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球技术教学版(三)

病毒爸爸 2005-5-6 13:42:00
乒乓球六大要素  top

一、比赛台面的区域
(一)左、右半区又称1/2区,其方向对击球者本身而言。
(二)近网区指距球网40厘米以内的区域
(三)底线区指距端线30厘米以内的区域
(四)中区指介于近网区和底线区之间的区域
二、球拍拍形
球拍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一)拍面角度
拍面角度是指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1)拍面与台面成90为垂直。
(2)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为前倾。
(3)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大于90为后仰。
(二)拍面方向
拍面方向是指球拍左右偏转时,与球台端线所形成的角度。
三、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球拍触球的具体位置,它基本上与拍形角度相吻合。
(一)上部
(二)上中部
(三)中上部
(四)中部
(五)中下部
(六)下中部
(七)下部
四、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至回落的那段时间。
(一)上升时期: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二)上升后期:球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
(三)最高点期:球弹起达到最高点的阶段。
(四)下降前期: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
(五)下降后期:球下降到接近地面之前的这一阶段。
五、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是指从击球点到落台点之间形成的线。五条基本线路(以击球者为基准)为:右方斜线、右方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中路直线。中路直线球在实际比赛中是随时以站位而定的,即追身球,也称中路追身路。
六、击球点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球拍与球接触瞬间的那一点所属空间的位置,这是对击球者所处的相对位置而言的,包含以下三个因素:①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②球与身体的远近距离③球的高、低位置

不同球拍的性能

(一)胶皮拍
正胶短齿胶皮拍球拍底板上贴一块胶皮,颗粒向外,颗粒高度在1.5毫米之 内。
性能:弹力均匀,击球稳健,易于控制球,但其弹性差,击球速度 慢,力量也不够强,可以产生强烈旋转。
(二)海绵拍
1、正胶海绵拍在海绵上贴一块颗粒向外的胶皮,颗粒的高度一般在0.8-1毫 米之间,颗粒比较硬,但缺乏粘性。
2、反胶海绵拍在海绵上贴一块颗粒向内的胶皮,表面平整柔软,有较大的粘 性。
性能:摩擦力大,能击出强烈的旋转球,但反弹力差,回球速度不如正胶海绵 拍快,且不易控制转球。
(三)不同性能的球拍
1、长胶球拍颗粒高度在1.5-1.7毫米之间,颗粒向外,柔软。可直接在底板 上贴一块长齿胶皮,也可在薄海绵上加贴一块长齿胶皮。
性能:用长胶拍打球产生的旋转变化,往往使对手难以适应,并引起惧怕心 理。它主要依靠来球的旋转或冲力增加回球的旋转强度或旋转变化。用削球回 击拉过来的弧圈球,则球更加旋转;对方拉过来的上旋球用挡球回击,则变为 下旋球;如来球下旋,用搓或推(拱)回击则变为上旋转;回削一般拉球或对 搓时,回球不转;发球多为不转球;控制球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 成,同时击球速度较慢,难以发力攻球。
2、生胶海绵拍这种球拍是在较薄的海绵上贴一块生胶皮,其胶体的含胶量比 正贴胶皮大,故颗粒比较柔软,弹力较大,颗粒的高度一般在0.8-1毫米之间。 性能:弹性强,摩擦力较小,击出的球速度较快,略下沉,能减弱对方拉弧圈 球的威力,在控制球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不易制造差异较大的旋转变化,击 球时要更多地依靠运动员本身发力。
3、防弧海绵拍这种球拍是在一块结构松、弹力差的海绵上反贴一块厚而硬、 粘性小、有些发涩的胶皮。
性能:这种球拍缓冲性能强,可减弱强旋转球的作用,常用于控制对方拉出的 弧圈球,但减弱了回球的速度和旋转强度

乒乓球握拍法  top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 生各种不同的打法。
一、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 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我现在是用这种打法。
二、横拍握拍法
以前我也打过这种,但最后还是、因为没有好的拍而改成了打直拍!横拍握拍 法的特点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 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 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一)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 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
(二)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不能过大或过小,以 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
(三)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四)大家不要学我常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 尤其是初学者,更应注意

乒乓球的步法  top

(一)单步
1、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 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棗在来球落点位于 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跨步
1、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 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 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 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 移动。
(三)并步
1、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 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 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 左脚向侧跨一步。
(四)跳步
1、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 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 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五)交叉步
1、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 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 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 后完成交叉动作。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 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

发球法(一)正手发奔球    top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 较大。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 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发球法(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 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 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发球法(三)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 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 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 方不易判断。

发球法(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 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 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 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发球法(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 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 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 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 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发球法(六)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 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 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 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 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发球法(七)下蹲发球

1.特点 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 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 移放到球拍的背画。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 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点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②发球要有质 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③发下蹲右侧上、 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 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④发 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 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 左侧下旋。⑤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 动作。

发球法(八)正手高抛发球

1、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 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 的难度。
2、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 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④发左侧上、下 旋球与低抛发球同。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 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球,更有威力

接发球的判断  top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 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2、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3、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 弱。
5、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6、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
7、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6 14:06:20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精英老爸 2005-5-6 18:57:00
有见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