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打摩式弧圈球技术及应用

小懒猫 2010-5-1 12:06:00
  随着乒乓球对抗力量和速度的日益加强,单纯以摩擦为主撞击为辅的弧圈球越来越为人所适应;如果打出的弧圈球没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甚至会被对方反拉!
    解决的办法并不是增加撞击减少摩擦(那是发力攻),而是增加撞击的同时保持原有弧圈的摩擦,这就是打摩式弧圈球。从中我们看到:传统弧圈以摩擦为主;发力攻以撞击为主;打摩式弧圈是既撞击又摩擦;所以说打摩式弧圈的手臂发力与前两者不同,比前两者更加复杂且难以掌握。只有在掌握了前两者以后,才有可能有手感去练习打摩式弧圈。
     打摩式弧圈的发力顺序:发挥整个大臂前臂及肩背肌的力量去打击球,触球时再快收前臂发力摩擦,手腕较固定稍辅助发力摩擦,才有可能做到又打又摩。因为大臂力量较前臂大,而前臂速度较大臂快,才有可能在大臂撞击时用更快的前臂发力收缩摩擦,才能发挥撞击和摩擦的极限。单靠大臂去发力撞击和摩擦不行,单靠前臂也不行;靠大前臂同时发力撞摩也不行;后三者往往在撞击球后球已脱板,不可能再摩擦到球;所以一定要分工合作,打摩式弧圈才有可能。
     关于反手高吊弧圈球的技术细节
  在许多初学者中正手的进攻技术已经入门,攻、拉、撇、拨等技术都已经能够掌握。但是对反手位的来球办法却不是很多。尤其是对反手位较强烈的下旋球,即使出台却还是采用搓长的办法。这样一来,不但给自己延误了战机,丧失了争取主动的机会,而且还会给对手造成机会。

  有很多朋友对我说,我不是不想拉起来而是怕失误。一开始我也是这样的,所以我在这里为大家讲解一下反手高吊弧圈球的技术应用。这里不为大家讲解前冲弧圈球,是根据我们平时常用的打法一般情况下先将球拉起来,而很少会有人直接给你让你舒舒服服能够起板的球(对手失误除外),所以你最好的办法还是用一板高吊弧圈球过渡一下比较合理。具体的技术细节是:身体距台0.5-1米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拉出台的球最舒服。如果你要是还觉得球比较短的话,我想还是采用摆短比较合理一些。由腹部位置开始引拍,拍型大约呈60度角,注意摩擦(由下旋变上旋),引拍至胸部自然将拍型角度调整为40度左右向前发力(加强回球的旋转和力量),待球击出后臂向前舒展至还原。注意:必须是由腰部开始发力,否则单纯使用臂部力量将无法利用全部力量,使回球的旋转和速度将大达折扣。
    关于前冲弧圈球的打法

    众所周知,在乒乓球技术中前冲弧圈球在主动得分上占有很大比例,尤其以弧圈球打法与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为特别重要的技术。但是有许多朋友经常向我提到拉冲的时候常有失误,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于基本功不是很扎实。在前冲弧圈球的技术细节上有缺陷。
    首先,做一个技术动作的姿势应保持定型,而根据不同力量与旋转的来球是要靠手腕来保持拍型,控制球路的所以在保持动作定型的前提下要掌握好手腕的控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球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球感是打好球的关键。
    一般来说拉前冲弧圈球事要在球的高点期和下降前期,拍型要保持在30度角左右,挥臂应以向前为主向上为辅,由腿开始发力,至腰、臂、手腕。在球与拍接触的一瞬间应尽量使球与胶皮摩擦,以产生强烈旋转。拍与球接触的瞬间手腕的动作要快,以得到较快的速度。注意在拉前冲提高正手拉球力量的几点注意事项。
  九运会乒乓球比赛,在技术上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随着人们对大球竞技认识的。深入和实践中适应性的不断增强,大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特点也表现得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由击球力量所产生的球速状态变成了致胜的更加重要的因素,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正手进攻的杀伤力,往往会成为衡量顶尖高手实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本次比赛的统计结果表明,王励勤正手连续拉球平均1.4板可以决出胜负,而孔令辉要用1.6板才行。很明显,因为主动拉板数的增加,自己失误和对手反攻的概率也在随之增加,使主动性的威胁下降。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就影响正手拉球质量的
    几点注意事项略加说明。
    1、拉手适当放开。
  在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
  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量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
  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
  有许多人在正手拉球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腰腿的力量,总是试图通过较大幅度的预蹲,来拉长股四头肌,为最后发力创造条件。但是,乒乓球拉球的发力毕竟不同于推铅球,它是一种速度非常快的发力方式。如果蹲得过低,在很多时候,还没等抬起来,拉球已经结束了,最后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影响拉球的速度质量。

    6、击球瞬间手腕内收。
  手腕在击球前,应该相对放松,但击球瞬间,要有力量非常集中、但动作不是很大的内收动作,这样容易使力量更为集中,动量传递的效果发挥得更好,真正体现出鞭打的效果。同时,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指要突然抓紧球拍,使发力有一个牢固的支点。直板运动员要体会中指顶住球板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发力最后作用在球板上。

    7、多练小负重的快速力量。
  要想提高拉球的力量,除了花大功夫熟练掌握拉球的发力技巧、使技术更合理外,适当进行一般力量训练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专项力量与一般力量虽然不会有线性关系,但一般力量总归是一个基础。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负重不要过大,以多次数,短时间,多组数的联系为宜。对年龄较小的青少年运动员最好选择克服自身体重的方法进行练习,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纵跳等。有时也可与专项训练结合在一起,如持重拍进行拉球徒手动作的练习,拉橡皮筋等。这样,既可以练习一般力量,又练到了专项。

    8、练习步骤先上后下。
  在体会拉球发力的开始阶段,先用拉上旋球或不转球来练习。因为拉上旋球不必过多的考虑摩擦效果,多一点击打对准确性的影响要小于下旋球,这样更容易体会向前发力。而拉下旋球时,必须要有很好的摩擦效果,才能保证球过网上台,所以不容易体会击打和向前发力的感觉。在击球时间上,先练定点的上旋高点期拉球,待体会到拉球能发上力了,在练习各种时间的调整拉球。为了保证联系的密度,先练习用多球拉,在过渡到多球单练和单球拉。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小余 2010-5-13 00:17: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楠 2010-8-12 21:21:00
好详细啊,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