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求助]一些业余乒迷经常出现的问题

左手大海 2004-11-21 18:41:00
各位乒侠好:
      我是直板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我打球的优点:左手能发出正手短的下旋、侧拐、侧下、侧上小球,反手位的长侧下、侧上球,对方接球出台就上手拉,擅长拉下旋球,这也是我主要的得分手段。我打球的不足:一是接发球差一点,接发球控制差,容易使对方上手;二是自己发球发不出强烈的下旋球或上旋球,即转不转反差不太大;三是拉侧旋或不转球出界多,拉球时不敢摩擦球的顶部,怕漏球,手腕有点钩;四是对付反手位的急下旋或急长侧旋方法不多,侧身慢,不侧身用搓又不好控制,容易出台,造成被动挨打。这些是我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我想也是大多数业余球迷的普遍问题,请各位乒侠能给予系统的讲解。不胜感激。谢谢!
        我在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工作,但是医院地处县级市。每周打球2-4次。除了上学玩玩,近三、四年才开始经常打。水平吗,在我们当地是前10名吧,我们市的水平在地级市的四区八县水平属中上等。我们医院有个不错的打球场地,当地的高手经常去打,我经常和他们过招,和两个水平最高的比胜负三七开,和其他的比四六或五五开。打球也有自己不少的心得,以后我会经常和大家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1 19:01:49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条评论

gong_chen 2004-11-21 19:45:00
发球和接发球问题是业余乒友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因为:业余球友普遍喜欢练一些动作较大的,比较“过瘾”的技术,比如攻球,拉弧圈,等等,而在一些“细活”上很少花大力气去练习,比如发球,搓球,摆短,搓撇等,只是在比赛中靠自己的大概印象自由发挥一下,很少专项专门练习。说到底,练这些东西比较乏味,比如给你100个球,发100个下旋短球,或者2个人对搓半小时,我估计没几个业余球友有那个耐心。但发球接发球的质量,正是需要大量“细活”练习的不断积累才能提高的,而不是看一次两次技术要领就能达到。这种小球技术练多了,手感也会不断提高,对一些大球技术也是很有帮助的。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liuqin72 2004-11-21 20:03:00
同意二楼的观点,不过我认为发球在很大程度上是天赋的表现,靠练习会有提高,但有些人不练习,发球却特别好,象瓦氏发球人们研究很多,但又有几个人掌握其精髓呢?刘国梁正胶发球比反胶还转,这也是天生的。业余的更难在这个环节突破,而接发球技术我认为更重要,而且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提高。
gong_chen 2004-11-22 09:23:00
楼上说的很好。这种练习是改善业余球友接发球问题的好办法。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eg007手机认证 2004-11-22 01:28:00
我也同意二楼的观点,
      但我认为天赋只在一定范围内有作用,天赋高,只能是学得比别人快,花同样的时间学得比别人好,更重要的是专心和用脑,要眼到,心到,手到,懂得用脑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学得比别人快,
学得比别人好,才能事半功倍.
      外国球员认为中国的球员能进入国家队的都是天才,但他们并没有否认中国球员的努力,难道有了天赋,就不用努力练习吗?
phoenix 2004-11-22 02:49:00
还是要练的,而且我自己也觉得有练有差,慢慢就学会放松了
我曾经和好友练了一晚上发球接发——他发我反手小三角下旋球,我练正手 摆/挑
以后这一板接球就很有信心了,摆挑结合还能晃对方,非常有成就感
燃烧的生命~自由的灵魂 Tibhar X-press :: DHS22#+729-2 :: Stiga Innova UL 何以解忧,惟有pingpang…… mailto:freephoenix@yeah.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