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球拍挑選原則

清风996 2009-8-28 00:59:00
球拍挑選原則   Post By:2009-3-17 1:22:00

 

◎分類介紹:

 

要挑選一把適合自己的球拍,要考慮“手感特性”、“打法類型”與“控制掌握”這三方面,在這裡以“手感特性”為切入點,將底板分類為“純木夾板類”、“加料拍類”與“檜木拍類”三類;膠皮(這裡僅討論反膠)則分為“澀性膠皮”與“黏性膠皮”兩類!原因是筆者觀察每位球友因為啟蒙時的手感培養、學球環境、各國各地之間的桌球文化不同,就生成了大致這樣的分類!例如:許多球友就是打不習慣加料拍,所以換來換去就是純木底板;而有些球友鍾愛加料拍的速度與球感,純木拍倒不習慣了!日、韓、台灣的日直選手絕大多數是打檜單拍;大陸朋友則多拿純木夾板的中直!大陸朋友習慣以黏性膠皮為主的陸膠;台灣朋友則以澀性膠皮的日膠或德膠為多數!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而個人有感觸的是,如果是自己“手感”不喜歡的球拍,無論多好打、實戰價格多高,多數還是打不久就又換拍了!所以拙見認為“手感喜好”是很主觀且敗拍時要首先考慮的,從自己喜好的分類之中挑選適合自己打法類型與自身程度的拍跟皮,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球拍!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底板篇:

 

1.純木夾板類:

純木底板的木板使用種類繁多,夾層方式、夾數也各有不同,主要以5、7夾為主流,可區分為以下細類:

 

(1).軟五夾:

 

具代表者~AC、AE、YE

 

是最適合於初學朋友的底板類型,底板的彈性不大、擊球時球拍的手震感略大、球停於拍上時間長、容錯性高、容易掌握住擊球方向及力道!

 

已具有基礎的朋友,如果您的發力好,屬於兩面弧圈型打法不十分速度及一擊必殺的打法,以要求連續性為訴求,可以考慮軟五夾!而像STIGA的底板拍面較大,也可以充當削球板!

 

缺點:底板的借力不好,中小力量的擊球速度不足,所以多數的球都需要發大力去打,感覺打軟五夾費體力些!

 

(2).硬五夾:

 

具代表者~木吉他、狂飆王、YEO

 

除保有純木五夾的咬球及手感的優異之外,底板彈性更大,有一定的借力能力,適合弧圈弧快型打法!

 

缺點:在無機時代,少了灌膠的光環加持之後,純木五夾的絕對力量終究是差了點,少了一擊必殺的魄力!所以許多專業選手改打純木七夾或是加料拍來彌補速度力量的不足!對於原本就無灌膠習慣的朋友,影響則是不大!

 

(3).厚五夾:

 

具代表者~andro kinetic off+,TBHAR alpha、TO

 

一般的純木五夾厚多在6.0mm左右或以下,而少數幾款純木五夾厚度在6.5mm以上,在此歸納為厚五夾。

厚五夾的厚度與多數七夾板的厚度差不多甚至厚些,底板的支撐性及彈性更足,借力更好,也沒有薄五夾那般的手震感,又有不錯的吃球能力!整體來說,各方向的性能均衡,發力與借力都不錯,以業餘球友來說,實戰價值很高!

 

缺點:各項均衡,無特別突出優點便是缺點了!沒有薄五夾發力擊球時的彎曲形變,所以拉球的路線直,不像薄五夾詭異的二速與賊的弧線;絕對力量又弱於硬七夾!再者是板厚較厚,小球手感模糊,靈巧性就降低了!

 

(4).軟七夾:

 

具代表者~DONIC powerplay、JOOLA viva、銀河U1

 

powerplay與viva是小球時代的經典拍;U1則是銀河在無機時代推出的新寵兒。這類底板的數量不多,板厚約在6.5mm左右,保有了純木七夾的支撐性,控球、咬球又更好一些,不如硬七夾那麼的硬彈,擊球容錯性較高!對業餘朋友來說較易駕馭,實戰價值高!

 

缺點:類似於厚五夾,各項均衡少有明顯突出的優點!

 

(5).硬七夾:

 

具代表者~CL、P700、小鳥拍

 

厚度多在6.5mm左右或以上,早期的硬七夾主要是設計來打近台快攻的,適合貼一面正膠的打法,所以板子很硬且重量不輕;大球時代的硬七夾有輕量化及變軟的驅勢,適合弧快快弧打法!

 

硬七夾的支撐性夠、借力好、絕對力量足,在無機時代獲得更多專業選手的使用,推薦給喜歡追求速度力量的球友!

 

缺點:不易控球、容錯性低,入門門檻高,初學朋友不容易駕馭,適合一定程度的球友!

 

2.加料拍類:

 

規則上對於球拍(底板)的規定如下~『球拍大小、形狀和重量不限,底板應為整段木料製成,厚度均勻、平整而堅硬。底板厚度至少85%是天然木料,中間可夾粘合層,各粘合層不超過總厚度的7.5%或是0.35公分,而且各粘合層的總厚度不得超過底板總厚度的15%。 』黏合層就是所謂的加料材質,使用的材料從最初的碳纖維、玻璃纖維、芳基纖維、鈦合金~~~到最近火熱的Zylon纖維都是!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加料的主要目的如下~a、加強底板結構。b、增加底板的彈性及力量。c、過濾球拍擊球時多餘的手震感。d、球拍輕量化!而普遍的缺點則是~a、彈性好,相對的控球能力要求就高。b、手感模糊,沒有純木擊球時的手震感。c、球停於拍上的時間短,咬球不深。而多數打不習慣加料球拍的球友,也是基於以上因素之故!

 

常見的加料拍結構大致如下:

 

(1).3+2:

 

具代表者~施碳、孔芳碳、photino

 

此類底板的特性是板厚約7.0mm左右,面材多為檜木,芯材則是梧桐木拼接,纖維材質為力材,所以不同的材質在球感的差異上就很大!此類球拍的普遍特性是力量足夠,借力很好,適合借力型打法或是擊球動作不大的球友,來補強力量的不足!

 

(2).5+2:

 

具代表者~Boll Spirit、水谷隼、YCA

 

此類底板普遍偏薄,不超過6.0mm,結構等同於純木五夾在面材與力材之間加入了纖維夾層,纖維的手感明顯,適合弧圈弧快型打法,但是速度、力量比純木五夾更足!

 

(3).純木手感重的加料拍:

 

A.薄碳or軟碳:

 

具代表者~YSC、瓦碳

 

結構是5+2,碳層是薄或軟,所以碳味不重,手感類似於純木五夾,速度力量增加有限!

 

B.深埋碳:

 

具代表者~碳王尼斯(STIGA Carbonix wood,5+2結構)、Yasaka Maxcarbon(7+2結構)

 

款式很少,將碳層夾於較內部的夾層之間,所以中小力量時還吃不到碳層的力量,發大力擊球才感受得到碳層的力量!

 

C.非夾層型式的加料拍:

 

具代表者~紅黑碳王(Carbo 7.6)、鈦5.4(Ti 5.4)

 

加料材質加入木材黏合的膠署水之中,使其增加底板強度及彈性,像紅黑的結構類似於CL、鈦5.4結構類似於OC,但在特殊膠水黏合之下,速度、力量快了一個檔次!

 

3.檜木拍類:

 

檜木拍主要以日直檜單為大宗,因為檜木拍獨特的手感所以自成一派來討論,這裡所討論的是檜單拍及全檜夾。

 

(1).日直檜單:

 

具代表者~Cypress

 

檜單是日直打法球友的首選,厚度從9.0mm起跳,大球時代之後已10.0mm為主流,不過初學朋友建議以9.0~9.5mm的厚度為入門即可!檜單的特色在於每支球拍都是獨一無二的,相同型號的檜單,重量、紋路差一點點,手感就有差異,所以養拍很重要,很多日直高手都是不輕易換拍的!

 

(2).檜單刀:

 

具代表者~DARKER specal

 

檜單刀的誕生主要是因應許多直轉橫的球友而產生的,他們還是獨鍾於檜單拍特有的手感!檜單刀的板厚也是至少9.0mm起跳,再貼兩面皮,就太厚了,所以靈巧性低是其缺點!

 

(3).檜夾:

 

具代表者~DARKER 7P2A

 

夾數從3、5、7、9夾都有,但常見還是5或7夾,厚度在7.0mm左右,咬球保有檜木拍的特性,力量不如檜單那麼足!

 

二、膠皮篇:

 

這裡僅討論反膠(平面膠皮)!各家廠牌各個型號的膠皮款式眾多,每張膠皮都有不同的球性及手感,很難一一列舉討論!拙見是認為以“手感”差異來區分為“澀性膠皮”與“黏性膠皮”是一個比較適當的分野!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澀性膠皮以日、德膠皮為主,上膠不黏,彈性較好、速度快,咬球的方式要將球吃進膠皮海綿旋轉質量才足夠;黏性膠皮則相反,顧名思義上膠呈黏性,彈性速度不好,但是藉由上膠的黏性輕輕吃住球即蠻轉的!

 

澀性膠皮與黏性膠皮手感的偏好,是從啟蒙時期就慢慢培養起來了,像台灣許多小朋友開始學球的膠皮是打sriver,後來可能就是一直打澀套的路子!大陸朋友習慣於友誼729或是狂飆之類的黏套,也是從小培養或是打球環境的球友就是如此的器材膠皮所致!

 

所以這問題其實習慣就好,往自己喜好的膠皮類型去找就對了!

 

三、搭配原則:

 

1.軟硬平衡原則:

 

底板與膠皮的軟與硬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可以分為硬板硬皮、硬板軟皮、軟板硬皮、軟板軟皮四大類,多數我們會認為硬板軟皮軟板硬皮的搭配,才有一個互補與平衡,一個主與副的差異!

 

(1).硬板硬皮:

 

舉例來說:我們常說的bty的加料底板不適合貼大陸皮就是一個硬板硬皮的組合!陸膠通常偏硬,而擊球吃到纖維層的力量時,皮也硬、纖維也硬,就是一個硬碰硬的手感,感覺就不好!搭配日膠,例如施碳+bryce 或是CL+bryce,彈性就很好,停球時間短、容錯性低,控球能力要很好才能夠駕馭!

 

(2).硬板軟皮:

 

例如:施碳+srver EL或是CL+F1,底板應硬力量大用軟一點的膠皮來中和,咬球控制就比較好!但是膠皮也不能搭配太過於軟的,例如CL+F3,擊球時球直接撞透海綿吃進底板,脫板太快,旋轉底勁就不足!

 

(3).軟板硬皮:

 

OC+狂飆三是一個典型的軟板硬皮組合!搭配較硬的狂飆三來彌補底板彈性的不足,同時因膠皮的重量來增加發大力擊球時底板的彎曲形變,球的尾勁很足!

 

(4).軟板軟皮:

 

YE+F3即是軟板軟皮的例子!擊球時球就好像打進綿花堆裡,要費很大的勁才行,這樣的搭配擊球的力量明顯不足!

 

2.海綿厚度問題:

 

球友們在挑選海綿的厚度時,要仔細考慮自身程度打法風格問題,不要盲目追求MAX厚的海綿來搭配,海綿厚雖然彈性更好,但是也較不好控球,而且擊球時不易透板,手感就模糊,無形重拍重也重了些!

 

一般日、德膠皮我會建議2.0~2.1mm左右的海綿即可;陸膠因為上膠較不彈,海綿可以厚一點,約2.1~2.2mm左右!這是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的建議!近台快攻打法可以再薄些;兩面弧圈型打法可以厚一些!此外,若是橫拍或中直橫打的朋友,反拍膠皮海綿的厚度可以以正手拍相同或略薄一些!

 

3.重量問題:

 

重量的差異會明顯影響手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例如同樣一支底板貼兩張反膠,或是一正一反、一長一反在重量上不同,連帶也影響反膠那一面的擊球手感!所以拍重很重要,球拍太輕,雖然靈巧可是力量就較不足;球拍太重則力量大但是確笨重,我的建議是在可接受的範圍之下挑重一點的擊球力量的問題還是首要考慮因素!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所以在挑選底板時聰明的球友都會量一下空拍重,我的建議是膠皮貼好時最好也量一下重量,知道自己可接受的拍重大約是多少!

 

◎小叮嚀~包容球拍既有的缺點!

 

天底下並沒有完美無缺的球拍,就算是號稱夢幻手感的P500也被詬病為在大球時代力量不足!而彈性好的底板膠皮伴隨而至的便是控球能力也要好才能駕馭得住!所以有一好沒二好,優點的背後必帶著其缺點!如果不能包容球拍既有的缺點,那可能就永遠找不到滿意的球拍,墜入燒拍的無限迴圈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8 1:01:52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3条评论

风刀霜剑 2009-8-28 06:28: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洋人 2009-8-28 08:18:00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a姐 2009-8-28 08:28:00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五哥 2009-8-28 08:47:00
我也来顶一个
德健(中山)乒乓球会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春晓思 2009-9-8 10:08:00

原来那么多我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nclub 2009-9-10 14:0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乒乓=CL+NEO狂3+金J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permam 2009-9-10 18:34:00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火炬*火星 2009-9-15 14:31:00
如果你早点发贴,我就不用花冤枉钱乱买拍子了,结果还是要寻找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annyCheng 2009-9-15 16:38:00

可惜,我昨天才换的新球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