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orangechan 2010-2-11 04:27:00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原创]尖如利齿,准如劳力士。三维齿轮试打后感

 
首先感谢三维和精英团队的信任,感谢古国天使第一时间将齿轮送到我手上。打开塑封包装,收到的套胶为39度红色,海绵细腻发泡均匀稍有杂色,按压海绵感觉柔和,回顶力不错。套胶带包装膜先过称:71克,减去膜应该69克。
 
        三维介绍齿轮是碳中王绝配,取出封存多时碳中王,底板一遍,齿轮两遍有机胶水,见海绵微微拱起,等待复平的时间比其他套胶要长,反手贴威龙限量版后称重读得193克,着实不轻啊,比我主拍CL+40度省狂+2.1EL整整重了11克。拿游标卡量了下套胶总厚3.8毫米,后将切下的边角料分离后量得海绵厚2mm,胶皮1mm,胶粒圆柱形高约0.8mm 。从撕开的胶皮看,胶粒上还沾有胶丝。同其他品牌套胶分离出的胶皮看,三维在黏贴工艺上需要改进。不可思议的是海绵肉眼可以看出明显的厚薄不均,拿卡尺一量两头居然相差0.3mm。不管那么多,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
 
       以前用涩套打过正手,可是打惯了正手粘套用涩套是否能马上适应?隔了几年还能找到感觉吗?带着一大窜问号走向球馆。 路上先打、后拉,先打后摩这些打涩套的基本概念不停地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念叨着,就像一个准备赶考的学生,将准备好的作文反复背诵着;更像一名提着宝刀杀向战场的将士脚下生风~~~~~~~~
        冬末的岭南视乎早已和冬天说拜拜,20度以上的气温舒适宜人。到了球馆脱去外套,短裤短袖挥拍上阵。先对练拉弧圈,球友似乎从声音和来球变化中感觉到了变化,问我是不是换了胶皮?当听说我用的是涩套后频感惊讶,说你怎么没有生疏感,那么快就上手了,刚开始用就打成这样,以后给你习惯了不得了啊。
     
      发球:知道了涩套先撞后摩的道理后齿轮一样可以制造很强的旋转,这是我原先没有预料到的,其精准的落点控制容易,无论网前小三角短球和两大角急长还是偏正手位侧上侧下都非常到位,下旋也很转,很利于根据对方的站位发出不同类型的球。
 
      搓球:球拍过平易冒高,稍稍板型立一点,小臂带动手腕向前用力就可以搓出质量很高的下旋来。由于齿轮吃球好搓不转和变上旋也得心应手,对方如果没有防备一旦回球质量不高,过来的球一高我一板加力搓如他不侧身进攻继续对搓回球必下网或我用直拍横打一板解决战斗。
 
      摆短:齿轮出色的控制使得摆短、快点这些小球技术变得心里非常有数,接发时利用欲搓、欲挑、欲撇的假动作迷惑对方有时还能直接得分

      推挡:比记忆中39度狂三出球速度要快,撞击时明显有套胶吃住球的感觉,力量、落点易控。时不时以推带弹击,很突然,往往令对方防不胜防。
 
      进攻:挑打是最最满意的一项进攻手段,无论是台内还是出台球,高高跃起如同大鹏展翅盯着对方的身体挑(尤其对付横板)威力惊人,很少有失误。扣杀干脆利索、弧线直,球速快,很爽。拉弧圈可能套胶度数关系在碳中王上触感有点震手,有点虚弹,从球触网后发出的嗤嗤声判断旋转不如粘性的狂飙。前冲一速虽然不算很快,因为碳中王的弹簧效应,球过网有加速感,二速非常漂亮,呈急速下坠状。习惯了粘性起高调一开始拉飞拉漏比例很高,有点郁闷。在降低身体重心,调整板型充分迎拍之后,然后转腰吃住球后迅速甩臂压腕,拉出的高调弧线相当漂亮,球又高落台后上拱的厉害。动作一气呵成,增加了突然性,对方说看不出你要拉我哪个角,很难判断和防守。
 
      防守: 齿轮借力很好,推挤弧圈能充分吸收来球力量,借力打力,连续性相当出色。在来球上升点快推、快带能利用球拍的底劲快速、准确地将球打回头,而且方向感极佳。
 
      打了三天后将球拍换成我最熟悉的CL,正反手配置不变,分别各刷一遍有机胶水。不知是慢慢习惯了涩套的齿轮还是太习惯CL这块板的性能,球越打越顺。总结对比后感觉碳中王配齿轮在旋转、挑打上优于CL,弧圈球碳中王弧线长冲力强,碳中王如要配上硬度高于40度的以上齿轮那就是一把尖如利齿的狼牙棍,只要动作到位可杀敌上千。 CL配齿轮弧线可以拉得很低但速度快,拉加转时球很拐,高调弧线长短容易控制,球感比较扎实。
 
      小结:十来天的试打就是粘转涩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痛苦。适应期如此之短得益于齿轮超凡的轨迹修正能力就像一块精准的劳力士 。一般人认为涩套没有粘套转,但现在市场上套胶偏往涩方向发展,就是因为弧圈球技术的发展需要,其实涩套的旋转并不比粘套差多少,涩套是靠胶皮和海绵的的变形来制造旋转,只要动作到位具备良好感和控制板型的能力,一样能拉出各种威力弧圈,况且涩套手感清晰,出球轻快,球比粘套更冲。防守时吃的进,吐得出,借力和卸力非常好。与粘套比较涩套更能与底板形成一体,充分体现出球拍的底劲和性能。纵观各大赛事,弧圈技术成了各路高手主要得分手段,业余界不会弧圈人家说你不会打球。为什么?扣杀不是一样可以得分吗?没错,但容易被对方借力呀!所以球一定要加转,有了各种旋转对方防守增加了难度,弄不好球就飞了。这就是当今弧圈大行其道的原因吧。所以三维开发涩套齿轮做正手是符合乒乓球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其最大的亮点是海绵,薄而弹,容错率超强,上手快  ;缺点有点偏重。有志于粘改涩的球友可以一试,建议配硬挺底劲足的球拍。
 
      不足的地方:海绵厚薄不均,切割和盖胶贴合工艺有待改进和提高。
     
     值此春节来临之际,借此向三维和精英全体同仁及球迷们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球技大涨!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6条评论

温柔刀0911 2010-2-11 17:46: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洋人 2010-2-11 08:23: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st5手机认证 2010-2-11 08:39: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bcd321abcd 2010-2-11 19:45:00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llclljy 2011-4-7 09:21:0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orzamilan手机认证 2012-8-5 07:05:00

请问楼主 最后裁剪完大概多少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