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快来救救乒超联赛

佳佳10 2004-11-12 19:29:00
“什么联赛能拖拖拉拉,一打就是一年半多,赛程多变,连媒体记者都晕头转向,不知道下轮比赛什么时候开始―――乒超联赛,我能;什么联赛连球队都没有一个稳定的主场,“上山下乡”到处觅食,依赖当地政府救济―――乒超联赛,我能;什么联赛上场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记者比看比赛的观众还要多―――乒超联赛,我能!”这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乒乓网站首页套用一句广告语对乒超联赛的讥讽,也真实的反映了号称职业化多年的乒超联赛的尴尬处境。前两天乒超联赛终于结束了痛苦而漫长的路程,回眸这个应该说是世界最顶级的俱乐部联赛,确让人心里腾起无比酸楚。

是要“政绩工程”,国家队多拿几块金牌;还是要精心打造本国的联赛,夯实乒乓职业化的基础,来促进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在这个传统计划体制和市场化的进退维谷之间,乒协还是选择了前者,毕竟金牌大户不得有半点闪失,输球怎么向领导和国人交代,而后者仅是给这项运动披上一件时尚的外衣,给投钱俱乐部一个噱头。



于是,为了给国家队让路,整个联赛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打了几场不知道何时再打,甚至把原计划一年打完的比赛,变成了跨年度,这给俱乐部的市场运作带来毁灭性打击;许多乒超队伍是体工队和俱乐部制双轨运行,奋斗目标的歧路导致最后回到计划体制的老路;说市场化,却在宣传上极少加大投入,职业化这么多年的乒乓球在央视的年转播时间还赶不上进入中国大众视野紧一两年的F1赛车;有比赛无门票,门票收入更是惨不忍睹,一轮联赛下来的门票收入还抵不过一张NBA中国VIP票,许多场次还是在靠组织观众和赠票来撑门面;流浪的乒超大篷车,越来越向偏远地区,“有奶就是娘”不管什么品牌概念了,赞助商更是望而却步,这个市场越来越依赖小地方政府的救济而难以做大。

历史曾给了乒乓球在中国尊荣的礼遇,也让这项运动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而难以前行。乒乓球的市场化进程难道就这样,年年失望年年望,永远成为附属品而沉沦下去吗?乒超、乒协领导人要去反思国外联赛的运作机制,改变政府多方面干涉,给联赛一个真正的市场运作机制,乒超、乒协领导人要及时吸取近期中国足球事件经验,乒超联赛生死存亡掌握在自己手中!!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球友相聚,不亦悦乎,热爱乒乓,发杨国球精神

1条评论

鬼火妖 2004-12-1 15:1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