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分享]丁宁有个好妈妈

风刀霜剑 2009-3-1 10:34:00
她爱说:“好在孩子争气,没辜负大家”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丁宁出生在一个体育之家,父母以前都是黑龙江省队的专业运动员,爸爸搞速滑,妈妈打篮球。1985年,爸爸退役后到了大庆,在石油化工总厂改行做了材料员。两年后,妈妈追随爱情也来到这里,在厂里文体活动中心体育馆当篮球教练。1991年,他们的爱情结晶丁宁出世了,女儿遗传了父母的体育基因,不仅表现在运动天赋上,还包括一些运动员必备的性格,比如坚强、好强像妈妈,忍耐、大度像爸爸。妈妈在自己运动生涯最巅峰时。曾任黑龙江女篮队长,在场上担任组织后卫,那时她最大的理想就是打进国家队,然而腿伤将这一梦想无情地击碎。于是,女儿身上承载着妈妈未竟的梦想,在培养丁宁的道路上.妈妈更像是一个总舵手,始终把握着方向。
  
  为了让女儿练球,妈妈都快“走火入魔”了
  
  丁宁的乒乓球之路是从妈妈单位业余乒乓球班开始的。最初只是想给从幼儿园放学的小丁宁找个玩的地方.顺便练练灵活性,妈妈打算等她再长高点,让她练篮球。可没想到女儿很快就迷恋上了小小银球,练了不到半年就成了那些孩子中打得最好的。既然女儿喜欢打球,妈妈就把她送到更正规一点的少年宫乒乓球班。到了那里才发现丁宁的水平实在业余,可练了一年,她又咸了那里打得最好的。老师说,无论从反应还是身体素质,丁宁都是块搞体育的料。本来就有意让女儿走体育这条路的妈妈开始认真地为她筹划未来。第一步就是送女儿到更专业一点的大庆体校,可当时体校教练拒绝了基本功不扎实、动作不规范的丁宁。随后的日子。妈妈依旧每周日带丁宁到少年宫打两个小时乒乓球。一次打比赛,在场上丁宁连喊带叫,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让体校教练刮目相看。1997年,丁宁进入大庆体校。1998年在辽宁鞍山举办“娃娃杯”比赛,爸爸妈妈一起去观战。团体赛中丁宁打得一塌糊涂,妈妈就跟她说,如果你这么打,以后就别打球了。一听说不让自己打球,小丁宁哇地一声就哭了。看到妈妈不像在跟自己开玩笑,她便一边抹眼泪一边表态说:“如果这次单打真打不好,我就不打球去上学。”在单打比赛中,丁宁势如破竹,一路闯进决赛。她决赛的对手在此前的团体赛中。丁宁已连输两次,可在女单决赛中,丁宁笑到了最后。看到孩子如此喜欢乒乓球,比赛中感觉又好,父母终于下决心让女儿走上了乒乓球之略。
  搞了二十几年体育,妈妈深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尽管她视丁宁为掌上明珠,在吃穿止,只要条件允许都会给女儿最好的。但在训练上,妈妈却从来不惯着丁宁。有时训练中丁宁动作过大,摔倒或磕碰,妈妈即使正在边上坐着看训练,也会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更不用说上去扶她。“女孩嘛,如果你上去一扶,肯定贴你怀里,这疼那疼,一上午的球不用练了。”所以,丁宁似乎也习惯了妈妈的“冷酷”,每当这种情况,她都会自己起来继续训练。在妈妈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丁宁在大庆体校训练时挥拍子砸到了眉骨,当时就裂开一个口子,血顺着流下来,教练赶忙把她送到医务室。可妈妈赶到后,并没有接丁宁回家,而是让她坚持完成训练。听到女儿跟其他队员说:“在打球上,我妈可狠了。别想得到她的同情,练球最重要。”妈妈心里涌上一阵酸楚,“我怎么能不心疼呢?我是疼在心里,但不会表露出来。我当过运动员,本身就比较坚强,我告诉自己:必须挺住。如果我挺不住,孩子怎么办,”
  周围朋友都说,为了让女儿练球,丁宁妈简直“走火入魔”了。妈妈不会打乒乓球,但她买了一袋子球,想着只要把球发过去,能让丁宁打一下就行。一次,为了让丁宁多练一个小时,妈妈陪她去球馆。当时球馆里一片漆黑,妈妈摸黑找到电闸,跟拽着自己衣角的丁宁说,你往外站,便伸手推闸。等灯亮了,她才发现球馆刚装修完的墙壁上有很多电线还裸露在外面,一下子腿都软了,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后怕。可推闸的那一霎那,妈妈满脑子想的都是“我要让女儿练球”。为了拢人陪丁宁练球,妈妈那些会打球的同学几乎让她找了个遍。这么多年,她放弃了很多工作机会,安心做篮球教练,也是冲着时间自由,可以更好照顾女儿。“其实,孩子开始学东西时,不在于孩子坚持,而是家长能否坚持住。任何小孩学东西时间一长,都会感觉腻味,想退缩,丁宁也有过。我记得刚到少年宫打球时,因为教练太厉害,她就不想去,我说老师会到家里找你,有一次她跟我说,咱们躲到假山后面去,别回家,这样教练就找不到我了。我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关键要看如何去挖掘。有些孩子学东西容易半途而废,再加上家长随便孩子自己,久而久之他们一旦遇到困难,就只会退缩,这样学什么都学不成。”妈妈说。
  后来,在体校同一年龄组甚至大一点年龄组的男女孩中,丁宁都打第一。人往高处走,既然给女儿选择了体育这条路,下一个目标便是黑龙江省队。可当时丁宁只有8岁,省队从来没招过这么小的孩子。那时候,妈妈想如果交点钱能让孩子练,她都愿意。但最终没能成行。省队教练劝她说,现在孩子太小,你别太着急。可成功永远不是等来的,要靠自己去争取。妈妈深知:如果现在不能让女儿在一个更高水平的环境下训练,她会停止进步,将来可能会多走一些弯路。“当时身边也有些打球孩子的家长跟我说,你觉得你家丁宁在黑龙江算不错的,可到了辽宁就会有种自卑感,那边打球好的孩子太多了。我就有种不服气的感觉,在我心里丁宁就是最棒的。”1999年底到2000年初全国优秀苗子集训,妈妈抱着长见识、开阔视野的目的,带着丁宁自费去辽宁参加集训,在那里待了整整一个月,她仍然想方设法地找人陪丁宁练球。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为了让丁宁多练几次球,妈妈每晚都会接送她到练球的地方,那份辛苦至今仍历历在目。
  丁宁在比赛中旺盛的斗志和气势让很多教练颇为欣赏,其中就包括北京什刹海体校的甄九祥教练,他同样被丁宁妈妈的执著感动,便建议孩子考什刹海。 “运动员打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往上走。早就听说什刹海体校好,既然进不了省队,我就想让丁宁试着考考什海。”在决定去北京前,丁宁还在辽宁省队训练了一个星期。“当肘女队主教练谷振江挺喜欢丁宁的,开玩笑说辽宁孩子走了很多,我们也要引进‘外援’丁宁就留在辽宁吧。其实,辽宁并不缺左手,而且很多跟丁宁年龄相当的孩子水平都不在她之下,但我始终觉得谷教练的话是对丁宁的一种肯定。“因为机会来之不易,便格外珍惜。在辽宁省队训练的那一个星期里,妈妈陪丁宁从早晨8点一直练到中年,在楼下小卖部买袋牛奶和面包,就算解决了午饭,然后下午接着练。一天训练下来,丁宁累得都走不动路,妈妈就背着她一步步往回走。有时看着在自己背上熟睡的女儿,妈妈会默默流泪。
  带丁宁去考什刹海前,很多人都问过妈妈同一个问题:“这么小的孩子,你舍得把她一个人扔在那么远的地方吗?”妈妈的回答是:“我自己本身是搞体育的,我相信我有这样的承受能力,既然孩子走上体育这条路,孩子和家长都必须学会承受体育带给他们的痛苦,不吃苦是不可能出成绩的。”
  当被告知丁宁可以留在什刹海,而且跟北京
孩子一样交费时,妈妈激动得给朋友打了一圈电话,分享这一喜讯,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好的机会等着丁宁。当时北京队也在招人,周树森、刘世旭和万芳芳都相中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孩子,在什刹海练了一天,丁宁就到了北京队,而且费用全免。“当时周指导非常大胆地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各种打法的运动员,在那拨孩子中丁宁排倒数第二,可教练们都非常爱才,从丁宁第一天八队起,就在她身上倾注心血。当时万芳芳教练刚从浙江调到北京,手里就丁宁一个队员,就像管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10岁的丁宁就离开了大庆的家,在北京队开始了自己的乒乓生涯。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担忧。在千里之外的家中,妈妈对于女儿的思念之情更是难以言述。尤其到了周六周日队里放假,北京的孩子全回家了,房间里只剩下丁宁孤零零的一个人。每每想到这些,妈妈的心就隐隐作痛。每次从北京看女儿回去,别人一跟她提孩子,妈妈的眼泪唰就卞来了,弄得人家莫名其妙。”身边朋友都说我狠心,可天底下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比别人付出得多。丁宁具备—定的运动天赋。但还需要后天努力。“所以,即使进了北京队,妈妈仍然想尽一切办法带丁宁找球练。”周六周日休息,有家长在北京体育大学联系了一块场地让孩子练球,我让人家把丁宁也带上,我交球台费。暗练的钱也我出。从北京队到体育大学,开车两个多小时。当时7、8月份,我们坐的吉普车没空调。丁宁在我怀里睡着了,我俩不停地流汗,等到了地方,我腿上全湿透了。晚上练完再打车回先农坛,50多块钱,那时候也不把钱当钱,只要有人陪丁宁打球就行。
  在北京队的三年。丁宁不仅球技长了,同时也学会了自立。一次妈妈去北京看她,教练讲笑话似的讲起丁宁刚来时洗衣服的故事。当时队里没有洗衣机。每天训练换下来的短衣短裤只能靠手洗。10岁的丁宁哪里会洗衣服,她便想了一个办法:穿着短衣短裤站在淋浴下透,然后拿肥皂往身上抹,就在自己身上搓,再脱下来冲。妈妈听了以后,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那时候,每隔二十多天,爸爸妈妈就会去北京看丁宁一次。肥皂没洗干净留下自印的短衣短裤装了满满一皮箱,只能再重洗一遍。平时穿的外套上油和灰都腻在一起,那时北京队条件不好,没有热水。妈妈把衣服浸在冰凉的水里使劲搓,搓得两只手上起满了泡。“孩子采就是为了练球,只要她的球技在这里能得到提高,能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吃住这些条件我根本没考虑过,冻不到饿不坏就行了。”刚来北京时,丁宁才1.46米的个儿,不知不觉间,她一点点长高,长大。变得独立;她可以自己去逛新世界,一个人吃顿自助餐。
  
  “女儿,是上帝蹋给我的最好礼物”
  
  2000年刚到北京队时,丁宁成绩排倒数第二,大约两年时间,她就进入前三名,这让妈妈喜出望外。2凹3年,丁宁打进了国家二从,又给了妈妈一个惊喜。大年初六到国家队报到,前一天晚上,妈妈跟丁宁深谈了一次。“国家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那里竟串’更加激烈。现在进国家队对你是件好事,也是一种压力。你的球龄不长,以前你是靠天赋,意志品质和拼劲在打球,真正实力上的东西并没到那个份上,所以进了国家队后,你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爸爸妈妈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我们不指望你为家里赚万贯家产。养儿育女是父母应该做的,所以为你付出的辛苦都不算啥,而我们能为你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路只能靠你自己去走。爸妈不要求你非打到哪个程度,但我相信只要把过程做好,结果是水到渠成的。这么多年你的努力只有你自己知道,别对不起自己。”听了妈妈这番话,丁宁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说:“妈,你放心,我会努力的,我知道自己挺幸运的。”
  2005年1月,丁宁通过升降级比赛打进一队。妈妈发短信给丁宁:“妈妈好幸福,你是上帝赐给妈妈的最好礼物。妈妈真的很自豪,你要加油,要努力。”
  “以前听周围朋友说我为丁宁没少付出,感觉确实如此,她的每一步都是我扶着往前走。可现在我不这么想,别人都说丁宁是幸运小公土,而我觉得我是幸运妈妈。傲父母的都在为儿女付出,可丁宁回报我的已经太多了,她给了我太多意外和惊喜,我现在的成就感和串福感都是她给我的。”小时候打比赛,妈妈要求丁宁能赢的比赛必须赢下来,所以那时丁宁特别怕妈妈。“ 那时候也是虚荣心作祟,思维不太成熟吧。丁宁总跟别人说:我跟谁打比赛输了,我妈心里都不舒服。”那年打东亚少年赛的选拔赛,女儿在馆里打球,妈妈就围着体育馆一圈圈地走,那天还下着大雨。”当时真不敢看,直到最后知道结果。在丁宁的成长道路上,我结识了很多爱才:高素质的人,他们不断影响着我,我也逐渐能正确面对比赛的胜负。就像这次瑞典公开赛半决赛,丁宁3比1领先输给曹臻,确实有点可惜。看完转播,我马发短信给丁宁,我说尽管你输了,但表观不错,应该从中总结,在咸长过程中经历一些磨难是好事。妈妈甚至觉得可能这次输球比你赢下这场比赛对你更有利。相信如果下次打到这个程度,你就会想起这场球,你会做得更好。“举决赛后,电话那头的丁宁跟妈妈一通爆哭。在妈妈印象中,女儿因为比赛失利而痛哭的次数并不多。”你想哭就尽情哭个痛快,妈妈就陪在你身边。哭完冷静以后就该好好总结这场比赛是怎么输的。“几个小时后,女儿再次打来电话说她已经在跟曹臻姐一起分析那场球了。
  “现在我对丁宁打球挺放心的,主要是在精神上给予她支持。让她有什么想法都能说出来。她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我只是说我的看法,至于对错,让她自己判断,拿她当一个朋友平等地跟她交流沟通,这样她反倒更信服你。”一直到现在,丁宁每天至少跟妈妈通一次电话,队友们都奇怪地问她,你怎么能跟你妈有那么多话说。“丁宁从小就跟我睡一张床,我现在去看她,不管房间里有多少张床,我俩还会台床睡。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可丁宁从来没跟大人犟过嘴,最多说话有点不耐烦,我都不允许,我对她要求挺严的。“买任何东西前,丁宁都会给妈妈打电话”请示。看到队友们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提电脑,丁宁也想要一台。不给你买不是因为舍不得花钱,妈妈知道你贪玩,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买了电脑势必会分散你的精力。这三四年对你来说太关键了,如果把握住你就成了。到时候就算你把家庭影院抱回家妈妈都不管。”那次,妈妈把姑姑送给丁宁的笔记本电脑背到了北京,跟丁宁说,如果你想留下,妈妈一点意见都没有。结果,她又原封不动地把电脑背了回去。
  最让妈妈欣慰的是女儿能理解她的一片苦心,而且非常听话。丁宁的下蹲式发球在比赛中屡建奇功,可这种发球对腿部力量要求高,练起来很辛苦。尤其随着丁宁个子长高,一蹲一起对膝关节的磨损非常大。妈妈就要求丁宁每天在房间里做静力练习以增强腿部力量。每天打电话时都会问她:“今天练了吗?”“丁宁知道我为她做了很多事情,这也促使她更加努力,她说有时她不完全是在为自己打球。”妈妈知道女儿在用行动回报她。
  退役后通过努力,妈妈考上了哈尔滨体育学院,这段学习经历让她除了督促丁宁打球,还时常叮嘱她有空多读些书。每次去看丁宁,妈妈都会给她买几本书带去,比如《成功靠自己》、《青少年如何走向成功》等,妈妈会用笔把一些她觉得对丁宁有用的词句画出来。这个年龄殴的孩子正值世界观形成期,妈妈更多是引导女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有时候,被大队员说一两句,丁宁会觉得委屈。妈妈就告诉她,别人说你是因为喜欢你,如果不为你好,人家根本不会管你,好赖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在为人处事上,要学会忍耐,把任何挫折和困难都看作是成长过程中必需经历的东西。“我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她想问题,这样才能有好的心态。我们一直教育丁宁打球要先做人,打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做人是一辈子的,要学会善待身边的人。在队里她的东西大家可以随便用,打车她抢着坐前面付钱,我常跟她说,钱要能挣会花,不要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想做成大事,人必须大气。当然我说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靠她去做。”2004年超级联赛,不上场的丁宁一直跟着北京队辗转南北,她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也为自己赢出了机会。正印证了那句话;人都是自己成就自己。
  2005年10月,打完无锡全运会团体赛,丁宁回家了。除了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妈妈还让丁宁做东请曾经陪她打过球的人一起吃了顿饭。妈妈跟丁宁说,你现在也挣工资了,这顿饭你来请,也算是对大家的一点回报。在对丁宁的教育上,妈妈一直灌输:人要知恩图报,要学会感恩。“现在如果丁宁赢球,我不会想这球赢了她会怎么样,而是幸好没辜负教练。从进北京队第一天起,教练就把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她创造一切机会,我觉得孩子只能拿成绩来回报教练。”妈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在孩子争气,没辜负大家。”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6条评论

安阳郝文杰 2009-3-1 15:37:00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orangechan 2009-3-5 23:02:00
丁宁的球有杀气,我喜欢看她打比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死神 2009-3-6 09:50:00
天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你们为了子女的成长整天忙忙碌碌 白发苍苍了 你们都辛苦了!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乒才能赢 2009-3-9 13:48:00

喜欢丁宁。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反手偏左手机认证 2009-3-16 15:20:00
 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上飞 2009-3-18 00:5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