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直拍横打,技术心得(教导篇)6

LEADER 2010-4-17 11:24:00
作者:乒乓小匠

正手弧圈球技术(加转,前冲,侧旋)全解析



一、正手弧圈球技术

技术特点:


-----------------------------



1.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



技术特点:球速慢,弧线较高,旋转强,落台后有明显的下沉,是对付强烈下旋的最好技术之一. 直\横技术动作要求基本相同:(右手为例,后同)


战位:两脚开立,右脚稍后,身体略向前倾.两膝微曲。重心在两脚之间。

引拍:后下方,手臂自然伸开,肘关节几乎伸直,腰向右转,重心随转腰移到右脚上,拍面前倾。


击球:向左前上方挥拍的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向左转移,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上部位。摩擦球时,前臂在腰和大臂的带动下做爆发性的快收动作。(动作不要太长,要突然有力,小臂收的要快)。

随势挥拍:

击球后,因身体动作幅度过大,力量大,要有适当的向前上方挥拍的动作,一保持身体的平衡,利于还原。


注意要点:
1.沉肩,转腰,降低重心,向后引拍。
2.右脚蹬地并转腰,挥臂。
3.向左前上方挥拍,加速摩擦球的中部,注意小臂的快收动作
4.身体向上顶,控制挥拍的幅度。


提示:
1.战位,重心较低

2.引拍,位置较低,拍面稍立起。
3.击球要点,拍面不要太前倾,摩擦球的中部偏上处,挥拍方向向上比较多。

正手拉半出台球注意事项:

1.身体向前上顶,并加速挥拍,但用力不宜过大。
2.引拍不宜过后,身体前迎,靠近球台。
3.拉球后身体继续前迎,维持重心,利于还原。 提 示:身体靠近球台,前顶,拍面不要太前倾,摩擦球的中部偏上处。

正手拉球注意事项:
持拍手侧,肩要放松,下沉些。
引拍要靠腰来完成,是力量通过转动来积蓄起来。
发力过程中,以转腰为基础手臂的快收为主,手腕发力将力量充分传到球体上, 同时手腕要控制球的弧线,即保证有一个好的摩擦角度,和弧线曲度。


-------------------------------



二、正手前冲弧圈球

技术特点:出手快,球速度快,力量较大,飞行弧线低,落台后有下沉.进攻性强,是对付发球、推挡、搓、削的有效技术。横、直动作要领基本相同。


站位:比拉加转弧圈球稍近抬一些。身体中心也稍高一点。


引拍:向后下方引拍,根据来球的弧线高低,确定引拍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低于来球,但位置比拉加转弧圈要高。拍面前倾稍大于拉加转弧圈,身体重心移到右脚。


击球:向左前略向上挥动球拍,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手臂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发力,前臂和手臂在击球瞬间,发力摩擦球。(手腕控制,且不可把发力来交个手腕完成,拍面的角度可由大到小调整到适合个人的最佳角度后固定下来)


随势挥拍:击球后,为了让力量充分的作用在球上,同时保证身体平衡和利于还原,随势挥拍动作就十分的重要,身体重心移至左脚。


特别提示:
1.拉下旋时,引拍要充分,拉上旋时,引拍不宜过大,身体前迎拍形前倾较大,发力挥拍。
2.身体和挥拍动作向前较多(很多教练在教球时都以网上方5CM处来提醒队员)
3.大多数人在拉前冲的时候只注意的快的概念而忽略了转的概念,这里提示:前冲威力是由快速和有力的摩擦而产生的。
4. 容易出现的错误:拉空,有力用不上,拉下网,手腕发力过多而失去控制。这就需要通过逐渐前倾的拍面和完整的技术动作加之到位的步法来配合改正。拉前冲一定要通过重心的转换来获得力量,以小臂的快手发力为主,手腕控制落点来完成正个动作。其中重心转移和小臂快收最为重要。


------------------------------------

视频:
http://v.ku6.com/special/show_2987744/alBOYyeyi9HsSNLD.html


三、正手侧旋弧圈

技术特点:正手侧旋弧圈球是多用于横板正手位大角度变被动为主动的有效回击手段。也被广大业余直拍选手所热忠。尤其是直拍正手台内(针对业余球友)小侧旋弧圈是一种很使用的技术。由于它避开了下选的强旋区所以不吃球,同时也因其角度的刁钻和回球的突然可以直接得分,同时也可以替代挑打等高难技术,同时提高回接下旋来球的质量,和主动进攻的意识。

由于本人不赞同业余选手多用此项技术所以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供球友参考。

特点:有明显左拐现象。

动作要点:
站位:根据来球情况确立。两脚开立左脚稍前,身体向右侧转动侧对来球。
引拍:向后引拍,拍面呈半横状。(直拍选手拍面稍立起,手腕内旋)
击球:上臂带动前臂和手腕,结合腰部的转动协调用力,向左前上方挥拍。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右中部,使球产生强烈的左侧旋或者左侧上旋。
随势挥拍:击球后,重心由右脚转移至左脚,并随势挥拍。

提  示:
1.拉下旋时可以摩擦球的中下部,拉上旋时可以摩擦球的中上部。
2.向体侧后方引拍,身体靠近来球。

容易出现的错误:
1.身体离球远,向侧用力不充分,发不出力也拉不出侧旋。
2.击球部位不准确,形成过不了网或者勉强过网质量却不高。

解释部分球友前冲而出侧旋的原因:
1.击球部位不准确,拉前冲出现侧旋多半是因为拍半横状,和球离身体太近。
2.拉前冲带侧旋是因为用力方向向左上过多,而向前太少。
3.身体迎前不够,战位不合理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