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认识到自己的动作有毛病是不容易的

黄革 2009-12-2 08:18:00
 能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有问题的球友实在是太少了。对动作没有完整的清晰概念的人(即对动作本身根本就没有理性认识之人),以为能把球打到台上自己的动作就没有问题;特别是手感好的,练球时能比较稳定地对攻几十个回合不掉球者,加上比赛胜率较高,自信且自负,就更以为其动作就是对的了(这是实用主义的标准而非技术标准)。但要知道,球能打上台,也能较稳定地击、供球,并不就意味着动作一定对头。我见过好几个球友,都是后拉手击球,既没用腰,也没做重心转移(身子就那么软囊囊、松不叽叽地伫立着,全无力量的传导过程),仅用肩关节以下的那条胳膊打球,却是很好的供球者(比如在我的单位里,就有一个球友是身子不动,以肩关节为轴,像冰球运动员使用其球杆那样推扫式地使用他的前臂做对攻练习的。他供球很稳定,结果常常是你最后打丢了球)。但这个毛病千万不能说破!因为对方根本就意识不到,自我感觉良好。你若直言,伤及其“面子”问题,所以通常对方的反应会有些恼火(怒)。那种闻过则喜、虚心受教、力求改进的自知之明,其实有赖于这个人对正确的动作心里已有了明晰的概念。如果他意念中就没有形成击球动作的“完形”,对动作的理解就是支离破碎的,你又如何能让他脑瓜子开窍?如何能让他心服口服?

  这里有必要顺便解释一下何谓“完形”。“完形”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不是指用主观方法把原本存在的碎片结合起来的内容的总和,也不是指主观随意决定的结构。“完形”要处理的不是零碎散乱的片断之物,而是整体,是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所考虑的是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

  不瞒诸位说,我现在和球友打球,总是尽量克制自己不发表意见,尽管我对他们存在的毛病看得一清二楚。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外,还有一层想法:就是说了又有何用?即使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无法乾坤再造了!这都是盲目自信、没练好动作就放任于乱打和沉溺于比赛的恶果。你的烂动作都打得滚瓜烂熟、固若金汤了,哪里还有回头之路?只可惜,不会用身体打球者,离悟球的境界还远着呢!

  最后,借用博乒网hsf6066《用身体打球》一帖中的如下论述来提醒一下不会用腰、也不会用重心打球的球迷朋友吧:

  部分初学球友(不少打了若干年的在认识程度上也属“初学”菜鸟——云中客注)没有认识到顶髋带腰是转腰的必须动作,甚至有球友不侧蹬、挺膝,而只“转腰抡臂”去击球,这样是永远不会找到正确地摩擦感觉的,因为抡臂的结果是球还没来得及摩擦就已被“抡”飞了。正确的动作是:侧蹬方向、顶髋带腰的方向、转腰锁大臂迎前方向、小臂加速方向必须严格保持一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力方向保持一致。说到这里,一个不被重视的问题也应该说明一下,那就是执拍手一侧即惯用的身体右侧的动作讲得很细,那么身体左侧就没事干了吗?!有人会说“保持身体平衡、顺其自然不就完了么!”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还是从最下端的发力时的起始点.....脚上说起:斜身、沉肩前提下右脚侧蹬时,应把身体重心转(平)移的势能(绝非只是身体重量)反弹释放出来以助发力,但这个反弹释放的方向绝不只是向作为支撑点的左脚移动那么简单,而是在收腹含胸、身体前倾前提下向左前上方反弹,配合上肢(转腰带大、小臂及腕的发力经各关节传递)的一系列“动量”增减动作,左脚、左膝及左腿、左髋、左肩、左臂应随“右部集合”向左上的同时有向左后下的“预动”配合动作,也就是说“左前上”与“左后下”是基本同步进行的,甚至可以说“左后下”可以先于“左前上”来引导全身的集中发力,这也是全身正确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只是简单地顺其自然了事。感觉发力不足的球友不妨试一下这个“预动”的“集合动作”,感觉发不出力或动作过大的球友也不妨一试,这非常重要!(云中客附言:何为“动作过大”?不是说你有重心转移了就称之为“大”,无重心转移、身子不动光动胳膊则能称之为“小”的;而是既没有重心转移也没有动腰而肘部却脱离腰的控制前后大动、抡大臂击球而发力结构松散才称作“动作过大”的——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抡大臂击球在拉球时就往往表现为下文提到的“顺向”的“拎”或“提溜”,不仅动作不合理,还难看!

  转腰带右肩、锁肩带大臂迎前的说法没错,但不具体。实践中个人感觉大臂不只是随转腰带肩而被带动,而应是随顶髋转腰而主动带小臂迎前,但大臂相对的主动发力应随转体而动而不是以肩关节为圆心的“抡”,它的感觉应是整条上(大)臂随转腰而横向迎向击球点,在惯性作用下大臂这时应贮存一定的“势能”,随着这个“势能”的增加来带动整条手臂迎前;有球友不是“横向前迎”而是随小臂“顺向”移动(抡),那么你的小臂永远也找不到二次加速的感觉。

  建议想打好攻球基本动作框架的球迷留意《你的攻球基本动作有毛病么?》一帖。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佳铭 2009-12-23 12:25: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