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乒联2009年职业巡回赛──波兰公开赛经过5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北京时间今天(30日)凌晨在首都华沙落下帷幕。代表中国队参赛的江苏镇江籍国手范瑛,再次抓住难得的出征机会,在所参加的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两项比赛中,均获得冠军,成为本次比赛的最大赢家(男单冠军为德国的波尔,男双冠军为韩国的吴尚垠/金正勋,中国小将无缘四强)。这是范瑛首次夺取国际乒联巡回赛的女单冠军并独揽双冠;也是她今年所获得的第5枚职业巡回赛奖牌(年初曾获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和丹麦公开赛一次女双冠军、一次女双亚军、一次女单亚军)。
由于本次比赛是巡回赛今年最后一站,各国(地区)选手为取得足够的积分,争取参加12月中旬举行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今年年终总决赛资格,纷纷报名参赛,人数多达415人,从而先进行预选赛。但范瑛由于排名世界女子优秀运动员第19位,无须参加预选赛,并被列为女单9号种子。
正赛开始后,范瑛在主管教练任国强(老削球国手,有多年在国外执教经验)的指导下,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单打前几轮,先后以较大优势淘汰了法国、波兰、新加坡、韩国选手,特别是以4比2淘汰了本次比赛的4号种子、比自己世界排名高8位的新加坡三大主力之一的王越古(原中国队国手),闯入四强。半决赛中遭遇队友、世界杯女单冠军郭焱,两人知根知底 ,一直纠缠到第 7 局,范瑛才以4比3(11比6、6比11、8比11、11比8、11比6、7比11、11比8)涉险过关。决赛中,范瑛的对手是韩国的削球手朴美英,后者在半决赛中同样经历七局大战,她在先丢三局的情况下连扳四局以4比3(9比11、7比11、7比11、11比7、11比5、11比6、11比7)淘汰了新加坡的冯天薇。两名削球手的较量吸引了国际乒联官员和欧洲观众的关注。
范瑛在决赛中出师不利,她以8比11先丢一局。不过她表现得沉着冷静,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完全掌控大局,她以11比7、11比7、11比6、11比9连扳四局,以4比1战胜朴美英夺冠,终于笑到了最后。这是范瑛生涯第四次闯入国际乒联巡回赛的单打决赛,前三次她都铩羽而归,这一次她终于圆了单打的冠军
双打比赛中,范瑛和同为削球打法的小师妹武扬是第二次配对参加国际比赛。1/8决赛中,他们以4比2击败新加坡队的孙蓓蓓/于梦雨,1/4决赛以更轻松的4比0(12比10、11比5、11比6、11比6)淘汰了韩国的李恩姬/石夏廷。半决赛是当今两大削球组合的首次碰撞,十分引人注目。结果,年轻且配对不久的范瑛/武扬,竟以4:0横扫刚在英国公开赛上夺走女双冠军的韩国削球组合金景娥/朴美英,既为先前失利的队友李晓丹/文佳报了“一箭之仇”,又顺利地与队友郭焱/王璇会师决赛,结果,一场“互相残杀”的内战拼争了六局,范瑛/武杨在两度落后的情况下两度追平,之后又连胜两局以4比2(8比11、11比2、8比11、11比6、11比3、11比8)战胜队友问鼎。从而为中国队包揽了女双冠亚军。
著名体育评论员蔡猛赛后评论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队有张燮林等削球好手。后来日本人发明了弧圈球以后削球的打法就落后了。当蔡振华等中国运动员运用两面颜色相同但性能不同的胶皮取得实效时,国际乒联改规则:球拍必须是一面红一面黑,不论是拿长胶削还是反胶削都能看出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削球的发展。虽然受到了限制,但是中国的思路就是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随着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无机胶水的改革,削球有复兴的迹象,可是削球毕竟打法局限,想成为世界冠军比较困难。但没有又不行。比如2003年巴黎世乒赛,男单亚军朱世赫的异军突起就和当时中国队削球比较少有关。现在中国队有意识的培养这种特殊打法,女子范瑛之后跟上了一个武杨,男子二队也有几个不错的削球手。所以从削球的前景来说,中国队不会落后,而且可能超过韩国,因为就范瑛、武杨的年龄上来讲,她们比金暻娥年轻很多,金暻娥已经处于巅峰往下滑的状态了。很可能金暻娥世界女子第一削球的位置被范瑛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