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再谈盯球

磨剑者 2004-8-10 11:40:00
业余选手在攻球的过程中常常"漏球",其中迎球挥拍过早是一个原因。即没有盯球。怎样克服这个毛病呢?笔者在一次双打实战 (单位人多的无奈之举)中,同伴不乐意我使用攻球技术,他说那是冲动。可笑的是同事那时都很少攻球,都搓来搓去的。而我搓球 由于平时不大用,失误较多,且常常"漏球"。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用攻球的人"漏球"率高,以削、搓为主要打法的人"漏球"率低。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有效迎击面积"(注意:不考虑球拍本身的宽度)的概念。当迎球挥拍时,削、搓类打法由于触球时拍面放的比 较平,其"有效迎击面积"比较小。而扣球、快攻类打法,"有效迎击面积"比较大。"有效迎击面积"大的打法对击球的准确性要求相对 低些,也"纵容"了不盯球的坏习惯。于是认真练习正反手削球技术,成了克服不盯球的习惯的一个方法。当然,完全奏效还需要一段 时间的训练。
   建议业余选手弄清正反手削球技术,多多观摩教学片中的示范。再认真练习。训练时,一开始,可以"等球",即听到来球撞击球 台的声音后,再向后引拍。同时,固定一个击球的时间,近台可以是高点期。中远台选择下降期。这样具备了几个促使你盯球的条件。
   1."有效迎击面积"小,你必须盯好球,才能击中球。
   2.相对来说,削球是你的"新技术",你的固有的条件反射的强度降低。
   3.听到声响后,再向上引拍,是一个"正方向"的条件反射,有助于克服原来的不良条件反射。
   4.固定在下降期击球,使你"等球",实际增强了"盯球"意识。
   
  记得有个精英网友发表了"怎样坚强盯球意思"的求助文章。那实际上是个反应速度的问题。一开始是不容易达到的。一个是多练习。 有几天我和一个人练习过对攻,发现接快攻的能力增强了。另外就是预先顺着来球的方向引拍,再使用"有效迎击面积"大的快带技术,不求狠狠还击,首先将球反击回去,这样做也许会有些收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0 11:43:35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