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球运动文字解释

乒论 2010-1-26 22:46:00
     前次发了“乒乓球运动”,许多球友参与了评论,本人大受裨益,在此表示感谢。

      本来应该尽早回复球友们提出的问题和看法,本人也有原始的纯文字初稿,但看了大家的回复后,就开始编改文字稿,总觉得不满意,几易其稿,虽然还有许多不详尽之处,索性先发出再说,有需要时再进行网上编辑。

     

(1)      乒乓球与数字

现代体育运动已经无法离开数字,尤其是竞技体育运动。竞技体育运动同数字的最直接的关系,最简单的就是比赛结果的名次,取得这些名次也是用数字作为依据,许多比赛也是为了争夺数字,如100米跑,是为了争取最短的数字,而铅球是为了争夺更长的数字。等等,不一例举。

 乒乓球同样如此,且具有更多更复杂的数字关系融合在整个运动项目中,这个运动无处不存在着变化莫测的数字游戏。这一点在前次的“数学模型”一文中已经概括,实质上“数学模型”只是此项运动的动态部分,其静态部分是由相关的器材组成,如,场地的规格,球桌的长宽高,球网的长和高,乒乓球的重量,大小,弹起高度,球拍大小,重量等。因为静态部分已经由规则限定住,不需要过多地解释。而动态部分,正如“数学模型”所示,实质上是两个运动员在限定的环境里连续不断地共同做解着一道数字题的游戏。到此,如果仍然感到不解的话,请继续看下面的内容,就是这个游戏的过程,我把它展示出来,希望看后能或多或少地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为了读懂,我已经把游戏简化了许多许多)。

按"数学模型"中所示,A 和B两球星正在激战:

B“看”到A的挥拍方向,角度和力量,判断出来球以每秒16米的速度和每秒100圈的转速与边线成35度角的斜线到己方左侧,于是,B 就一边“盯” 住(如何看和盯,请参考“提高盯球能力的最佳办法 ”)来球一边计算应该用多大的力量和角度使球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旋转回直线到A的右侧。由于问题比较复杂,必须使用“数学模型”的方程式才可得到正解,此时B球星不慌不忙,为了获得足够的时间进行计算,B球星先施以法术将空间时间暂停,(此法术就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把时间轴在正负相同位子上折叠,在这个位置上的时间即不前进也不后退,是停止的状态。)B有充足的时间求得了正确的结果。也就是球拍的假象中心线必须成25度角,以75牛顿的力量回击来球,这样球就以每秒16.5米的速度和每秒105转的转速,与边线成零度的夹角飞向A的正手位。就这样,B将A岀的这道题破解,又返还给A一道更难解的数学题。

 A球星以几乎同样的方式又解开了B的题,并再次将不同参数和相同常数的线性函数题又一次抛给了B球星。(参数就是转速,运动速度,角度,力量等,常数是乒乓球重量和体积,球桌的尺寸,网高,拍重等固定部分)

这样A和B在不断地破解对方的来题,紧接着又出给对方更难的题,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某一方解题出现错误,此一回合的游戏才告结束。

 因此乒乓球运动,就是两人以超出想象的计算速度在玩数学游戏。

乒乓球运动员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进行计算的,请看后面第3节。

 
     (2)      数字促进了人类历史的突进

最早人类使用数字的记载可追溯至3万年前,那时人们用在兽骨和鹿角上的一些刻痕来计数。距今5000年前,

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公元前876年,数字0出现。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代数。公元17世纪,微积分出现。

 通过学习和训练,某些人对于抽象化数字的理解能力高于了其他一些人,

于是,这样一些人应用他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并建造了摩天大楼,人造卫星,原子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因此,我们说,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一不是伴随着对数学知识的提高而达到的。

 

 (3)      乒乓球与直觉能力

 乒乓球运动在潜移默化地促进了运动员对数字的理解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练了运动员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强化了数学的直觉能力

 儿童在开始正式的数学学习之前就已经具有了数字直觉,反映出我们祖先也具有类似的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的祖先拥有的数字直觉可能甚至先于他们第一次的直立行走。众多灵长类动物,例如恒河猴,和人类一样具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由于人类和猴子的物种分野发生在约3000万年前,可以推测,数字直觉至少在那时就已经出现。人类能够成为数学家而猴子不能,正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地学会了数字的抽象思维,而猴子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数字直觉能力。

乒乓球的训练过程,如每一次的击球,必须判断来球的数学变量,这是在瞬间完成的,这个过程促使并刺激运动员的大脑给出一个强烈的直觉数字信号,再靠直觉完成计算,并控制自己的肢体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反复不断的训练,就提高了运动员对数字的抽象思维能力。

 没有任何其它运动项目能够像乒乓球训练这样残酷地强迫运动员的大脑反复不断地进行这样抽象的数学思维。

 

 (4)      此文的内含和实用意义

      感谢你能够看到这里。

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再解读这一节的内容,你便是智力超群,其实乒乓球爱好者各个都是精英。

这一节,从乒乓球的现状谈起。

 

 公众对乒乓球的关注,同这个项目取得的成绩非常不相称,即使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赛事,观众也是寥寥无几。家长们也不为孩子选择乒乓球作为爱好。

 这是为什么呢?现在一种说法是(国乒也如此说),乒乓球比赛成了中国人的内部赛事,无任何悬念,久而久之,视觉疲劳。

 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是把责任推给了无辜的公众。国乒,各级教练员们,是否考虑过要大众关注乒乓球的理由,考虑过现实的社会状态没有?

 现实的流行说法是:“玩”乒乓球,“影响”学习,没有前途。学钢琴,台球,唱歌,有“前途”,还能 “锻炼”大脑。国乒,教练员们,请问问自己,如此大相庭径的结论为什么这样流行?我们并不是反对少年儿童们学习一些艺术项目或练习那些运动指数较低的体育项目,但我们应该更正那些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毫无科学道理的错误的流行的解释。

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农兵管理学校,最流行的话中,有一句是:“我是大老粗”,全民为此疯狂。时过境迁,现在应该没有人自称“大老粗”后,沾沾自喜且自豪无比了。

但是,就在现在,在包括乒乓球的体育界,一些教练员们,却时常表示过去打专业,没时间学习,并以此为荣,还如此宣传和炫耀。我想问问,只凭这些的话,家长们会把孩子交给你吗?家长们都知道,冠军只有一个,那么当你说,把孩子交给我,我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世界冠军,只有很少的家长会有这样的共鸣。

国乒为振兴乒乓,提高关注,作了一系列的努力,收效甚微。形成了内热外冷,内紧外松,自观自演的局面。

当前采用的振兴乒乓的措施之一:

有关乒乓球技术的书籍,网贴如此之多,每篇都是出类拔萃,不可不读。但是如果家长们发现乒乓球技术如此高难,这些教学书籍十年也读不完时,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

措施之二:

两面不同性能的倒板技术,炉火纯青,发球直接得分,前三板解决战斗,对手(多是国外选手)一头雾水,观众莫名其妙。没意思,走人。

措施之三:

运动明星走秀,女穿短裙,男秀肌肉,唱歌秀舞,尽其所能。茶余饭后老百姓可有话题了,巴西足球,可有走秀?至于可观赏性吗,不是艺术专业,情有可原,仅此而已。

 措施之四:走出去请进来,养狼计划。希望某一天狼真的长大。

 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的措施,无法一一列出。

 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就连国乒也无法回答。如果有效果的话,公众关注度一定会提高的。

 因此,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正本清源。很简单,就是把乒乓球的实质讲清楚。

 至于如何做到,我曾经做过尝试,作为一个环节,向一些家长介绍了一篇文章,是一篇评定文,题目是“论乒乓球运动与智商的提升”,是“数学模型”的姊妹文,差不多家长们看完此二文后就把孩子带来学炼乒乓球。


      最后感谢您读完全文,有何问题和建议请留言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30 6:09:34编辑过]

[原创]解读-乒乓球数学模型-长文逻辑推理论证(无回复才可看)

[原创]解读-乒乓球数学模型-长文逻辑推理论证(无回复才可看)

[原创]解读-乒乓球数学模型-长文逻辑推理论证(无回复才可看)

[原创]解读-乒乓球数学模型-长文逻辑推理论证(无回复才可看)

[原创]解读-乒乓球数学模型-长文逻辑推理论证(无回复才可看)

[原创]解读-乒乓球数学模型-长文逻辑推理论证(无回复才可看)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1条评论

05191 2010-1-26 23:21: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正面正胶王 反面反胶 左推右攻结合直板横打 菜鸟一只,请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狂歌醉明月 2010-1-26 23:24: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愿乒乓带给你快乐,愿你我能成为朋友,QQ:133398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eam 2010-1-26 23:50:00
没看完 还是帮顶了
[IMG][/IMG] 天朝嘛 咋说呢 说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狂歌醉明月 2010-1-26 23:42:00
QUOTE:

       现实的流行说法是:“玩”乒乓球,“影响”学习,没有前途。学钢琴,台球,唱歌,有“前途”,还能 “锻炼”大脑。国乒,教练员们,请问问自己,如此大相庭径的结论为什么这样流行?我们并不是反对少年儿童们学习一些艺术项目或练习那些运动指数较低的体育项目,但我们应该更正那些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毫无科学道理的错误的流行的解释。

 

乒版的,这段话,真是精华中的精华,经典中的经典。对呀,谁说打球误学习的,我这地方上,有个高三生,考了了省单科状元,进了清大,他就超喜欢玩乒乓球,所以,玩球误学业,根本是放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6 23:44:29编辑过]
愿乒乓带给你快乐,愿你我能成为朋友,QQ:133398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_8li 2010-1-26 23:43:0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2010-1-27 00:59:00
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楼主 2010-1-27 17:0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bijiachuan在2010-1-27 11:02:00的发言:

打了这么长时间球 没发现自己有数学家的潜质 按楼主说法 咱都做对了多少题阿!!!

你的问题可能有代表性。将对问题统一回答。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njlxg 2010-1-27 08:56: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yys2009 2010-1-27 09:13: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