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长胶的正手防守技术:挡切

LEADER 2010-4-23 22:52:00

这是我与倒影斑竹交流的一个回贴,我觉得这项技术对于直拍正长反反(正)的朋友非常重要,特发此主题。

长胶直拍正手“截切”(其实我觉得叫挡切更为合适)是所有长胶直拍倒板打法的运动员都必须掌握的主要的防守技术之一。它与反手位的挡磕非常相似,有的人干脆就把这种技术称之为正手挡磕。而它与反手磕的区别只在于:后者的击球位置多在身前,而前者则离身体远一些,两种技术都属于借力切的防守技术的范畴。由于是在上升期借力,所以回球比较转,假如能解决好“找点”的问题以及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您说的“冒”的现象是可以解决的。

我个人认为,正手挡切之所以比反手挡磕更容易冒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1)由于击球位置离身体较远,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的情况下,击球时间往往不是早就是迟,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找到最佳的击球点。

2)在挡切时,很容易受到削的条件反射而在瞬间不能把板形调整到最佳的角度。我在练习中也会有冒的情况,我注意到,大凡冒都与挡切时板形后仰有关,也就是没压住球,这与削球手在削弧圈时没先压住球是很相似的。

因此,我觉得在运用这项技术时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机制。我在90年北京亚运会看陈子荷正手挡切邓亚萍的发力攻时,就对她在刹那间作出的反应感到十分惊讶!当时就感到:陈在练这项技术上是下了大工夫的,她找点非常准确,步法很到位,并基本上没有板型上的走样,邓在打下一板的时候如不及时做出手法和发力上的调整则极易下网。

而步法上的调整对于正手挡切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试想如果当对方发力打你正手位的时候,你只是站在原地伸手去做这个动作,而不是迅速地移动步法去“找球”的话,漏击或冒高都不是意外的事了。

最后就是挡切时的板形,我的体会是:要想练好这板切,最好在平时的训练中,采用对方(或发球机)打两点的办法练多球,即先在反手位挡一下,然后用跨步在正手位练习挡切。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板形的垂直,不可后仰。而在挡切旋转强烈的前冲弧圈时,板形甚至要有一点前倾!手腕要固定,不可乱晃,千万不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引拍过程,要始终记住:这是一个先挡后切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剁”的过程!板形则可根据对方来球的力量和旋转强度做适当的调整,对于挡切对方的正手突击或质量一般的前冲弧圈时,板形是垂直的;而在挡切对方的暴冲时,板形可略微前倾,以更好地压住球,毕竟来球是一个强烈的上旋而且前冲的速度非常快,垂直的板形已不足以压住球了!

我的体会是:只要及时调整好步法以求找到最佳的击球位置和时间,并控制好板形,充分在上升期借上来球的力以及旋转,使挡切过去的球比较低,对方一般是不太容易连续进攻的,毕竟这样挡切回去的球下旋非常强烈!此外,如在练习时注意适当地调节手腕的外旋角度,则可以挡切出不同的落点。低弧线+落点的变化=高质量的挡切。至于回球长短的控制,其要素也在于板形的控制,如能很好地压住球,增加下切的力量,回球就比较短;而如果挡的成分大于切,回球就比较长。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条评论

风刀霜剑 2010-4-25 14:47: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sh_leage 2010-6-24 16:34:00
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老孙手机认证 2010-6-25 14:36:00

[分享]

 好帖,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兵0073 2010-11-25 11:15:00
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550001970手机认证 2019-4-28 09:20:22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