时,有人向许绍发推荐江嘉良,但许绍发给徐寅生和李富荣报的名字只有蔡振华。

  可蔡振华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刺头。当时队里的情况很不好,能担任骨干的主力也不多,来自天津的马文革是当时惟一的男一号。有一个周六,平时队里早上7点15分集体吃早饭,但蔡振华8点到的时候,才发现马文革姗姗来迟。蔡振华在上午队伍集合训练之前当众批评了马文革,马文革当时就以胃痛为理由要求不训练,蔡振华当时就说:“那你就回天津老家好好休息吧!”——当时距离当年的男乒世界杯只有一个月,刚上任的蔡振华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当然,结局还是是马文革最终向新教练服软认错,蔡振华的铁碗以及威信就此进一步得到巩固。

  执教里程非常辉煌

  经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短暂低迷之后,中国乒乓球队在蔡振华手中逐步又走上了新的辉煌之路。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蔡振华决定将男子双打作为突破口,夺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涛和吕林的肩上,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这块奥运会金牌为中国男队的复苏吹响了号角。而邓亚萍也在本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块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在哥德堡举行。男团比赛吸引了最多的关注,中国队与老冤家瑞典队在决赛中会师,最终心理压力过大的王浩没能顶住瓦尔德内尔的冲击败下阵来,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再次与冠军无缘。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蔡振华教练心中不服,他对记者说:“真恨不得把瑞典队从领奖台上拉下来再打一场。”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是继1961年北京主办第26届世乒赛以来在中国举行的第二届世乒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男队发誓要在家门口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中国队以3-2战胜了瑞典队,再次捧得斯韦思林杯,并包揽了这次比赛的所有金牌。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度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孔令辉、刘国梁等年轻小将的横空出世将中国乒乓球带入了偶像时代。1997年5月蔡振华出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

  当年的第44届世乒赛,中国队在英国的曼彻斯特收获了除男单之外的六块金牌。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金牌,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成为世界乒坛第三位大满贯得主。当时蔡振华率领的中国队,包揽四个单项冠军以及三个亚军和一个第三。

  在2001年的世乒赛上,中国队再次包揽七项冠军。2002年的男女世界杯冠军都被中国球员获得,2003年的第47届世乒赛,中国队获得四个冠军。随后的2003年中国队继续将男女世界杯冠军继续留在我们自己人手中。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获得了除男单之外的三块乒乓球金牌。

  仕途:年轻有为行事低调 五年跨四大步

  蔡振华带中国乒乓球队取得的优异成绩,让上级领导不断发现和挖掘出他身上的领导才能。从2002年年底开始到今年年初,他从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已经升任为体育总局副局长。当然,上级领导在今年4月做出的将蔡振华升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是有重要任务的——那就是要确保乒羽这两大块中国体育优势项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要获得大丰收。

  在中国乒乓球队逐渐走出低谷之后,蔡振华挑选了两位得力的助手分别担任男女主教练后,就不再频繁地在媒体面前亮相,给了刘国梁和施之皓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蔡振华不管事,任命刘国梁为男队主教练就显示出蔡过人的胆识与洞察力——他自己就曾经是一名少帅,而且如不出意外的话,孔令辉将接替施之皓出任女队主教练。2004年年底,总局在考虑乒羽中心主任人选时,确定了让蔡振华来担任的决定,随后战功同样赫赫的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也被任命为副主任。

  “蔡振华以前打球的时候性格很急,但现在则变得很稳,当官以后整个人变了很多。”蔡振华以前在江苏省队时的教练杨光炎分析蔡振华仕途上一路高歌的原因时说,“首先他在乒乓界的威信很高,个人也很有魅力;其次他这个人很有上进心,对自己要求很严,管理上外紧内松,很讲究技巧;还有就是他年龄并不大,跟得上时代,和同事沟通起来很顺利。”

  2005年3月,蔡振华被组织上安排到中央党校学习。当年8月,还在中央党校学习的蔡振华被任命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迫近,关于乒乓球以及羽毛球等中国体育优势项目的备战工作,越来越在战略高度凸现出来。国务院2007年4月4日决定,任命崔大林、蔡振华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奥运会的大舞台上,蔡振华将站在更高的位置来指挥中国体育健儿奋勇前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8:00:57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5条评论

zhaimin 2009-1-24 23:17:00

防弧称霸场下续神话:新掌门人!

防弧称霸场下续神话:新掌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ullet手机认证 楼主 2009-1-24 18:25:00

乒坛名将录之:蔡振华

乒坛名将录之:蔡振华

蔡振华(一)

 

          在36届前,李富荣教练故意隐藏了蔡振华,准备到大赛上使用。蔡振华在36届团体小组赛中却意外输给了前世界单打冠军本格森,但这场意外失利并未支援教练使用他的信心。决赛不出意外是对上届冠军匈牙利队,决赛中教练使用了有一次大赛经验的施之皓打头阵,蔡振华打三号。第一盘,两年对约尼尔保持不败的施意外失利。重担就落到蔡振华身上,如果继续输下去,很可能会落得上届的结果,蔡振华的对手是对方一号主力克兰帕尔,对方对他的换扳发球和抢冲毫无办法,以0:2脆败。在前五盘打成3:2以后,第六盘蔡振华对上对方的猛将盖尔盖伊,在第三局15平的关键时刻,他连发五个球,对方全部猜错而失误。拿下关键一分。第七盘谢赛克再拿一分,中国队终于夺回了斯韦斯林杯。
  单打比赛他一路过关闯进了前四,对手正是团体赛赢过他的本格森,由于对方的生胶对蔡的发球比较有效,蔡一直不好打。经过研究,小蔡抓住了对手的正手位的弱点,先取两局,接下来对方适应了他的抢攻,双方一直咬到了第五局,最后蔡还是凭借关键时刻的抢攻致胜。决赛中蔡奉命让给了老大哥郭跃华,那两年他对郭的战绩占优势的,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4 18:39:3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ullet手机认证 楼主 2009-1-24 18:27:00

蔡振华(二)

 

      蔡振华的成功还有一个因素是当时球拍并未规定两面必须颜色明显不同,所以他使用的是两面均为黑色的胶皮,这就使他的发球更具欺骗性。外国运动员在谈起蔡振华时说,他的球拍简直就是魔杖,是破解不了的。为此国际乒联决定在83年37届世乒赛后规定球拍的两面必须颜色明显不同。这对蔡振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83年五月,蔡振华参加东京举行的37届世乒赛,作为队里的核心,他带领队友顺利拿下所有对手进入决赛。他本人则一盘不失。决赛的对手正是日后二十年的冤家瑞典队。瑞典队由21岁的左手两面弧圈打法的阿佩伊伦、17岁的右手弧圈球结合快攻的瓦尔德内尔、18岁的左手将林德组成 。他们年轻气盛,小瓦已经显示出过人的潜质,在前一年欧锦赛上,几个天才包揽了团体冠军和单打的金银牌。中国队派小将、直板正胶传人江加良打头阵对天才小瓦,小江的战术打在前面,用速度压住 对手,经过激战,小江不负重望拿下关键的一分。拉下来谢赛克失手于他一向很怕的左手阿佩伊伦,蔡振华轻取刚猛有余的林德、小江再度上场,用干净利落的杀高球轻取阿佩。第五盘蔡振华对小瓦,小瓦的手感了得,对蔡的发球并不怕,反过来瓦的发球蔡也不吃,两个人第一局直泡到28平,蔡方取胜,这也看出小瓦未来的潜质。第二局蔡又是苦战过关。
  最后一盘,谢赛克终于打出直板快攻的威风,击败上届淘汰他的林德,报了一箭之仇。中队以5:1取得冠军。这也拉开了中瑞二十多年争霸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ullet手机认证 楼主 2009-1-24 18:29:00

蔡振华(三)

 

       单项比赛,他和范长茂的男双在八进四的时候负于了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和卡利尼茨组合。混双和曹燕华在半决赛负于队友郭跃华和倪夏莲。当然不用说这场球是安排的。
  单打比赛蔡振华的对手一个比一个强,第三轮对手是韩国直板生胶打法的金浣,对方的反手进攻非常凶悍,又不吃他的发球,双方一直缠斗到第五局22平蔡振华才过关。接下来的对手是团体赛的手下败将林德,这一次林德有备而来,快攻打的命中率很高,先下两局,逼到绝路的蔡不得不放慢节奏,对手果然不适应,连续失误,蔡竟然连扳三局反败为胜,赛后林德伤心哭了。
  进入前八以后,对手是日本一号强手斋藤清,对手曾两胜郭跃华,实力很强。上来就先下一城,蔡振华接下来掏了对手的正手进攻,用不同节奏的真假弧圈扰乱对手,果然顺利拿下比赛。四强都是中国队员,最终结果与上届一致,决赛中蔡负于郭。当然场球是真打的,两年前让回来的事没有人提了。着实让其实已经是最后一次机会的小蔡郁闷。
  世乒赛以后,规则正式实施。蔡振华换板发球和真假弧圈失去了威力。在当年世界杯上竟只列第九名。欧洲莫不额手相庆:规则见效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4 18:35:4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ullet手机认证 楼主 2009-1-24 18:32:00

蔡振华(四)
    

       对蔡振华来说,他只有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相持的能力。他并未放弃,在84年瑞典队访华时,他依然战胜了逐渐成熟的小瓦。
  85年38届世乒赛在瑞典队主场哥德堡举行。这次蔡振华只报了男双和混双的比赛。男双比赛他和江加良组合在打进前四以后,遇到捷克老将奥洛夫斯基和潘斯基组合,这届的双打改成了三盘两胜,大大增加了爆冷的可能性。在双方打到15平的关键时刻,蔡振华过于急躁,几次位置不好的发力进攻出界,输掉了比赛。由于另一场男双半决赛另一对中国组合何志文和范长茂也输了球,男双这项冠军告失。
  在男双输球半小时后,失魂落魄的蔡振华来到混双决赛场地。对手是捷克 的潘斯基和赫拉霍娃,对手已经连续淘汰中国三对选手,最后一关的任务落到他和他的搭档身,他的搭档是已经配合了三届的曹燕华,已经失去一姐位置的小曹同样渴望获得这项冠军。由于蔡振华还没有从男双失利中走出来,第一局很快就输了。第二局曹燕华看正规打法不行,干脆用长胶一面接球,结果造成潘斯基连续失误,蔡曹二人夺取了这个来之易的冠军。
  从哥德堡回来以后,年仅24岁的蔡振华因球拍的问题退役,结束了他的辉煌的运动生涯。他没有得到单打冠军,是他最大的遗憾。但他在意大利援外几年以后回到祖国 担负起了中男队的从低谷崛起之路,结果大家都知道 ,开创了中国乒乓球队又一个盛世。目前也官至体育总局副局长。再一次验证了亚军官场得意的规则。
  他当运动员时的雅号是猛张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anpengli 2009-1-26 22:20:00
很成功的教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安阳郝文杰 2009-2-4 12:50:00
金牌教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bus 2009-2-4 11:33:00
我认为徐老、李富荣和老蔡三人是中国乒坛最值得尊敬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ullet手机认证 楼主 2009-2-4 00:44:00

一个真实的蔡振华

 

     2004年11月22日,43岁的蔡振华从中国乒乓球队总教头升任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主任。可能除了足球,国家体育总局还没有哪个项目的中心主任上任能像蔡振华这样引来各方如此强烈的关注。于是,我们走近他,从他身边最亲近的三个人——弟子刘国梁、教练许绍发和妻子黄胜的眼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蔡振华。

    刘国梁:我对他有一种依赖感

    少了蔡导,我多少有点不适应,每天都盼着傍晚时分的“主任专家门诊”开业。每当5时半,训练馆的走廊里就会响起蔡导哗啦啦拿钥匙的开门声,这时我们教练组就在相邻的会议室里开会,听见动静大家相视一笑:解决疑难杂症的“主任专家门诊”开张了。

    包括我在内,几乎所有的教练员对蔡指导都有一种依赖感。在蔡导身边耳濡目染十几年,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和孔令辉从青年队到国家队的时候,因为训练没有达到要求,就被蔡指导给了当头一棒,被罚回二队去了,当时我们就感觉他非常严厉。和其他队员甚至有些教练一样,我很怕蔡导。

    我当队员时印象最深的,就是1996年奥运会之前,蔡指导腰伤发作,动完手术后他就跟我们一起去了扬州封闭训练。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能长时间保持的姿势只有趴着。为了把全队的训练看全,他每天都爬梯子到训练馆二层很窄的过道上,趴在一张床上指挥我们训练。当时的情景对我触动特别大,全队从上到下对蔡指导的精神也都非常佩服,他的这种精神更增强了全队的凝聚力。那届奥运会是我们第一次包揽4枚金牌,按男队当时的情况,能打到这个成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蔡导身上最宝贵的一点,就是他非常严厉的同时,也有很细致的一面。往往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他无微不至的关怀。1999年“尿检风波”时,蔡导非常信任我,“你必须顶住,自己的信心和信念必须坚定,扛过去了,才能证明你是个男子汉。”在我接近崩溃的时候,是他的这句话始终在敲打着我。第45届团体赛,由于受尿检事件的影响,我在决赛中丢了两分,自己非常痛苦,整个队伍也很沉闷。作为总教练,蔡导的压力本身就很大,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王皓输球后,我知道他心里特别难受,但他自己的痛苦和压力很少跟别人说,还反过来安慰我,让我调整心态,尽快摆脱出来。还有像孔令辉第46届团体赛丢两分、雅典奥运会第一次报名落选,包括王楠遇到困难处于低潮的时候,蔡导都会比平时更关注他们。这种关怀的分量和作用,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许绍发:他的冲劲让我选了他

    他当运动员时到了顶峰,当教练也到了顶峰。下一个目标就是当好这个主任,那么,他的事业就非常完美了。

    我主管男队后,选了蔡振华当队长,江嘉良当副队长。开始教练组里还有不同意见,觉得他太调皮了,业余时间比较散漫,朋友也多,有时候熄了灯之后还跟施之皓、徐向东、曹燕华偷偷聚在一起聊天。

    我知道他调皮,但他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朋友多,也说明他有凝聚力,而且朋友多的人一定不会自私。我当时感觉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非常有个性,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

    那时他的腰伤就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最厉害的。但从我1977年当教练起,就没见过他在比赛中放弃过。他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在场上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有伤,不像有些运动员一会捂捂这儿,一会捂捂那儿,马上就让对手看出来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腰才留下那么重的病根。

    1989年,我44岁了,开始考虑接班人的时候,我把几茬优秀运动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个人一定要全面,不仅技术上能钻研,更主要的还是品质、性格和凝聚力。

    当时很多人以为我推荐的第一人选会是江嘉良,其实我提都没提他,我向徐主任(徐寅生)和李局长(李富荣)推荐的是蔡振华,他俩都没有反对。我找蔡振华是在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期间,正好他在意大利国家队的合同也到期了,估计他没想过回国执教,因为国内很多人正想办法往外走。我当时也跟他说清楚,按国内的情况,他还没有教练级别,可能什么都不能给他,连房子都没有。没想到他答应得特别痛快,一刻也没耽搁,一个多月后,就打电话向我报到,说已经回国了。

    1991年千叶世乒赛之后,蔡振华当上了男队主教练。从教练到主教练,也就两年时间。最初,他心里也打过鼓,担心自己到底行不行。我对他说,你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你就能做好。十年来,他碰到的困难比我多得多,一般人可能坚持不下来。他能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是性格造就了他。

    黄胜:嫁给他,就是因为他憨厚诚实

    我原是北京红旗越剧团的演员,对任何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1983年,别人介绍我们认识时,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乒乓球运动员。当我后来得知他特别有名时,心里反倒有点打退堂鼓了:找一个那么有名的人干嘛?应该找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没那么累。但慢慢接触下来,他给我的感觉始终是第一次见面留下的印象:憨厚、诚实,很可靠的一个人。第一次见面时,他脑门全是汗。

    这十几年总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我:你当初是怎么找上老蔡的?我总是说自己命好,但是讲心里话,我跟老蔡结婚时,还有点冒险呢。因为那时候体育市场化还没有开始,不知道将来他能干什么。退役后他没有北京户口,意味着没有粮票、肉票、糖票、布票,没有单位分房子,这些问题都很现实。

    我们在一起二十年,也就刚结婚时过了段轻松的日子。他退役后等着出国,到意大利后,生活条件确实比国内舒服多了。后来队里让他回来当教练,我当时已经怀上蔡意了,如果生在意大利,18岁以后他可以自己选择国籍。老蔡对我说,十年以后,中国肯定比意大利还好。其实我俩都不懂经济,也不懂政治。他当时明明是哄我,我也信了,还信对了。

    刚回来时生活上反差很大,那是我们最苦的一段日子。到北京后住在老蔡朋友借给我们的房子里。后来许指导出国了,腾出房子让我们住,就在训练局对面,离队办公室也就100多米,但他还是经常回不来。有一次,他妈妈的胃疼得厉害,我们也不敢叫他。等老蔡回来时,老人家已经睡着了,屋里的灯关着,他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妈妈床前,也不开灯,老半天没有出来。后来他也没说过什么,但心里一定很内疚。回想起来,好像是挺残酷的,就100米的路都不能回家。

    有时候他也挺会哄我高兴的,像2000年乒羽中心分给我们一套新房,从设计装修到买材料买家具,都是我一个人跑。装修完了一拨拨朋友来作客,大家都说我有眼光。后来我才知道,是老蔡嘱咐了所有人,到我家里一定要说好。反倒是一般丈夫都会做的事,比如结婚纪念日、老婆的生日送点礼物,他做不到。我一点儿不生气,因为我也经常把他的生日忘了。 

    很多人都说老蔡胆大心细,这些优点可能都体现在工作中了。在家里,他可是胆小粗心。以前他都不敢换灯泡,灯泡坏了,他站到椅子上,让我拿着搓衣板站在下面,嘱咐我如果他触电了,让我把他打下来。粗心是表现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他对儿子的关心太少了,如果老蔡连续两天晚上在家,儿子都不习惯,“爸爸最近怎么总回家?”我也不习惯,有两次他回家吃晚饭,我没做他那份,这么多年已经习惯我们娘俩吃饭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4 0:45:0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