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烧器材是有必要的(一)

新乒 2009-2-22 10:33:00
 

烧器材是有必要的ffice:office" />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帖子,有人说烧板没有必要,是种浪费。也有人说,烧拍值得一烧。特别是看了“[转帖]器材发烧终结篇”这篇文章后,激发了我想说几句的冲动,在此谈点个人的想法。

爱好乒乓球,我有一个看法,既打球快乐,“玩球”更快乐!我所指的“玩球”,就是烧拍、烧胶、烧灌,一句话,就是烧器材。在我看来,要想自己球技提高,进一步说要想成为高手,必须对乒乓球球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三烧(烧器材)”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途径。

在《器材发烧终结篇》一文中,作者烧了30多块板子,才有了对适合自己底板的深刻认识。即-都具备正手杀伤力和连续性的均衡;-都具有一定范围内较均衡的推档和横拉能力;-手感上都具有一定的“软”的感觉, 不是太硬;-板重都比较适合两面反胶, 不会太显“头重”;板形都比较适合横拉,横打。而且指出了不选择其他五层,七层,和纤维板的原因”。他从五层烧到七层,双从七层烧到纤维,最后又统统否定掉。可以说,作者把要烧的板子烧了个遍,最终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底板的条件,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几点。

他从烧拍到烧套胶。日本、德国、瑞典、国内的套胶烧了不少。找出了不同国家套胶的不同特点。从下面的一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套胶也有自己深刻的认识。“如果说底板选择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 那末胶皮的搭配就更是如此. 虽然底板是一块拍子的灵魂, 但作为首先接触球体, 与球有最大作用面积和最长作用时间的胶皮, 它在调节整个拍子的手感和性能上,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块板的优点可能因为不当的胶皮配置而被掩盖, 而另一块板的缺点则可能因为适当的搭配而被淡化. 我在挑选底板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对眼花撩乱的各种胶皮的试验和取舍, 间中有不少体会, 想跟网友们分享一下, 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似乎有无穷多的乐趣!

      面对众多的胶皮, 怎么去选? 当然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打法和手感的要求。这应该在挑选底板的时候就有个明确的概念了. 然后是为板搭配. 其实只要把胶皮分类, 就能大大简化这个过程.中国的,德国的,日本的,无论是面胶还是海绵,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最后的一烧是灌胶。他把胶水灌得自己满肚满肠,以至自己中毒而不能自拔。“最终,我不得不向自己宣布“戒毒失败”。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不灌胶打球了。他对灌胶体会同样是那样深刻的。“对我来说器材发烧除了底板和胶皮,还有一项,那就是“灌胶”,因为它影响着我对底板和胶皮的选择,也影响着我个人的打法风格。”他的“烧”之路或许与大家不同,是从灌胶开始的。“没有料到的是, 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踏向了一段打法改变, 技术提高的漫漫坎途, 也走上了一条器材发烧的不归之路. 更没有想到是, 这条器材发烧之路, 既不是起于底板, 也不是始于胶皮。而居然是从“灌胶”开始的!有网友评价他,说他“烧到了41度”是“超级发烧”。“文章作者打球不但超级发烧,而且超级中毒!但他是烧得那样理智,毒得非常专业!相信众多球友对他是超级的""!他的烧得到了众网友的认同。在我看来,他也是的确烧得不轻,烧得专业,烧出了水平也烧出了球球技。

                                                                            之二

 

对于烧器材,也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烧拍只是一种体验。而高手(指省队以上)烧拍很少,一生也不会打多少块拍子。”有的人又是这样看的,认为只要好好练习技术,不必烧板烧器材,烧器材那是一种浪费。有网友道:“我举个例子:一门大炮,一支步枪,一个弹弓,都可致敌于死地!讲到球拍,其实市场上所有球拍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只是性能上存在差异,球员打球靠的是技术和智慧,器材只是辅助手段!也有人认为我在烧拍的同时,技术应该是突飞猛进了吧,两年前,我不懂器材,只练技术,可惜连校队都进不去,现在,呵呵,不客气地说,校队的第一主力和我打也就是7分以内。其中的原因嘛,一言难尽,但有一点,烧拍子和练技术不矛盾,有些技术瓶颈你不通过研究器材恐怕很难突破,呵呵,就说这些吧,其实,烧器材和练技术都是讲究境界的,没到那个境界,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懂。”也有人是这样看待的:“业余乒乓爱好者有两种,一种是喜欢刻苦练技术;一种是喜欢体会不同乒乓器材的使用感受,而技术只能算是过得去,对提升技术不是很热衷。作为业余爱好来说应该是各有各的乐趣,最主要的就是自己开心就好!总之,各种说法都有,这里也难以一一罗列,更难以一而概全。

众位说的我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本人谈不上是个烧家,但也烧点小玩意。底板、套胶、灌胶小打小闹的也玩玩。烧底板也大多是百把几十元的,近千无甚至千以上的底板从没烧过。然而我烧底板却也烧得不轻,常常一块好好的底板给我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很想烧出底板一片新天地来。我认为作为一个真正乒乓爱好者,烧烧器材是有必要的。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理由。

1、乒乓球有竞技乒乓和快乐乒乓之说,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业余手大多属于后者。烧器材的过其实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享受过程。个中甘味,只有烧的人才知道。

2、烧器材并不是不练技术,而是提高自己技术的一种途径。有的人一看对手的拍子和套胶就能对其打法特长略知一二。试想,如果没有烧器材的经历,没有对各种器材的深刻认识,我想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3、无论是竞技乒乓和快乐乒乓同样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烧器材过程。有的人只打球不烧器材,但不等于他不想烧器材,好底板和好套胶我不相信他不想试试。竞技乒乓(专业选手)并非不烧器材,专业选手灌胶比谁都灌得利害。试打不同套胶我想他们绝对比业余选手试打得多。至于底板,并非他们不烧,而是有人替他烧好了,而替他们烧的人是那些教练们。而快乐乒乓(业余选手)只是烧的程度不同,不烧的原因大多是受到物质上的制约。当然有的也存在认识上的原因而不烧。

4、烧器材就是烧人民币,这个说法是不错的。专业选手有国库作保障,烧得起,且不用自己烧,专业人才早就为其烧好了。而作为业余选手,一个乒乓球爱好者,打乒乒球大多是为了调节心身,强身健体,我认为烧烧器材比烧赌、烧嫖、烧烟好。用点小钱烧健康,比烧钱卖药治病更值。其实烧器材烧掉的人民币也不是想象的那样,不会太多。除了胶水是一次性的外,别的都可以出掉。就说底板套胶吧,你达到了要了解其性能特点等感觉,认为不需要了,《精英乒乓网》等二手市场活跃得很,只要价格不是太高,什么底板不能卖出去呢,常常有些“断手断脚”的不是也照样有人争着要。

5技术和器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好的技术加好的器材,再加上对辅助器材的深刻认识,那就有如虎添翼。简单举子例子。给朱世赫用一块成品拍去削球,远台球他有几个能削到上台去呢。当然技术是第一位的,这点无可非议。但烧器材能促进技术的提高我想也是无可非议的。武侠小说里有过这样的描写,剑手练到无人的境界,随手捡根树技也能将对手打败。我想那是对手武艺不如他,如果武艺差不多,首先倒地毙命的那就是这个用树技当剑的人了。再说他练武开始时,又何尚不是先用剑的呢,如果他不是对各种兵器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敢用树技当剑吗。有的人烧能烧出技艺来,有的人不烧也得长得技艺来,这是人本身就存在个体差异(如悟性的不同、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的差异等),长不出技艺的人不烧那更是涨不了技艺。

烧器材是要烧掉一些人民币的。我说这么多不是说人人都要去烧,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适而烧之,可烧也可不烧,全凭个人兴致。总之,烧烧器材对提高球技有益而无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3 8:57:40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条评论

c415553275 2009-2-22 12:22:00

喜欢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乒@才会赢 2009-2-22 14:07:00

楼主写的不错啊!

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ppp0000 2009-2-22 14:02:00
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ailixuan 2009-2-22 14:1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愤怒De小马 2009-2-22 19:30: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