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分享]加转与前冲

女怕嫁错郎 2010-4-5 18:38:00


1、站位:前冲弧圈的适用范围是近台或中近台的45cm~70cm左右,适用对象主要是相对旋转不强的下旋来球,常用于发球后抢攻,所以在站位上与加转弧圈有区别,加转弧圈站位时的身体平面与球台夹角约40
2、引拍:加转弧圈的击球时间通常是球的下降期范围,前冲弧圈的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至下降前期,所以前冲弧圈的引拍应与台面同高或略高于台面,虽然也需要沉肩来转移重心,但幅度要小很多,因此大臂与身体打开的距离有不同,加转时大臂距身体相对较近因此大臂与身体的夹角相时较小;前冲时应稍打开大臂与身体的距离使夹角适度增大。 3、迎前:加转的迎前距离相对较长以满足"吃住球"与二次加速的需要,前冲的迎前距离相对稍短。 4、发力:由于重心的不同所以这方面的差别较明显,加转的发力主要在于二次加速阶段,所以技术要求注重腿、腰与小臂的功能配合;前冲的发力虽然也需要二次加速的协调配合,但体现在手臂上的不同点是大臂的发力要大于小臂的发力,所以收缩小臂的幅度会相对较小。 5、拍形与发力方向:看过"弧圈技术的基本摩擦型式"一文后,应该对弧圈球的基本摩擦型式有了一定了解,由于适用对象的旋转强度不同,所以在拍形的前倾角度上有不同的同时,也决定了发力方向上的差别。 加转弧圈引拍到位时的拍面角度为垂直或略前倾,前冲弧圈的拍形角度为前倾,也就是在垂直的基础上前倾45度左右;加转弧圈的触球点是来球的后中部即时钟的3点位置,前冲的触球点是来球的后中上部即时钟的2点位置;加转弧圈的发力是由来球的后中部即时钟的3点位置向1点钟位置摩擦,前冲的发力是由来球的后中上部即时钟的2点位置向1点钟摩擦。 6、击球点(位置):都在身体右前方38度角左右的延长线上。 7、感觉:由于击球时间、触球点、拍型、发力方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摩擦的感觉也会不同,我自己的感觉是加转弧圈是用拍将球"粘住后甩出去";前冲弧圈与反拉反剃上旋来球的感觉相似,是用拍将球"吸住甩出去"。无论差别在哪里或有多大,对弧线的合理控制是弧圈技术中最重要的标识,所以,制造和控制弧线能力是弧圈技术中的重中之重,这是必须要反复强调的重点。而要想提高制造和控制弧线的能力,必须要从加转弧圈技术开始入门。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10-5-27 22:32:48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腕要虚,指要虚,正反无碍两面攻(握拍) 手放松,臂放松,手臂弹射犹如弓(发力) 身如礳,腿如簧,脚尖点地有轻功(步法) 能预判,能抢先,快速还原快如风(意识) 有节奏,有变化,应付自如见真功(控制) 重过程,轻结果,不断修炼成正宗(心态)

156条评论

jinxiuyuan手机认证 2010-4-5 19:37: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dlaser 2010-4-5 20:00:00
看看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眼睛 2010-4-5 20:02: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dh10203手机认证 2010-4-5 20:43: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可可8816 2010-4-5 20:48:00
很搞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xwxzxq手机认证 2010-4-5 20:57: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iyuzhu58 2010-4-5 21:00:00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qing8556 2010-4-5 21:49:00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ulihui18 2010-4-5 22:11: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