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球运动再掀技术革命 乒乓球双手打黎明待晓

飞萌 2009-3-17 12:37:00
摘要:回顾乒乓球运动历史上三次重大技术革命,阐述又一次乒乓球技术革命——乒乓球双手打的意义,简介乒乓球双手打的具体方式、实践过程、现状、推进的困顿,并期望在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黎明待晓时,官方、民间,专业、业余能消弥其间等级鸿沟,合力推进乒乓球双手打的研究、实践、论证和推广,唯愿爱不是永远的神话!(此爱指直拍全面崛起,直横太极归于正态,旋绕永远)

乒乓球运动历史上技术革命回顾

    乒乓球运动历史上,球拍及技术方面的发明、创新众多,其中三次技术革命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特别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1902年,英国人库特发明了胶皮球拍,这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了一次技术大革命,强旋转乒乓球技术因之问世,淘汰了制造乒乓球旋转能力很低的纯木乒乓球拍,以强烈下旋为特征的削球打法统治乒坛约五十年。
    二、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随后日本人又发明了粘性特别大的反胶海绵球拍,它可以打出较为强烈的旋转球。1960年,日本大学生中西义治在反胶海绵球拍的基础上发明了上旋更为强烈的弧圈球技术,给世界乒坛带来了又一次新的重大技术革命,使乒乓球运动进入速度与旋转激烈抗争的时代。由于欧洲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成熟,于1980年代末导致中国单面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彻底溃败。
    三、1960年代,单面直拍反手反面光板横打在正式比赛中就偶有出现,1970年代,前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葛新爱在比赛中,直拍横打技术也时有运用。1990年代至今,直拍横打由刘国梁、马琳、王皓一步步发展得强势和兴盛,给直拍打法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
    下面重点谈谈第三次乒乓球技术革命——直拍横打,其发展过程如下:
    一、冷落期:1960年代-1980年代初期,直拍横打长期被冷落,专业乒乓界几乎没有投入资源和力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直拍横打技术处于随个别乒乓球选手的偶尔运用和自生自灭状态;
    二、发展期:1980年代-今,由于横拍选手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成熟,直拍选手反手攻击力及强相持能力弱的弊端凸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传统的单面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与欧洲两面弧圈打法对抗中渐感吃力和弱势,乒乓界开始有人重视对直拍横打的实践和研究。1989年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 40 届世乒赛上,以江嘉良、陈龙灿等直拍选手为代表的中国乒乓球队,在团体赛中以 0 :5 惨败于以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等横拍选手为代表的瑞典乒乓球队,4项男子冠军(男团、男单、男双、混双)一个也没拿着。由此,开始了中国传统单面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的大衰落,中国直拍打法也进入了不变革维新就难以求生存的状态。为此,乒乓高层有识之士和中国乒协加大了对直拍横打的研究和推广,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对直拍横打进行深入实践和研究。不久,刘国梁这个直拍横打明星横空出世,传媒热情报导,大众极力追捧,直拍横打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其后马琳、王皓相继崛起,尤其是王皓,开创了反手全横打技术模式,奠定了直拍横打的强势技术地位。但在此过程中,对直拍横打的地位、功能以及王皓全横打模式的优劣和前景的看法,在乒乓球专业界和业余界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争论,至今也没有完全止息。可以说,虽然直拍横打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其(特别是反手全横打模式)一路也是伴随着众多质疑和反对,艰难前行。
    考察直拍横打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其它一些中国社会革命过程,可知在中国要掀起一场重大的乒乓球新技术革命,并取得成功,往往是十分艰难、曲折的,尤其是个体(业余、民间)倡导的技术革命更是充满艰难和曲折。

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的意义

    “直横”阴阳对待,势均力敌,犹如“太极图”中的黑鱼和白鱼,相伴相抗,良性竞争,旋绕演进,这是有利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但目前,直拍阵营总体实力处于弱势,单手直拍横打推进乒乓球直拍选手全面崛起还显缓慢,尤其是女子直拍选手的崛起几乎还希望渺无、遥不可及。直拍选手要想更快、更有力地全面崛起,还有必要另行开拓新的技术凭持,再掀新的技术革命。
    乒乓球双手打新技术正是这种开拓活动的产物,乒乓球运动历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也拉开了序幕,其意义主要有如下两项:第一项、乒乓球双手打对增强乒乓球直拍选手反手技战术能力、特别是促进女子直拍选手的崛起极具希望;第二项、乒乓球双手打有利于身体双侧均衡锻炼和健身,凭此优势乒乓球双手打是值得、也能够在业余乒乓球界立足和大力发展的。

乒乓球双手打技术简介

    主手:也即打球者握持球拍的手,通常就是打球者的利手(优势手)。
    辅手:也即打球者不握持球拍的手,通常就是打球者的非利手(非优势手)。
    乒乓球双手打:也即乒乓球选手模仿网球选手采用双手共同发力挥拍击球的打球方式。乒乓球双手打时,主手握持球拍,辅手握持主手前臂近手腕处,通常辅手采用“托臂式握持法”,此时辅手大拇指和食指等其余四指成环状,主手前臂位于辅手虎口和手掌中,辅手手掌在主手前臂下方,托住主手前臂。我们也可将主手的前臂视之为网球拍的拍柄,辅手的握持法参照网球握拍法即可,参考图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乒乓球双手打又可以具体分为:双手反手反面打、双手反手正面打、双手正手反面打、双手正手正面打,为了使上述称说法不悖于逻辑,特做如下说明和约定:
    双手反手反面打,可视为“双手单拍打,其中主手为反手反面打”的一种省略说法,也即“单拍”通常可省略,“反手”也是指主手状态,而不同时指辅手状态。
    双手反手正面打、双手正手反面打、双手正手正面打与双手反手反面打同理。
    乒乓球双手(单拍)打技术是一种“模仿网球式乒乓球双手打”技术,本技术对直拍选手和横拍选手皆可使用,但当前对直拍选手更为急需,更具期待和希望吧。

乒乓球双手打技术实践过程与现状

    实践(实力/战绩)是检验真理(真伪)的唯一标准,尤其是有广泛、方便的竞技平台的乒坛的发明创新,可以说是实力(战绩)为王。乒坛有不少“道器(乒拍/技术)”方面的发明创新,皆因后来的实力(战绩)跟不上,而逐渐趋于没落。
    笔者提倡乒乓球双手打技术有两个目标:
    1、高目标:追赶单手横打的足迹,力争进入专业乒乓选手的高端应用。对此高目标,没什么说的,实力(战绩/训练效率/成材率)为王,没有实力注定成长不起来,即或侥幸有了初步成长,最终也会很快没落。
    2、低目标:以有利于乒乓球业余选手双侧均衡锻炼和健身为主要目标,以实战战力为次要目标,也即在业余选手中双反比单反战力不要差太多,但以双反更有利于双侧均衡锻炼和健身的优势,而力求在乒乓球业余界占有一定生存空间。
    笔者从2004年——2007年期间曾两次短期对乒乓球双手直拍反手正面打进行过实践,从2007年后即开始持续实践乒乓球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打(双手直拍横打)。现在双手直拍横打(大量)和双手直拍正手正面打(少量)已经进入笔者的实战(记分赛)体系中,其整体表现与笔者的全单手打已经相差不大,双手直拍横打已经具有不差于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实战战力,更详细的情况可以参看“乒乓球双手打——乒乓球技术网球化初探”一文。
    笔者在乒乓网发帖探讨乒乓球双手打技术时,招到众多质疑和反对。不是权威在倡导、没有专业明星做榜样,训练和运用乒乓球双手打又非轻而易举,因此号召大家深入实践乒乓球双手打技术太难了,而没有深入实践,对乒乓球双手打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可能很深刻。
    虽然单手直拍横打的训练和使用并不比双手直拍横打轻易,但单手直拍横打遇上了好的时机,有中国乒坛高层鼎力支持,有传媒极力宣传,相继产生刘国梁、马琳、王皓等明星榜样,其虽难也有众多跟进者,二十多年来已经惭惭形成气候。
    为了有利于研究和推进乒乓球双手打,2008年底,笔者开始尝试乒乓球教练、陪练事宜。笔者在从事乒乓球教练、陪练过程中,对乒乓球双手直拍横打、单手直拍横打和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有了更深入、全面的比较和认识。
    在规范的乒乓球训练中,攻球是重要的基础性技术,要拉出高质量弧圈球通常需要高质量攻球技术做基础,攻球技术的好坏、高低往往反应着乒乓球选手的实力。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攻(单手直拍横打)、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攻,其技术要领、训练示范、模板榜样易得而充足,但要学习和训练好这两样技术,也是要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的,为增强效果和进度,也是需要教练指导和多球练习的。如果,模拟前两者的训练模式、规范,对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双手直拍横打)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后,再对三者的训练效率和效果进行比较,就应该会发现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并不象质疑和反对者认为的那样不堪,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是可以超越单手反手正面攻、比拼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的。双手直拍横打的“快拨、弹打、快带、快抹、推挡、搓球”等技术也与攻球情况类似。
    总概而言,比较双手直拍横打、单手直拍横打和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之“快攻、快拨、弹打、快带、快抹、推挡、搓球”等技术的总体训练效率、效果和综合实力,双手直拍横打应该好于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双手直拍横打与单手直拍横打相比也是各有优劣,即或有差距,差距也不大。因此,即使凭此,双手直拍横打也有资格堂堂正正地进入直拍技术家族。
    双手直拍横打的主要弱点在于:在实战中连续地、高质量地拉加转弧圈球、反拉弧圈球、拉前冲弧圈球、反撕弧圈球等技术(尤其是后两者)较难掌握。其原因在于,拉弧圈球时动作比较大,发力更需要身体各部分力量的合理传递和协调配合,对辅腿(辅手侧腿)的压缩和回弹的力量和速度要求也比单手打更高。在连续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的过程中,辅腿犹如弹簧,此弹簧压缩和回弹必需要有力和快速。辅腿回弹无力,则连续拉弧圈球时就失去了坚实的力量转递根基,拉出的“弧圈球”势必也软弱无力;辅腿回弹缓慢,则第二板连续拉的动作还原就来不及,仓促之下必然动作走形,失误频频。笔者现在已经在加强辅腿压缩和回弹的力量和速度练习,连续拉加转弧圈球已经大有改观,连续拉前冲弧圈也有一些改善,继续循此道路练习,在实战中连续高质量拉弧圈球应当会取得突破。

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的困顿

    在中国乒坛,单手直拍横打已然缓解了中国男子直拍打法的生存危机,女子直拍能不能强势崛起,现在中国乒乓界几乎没有人去极力关心,也几乎没有人来展现或支撑女子直拍选手将强势崛起所需的信心和勇气。而乒乓球双手打技术仅靠有利于乒乓球业余大众身体双侧均衡锻炼和健身的优点,是难以进入以争金夺银为要务的乒乓球国家系统的强力关注与推广项目之内的,如此,其发展必然十分缓慢。
    在一个官本位、追奖牌、逐政绩、崇权威的社会,由个体(业余、民间)倡导的、有前述第一项、第二项希望与优点的乒乓球双手打新技术革命,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推进它是异常艰难的。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可以说陷入了一个怪圈,没有好的天时,如果再没有特别人力的强力支撑和推进,乒乓球双手打也难免如单手直拍横打一样要蹒跚个三、四十年,甚或更久,或郁郁而终,或时来运转。
    笔者做为一个乒乓球专业系统外人士,为直拍全面崛起,实现直横强强争雄,张扬太极(阴阳)之道、促进乒乓球运动发展,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现在力推乒乓球运动又一次技术革命——乒乓球双手打,但所作所为就如网友所说:“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费力不讨好,不但专业不会认可、参与和帮助你,业余也不会响应、参与和支持你,遭逢一世孤独和艰困那是活该”,此说法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社会有趋于保守的惯性,天性排斥“异端”。芸芸个人也多趋轻闲、避艰困,随大流、崇权威。术业有专攻,课题需深研,因而对某一课题(术业)而言,往往是:做真干、实干的奋青难而少。对于乒乓球双手打这一课题(术业)要想短期内吸引众多乒乓球爱好者进行专攻和深研几乎不可能,因之艰困、小小流、非权威。
    考察古代发明,众多初级原创在中国,但高级发明与应用却在国外,如火药、鞭炮原创在中国,现代枪炮等高级发明与应用在国外;竹蜻蜓原创在中国,直升机发明在国外……;考察当代发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力量相对弱小,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及转化率也远差于美欧日,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发明人(尤其是个体/业余/民间发明人)的深入推进力贫乏,何以如此本文不做探讨。

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黎明待晓

    前文有述,双手直拍横打之快攻、快拨、弹打、快带、快抹、推挡、搓球等技术的总体训练效率、效果和综合实力应该好于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同类技术,与单手直拍横打的同类技术相比也各有优劣,即或有差距,差距也不大。笔者继续强化辅腿压缩和回弹的力量和速度,则在实战中连续高质量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也应当会取得突破。而笔者并非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天才,笔者走得通的路,其他许多乒乓球爱好者也应该走得通。
    乒乓球运动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乒乓球双手打已经趋于黎明破晓的时刻。
    但是,笔者现在也知道没有厚实的支撑力,那么“狗去干猫的事将会异常艰难”,寻求多方合作或支持也同样困难重重。笔者现在是棋到中盘,行百里者半九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乒乓球运动历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乒乓球双手打趋于黎明破晓的时刻,笔者不应该、也不能退缩。这确实是对笔者洞察力、耐力、支撑力和运作能力的综合考验。笔者现在也唯有拿出古人卧薪尝胆、破釜沉舟之勇气,努力克服和突破中国发明人(尤其是个体/业余/民间发明人)深入推进力贫乏之困局,高扬科学精神,加快推进探寻真理(有关乒乓球双手打)的革命进程,力避乒乓球双手打象单手直拍横打那样蹒跚三、四十年。
    为加快和顺利地进行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可以在如下两条道路上努力前行:
    第一条道路,业余乒乓球选手健身之路,此路以张扬乒乓球双手打有利于身体双侧均衡锻炼和健身的优势为主,提升乒乓球竞技水平为辅,广邀民间乒乓球爱好者参与推动乒乓球双手打业余健身事业,在民间乒乓球健身团体中,尤其是业余女性直拍爱好者中,广泛推广乒乓球双手打技术。
    第二条道路,专业乒乓球选手(特别是专业乒乓球女选手)高端运用之路,笔者在此呼吁乒乓球官方和专业界参与推进乒乓球双手打的研究、实践和推广,也呼吁一些有能力的民间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
    笔者不是神仙,也不想仅仅自娱自乐,也曾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领域(环境),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推进,至今几乎仍然是一个人在战斗,笔者十多年来为乒乓球事业付出不少,在亲人、朋友面前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但是,乒乓界对乒乓球双手打这个新生事物,太过漠视,即或乒乓球双手打技术不能在专业界很好立足,凭其可以在业余界立足和发展的前景,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都算得上是乒乓球运动的重大事件,(国际乒联和)中国乒乓界是不应该对其如此冷漠的。更何况,乒乓球双手打在专业界的前景,在没有充分研究和实践前,谁又能保证你的看法和预测绝对正确?谁又能拍着胸脯断言乒乓球双手打绝对不能进入乒乓球专业选手的高端运用?回顾过去,事实上就有不少“乒乓球专家、豪强”,在单手直拍横打功能和前景的看法和预测上折戟沉沙或表现出偏差和错误,因此,在对乒乓球双手打功能和前景的看法和预测上,希望武断者能少一点,宽容、静观、深思、实干者能多一点,力避乒乓球双手打象单手直拍横打那样蹒跚三、四十年。
    对“乒乓球双手打”进行后期的精确研究、实践、论证和推广,本就不应是笔者这样的业余者独为之事,希望乒乓界能者、勇者承担起责任,也希望官方、民间,专业、业余能消弥其间等级鸿沟,合力推进乒乓球双手打的研究、实践、论证和推广。
    下面以《美丽的神话》歌词(略有改动)表达笔者的期望和心愿,并以之做本文结尾:
    万世苍桑,唯愿爱不是永远的神话!……等待花开春去春又来,无情岁月笑我痴狂,心如钢铁让世界葱茏,思念永相随,悲欢负月,唯愿爱不是永远的神话!(此爱指直拍全面崛起,直横太极归于正态,旋绕永远)

来源:飞萌乒乓网     作者:飞萌  写于:2009年3月16日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1条评论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17 13:11:00
贴子很不错,收藏备用了!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風言 2009-3-19 11:05:00
附上楼主双手打乒乓球的美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萌 楼主 2009-3-18 19:15:00

>现在把其他网站上的回复转贴过来:

>对于各乒乓网网友,飞萌就不一一各自回复了,下面综合回复于下:
    飞萌会上视频的,但最近相机遇到了一点问题,过段时间,再拍摄后上传。
    飞萌现在组建了一个深圳爱乒乓群79829881,每周四和周日晚就在深圳福田区景田妇儿大厦球馆组织打球活动。飞萌与群内球友切磋、练习时就在大量使用双手打。因此,质疑双手打的深圳网友也可来与飞萌当面切磋、交流,如此,对双手打观感、了解会更直观、真实。飞萌现在的乒乓球双手打技术的运用确实不华丽,但也不是如一些网友认为的那样不堪,一无是处。
     会单手直拍横打的球友,飞萌可以用双手直拍横打与你单手直拍横打,反手对反手切磋;会单直拍反手正面打的球友,飞萌可以用双手直拍横打与你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反手对反手切磋,如此,对两技术的差别和强弱趋势的了解更为直接、明晰。
     至于整体的实战,飞萌也是把双手直拍横打定位于单手直拍横打的辅助技术的,希望大家不要对各技术的评判采用双重标准,技术模式为马琳模式的打球者,你的单手直拍横打在实战中的使用率是多少?效果如何?就能完全超越飞萌双手直拍横打在实战中的使用率和效果?
    双手直拍横打的训练和运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尤其在不知技术要领、也没有训练示范和教练指导的情况下,双手直拍横打的训练和运用更加困难。

有网友认为:
1、双手打在力量、旋转,生理结构上均无超过单手的地方,甚至在我看来是全差于单手啊;
2、双手打难以保持身体稳定,打球秀可能变成摔跟头秀;
3、双手打速度太慢,适应不了乒乓球的快速;
4、双手打照顾范围太小;

飞萌根据实践,对上述4条回复如下:
    对于第1条,飞萌的看法是双手打与单手打各有优势和侧重,各自扬长避短,双手横打是可以做为单手横打的补充技术的,尤其是手部力量不足的女子直拍选手,双手直拍横打对其更为有益。
    对于第2条,是由于没有掌握双手打的技术要领,动作不合理时才会出现的情况。飞萌刚开始运用双手打时也会步伐浪跄,但随着双手打动作合理性的增强,以及训练和运用的深入,这种身体不稳,步伐浪跄,已经基本消除。
    对于第3条,经过训练,双手打是可以应付乒乓球的速度的。直拍横打和推挡的转换也不快,但经过训练还是可以大体应付乒乓球的快速度的。
    对于4条,双手打的照顾范围是小于单手横打,但与直拍推挡(直拍反手正面打)相比,也不见得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萌 楼主 2009-3-18 19:16:00

对于乒乓球双手横打,其训练和运用不是轻而易举的:
    1、其对辅腿(辅手侧腿)的压缩和回弹的力量和速度是高于单手横打的,因此要用好双手横打,最好是要进行辅腿压缩和回弹力量和速度的强化练习,比如辅腿单腿连续快速跳跃。
    2、辅手挥动的速度和力量也是要经过较长时间训练,才会加强双手打球的效果的。
    3、双手打的最佳和有效击球点是与单手打不同的,对其球的预判和身体没有很好到位,常常是双手打球无质量、无力量、无速度的原因,这可能也是一些网友认为的双手打力量、速度全不如单手的原因吧。
>
飞萌建议要训练和运用乒乓球双手打的球友可以:
    1、先模仿儿童训练乒乓球模式,先训练双手反手反面攻球,其技术要领与单手攻球基本类似,只是多了一个辅手发力,其对辅腿蹬转借力则稍高于单手反手反面攻。双手反手反面攻球达到能连续高质量地对攻30-50板,那么你对双手横打才会有一个初浅的适应和了解,也才会对其他双手横打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飞萌以前也是以双手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的训练为主,现在也开始回头对双手反手反面攻球进行训练。

    2、在1后,或同时可以训练双手反手反面推挡、搓球、弹打、快抹、快带、快拨。
    3、训练双手反手反面拉加转弧圈球,此技术对接反手位的下旋球很有用。但在实战中连续运用有难度。
    4、双手反手反面拉前冲弧圈球和反撕球,是高难技术,特别是在实战中的连续运用,对此技术可不练和暂缓训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8 19:19:3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19 23:2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風言在2009-3-19 11:05:00的发言:
QUOTE:
 
QUOTE:
 
QUOTE: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QUOTE:
上楼主双手打乒乓球的美态。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萌 楼主 2009-3-22 12:12:00

(请版主别删)兵马俑这个骗子怎么这么嚣张?

    风言转贴过来的飞萌的实战视频中,飞萌是出于实验乒乓球双手打的可行性,因此双手打使用量很大,包括预备姿势都是以双手打为主导;
    实际上,飞萌也是将双手直拍横打定位于单手直拍横打的辅助技术的,在飞萌以前文章有叙述。因此,在此模式下,飞萌打球也是以单手打为主导,包括预备姿势也与全单手打相同。双手横打现在主要或计划用于:
1、接反手位发球,有时采用双手反手反面拉加转、攻球、快拨、推挡、搓球;
2、有时的弹打、攻打半高球;
3、有时突然双手加力拉一板或攻一板。

    双手打的深化运用,如表现出双手打刘国梁、双手打马琳、双手打王皓的风范,则有待下一代专业化训练选手来实现。飞萌不过是双手打初初期的业余探索者,大家不要对飞萌要求太高了。因此,飞萌极力呼吁乒乓球官方和专业界参与推进乒乓球双手打的研究、实践、论证和推广,也呼吁一些有能力的民间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乒乓球双手打技术革命。

    乒乓球双手打意义主要有如下两项:第一项、乒乓球双手打对增强乒乓球直拍选手反手技战术能力、特别是促进女子直拍选手的崛起极具希望;第二项、乒乓球双手打有利于身体双侧均衡锻炼和健身,凭此优势乒乓球双手打是值得、也能够在业余乒乓球界立足和大力发展的。

    双手直拍横打对主手手腕和肘部的负荷大为减小,使手腕爱伤或得网球肘的机会大大降低,特别对手部力量不足的女子直拍选手特别有益。女子直拍选手要想强势崛起,仅凭单手直拍横打,前景并不十分美妙,如果,整个直拍阵营还不想失掉女子直拍选手强势崛起所需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就有开拓新技术的必要,而开拓新技术就需要探索者,乒乓球双手打在没有深入研究和实践前,都可能是有助女子直拍选手强势崛起的选项,一些网友最好不要仓促武断地下“双手打无用”的结论。

    狠踹、狠贬飞萌及乒乓球双手打的网友,先对飞萌有关双手打的文章认认真真的看一遍,并开动你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对飞萌文章中的一项或多项观点,拿出论据和分析进行批驳。

    单手直拍横打已经发展了三、四十年,狠踹、狠贬飞萌及双手直拍横打的网友,把你单手直拍横打(超过反手使用率50%)的实战视频传上来看一看,又有多华丽?或者这种华丽者,在整个直拍横打球友群中又能占多少?希望有的网友不要采用双重标准、太吹毛求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萌 楼主 2009-3-22 12:15:00

为了对乒乓球双手打(主要征对双手直拍横打)有更为清楚、真切的认识,而不是流于大而空的清谈,飞萌以后将与网友们征对双手直拍横打的具体技术与单手直拍横打、单手直拍反手正面打的同类技术进行探讨和比较。

双手直拍横打的发展也应是“刘国梁式初级”、“马琳式中级”、“王皓式高级”一步步发展的。因此,现在先对双手直拍横打相对简单的、容易训练和运用的技术进行探讨和比较。攻球是乒乓球训练的基础性技术,下面就先对反手攻球做探讨和比较:

·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右手执拍)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稍前或大约平行,两膝微屈,收腹含胸。身体左转,在腰髋的带动下,辅手及主手引拍至身体左侧腰部,重心移至左脚。击球时,左脚蹬地转腰,重心由左脚向右脚转移,辅手带动主手,拍面垂直或略前倾,向前上挥动,在来球上升期,以撞击为主略带磨擦,击球中部或中偏上部,击球后球拍继续随挥到大约右眉高,随后转腰部回转、重心回移,迅速放松还原,准备回击下板来球。

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要打出力量、速度和质量,有几个要点说明一下:

1、对蹬地转腰、重心移动的力量要充分利用,为了强调转腰的作用,借用一下甩腕击球的概念,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要甩腰击球。

2、以辅手发力为主,但是主手要也是发力配合的。辅手握持主手不要太僵硬和紧张,在触球前的瞬间,辅手手指可以微微张开,给主手手臂一个挥动发力的自由空间,以便对主手手臂挥动的力量也充分利用起来;

3、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时“蹬地转腰、重心移动”幅度较大,为保持击球的连续性,还原必需要主动积极,腰部快速回转,重心快速回移。

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与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的异同:

1、引拍位置: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引拍位置在身体侧部,腰部一带;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引拍在身体前部,腹部一带;

2、引拍转腰副度:引拍时,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转腰副度要大于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

3、击球蹬转: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对腿部蹬地借力、腰部转动、重心转移的利用要求高于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

4、还原: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的还原动作(尤其腰部回转)幅度大于单手直拍反手反面攻球,前者更需要积极主动地转腰带手、交换重心、引拍还原。

前文有述:双手反手反面攻球达到能连续高质量地对攻30-50板,那么你对双手横打才会有一个初步的适应和了解,也才会对其他双手横打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飞萌以前也是以双手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的训练为主,现在也开始回头对双手反手反面攻球进行训练。 


希望狠踹、狠贬飞萌及乒乓球双手打的网友,也可以先参照规范地训练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拨球)的模式和进程,对双手直拍反手反面攻进行训练,如果你没这份闲情,那么你在家徒手挥动练习一周左右总可以吧,也不行,那么你发言狠踹、狠贬飞萌及双手打时就不要那样自信满满、端着“终-极-大-法-官”的架子。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萌 楼主 2009-3-22 12:11:00

    单手直拍(光板)横打从1960年代即出现,1987年许绍发、吴焕群、于冰等写的《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谈到:1980年代初期,就有乒乓球教练组织学员练习单手直拍横打,写作本报告也是以北京队队员陈虎为研究对象,此时陈虎已经练了3年多的直拍横打了。但陈虎或早于陈虎那一拨专业化练习单手直拍横打者中,没有谁打出好成绩而获得成功,因此一提单手直拍横打先锋大多认为是刘国梁,又有多少人知道早于刘国梁的陈虎等更早的开路先锋呢?他们及其教练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探索英雄,包括一些最终也未获得成功的其它探索,如练习单拍随意式换手打法的黄煌等,我们后来者难道就不该对他们(虽然未获成功)的探索活动表示理解或敬意?一些网友,难道非要已经获得成功者你才不踹和贬,其他就踹、贬没商量?
    新技术由简单、弱小到复杂、强大,常常是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的,即或由陈虎到刘国梁到马琳到王皓,单手直拍横打就经过了专业化训练的四代发展。

    而乒乓球双手打不过是其发展的初初期阶段,飞萌现在也并没有对乒乓球双手打进行专业化训练,因此,大家不要对飞萌及其乒乓球双手打技术的运用要求太高,戴着有色眼镜看飞萌及其乒乓球双手打技术,尤其是非技术性的评判。

    按常理,乒乓球双手打技术也应经过两、三代专业化训练者的实践才能更真切地认识和展现它。因此,飞萌呼吁乒乓球官方和专业界能参与对乒乓球双手打的研究、实践、论证和推广。飞萌自己如果有机会也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乒乓球双手打的专业化训练者。

    希望网友不要仅凭经验和感觉对乒乓球双手打技术进行判断。经验与感觉往往是靠不住的,唯有深入实践,才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萌 楼主 2009-3-22 12:14:00
本帖的主要目的是号召更多的人、尤其是乒乓球官方和专业界参与乒乓球双手打的研究、实践、论证和推广,因此不要仅仅把焦点聚集在飞萌及其双手打上,而是更应该转移到更多人亲自对双手打进行研究和实践上,这也是飞萌发本帖的目的和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