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对从正手突破的初步理解

c415553275 2009-3-6 11:03:00

对从正手突破的初步理解(乒乓转贴)   

  
作  者:塞翁
  
     在乒乓球比赛中,采取从正手突破的方针,现在有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趋势。
    所谓从正手突破,就是从对方的正手位寻找或制造突破口,方法一是直接进攻得分;二是将球以一定的质量打到对方正手位,诱使其进攻失误,或逼使其勉强进攻,降低回球质量,为自己创造机会;三是通常由正手回反手的这一板球是难点,先正手再反手,牵制正手压反手是从正手突破的战术思想的一种体现。
    一般来说,球台上的控制与反控制,多在双方的反手位之间进行,因为大多数乒乓球选手反手攻击力要弱于正手,将球打到对方的反手位,可以避免被对方进攻。但反手的防守能力却较强,原因一是反手的防守受实战的锻炼机会较多;二是反手击球在胸前部位,击球的准备动作不需要做较大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在等对方的来球,甚至有时来球正好撞到球拍上而反弹到对方台面。因此向反手位发动攻势,不容易一板打死,这样,双方反手之间球的来回就多。正手攻的杀伤力虽然强,但防守却相对较弱,因为在回击球时要做手臂外伸的动作,如果用快带或直接进攻,还得手臂先向后引,再向前挥动,这些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对来球的速度、旋转、落点有正确的判断,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否则回球质量便不能保证,甚至直接失误。这说明,对攻方的正手,是从对方防守的薄弱环节寻找缺口的,这是从正手突破的理论根据。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发球一方站在反手位,侧身用正手发斜线球至对方反手位,以便准备下一板的正手攻,而接发球一方把球又回到对方的反手位,这之后便是双方反手位之间的较量,直至某一方突然变线,袭击对方的正手位空档得分,这是从正手突破的一个典型战例运用。
    现代的乒乓球运动,已发展到十分强调用正手进攻解决问题的阶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选手们站位都偏向反手位一侧,以便进行侧身正手攻,正手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档,这就为从正手突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第45届世乒赛及以后的比赛中,瓦尔德内尔已与刘国梁交手几次,瓦尔德内尔采取的一个重要战术就是发长球,逼使刘拉小上旋,而后以凌厉的反手弹击攻刘的正手位得分。
    从正手突破在实战中之所以是一种有效战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侧身正手攻更便于腰部发力,击球线路更灵活,所以杀伤力较之一般的正手攻更大一些,为了牵制对手的侧身正手攻,将球直接送到对方正手位有时反而更稳妥。现在欧洲选手对付我国直拍打法在接发球时已较多采用这个方法,待你将球攻过来他防一板后进入相持,或直接反拉。球场上的这一变化,表明了当今乒乓球技术水平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阶段,君不见过去不常有的连续发力对攻对拉,现在已成了家常便饭,当运动员具备了较深厚的防守和进攻的功底,就敢于将球送对方正手,就敢于经常采用从正手突破的方法。当然,如果防不住对方的第一板正手攻,将球送正手就要慎重对待。为了达到从正手突破的最佳效果,实战中的应用最好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一个:1、接发球往对方正手位摆短球具备一定的质量;2、对方在正手位发力进攻的意识不强,或正手位进攻失误率高;3、对方正手位有空档;4、自己的进攻出其不意;5、自己的攻球具备较强的杀伤力;6、防守时自己的回球或速度快,或旋转强、或角度大、或落点刁。如果给对方正手位的这一板球质量差,对方又有准备,就很易陷入被动。另外,在双方反手位之间的较量中,变线这一板的击球动作与前几板是有区别的,稍不注意自己首先造成失误,这是应忌讳的。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3条评论

c415553275 楼主 2009-3-6 11:06:00
此帖最早出处 本人已经找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8 11:38:00
支持一下,谢谢楼主分享!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2009-3-6 21:57:00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415553275 楼主 2009-3-26 17:28:00
顶的都是大哥级人物啊  亏不敢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27 11:28:00
好东东,一定要支持,收藏备用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gweiguo 2009-4-1 14:51: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bbs 2009-4-1 15:48:00
不错!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1X2Z3 2009-3-31 20:44:00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aygxj 2009-4-16 14:08:00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