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我眼中的王涛

LEADER 2010-4-24 09:55:00

1、我眼中的王涛(1)

王涛球风之我见
王涛,八一队现任主教练,一生功勋显赫,志气高昂,甚至带有一点传奇色彩,打法极富特色,令人赏心悦目。在下认为,他几乎是创立了近台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单独一个门派,他是我一直以来深深喜爱的卓越球员。下面,我说一点我对他打球风格的一点理解。
一、异于常人的特质:身态较矮,偏胖,造成他不得不在近台作战,却练就了一身出神入化的发力,他的腰有旧伤,证明他在近台的发力几乎依靠腰腿的力量。他个子较矮,所以只能依靠多变的落点、超机敏的反应和诡异的球路控制对方。他的反手生胶技术誉满全球,由于他是左手,比一般右手球员出球角度要大得多,据专业人士称这是生理上的先天优势,所以它能够以一面生胶覆盖全台任何落点。他的正手技术更是非常了得,他的暴打爆拉非常独特,合力时机和抢点奇准。他的教练曾经说过,王涛自己认为,任何旋转的球在刚刚起跳的一瞬间都可以被直接打回,他就能够在那一瞬间打到球,迎前意识、能力之强,当世无匹。他的正手反带弧圈、外拐弧圈、迎头鞭打弧圈等技术,更是独具特色,加转弧圈给对方带来的出乎意料的打击也是非同小可。......
二、器材的独特性:王涛一直打AVALOX700底板,正手在小球时代是红双喜G888,大球时代狂飙3,反手1.7-1.9mmTSP生胶。他的球板和正手所使用的海绵是所有专业球员中最硬的,按现行邵氏硬度计算一般都需要到44以上。我亲眼见到他粘球板,旧胶皮在刷两遍胶水之后,加力压好,然后要需要在球板上坐5分钟。像这种硬度的球板在摩擦球的时候产生的旋转,是非常惊人的。只不过这种球板吃球感要差很多,要吃住球只能依靠自身手腕的技术,而打击球的时候,几乎可以将强烈的上旋顺利克制回头,产生鞭打后暴、快、低、沉、撇的效果。过去在队里我见到他一直是带着王皓练,刘国梁带着马林练。王浩直板横拉过去的球,王涛反手的生胶可以很轻松地一板封盖回头,并且以极为畅快淋漓速度和气势让王浩找不到球。
三、打法上的特点:王涛的发球很传统,但是由于他是左手,所有右手选手容易被遮挡住视线。他的发球节奏很快,变化多,旋转强,但是并不是非常刁钻,反而显得较为老实、规矩。但是他对回球的落点计算得很准确。由于经验丰富,发上几个球,对方的心理和战术几乎就能够被他摸得一清二楚。
    王涛的接发球很独特,对右手选手发到他正手的球,他一般都是用正手反胶来接。其中几乎都是不规则的接球方式,切、撇、挑、送等,一个动作几种效果,吃准对方后,他就干将球直接送到对方正手大角,主动让对方拉,然后以完美的防守和封盖防住第一板势大力沉的冲击,然后就用各种独特的技术在前点反攻,而且往往将防守和进攻合二为一,讲求以及快的速度防到对方的死角,变成了致命的进攻,就算对方勉强防回,他接下来的千奇百怪的暴冲暴打就更加顺畅了。

2、我眼中的王涛(2)

大家对王涛的喜爱和研究,令我非常兴奋!有这么多的弟兄赞赏他,似乎我的喜好标准没有错!
看到大家的回复,好像比较多的朋友对王涛的反手技术和器材的认识有一点模糊,我想在这里谈一谈我的看法。
我在现场看王涛打球已经有数次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反手非常的敏感!
例如,练习过程中,他用反手生胶为对方的正手拉球作回挡,给人的感觉就是稳!来球旋转力量速度无论怎样强,他就是一板稳稳地挡回,如果来球突变加转或加力或加快,他还是一板封盖,送回的角度一般无二。在他自己讲这种技术就是拨或挡,要非常熟练才能行。
关于弹击的技术是他声名鹊起的看家本领。TSP大家都知道不太沉,但是分怎样打。王涛的弹击是非常合理的。他对合力击球的那一点算得极为精准!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下:当一个来球(非下旋)在起跳点或刚刚跳起来时,他的第二速度和力量达到了顶点,而第二弧线或旋转还完全没有体现,在这个时候,他在合理的位置,在旁观者不容易看清的情况下,作出一个由腿、腰、背发力传导到手腕的瞬间甩动震颤式的弹击,两个急促暴脆的力量刚好碰到一起时(这一点拍形同来球角度要决对保持相抵,几乎没有摩擦的角度),一个世界级的反手弹击就出现了!
他之所以采用TSP生胶,就是因为李晓东教练要求他在反手回击的时候不仅要速度,还要有一定的摩擦,产生一定的弧线,减少下网失误和加强连续攻球的机会。
至于生胶的下沉问题,我是这样看的。生胶的下沉是使对方产生不适应的一种方式,多用来接发球和防守弧圈,而自发的主动发力弹打失误率就会很高。TSP的下沉不是很明显,但是他所体现的反手技术是多样化的,搓、切等反胶或正胶技术可以得到体现,磕、挡、减力以及主动打滑等生胶技术不会丢失。拍形多变,下沉也可以通过控制角度和合力时机来实现。
所谓王涛使用563等说法,应该未得到证实,我个人见到他使用过锦标生胶(PRIZE)。
河北队队员汪家男在打国内比赛时,使用TSP海绵(从套胶上揭下)加上563(黑色),而不是快速不易控的红色。在同欧洲队员比赛时,采用TSP套胶,增加相持能力。
王涛是左手持拍,所以他大多数的情况下使用正手接发球。我见到过一场比赛,是他同张勇打的,都是左手。这样,我看到了他大量采用反手接发球的场面。一般的下旋或侧下旋来球,它可以直接挑起来,但是球非常飘忽,且短,不容易拉起来。这是因为他的反手挑打基本是借力进行,而不主动发力,以免造成打到底板后形成的稳定型出球,被对方抢拉。他还有另外两种反手接发球方式,一种为顺旋转轻拨球,不限制对方来球旋转,并且使来球顺自身旋转方向送回,这一拨,只是起到给球一次撞击的机会而已,令对方意外,一般会到对方正手大角。另一种为砍,可以出现转不转效果。

3、我眼中的王涛(3)

关于王涛的正手
王涛的正手是非常有特点的。主要的感觉就是暴!但是相应的失误也就很多,以至于他很难在多年的运动生涯中拿到真正的世界单打冠军。举个例子:
1)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决赛上,刘国梁基本上是依靠发球抢攻,压反调正,连连得分。无论是谁发球,刘国梁一律以正胶加转拉到王涛的反手位,王涛只能用反手生胶面去拨压,发力则下网,不发力则被刘发力攻到正手位,王涛身高臂长受限,很难防回。此役比较成功的战例是王涛主动用反手弹击刘的反手,或主动侧身拉起加转,或是刘拉王涛反手位时力量偏大,被王涛轻易防回大角度。
2)CCTV总决赛,王涛对丁松的攻削大战中,丁的转不转削球为王涛制造了很大的麻烦,王涛的暴拉失误非常严重,造成其自身心理的很大失衡,往往在战术变化得当之后,还是不由自主地回到老地方去,刁、巧的特点没有能够发挥出来。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王涛的正手还是依靠大量的爆发力来实现的。我自己也是过他那种拉球方法:一旦来球出高,立即侧身引拍,引拍完成时手腕还要顺势乡后方再行甩出,保证引拍的最大距离,手臂时,要将每一阶段的手臂力量在腰腿的带动下都转移到手腕,击球时,手腕还要迅速转收,再加上依靠超硬的海绵鞭打球体,超粘的胶皮自然出旋转,就会出现这种暴拉。一旦判断不够精确,就会由于手腕的过渡外展和过渡内收的过程失去手感的准确度,有一种眼看着漏球的感觉。

4、我眼中的王涛(3)续

从王涛的正手中能够感到强烈的攻球欲望和根底,他的拉球给人一种似乎不得不拉的感觉,也就是说一旦能打、绝不摩擦!因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速度和频率。大家看他攻球的动作,正常的引拍被简化成手腕的甩动,正常的拉球被简化成以快带前点为主的打磨结合形状,全身高度的放松和高质量的腰部发力,使得他将这一款被他造就成迄今为止最为强硬的借力型球板有着卓越的性能和力量。
他的抓板也很有特点,基本上是将拍肩贴紧虎口靠拇指位置,使得反手板面处于从拇指根部到食指全部的紧扣紧抵之下,再加上下垂内收并十分放松的腕型,将正手板面时刻置于拉打结合的最佳位置伺机而动。也赋予了反手弹击在引拍之后就具有一种不得不发的暴力倾向。
他的正手台内技术不多,甚至很老实,基本没有挑打之类的小技巧,可能是因为他的身高有限,台内球只要稍高就可以抢冲起来,或者对短球可以利用反手生胶进行磕、切到对方死角,让对方拉起质量不高的弧圈,顺势鞭打或快带。他的外拐弧圈也是独创技术,同正常弧圈相比,要求判断更为精确,侧身更加迅速,手腕更加灵活,吃球部位更加准确,这种外拐弧圈在对付韩国直板单面拉选手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一般发生在反手切球或正手快带到对方反手大角度后,对方在反手大侧身位回球出高之后,这一板的出现,能够将两大角的直线距离拉到最大限度,韩国选手享誉世界的步法也难以回天。
要想学到王涛的技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发力的合理性,他所有的独特的技术都基于这一点。他的身材天赋不是很好,要同时在速度第一的前提下发挥这些技术,需要的就是高度的放松和瞬间紧张的完美结合。放松的程度不够,身体速度既然就会下降,出手发死,动作僵硬,什么感觉也体会不到。
我自己适过模仿,但是非常难!难就难在没有从小接受到专业训练,现在也没有专业人士指点,只能靠自己去感悟,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简单的例子,同样是一板弧圈,怎样才能做好高度放松和瞬间发力,不加力怎能发力?但是加力必然紧张。如果只在击球一瞬间加力和发力,身体素质达不到,而且引拍动作过快,稳定性差,又容易手忙脚乱和瞬间过于僵硬,难以放松还原,更不用说高速衔接板了!而且如果说脚步在找球的同时要放松,又怎能快速找到位置?如果说找位置需要提前预判,那么不能预判或预判错误的情况下是否就可以闭眼打他娘的?这又当然不对了!
以上种种困惑,我想每个人都会产生或曾经产生过!
我自己只有少数几次经验,如果我提前练习和热身的比较充分,有时会找到上述感觉!也就是说,在全身都比较兴奋的状态之下,其实全身都处于一种既兴奋、跃跃欲试,而又觉得很轻松的感觉!这是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就是所说的高度放松和瞬间紧张的结合点,在这个点上,整个人有一种强烈的信心和表演欲望,这个时候轻拉一板,肯定会有平时不具备的功效,比这个点再松弛一点就是放松,在这个点的基础上寻找适当时机发力,然后将注意力立即转移到步法上,就能做到由瞬间发力到再次放松!总的来讲,还是要注意力集中,外加适当的兴奋度,没有这一点,像开汽车新手上路,绝不可能放松,相反,像一个老师傅开车,身边做着一个漂亮的小学徒姑娘,那种感觉?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各位,是这样吗?

5、我眼中的王涛(完)

王涛左手横握球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快攻结合弧圈。王涛的打法非常特别,节奏变化极大。其风格特点是速度是其根本,特长技术是反手弹击、正手快带弧圈。由于王涛反手是生胶,所以他反手位弹拨弧圈的能力很强。生胶弹拨出球奇快,且球略下沉,往往一下就将对手节奏打乱。王涛正手的快带也非常突出,他站位近台,能将对方高质量的弧圈在上升后期靠极薄的触球、短促的摩擦借来球冲力迅速回击。这种手法是说时迟、那时快,属于王涛的标志技术。王涛不仅仅是老金的克星,其对韩国其他选手胜率也非常高。王涛中台能力较弱,跑动中连续拉冲能力不足,衔接、过渡技术稍显不足,主要靠快速、变化制胜。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龙战于野 2010-4-24 13:13: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vesaint手机认证 2010-5-21 21:19: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只玩纯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